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第 93 章
当白雪又一次覆盖御虎村的时候。村民们不再像过去一样,整个冬天都在家里猫冬。他们现在有很多事情可以忙碌,几乎每家都有人在服装厂或者砖瓦厂上班。而且最近服装厂和砖瓦厂的订单多的忙不过来,建国和兰香又临时招了很多工人,加班加点的赶活儿。大家都盼着到年底能够多赚些钱,过一个富足的新年。
几个月时间,不仅老杜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整个社会都慢慢活跃了起来,好像一个冬眠的蛇,在春天的温暖中缓缓地活动着身体,焕发出生。
建国和兰香的工厂占了先,在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在市场上有名气。在这个供不应求的年代,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
这段时间,张秀英也忙的不可开交,她一个人负责了整个家里的家务。好在雨每天放学都会帮她做饭。有文、有武、江河也都是懂事的孩子,挑水,喂鸡,扫院子他们也都抢着帮忙。
临近过年的前两天,所有的订单都已经完成。工厂开始放假了,建国一家围坐在正屋的炕桌旁,其乐融融的边磕瓜子边聊天。月梅和王干事也回了家,月娟和吴铁牛也来凑热闹,的一个屋子挤满了人。
孩子们跑进跑出,拿着摔炮,走到哪儿就响到哪儿。
张秀英乐呵呵地端出一盘水果糖。娃们围着张秀英蹦来跳去,抓起糖果就往口袋里塞。
“这些猴崽子,有糖吃有炮摔就开心地很。”张秀英慈爱地看着她的孙子们。
“娘,你一年到头也辛苦了。别忙活了,到炕上坐一会。”兰香对张秀英。
张秀英笑眯眯地:“最辛苦的就是你和建国,两个厂子,忙的脚不沾地,平时娘也帮不上什么忙,看着也心疼。”
兰香:“你和爹帮了我们不少,要不是有你和爹,我和建国哪能一门心思扑在厂里?”
月梅在讲她的大学生活,雨在一旁听的津津有味。她前世曾经那么憧憬着大学生活,却因为家里没钱,没能去上成大学。这一世,雨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去大学学习,为了这个目标,她要想尽办法让家里富裕起来。抓住改革开放前的这一段缝隙,占个先,也是雨计划中的一部分。服装厂和砖瓦厂使得她的计划有了个好的开头。
月娟对这几个月的生活相当满意。铁牛娘只来了一次县城,她来的时候,月娟一个人在店里。平时飞扬跋扈的一个老太太,到了陌生的环境,也只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妇人。月娟把她让进店里,就没再给她一个好脸色,铁牛娘也没敢吭声。这次之后,铁牛娘就再也没有来过县城。吴铁牛每个月回家一次,有时候带着马驹二丫回去看看奶奶。
月娟过上了清静的日子,乐呵呵地忙活着店里店外的事。兰香没有看错,吴铁牛很适合做这个工作,这个店,给厂里带来了不少订单。吴铁牛和月娟也拿到了不少提成,日子过的很是舒心。
今天回娘家的时候,全家人都觉得月娟白胖了不少,和当初带着两个娃,凄凄惶惶回娘家的时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大年三十,月梅和王干事回了城里婆家。月娟虽然不愿意,也陪着吴铁牛,带着两个娃回了婆家。张秀英和老杜头儿以为要过个清静的新年了。谁想到大年初一一早,江文明就和家人一起来拜年了。
江文明的老婆在服装厂工作,大儿子大虎子在砖瓦厂跑供销。这可给他家带来了不少收入,特别是大虎子,这几个月中长进了不少。
当初建国同意他家大儿子进厂,完全是看在江文明的面子上。他对这个伙子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没想到的是,大虎子不爱学习,懒得种田。做生意倒是无师自通,甚至比虎子爹拿到的订单还多,成了砖瓦厂做供销的骨干力量。
江文明简直是喜出望外,内心对建国格外感谢。相比较大虎子拿回家的那些钱,他更看重孩子有了个正当的职业,还有个不错的前景。
按理,平常过年都是村民们到他家里拜年。他做为村支书,有时候也要摆摆架子,过年的时候,等着村民来拜年,就是身份的一种表现。
