第四百一十三章 (番外)团圆二

A+A-

    这一回来就热闹的不行,蛋蛋在灶房里面没坐到十分钟就跑了。

    温婉是这一路折腾的乏的不行,到家也没什么精神,跟陆明江和张红英打过招呼之后,就去屋里整理带回来的东西。

    张红英抱着球球,想了想还是跟了过去。

    她想过很多,这些年也抱怨过很多次,总觉得心里那口气怎么也咽不下去。但是抱怨之后她又想,好歹没离婚,儿子的家还没散,那要是跟刘朝兴家的刘大全似的,散就散,大人孩子都不要了,那更恼火。

    想过温婉再也不会回这里来,但是既然人回来了,还是她儿子的媳妇,还是她孙子的娘,她那口气不知不觉的就散了。

    房子还是陆东平结婚那会儿修的房子,屋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床上铺着的还是那年结婚的时候那条粉色的毯子,干干净净的,一看就是一直收着没用过的。

    床上两床被子,一床是原先温婉留在家里的,还有一床是崭新的。

    带回来的东西全部堆放在外面那屋的桌子上和屋里的写字台上面。

    温婉将孩子的衣裳尿布以及奶粉先拿了出来。

    张红英抱着球球出现在了门口。

    温婉知道她来了,喊了一声“娘”,然后就再不知道些什么了。

    张红英却因为这一声彻底的放松下来,抱着孩子进絮絮叨叨的跟她讲家里的事情。

    “春娥那年跟她对象回来的时候置办了两条棉被,我怕不够,上天让你爹又去弹了两床棉絮,晚上这是要咋住?不行的话让蛋蛋跟你爹去睡。”

    温婉道:“不用,我们这屋的床我跟东平还有俩的能行,蛋蛋跟东临住就行了。至于冬霜,她睡春娥原先住的那屋,只要被子够就行了。”

    屋里静了一瞬,随后张红英还是问出了口:“你爸爸,身体还好吧?”

    温婉停下来,点点头:“挺好。”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一身的毛病。放不下她所以一直都很注意,一年四季锻炼都没停止过,年年都会主动的去做检查。

    “东临带回来的那姑娘,叫啥?冬霜?”

    “嗯!”

    温婉停下来,从她怀里把球球接过来弄去外面把尿。

    这是个一把就尿,完全不挣扎的。

    张红英看的欢喜极了:“真主贵,一点都不犟尿,比蛋蛋那会儿还听话。”

    温婉笑道:“这是个最听话的,蛋蛋时候也还好,的那个,那才叫混世魔王,只要眼睛睁着,一刻都不愿意消停。”

    完,才跟她细陆东临和陈冬霜的事情。

    “也是首都人,家是郊区的,高中文化,原本是给我做助的。跟东临认识的时候才刚刚十八。两个原本就挺合得来,性子也很好又踏实又勤快,那会儿我就想着,这要是跟东临成了多好,谁知道这一直都不开窍。后来怎么就处到一起去的我也不清楚,反正他们俩一直都挺有话讲的,也很能合的来,就这回准备回来的时候,东临突然跟他哥要把人带回来给你们看看,我这才知道两个人处上了。”

    两个人才开始话,陆东平就从灶房里面出来了。

    点点在闹。

    她不乐意让陆明江抱。

    陆东平抱着她出来把尿,丫头性情大的很,拳打脚踢,闭着眼睛扯着喉咙在那哭。

    哭的球球在这边目不转睛的看着她,不知道她这是在干啥。

    到底还是没拗过,尿了,然后不哭了,但是瘪着嘴,迟来的眼泪掉下来,别提多委屈了。

    张红英道:“先不收拾,你们这一路也累的很,歇歇,孩子我跟你爹带着,你们歇歇。”

    温婉道:“不碍事,买的卧铺,睡了一路,这会儿歇了,晚上该睡不着了。”

    正着话呢,胡青青就跟高秀兰过来了。

    时间过的真的快的很,胡青青七三年来陆家的时候才十六,十七都不到,如今一晃就是十年,也是两个孩子的娘了。

    眉目间没了来时的稚嫩,但是性格一直很爽利。

    看见温婉眼睛就弯成了一刀月芽:“堂嫂,你可算是回来了!”

    着,就到了跟前,看看点点,又看看球球。

    “好漂亮的娃娃,来来,我抱一下。”

    球球是无所谓谁抱,有人抱就行。点点却是非常的挑,完全不给高秀兰面子,看着温婉,两只伸着:“麻麻——”

    几个人都在逗孩子,陆东临跟陈冬霜也出来了。

    陆东临喊了声大伯娘。

    然后跟张红英了声:“娘,我带霜霜去转转。”

    张红英应了声:“别跑远了,路不好。”

    完,看了陈冬霜一眼。

    陈冬霜笑了笑,跟着陆东临走了。

    离开院子避开了人,陆东临就拉住了她的:“走,我带你去山上转转。”

    首都那边也有山,但是跟西南这边延绵起伏的山相比,没法比。感觉自己每一步都在攀登。

    还没能爬到后面梁上,她已经开始喘了。

    陆东临笑着从前面拽着她变成到后面推着她,勉勉强强到了后面山上。

    “还要再往上面走吗?”

    陆东临道:“看你,你想,我们就再走一段,你不想,那我们就在这边转转好了。”林子离家近,年年都要砍柴火耙树叶子,里面光堂的很,一眼就能看老远。

    “那我们就在这边转转。”

    “我真的是太佩服温婉姐了,都不知道她那会儿下乡来参加劳动是怎么过来的。”

    陆东临道:“克服呗!那会儿她下乡,我拿四分工,她就能拿两分,不知道哭了多少回。”

    陈冬霜叹气:“真的是个磨练人的地方。”

    两个人转了转,陆东临找了块石头坐下来,伸一扯,就将人扯到了自己腿上。

    “你干什么?”

