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摊

A+A-

    第六十三章

    林爹爷仨天黑了才回来,因为他们根本没回山洞,直接去取草筐、柳条筐了。

    林溪赶紧撂饭桌。

    因为早上林爹杀了只野鸡,对于鸡炖蘑菇,大家伙都没惊讶。

    倒是饭盆里几个不一样的“圆饼”引起了林爹他们的注意。

    林爹抓了一个,“溪,这是发面馒头?就是有些。”

    林母很是惊讶,也拿起一个,捏了捏,“溪,你真做出来了,是发面馒头。”

    林溪也装作惊讶的样子,“这就是馒头啊。”

    林二哥摸了两个,“怎么这个硬这个软乎呢?”

    被发现了。

    “二哥你上次不是在京城看到过软乎乎的饼子么,我就问娘是怎么做的,娘糖可以发面,我寻思着糖和蜂蜜不就是一样的吗,都是甜的,所以我就用蜂蜜发面了,但是我不知道放多少,我就弄了两份,一份放的蜂蜜少一份放的多点,结果少的那个面没发起来,但也不能浪费啊,我就都给蒸了。”她馒头弄得,差不多每人都能分两个,好的不好的各一个,谁也不吃亏。

    林母眨眨眼,很是困惑,“原来蜂蜜也能发面啊。”

    林溪咬了口,“还挺软乎的,你们也尝尝。”

    林爹满意的点头,“好吃。”

    林大哥、林二哥也都是连连点头。

    林二哥嘴里的馒头还没咽下去,的含糊不清,“毫吃,豪吃。”

    发面馒头一下子就征服了全家的胃口。

    “妹,明天还做发面馒吧。”林二哥吧嗒吧嗒嘴,没吃够。

    “白面不太够了。”林溪发现一个问题。

    如果都是白面的,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吃二合面(白面加玉米面)的话,如果把老面给用了,那再留的老面就是二合面的。

    那么问题来了,二合面的老面是否能发面?是否和纯白面的老面功效一致。

    这些她都没有概念。

    还得日后一一实验。

    林二哥听白面不够了,很是财大气粗的表示,“那就买啊。”

    林爹更直接,“山,明日你拿一只兔子一只野鸡去宋家村,卖了买白面,再透露出去,我腿好了。”

    林大哥点头应下。

    林溪暗暗给林爹点赞,她爹做事很是周全。

    林爹之所以让林大哥透露出他腿好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直接买白面,要知道之前几个月林家过得不好的时候都是买玉米面和高粱面这些粗粮的,很容易让人多想。

    但是家里顶梁柱好了,能打猎了,偶尔买回白面儿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饭后,林爹带着三个儿女继续编筐。

    之所以还编,是因为林爹也要用。

    他在巡视和修整陷阱的时候,完全不耽误下筐。

    林母没编,她在数钱,因为这次都是铜板,数目有些多。

    “二哥,官道什么样的?”林溪想象不出来。

    总不会是柏油、水泥路。

    “就是夯实的土路,还能是什么样?”林二哥觉得妹问的好奇怪。

    “不是青砖或者是石头的么?”文朝可是梦烧砖的。

    林爹笑了,“哪得烧多少砖,一条路那么长,还那么宽。可不像林子里那种道儿,就能一个人走了,这得保障两匹马能并行的。不过京城里头是铺条石的。”

    “那官道上人多么?”林溪上编织不停,不过这不耽误她十万个为什么啊。

    林二哥回答,“马车可多了,行人也不少,不过人都是靠边走,我们在路边刚摆上,就有人来买了,也就两柱香就都卖完了。”

    “今天就是去时费功夫了,得清路,下次就方便了。”林爹将编织好的草筐放到一边,开始编第二个。

    林母报数,“一共是八百三十五文,我已经分成两份了。”

    林大哥抿着嘴表情严肃,他觉得更艰辛的考验已经到来。

    八百三十五的一半是多少,他只会数到五十。

    一会弟弟妹妹让他分铜板,他怎么办?

