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鹣鲽情深
听到狄仁杰的话,陈硕贞面色骤变,中长剑倏地直向李治,冷声道:“既然如此,我便先要了他的命!”
武照美眸微闪,已挡在李治前面。
陈硕贞、李治、狄仁杰无不大吃一惊。
只听武照道:“阿贞,别再执迷不悟了!你若杀了皇上,你就再没有退路可言。”
陈硕贞眸中冷光一闪,狠厉道:“武照,你知道的,我是不会归降李唐的。若不能完成公子遗愿,我陈硕贞宁可血洒战场!你让开,不要以为我不会杀了你!”
“杨煦的遗愿?你可知道,杨煦的遗愿究竟是什么?”武照仍是挡在李治面前,却不肯让。
陈硕贞白她一眼,道:“公子从到大的宏愿,就是推翻李唐!”
“若杨煦一心想要推翻李唐,当初就不会选择跟我远走高飞了。你以为,他让你离开皇宫,是为了让你带着那些无辜的民兵,跟你一起在战场上牺牲吗?他是希望你能活着,你能开开心心的活着!”武照越越激动,声音近乎歇斯底里,眼眶已不知不觉红了。
陈硕贞被她得一愣,喃喃道:“可公子,他不能白白的就这么死了”
“杨煦当然不能白死,我答应你,我一定找到杀害杨煦的真凶,为杨煦报仇!只是,皇上并非杀杨煦的人,你杀了皇上只是徒添一条性命,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武照继续劝道。
陈硕贞被武照得有些动容了,横指向杨煦的剑缓缓放下来了
然而,还不待陈硕贞真正收剑,忽听得草丛中一阵乱响,转身看去,竟是长孙无忌领着一群侍卫追攻过来,转瞬间便把陈硕贞连同武照、李治、狄仁杰包围在垓心!
陈硕贞冷眸微闪,目光飞快环视那群侍卫一圈,眸中冷光闪闪。这群侍卫虽然人数已经不多,且都有伤在身,但可以看出,定是经过一场血战才追来。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那帮为她断后的义军已经全部牺牲
想到这里,陈硕贞心里不禁难过。只听长孙无忌冷声道:“反贼,还不快放下中兵器,速速投降!老夫可以保证,留你一个全尸!”
陈硕贞冷哼一声,眸中寒光闪闪,厉声道:“有本事擒住我再!”
武照美眸一闪,正要开口再劝,便听长孙无忌厉声喝道:“哼,大言不惭!”
话音一落,只见陈硕贞中长剑一挥,已朝围攻上来的侍卫袭击去。
一时间,兵器声和侍卫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长孙无忌已第一时间跑到李治跟前,柔声向李治询问道:“皇上,你没事吧?”
李治神色却依然沉着,只摇头道:“我没事,舅舅。”
长孙无忌上下检查了李治,确定他并无大碍,这才放心地轻轻点了点头。
忽听李治扬声吩咐道:“都住!”
长孙无忌眸中划过一抹诧异,不解地看着李治。
还不待长孙无忌开口询问,只见陈硕贞和那一群打斗的侍卫都已经闻声停下来。
李治上前两步,走到才陈硕贞面前,神色冷清,淡淡道:“你既没有伤害朕的性命,朕此时便放你一马。照儿的话,你不妨认真考虑。朕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你若仍不肯投降,朕必亲自带兵,收复桐庐!”
李治的神色坚定,语气不容置啄。
陈硕贞不由得微微一怔。
回过神来,陈硕贞将目光从李治身上移开,转落在武照的身上,却是一句话也没,转身纵身飞身而去。
武照望着陈硕贞在月下离开的背影,不禁上前两步,原本想要出声将她唤住,但终究是一句话也没。
长孙无忌看眼前的情景,心中略猜出一些端倪,于是拱向李治道:“皇上,此时天色已晚。不如老臣护送皇上,去前面一家客栈落脚?”
李治轻轻点头,闻声向长孙无忌道:“有劳舅舅了!”