可是今年过年,他忙不迭的一大早就带着老婆和儿子先到老杜家拜年。当然是以给老杜头儿拜年的名义,毕竟老杜头儿是长辈,这样起来面子里子都好看。
杜建国赶紧把江文明迎进家里,端上茶水、瓜子、糖果。
张秀英乐呵呵地:“江书记新年好!这一年日子过的挺舒心。”
江文明点头:“是呢,建国给我们家大虎子安排了一个好工作,我这心里感谢着呢。”
“江书记这是的哪里话?大虎子干得不错,给我们厂也拉来了不少订单。”建国。
大虎子在一旁嘿嘿直乐,今年他分了不少提成,上也有了钱。最近还相看了一个姑娘,也准备结婚了,心里美滋滋的。
不一会儿,村上的人陆陆续续都来拜年了,屋里屋外叽叽喳喳热闹起来。
桂琴透过窗户看到村上人一拨又一拨地进进出出,心里很是羡慕,她回头对建昌:“这些人都想在大哥大嫂那里拿点好处,这么早就来拜年了。”
建昌白了她一眼:“你以为人人都像你那样,有这些心思。别他们了,我都从砖瓦厂赚了不少钱,也得感谢大哥。你要是不乱搞,现在咱家的钱得多出一倍去。”
桂琴不话了,离开服装厂让她懊恼不已,种地又辛苦又赚不到钱不。因为出了那件事,家里人都不待见她,特别是张秀英,见到她都爱答不理的。有时候她上赶着陪笑话,张秀英也是冷冷淡淡的,让她心里很是尴尬。
热热闹闹地过完了年,转眼冰雪就开始融化了。
现在张秀英和老杜头儿走在村里,人人见到他们都要热情地打个招呼。这让张秀英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扬眉吐气,她明白这是因为老大家的两个厂子让村里人都过上了中有钱的日子,自然而然她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渐渐入春,泥土开始松软起来。雨盼了一冬天,终于到了可以挖鱼塘的季节了。去年秋天,收割了玉米和高梁后,雨就和家里人商量着,把这块山坡地挖了,做成两个大鱼塘。没想到要在地上挖鱼塘,还需要经过公社的批准。而公社是头一次遇到这种申请,不知道如何处理比较好。这就耽误了两个月,整个续才批了下来。
老杜家要在山脚下挖一个鱼塘的消息传了出去。村里人很是不能理解,在御虎村这个偏远北方的山村里,从来没有人养过鱼。
“你老杜家,办个厂还行,养鱼是不是太靠谱?”
“可不是?咱这里从来没有人养过鱼,到哪里去弄鱼苗啊。”
“这鱼怎么养?一年到头,咱们都吃不了几条鱼,哪知道怎么养鱼啊。”
“老杜家办啥事都能成,养鱼没准也能养出点啥名堂。要不咱们也跟着养鱼?”
村里人议论的多,不信者众。不过当杜建国贴出招工通知的时候,报名的人又争先恐后了。挖鱼塘虽然是个辛苦活,可是杜建国开出的报酬高啊,每天挖鱼塘的给的钱相当于两倍的工分,除此之外,还管一顿中饭。这让没有在砖瓦厂做工的男人们心动不已。
雨以前养过鱼,也看过别人挖鱼塘。她仔细回忆了前世鱼塘的样子,又在市新华书店买了几本挖鱼塘的书,仔细研究了一下。好在挖鱼塘不是什么特别难的技术活儿,留出进水口、出水口,做好防渗防漏,应该就问题不大了。雨决定依靠自己前世的记忆和这几本书上的知识,努力试一试。
雨知道,后续社会上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谁占了先,谁就能掘得第一桶金。
雨把挖鱼塘的注意事项细细地告诉了建国。建国很奇怪,你一个娃怎么知道这么多?雨拿出那几本书,指着书上的图画:“这些都在书上写着呢。”
建国点点头,心里慨叹:雨真是一个特别的娃。谁家娃没事看挖鱼塘的书呢?
建国和兰香对于雨提出的要挖鱼塘的想法,也是将信将疑的。只不过经过这几年的事情来看,雨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孩子,她提出来的事情一件件地变成了真的,而且都朝向她预期的方向发展。老杜家之所以能有现在这个光景,和雨的高瞻远瞩是分不开的。如果不是雨,兰香是不会动开服装厂的脑筋的,建国更是不可能去承包一个砖瓦厂。
第二天,挖鱼塘的人都集中到了那块坡地上。杜建国按照提前画好的鱼塘的界限,讲了注意事项,分好工,大家就开始挖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