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 92 章
政儿话音刚落,底下的人就叹气的叹气,面露喜色的面露喜色。面露喜色的基本都是法家的学子,但是对于太子选择了法家的喜悦之后,就是对太子老师人选的茫然。
韩卿,什么韩卿?不会是那个原来的韩国公子韩非吧,他不是师从儒家的荀子吗?原来他不是儒家吗?也是,好像听过他研习的是法家,所以是我们这种正统的法家被韩非那种半路出家的人抢了徒弟吗?
“韩卿,他的书著完啦?我记得我上次见他的时候他才开始起了著书的心思呢,他在廷尉底下这么忙还有时间写完一本书?”异人真的很久都没有关注过韩非了,上次见面的时候还是韩非受韩侯爵位的时候。虽然劝人写书是异人的爱好,但是韩非这本书却并不是异人催出来的,至少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异人连他什么时候开写、什么时候写完都不知道。
韩非自从投入荀子门下后,一直都在寻求强大自己国家的方法,但是方法还没找出来,韩国就被灭了。他在秦国这段时间磨砺出来的思想却并不会随着韩国的灭亡而一起消失,受学宫内深厚的著书氛围影响,他在跟着廷尉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开始了写书。不过虽然对于自己所著的书有信心,但是韩非却并不想将书献给秦王,至少不想由自己傻登登去送。因此写好之后就直接放入了书院中。
异人以前有时间的时候会经常在书院看书,不管是游记还是学术论述。前者开拓视野、了解地区环境风俗;后者汲取精华,指导理国方针。顺带还可以找找看有没有遗失了的,能用的人才。韩非将自己的著作放在书院中,可能是希望秦王看到后自己来请他吧。
不过没想到那之后异人开始忙碌起来,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空闲去书院看书了。但是政儿不一样,异人之前让人带着政儿去学宫接触各家各派,然后他就赶在异人之前在书院看到了韩非的书。
实际上如果是异人看到韩非的书,效果可能还不如政儿看到的效果好。因为韩非和异人之间有一个最大的分歧点,那就是对待民众的态度。韩国公子出身的韩非尽管不怎么受宠爱,但是也没怎么接过地气,这也是李斯虽然受过韩非帮助,但仍然不怎么喜欢韩非的缘故。因此他对于如何对待民众更加趋向于居高临下的管理。
而政儿身为秦国的太子,出生优渥、被保护的很好,同样对于普通黔首没有什么同理心,因此他对于韩非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尊君卑臣’和‘君权绝对化并认为君臣利害必然相反’的观点相当认同。之前看到异人为了给各地郡守收拾烂摊子就更加加深了他的这个想法。
而比起居高临下的政儿和韩非,从作为一个非继承者公子的不受宠儿子,甚至后来还学的是再接地气不过的墨家的异人,对于民众的态度就要缓和很多,对于民众面对的问题也更能过感同身受。
比起韩非‘严刑重罚’的想法,异人更倾向于‘重刑量罚’,就是严重的事情可以使用严苛的刑罚警告威慑他人,但是对于一些问题就应当有度量的选择惩罚。这也是异人一直以来对于秦律的修改倾向,对于一些问题,就减轻一些处罚。
比如之前的‘拾遗者刖’,路上捡东西要砍脚,异人就觉得太过了,而且这种制造残疾人的方式也没有必要啊,因此后来改成了罚款罚役;还有盗窃一个大钱的处罚是流放,后来改成了罚原款还给失主、十倍罚金交给官府、就地劳役五个月,如有再犯,黥面。当然若有屡教不改、不事生产者罚为奴隶或流放边境。
异人是能体谅黔首的不易,但不意味着他对于老赖能有多少容忍度,因此对于重复犯罪及屡教不改者,就又分进了重刑之中。与此同时,异人也并不觉得君王比其他人高贵到哪里去,不过是拥有这更多的权利,能影响到更多的人而已。其他人或许视君主为权利的象征,异人却视君主为责任的囚徒。
而韩非法学理念中的‘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段,其中术,既权术则完全在异人的能力范围之外了。异人并不是不能或者是不会使用段管理官员黔首,但是他并不愿意在事情还未发生的时候就去怀疑臣子。至于阴晴不定、不能让臣下推测掌握到喜好这种事情就完全不是异人这种没有一点表演能力的人能做到的了,而且不觉得连喜怒都无法自如展现的话也太惨了吗?
