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援军

A+A-

    泗水镇重又陷入了一片宁静。

    长缨在罗恕的营帐里,看到了敬投林。敬投林的身体看起来已无大碍,只是连日来昼夜不停地赶路,让他的脸上蒙着一层疲惫之色。

    “长缨帮此番大举东来,只是为了助泗水一战吗?”罗恕亲自替敬投林斟上茶,试探着问道。

    敬投林吹了吹茶水,白了一眼罗恕,缓缓道:“罗将军,老夫带着人马前来,只听公主派遣,公主让老夫拿下你的西北军,老夫拼了这条老命,也会将你们尽数俘虏!”

    长缨连忙笑着道:“敬伯伯,你就不要和罗将军开玩笑了,你瞧把他给吓得”

    长缨看着罗恕,郑重地道:“罗将军,你或许不知,平南王曾向西北军借兵,现在这些兵马一直屯在川南王府,若他们已为平南王所用,攻到这泗水之时,你打还是不打?”

    罗恕眉头紧皱,思忖片刻,道:“董里他没有这个胆子。”

    长缨淡淡一笑,道:“长缨帮在川南也有一些生意,他们传过来的消息,我斟酌良久,决定还是和你了吧”

    “川南有何消息我与董里的往来书信中,董里都道一切顺遂,还不时询问我,何时重归河界呢。”

    “董里的父亲,昌城知府前谢子亨的师爷一家,眼下已在‘涅盘山’,此事罗将军可知?”

    罗恕摇摇头,道:“竟有此事?公主殿下,我想问问,这‘涅盘山’到底有何蹊跷,引得北国无数官员趋之若笃。”

    长缨耸耸肩道:“这恐怕得问敬伯伯了。”

    罗恕将脸转向敬投林,笑着道:“敬前辈,适才罗恕出言不逊,冒犯了您老人家,罪过罪过,还请前辈多多指教。”

    敬投林这才展颜一笑,道:“老夫死里逃生百余回,几时让人如此怀疑过?我看在公主的面上,就不和你这个晚辈计较了老夫如实了吧,此番老夫率人马东来泗水镇,却是西凉王的意思,西凉王这会救老夫一命,老夫无以为报,只能重新拾起自己川南巡抚的官印,将川南如今的烂摊子,好好打理打理,好让新帝宽心!”

    “这是西凉王的意思?”罗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错!段棠这子,前不久一直徘徊在西凉、北蒙两国,意图拉拢靠近,西凉王差点信了他的话,两国边境剑拔弩张之时,罗将军想必也满心疑虑吧!”

    “也对,我当时的确十分纳闷,对西凉突然之间的变脸搞得足无措,却不知西凉王是如何识破平南王的诡计的?”

    敬投林喝了一口茶,道:“段棠乃秋雨真之子,他告知西凉王,杀害雨真的真正凶,是他的父皇和母后,西凉王一听勃然大怒,集结了数万骑兵,差点对北国出兵,还好欧阳岳这个老家伙,提着一条断臂,告诉西凉王,虽然他没有查出谁是真正的凶,但绝不是北襄王夫妇,才免了这场战事啊。”

    罗恕一听,倒吸了一口凉气。幸亏有欧阳岳,否则自己的大军还在河界营帐做着美梦之时,已经被西凉铁骑踏平了,如此一来,自己不成了北国的千古罪人了吗?行军之人,切不可麻痹大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待会一定要颁布一条军令,河界之兵,常年枕戈待旦,不得有丝毫大意!

    敬投林接着道:“西凉王得知北襄王驾崩,新主登基,他的驸马爷成了宰相,当下万分欣喜,于是与老夫商议之后,请老夫务必助北国度过此劫,而老夫能做的,只有替顾大人稳住川南了。”

    罗恕舒了一口气,道:“敬前辈,我听闻川南王府的守备,可谓下第一,董里若真叛变,你下的两万人马,恐怕难以与之抗衡啊,董里此人,野心勃勃,智谋多端,加上王府威力无比的火铳,就算你我的兵力加在一起,都无法拿下王府啊。”

    敬投林微微一笑,道:“罗将军下的兵,只懂冲锋陷阵,而老夫的这些兄弟,江湖子弟,从不按常理出牌,罗将军就等着瞧好了,他陈明海若真鬼迷心窍,不用罗将军出,老夫教训他便是!”

    “这”罗恕此刻的怀中,还揣着陈明海的书信,敬投林的一番话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长缨早在河界沙场,就看出了罗恕对陈萋萋的一往情深,眼下他迟疑不定,想必也是因了陈萋萋。

    于是道:“罗将军,段棠在‘涅盘山’自封北恒王,陈明海为何这般替他卖命,因为他的爱女陈萋萋,已被‘涅盘山’上的众臣唤作皇后娘娘,你若还对她存有一丝幻想的话,那你可就是犯了大不敬之罪,段棠会轻易将你放过?”

    不等罗恕开口,敬投林又话了:“到这‘涅盘山’啊,当年老夫也曾去过,罗将军方才问此山的蹊跷所在,老夫想了又想,想到了八个字。”

    “哪八个字?”罗恕问道。

    “行尸走肉,痴人梦!”

    “请前辈明示!”

    “为了修这座山啊,北襄王可真是下了血本,它本来的用途,是为了将现在的皇城作为诱饵,引西凉、北蒙两国结盟,南下攻占北国,等两国联军入驻皇都之时,皇都便成了联军的坟墓齐公公与段棠联,利用‘涅盘山’的先优势,将它打造成了一座森严的藏匿式宫城,威逼利诱让北国无数官员沉迷其中,只等新帝将他们从山底召唤出来。”

    “前辈的意思,是这座‘涅盘山’下住着很多人?”

    “没错,这座山名为‘涅盘’,取‘凤凰浴火,涅盘重生’之意,这些官员常年累月居于山底,终日不见阳光,他们在山底声色犬马,无日无夜,文官会辩论下,武官常比武争雄,若有不幸身亡者,他们的家眷会接到一封‘点灯书’,从此沦为‘涅盘山’的奴隶,山上的石级一尘不染,都是这些死者的妻儿老,在夜里举着灯笼,一阶一阶擦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