长孙无忌拱道:“此次多亏了狄大人沿途做下记号,老臣才能寻到此处。”
李治扬声道:“今日狄大人和舅舅都立下了大功,回宫之后,朕一定论功行赏。”
“多谢皇上!”狄仁杰和长孙无忌拱,异口同声地道。
李治转身看向武照,明眸闪闪,只见右摊出,放在武照面前。
武照美眸微闪,只望着李治,一时间不禁愣怔。
狄仁杰将这一幕看在眼里,虽然早知如今武照已是皇上的妃子,与他不会再有任何羁绊,但狄仁杰的心中不禁隐隐有一丝心酸。
“照儿”李治本想开口向武照道歉,但话却如鲠在喉,不出一个字来。
只见武照美眸微闪,终究伸搭在李治中。
李治心中一喜,明眸划过一道愉悦的光芒,不禁将武照的握得更紧了,牵着她转身便往山路下走。
长孙无忌不禁扭头看了狄仁杰一眼,不悦的神色似是不喜欢武照如此受李治宠爱。
狄仁杰微愣,却不作声。
只见长孙无忌轻轻向那群侍卫招了招,那群侍卫便跟随在后,一直护送着李治和武照下山
“照儿,朕之前错怪了你,你可怪朕?”李治兀自牵着武照的,扭头看向武照,柔声问道。
武照闻声,扭头朝李治看去。
白色的月光下,他温润如玉的俊颜,神采奕奕,仿佛工匠精心雕刻的玉像一般。
武照抿唇轻轻一笑,只道:“我若怪你,还会让你牵着我的吗?”
李治心中又暖又甜,只把武照的握得更紧了。
长孙无忌走在两人后不远,看着皎洁的月下一对璧人的身影,神色却有些复杂,阴沉的脸上浑然没有一丝喜悦。
狄仁杰看在眼里,不禁向长孙无忌问道:“请恕下官多嘴,赵国公似乎对武昭仪颇有成见?”
长孙无忌扭头看了狄仁杰一眼,神色不豫地低低道:“红颜祸水,更何况,她以前还是先帝的妃嫔!”
狄仁杰轻笑道:“武昭仪虽名义上是先帝妃嫔,但下官听,先帝生前并未临幸过她,如此来,也只能算是以前先帝甘露殿的一个随身宫女罢了。”
狄仁杰语气轻柔却得颇有道理,长孙无忌闻言,不由得眸光微微一闪,一时词穷。
愣了一愣,长孙无忌接着道:“可若不是她要亲自来招安,皇上便不会跟来,也不会遇险!此女子必是我大唐之祸也!”
狄仁杰轻笑一声,不以为然地道:“可若不是武昭仪,皇上如今是否安然还是未知之数。那陈硕贞便是看在之前与武照的主仆情分,才会对皇上下留情。不是吗?”
长孙无忌听了狄仁杰的话,不由得倒吸一口气,冷声道:“听狄大人的口吻,句句话皆是在为武昭仪话?”
狄仁杰轻笑道:“下官刚刚为官,与武昭仪并不熟络,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
长孙无忌听了狄仁杰的话,眸光微微一闪,心中又略寻思了片刻,想来狄仁杰的确刚刚为官,想来与武照不会有什么勾当,便只冷哼了一声,白了狄仁杰一眼,便不再作声,只是把步伐加得更快了。
颇有一副,话不投半句多的意味。
狄仁杰见长孙无忌如此,便也不再作声,只目光看向前方不远处的一对人儿,不动声色
足足走了一个时辰,终于到了客栈。
长孙无忌早已遣人快先一步,赶去客栈打点好了一切。
这客栈并不大,因李治吩咐不要惊动百姓,因此客栈老板只当是哪家的富家公子携家眷探亲,并不在意。
李治和武照住进了上房,虽然李治再三吩咐不要惊扰百姓,但是长孙无忌坚持要让侍卫把守在房门外,以策万全。
李治拗不过长孙无忌,只得随他。
此时已是三更。
李治命人吩咐店二送来了上好的美酒佳肴,与武照在房中对饮。
“照儿,这一杯朕敬你,是为今日朕对你的误会,向你郑重道歉!”李治举杯,向武照柔声道。
武照抿唇轻轻一笑,举起眼前的酒杯,向李治微笑道:“皇上之前已经道过歉了。此时喝下这一杯酒,我们都把今天的不愉快统统忘掉好不好?从今往后,照儿信皇上,皇上也信照儿,好不好?”