不过有一点他们倒是相似的,那就是都有些悲观主义。不过韩非选择了不对人性抱有期待,因此认为国君不能太信任臣子,用严格的法律来规整黔首们的行为。而异人则愿意在一切开始的时候选择信任,然后想办法将会导致臣子背叛的路全给堵上,最后则对臣子的背叛抱有心里准备。对黔首则希望用道德在前面引导他们所有人向善,用法律作为保护无辜者的底线。
不过这个时候异人还没有看到韩非的著作,对于韩非的想法并不怎么了解,毕竟他们之前的见面都不是很友好,没有什么交流思想的环境。因此异人对于政儿的提议,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而是让他先将韩非的著作留下来,然后再等一等,他看完再和韩非交流之后再做决定。
政儿对于异人的话也不奇怪,无论哪个父亲将儿子交给老师的时候,都肯定要提前了解一下老师的学和能力吧。而对于秦王父子俩的可能选择,底下的法家弟子有点坐不住了,本来秦国的主流是法家,结果这任秦王是墨家的,这也就算了,毕竟当年谁也没想到会是异人继位。但是现在太子有意于法家,结果选择的法家老师还不是秦国的法学家,这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是一巴掌扇在脸上啊。
因此自觉自己这一支的老师法学造诣不会弱于师从儒家、半路出家的韩非,就忍不住出来向异人自荐自家师长来教导太子了。异人想了想,让他们将他们师长的著作让人呈上来,他看过之后再做决定。但是如果他们师长没有明显优于韩非的话,那么他会优先考虑太子主动选择的韩非。
之后几天异人看了不少法学著作,发现韩非的确值得秦王政的称赞和政儿的喜爱,问题看得非常透彻,就是有点狠。之后和他交谈过几次之后,异人就同意了让韩非作为政儿的老师。
这中间其实还有秦王政敲边鼓的功劳,秦王政发现异人看的是韩非的著作之后也起了兴趣,他对于两个不同的世界韩非是不是写了不同的内容颇为好奇,因此异人是抱着镜子和他一起看的。
秦王政看完之后的反应是部分差别不大,但是内容要比他这边的内容要多,毕竟韩非早就死在牢里了,已经没法再更新了。对此秦王政就有点羡慕政儿能看到韩非先生的新著作,不过他还是推荐了韩非作为时候自己的老师,毕竟要不是他们的治国理念相近,他又怎么能的出“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话来呢。
异人赶在政儿拜师前,将韩非的职位提了一提,刚好之前带着韩非的廷尉年纪大了,他是异人祖父时的老人了,这些年其实基本都已经是韩非来处理廷尉的工作了,他廷尉本人则负责在一旁指导。廷尉退了休,加封了虚爵后回家含饴弄孙去了,韩非接任廷尉一职。
之后派下去给那些个郡县官员收拾烂摊子的人也回来了,他们将做的过分或者是公报私囊了的人带回了咸阳,异人将这些人交给了韩非处理。然后还有新律法的讨论还在进行中,这样一来异人的工作量就恢复了正常,然后他开始不记得教训的开始想新东西了。
异人开始思考要怎样提高民众们对于肉食的食用了,很多方面都表现除了吃肉对于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普通的农民们却很难获取到足够的肉食,不仅仅是因为秦律规定山林是国家所有,征收重税。异人之前减少了山泽税、制定了允许他们进入山林的规定。但是这些举措从税收来看,能从山林中获取肉食还是太难了。
有没有什么体积、繁殖快、饲养成本比较低的动物时候当做一个家庭的肉食来源呢?鸡、兔、猫?不对,猫不行,猫长得慢不还要吃肉。异人觉得自己想还是有点困难,因此直接让底下的人去调查,关于民间养鸡和养兔子的优劣,要是有其他建议也欢迎提出来。
最后异人定下的目标是兔子,因为比起能下蛋所以可能会被黔首们养到死的鸡,兔子下崽快,长得快,杀起来比较没有损失感。不过想要推广养兔子的话,大概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选种。
异人根据梦里面关于选种的介绍,将事情安排给了实验部和治粟内史的部门,希望他们通力合作,选出长肉快,又脑子笨的兔子。虽然治粟内史觉得这个方法有点在胡扯,但是还是答应了和实验部通力合作。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