    陆东临大言不惭:“看你累了,让你歇歇,石头太凉,我给你垫着。”

    完,不怀好意的在她耳朵边上吹了口气,满意的看着耳朵变红,才慢悠悠的开口:这会儿都忙着过年了,山上没有人。”

    “霜霜,如果有一天,我不想再在首都呆着了,想回来,你愿意不愿意跟我一起?”

    陈冬霜愣了一下,看着他,点点头:“好啊!”

    陆东临忍不住笑出声,在她头上r了一把:“傻了吧唧的,城里不好吗?”

    “各有各的好吧!关键是看人。如果有一个人,能一辈子都对我好的话,那,他在哪我在哪。”

    抱着的臂渐渐收拢,陆东临在她耳边低声道:“霜霜,我可能没我哥那么有出息,大概是要跟在他后面一辈子的。”

    “那我就跟你一起,跟在他和温婉姐后面一辈子。”

    两个人了会儿话,下面就更加的热闹了。

    因为陆东城和陆东福也回来了,大人孩子,大包包。

    陆东临抱着她,捏着她的,捏来捏去捏了半天才恋恋不舍的松开:“走吧,东城哥他们回来了,我带你去认认人。”

    两人慢吞吞的朝山下走,边走边跟陈冬霜家里兄弟几个的大概情况。

    “我们兄弟五个,东城哥最大,然后是我哥,然后是东财哥,东福哥,最后是我。东城哥和我哥算是我们兄弟几个里面性子最傲最不服管教的,从天不怕地不怕,两个人年纪相差又不大,上山下河的总是一起。

    东财哥是我们兄弟五个里面性格最好的,跟谁话都没大声过,从到大就没挨过打,乖的不行。

    东福哥是我们几个里面最会念书的——”

    陈冬霜问他:“那你呢?”

    陆东临笑道:“我上次跟你过你忘了?我是最的也是最捣蛋的,所以我是挨打最多的那个。”

    太阳刚刚落山,家家户户房顶的烟囱就开始冒烟。

    温婉和陈冬霜在灶房里给张红英搭准备一家子的晚饭。

    蛋蛋代替了当年的陆东临成了新一届的孩子王。

    在还有些潮湿的院子里翻跟头,拄着根棍子就能窜的老高,看的初一和弟弟妹妹瞠目结舌。

    就连球球和点点也目不转睛的瞅着他,然后咯咯咯的拍大笑。

    陆明海坐在那嘿嘿笑:“蛋啊,你这个厉害,不得了啊,跟谁学的?”

    蛋蛋道:“我外公教的。”至于舅妈,他答应过不跟人讲,自然不会多一个字。

    陆明海当即就跟陆明江道:“老三啊,东平去那边是对的,是对的。孩子要放咱们这山窝窝里,教不出来这样的,肯定耽搁了。”

    陆明江没吭声,但是他心里明白,他哥的是实话。

    陆家今年这个年是真的热闹,三十一大早,陆东平跟陆东临就起来贴对联,对联一贴上,年味儿一下子就出来了。

    早饭过后,太阳出来了,张红英两口子带着两的去串门,陆东城他们哥几个难得的聚到了一起。

    拿着板凳放在墙根下,对着太阳。

    太阳照的大地亮堂堂的,照的人心暖融融的。

    陆东财问陆东平:“东平哥,你们这次回来在家里呆多久?”

    陆东平叹气:“还是呆不了两天,路上花的时间太长,过了三十初一就得回去。那边一大摊子事情。”

    路上半个月,回家就三两天。

    远了,总是很不方便很无赖。

    “我们兄弟几个,难得聚这么全。早先是我哥在部队,总是回不来,如今你和东临走远了,也回不来。下一次再聚这么全乎,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陆东平笑道:“等稳定了,回来就回来了,以后聚的时候多的是。”

    陆东城开口道:“东平,刚好你回来了,咱们兄弟几个坐在一起商议一下。你在首都那边做生意,眼界比我们宽,经验比我们多,有个事情刚好问问你,你给参考下。”

    “什么事你?”

    陆东城道:“你看,如今我是在县城一直呆着了,东福也是,除非哪天干不动了。你跟东临也去了大城市,家里就剩下东财。我上一次回来跟他讲,让他趁着现在也去城里干点什么。现在允许个体户做买卖了,不管是卖杂货还是卖衣裳,就算是贩鸡贩鸭都有赚头。”

    “守在家里,一年到头就收点粮食,能挣多少钱,总归是做生意来钱快一些。离家也不远,家里也能照顾到。好好干,干好了之后孩子上学也都能去城里上。城里,总归是比咱们这要好很多。”

    陆东平点点头。

    陆东财忙不迭的摆:“哥,那个我怕是不行,我都没念几天书,哪会做什么生意。”

    陆东临笑道:“我没念几天书,但是生意也照做。”

    陆东平笑道:“对,这个你得参照陆东临,他没念多少书,但是不代表他脑子不好使,我那边的生意,基本上都是他在打点。这个不是行不行的,是你想不想的。我们在家还有两天,你慢慢想,后天走之前想好了你就跟东临磨合。”

    陆东财伸挠头:“那,我回头我跟青青商量一下看看。”

    陆东临笑道:“不是,东财哥,你怕我嫂子啊?”

    陆东财有些不好意思:“这跟怕不怕有什么关系,自己的媳妇,总要让着些,啥事情不得商量着来。我们家可不兴搞那个一言堂。”

    兄弟几个笑成一团。

    阳光普照,岁月静好,离别多年似乎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得隔阂,一瞬间,仿佛又回到年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