    林二哥又有些跑神,草筐也不想编了,眼睛又盯上那堆钱了。

    林溪正在心里好笑,刚才林母报数好像是八百三十五文,那除以二肯定是除不尽的,所以这两份肯定是不平均的。

    “二哥,快编,编完了咱们回去分钱。”这次钱真心不少。

    家里也没个秤,所以这次是按照个头卖的吧。

    林二哥有动力了,速度快了很多。

    林溪速度比林大哥、林二哥快一些,所以去洗漱了。

    她要烧水泡脚。

    “妹,我也编完了,你快过来,要分钱了。”林二哥等不及了。

    林溪只得把热水盆端到她们“卧室”去。

    边泡脚边分钱。

    林溪看着好大一堆钱,想着快点完事,就提议道,“大哥二哥,要不这样吧,我们一起数吧,一人数三十,数出五份来,剩下的再分。”

    她倒是想多数一些,可是林二哥就能数到三十。

    林大哥、林二哥都同意。

    林溪数出两份三十,林二哥才数完。

    之后又来了一次,剩下的是林大哥分的。

    林溪也懒得管林二哥数的对不对了,将分到的八十多个铜板扔进了木箱子。

    加上之前的三十多个铜板,现在她有一百多个铜板了,稍微一晃悠木箱,声音不呢。

    她有信心,攒它一箱子铜板。

    “妹,明早还能做馒头么?”林二哥这意思太明显了,还想吃。

    林溪也有些发愁,时辰不对。

    她如果现在发面的话就得发一个晚上,现在天气热,很容易发过劲了,那就不好吃了。

    但如果早上现发的话,她得起多早啊,她怕起不来。

    但实话早晨做发面正合适,发面的凉了也不会发硬,适合当干粮。

    省得林爹他们中午不回来,在外头啃硬饼子。

    “我想想的。”林溪没把话死。

    林溪起来的时候还是满天星辰呢,月亮也挂在半天空呢,她也不知道什么时辰。

    烧了热水,和了不少二合面,然后把老面都放进去了。

    希望能发面成功。

    然后她又睡了。

    早上起来的时候林母已经熬上米粥了,“溪,那个面发了,你想做什么?”

    林母也不知道发没发好,没敢动。

    林溪看到发起来的面,很是松了口气,“做贴饼子。”

    她将油罐子搬到近前,随意抓起一块二合面,双一挤压,一个不规则的饼子就出来了。

    弄点荤油涂抹右心上,拿饼子蹭蹭,贴在铁锅上,很快就一铁锅就贴满了,盖上木头锅盖。

    不用太长时间,三、五分钟就熟了,她做的饼子都不太大。

    然后再来下一锅,她家锅,整整做了三锅。

    当然这也是因为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她也放开量了,要不然可做不了这么多。

    林溪故意做最后一锅的时候,贴的时间长些,她喜欢吃胡嘎嘎。

    结果大家都喜欢。

    “妹,下次都做这样的,胡嘎嘎太好吃了。”林二哥完咬了一大口。

    “知道啦。”她还不是想快点么。

    谁让家里就一个锅呢。

    吃过饭,稍微收拾收拾,林溪也和林二哥一起走了。

    她昨天没在山洞附近捉到野鸡,准备换地方了。

    她还很有先见之明,把草筐都带回来了。

    现在正好让林二哥帮着拿。

    下完了草筐,她也没回山洞,跟在林二哥身后采蘑菇。

    家里倒是不缺蘑菇,可都是蘑菇干啊。

    她想吃新鲜的蘑菇了,回头多放点荤油一炒,肯定好吃。

    中午林溪和林二哥在外头吃的二合面饼子。

    “溪,真亏你会做饭,我觉得最近我都胖了。”林二哥着还掐了掐自己的脸蛋。

    林溪斜他一眼,“这话你可别让咱爹听到。”

    林二哥嘿嘿笑了两声,显然他也是知道,他在林母不会做饭。

    “二哥,官道那么多人,你咱们在旁边弄个茶水摊可以不?”武侠电视剧里最常见茶水摊了。

    她家弄茶水摊很有优势,除了茶水,她还可以做茶叶蛋,这玩意也不知道文朝有没有,不过即使没有,也不算多出格,就怕浪费,把剩茶煮了鸡蛋,缘巧合就得了茶叶蛋。

    除此,还可以卖叫花鸡,客人还能外带。

    还有打到的其他猎物,都可以卖。

    她还可以做馒头、包子。

    越想越可行,绝对不比打猎差。

    “茶水?一文钱随便喝,一点不好喝。”林二哥不喜欢。

    林溪叹口气,她这事找错人商量了。

    回头可以问问林爹林母。

    她还是知道的太少了。

    像她们山民,有没有户籍啊,用不用交税啊,可不可以做买卖啊(茶水摊属于固定营业,和卖野味不一样),她什么都不知道。

    有会,她应该弄本文朝的法律书籍。

    不懂法,她心里不踏实啊。

    不定什么时候就触犯法律了。

    别觉得她在笑,不同的国家都有些特色法律,比如上辈子有的国家乱吐口香糖就有罪,有的打野鸭子只能打飞的,不能打停下的,要不也是犯罪。

    不过一本律法书籍肯定会很贵啊,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买得起。

    之前她还是和林母多学一些字,然后多攒钱。

    钱不够,想啥都是白瞎。

    作者有话要: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