“好!”李治粉唇微扬,明眸闪动着光芒,举杯与武照同饮此杯。
武照刚将酒杯放下,只见李治又提起酒壶,朝武照酒杯中倒了一个满杯。
武照眸光微闪,却只伸夹菜,放在李治碗中。
“皇上吃菜。”
还不待武照把收回,李治已伸一把拉住的腕,柔声道:“照儿,朕真的是太高兴了!”
武照抿唇,眸中含着几分羞涩,道:“皇上高兴什么?”
“朕知道你心里有我!”李治看着武照,眸中仿佛坠入了无数星辰。
将收回,李治端起面前的酒杯,看向武照道:“这第二杯,朕是要谢谢你。谢谢你今日两次奋不顾身替朕挡剑。”
武照微笑举起酒杯,看向李治道:“阿贞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我知道她一定不舍得对我下。若换做是皇上,皇上也会奋不顾身替我挡在前面的,不是吗?”
李治明眸划过一抹柔声,左不禁从菜桌上伸过去,牵起武照的,柔声道:“照儿,朕答应你,绝不会让你受到一点伤害和委屈。”
武照轻轻点头微笑,望着李治的眼睛仿佛星辰般闪耀。
两人再共同饮下此酒。
李治又提起酒壶,倒给双方倒满了一杯。
武照已有些微醉,脸颊微微红了一起,不禁伸遮住酒杯,摇头道:“皇上,臣妾已有些醉了,不能再喝了”
“照儿,这一杯,你非喝不可!”李治语气依然温和,言辞中的态度却十分坚决。
武照望着他,不禁有些疑惑。
只见李治抿唇微笑道:“这一杯,是朕祝你我二人白头偕老,永结同心!你,你是不是非喝不可?”
武照微微一笑,毫不犹豫地举起酒杯,与李治中的酒杯轻轻碰了一下。
正要将酒杯送到唇边,忽听李治柔声唤道:“照儿”
武照眸光微闪,抬眸望着李治,眸中划过一抹疑问。
只见李治明眸中似闪过一抹歉疚,柔声道:“虽然朕不能立你为皇后,但在朕的心里,只有你一人才是朕的妻子!”
武照美眸微微一闪,唇角扬起一丝弧度,轻轻点头只道:“我知道”
罢,也不等李治,武照便仰头先干为敬。
李治将武照仰头便喝,便也毫不迟疑地仰头喝下。
武照放下酒杯,看着李治喝得干脆,唇角不禁扬起一抹弧度。
皇后?
她其实根本不在意这种虚名,倒不是因为她早就知道自己将来定会皇后。只是见李治如此深情,武照已觉得心满意足了。
一时间用过晚膳,李治和武照相互依偎在窗棂前,望着窗外一轮明亮的玄月。
李治有些微微醉,头悄无声息地偏向武照身边,垂眸落在武照脸上的目光泛着无限柔情。
武照似是察觉到了身边男人的异常举动,她扭头看过来,正对上李治轻柔的目光,因醉酒而有些微醉的脸越发红了。
在皎洁的月光和室内明亮的灯光下,李治垂眸望着武照娇媚的容颜,仿佛一朵娇艳的桃花,不禁心神俱荡,慢慢靠近过来
感受到男人那带着酒气的温热气息越来越近,武照的心不禁怦怦直跳,缓缓闭上双眼,鼻息却透着一抹紧张。
虽然这并非两人的第一次亲吻,但于彼此而言,却是胜似第一次
楼下客栈的庭院中,狄仁杰里拧着一壶酒,独坐在石桌旁,望着楼上上房那突然变暗的房间,心里苦涩不已。
他仰头便又灌下一大口酒,却又突然仿佛疯癫般垂头释然一笑。
其实,只要明空姐姐能够幸福,他愿意一身守护着她。如此,不也挺好的么
经过这一晚,李治和武照越发鹣鲽情深。
两人起床梳洗,吃过早膳后,便乘坐已经备好的马车,赶往去往桐庐的路上。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