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 101 章

A+A-

    秦王异人十二年春,异人最终还是敲定了在咸阳登基,雍城虽然是秦国宗庙所在,但是即将到来的秦朝却已经不仅仅是属于秦王室的了。因此异人最后还是在雍城和咸阳中选择了作为秦国都城,将来也会作为秦帝国都城的咸阳作为他登基为皇帝的场所。

    太史千挑万选了一个吉日,甚至除了吉凶还考虑了天气,就是为了这一场前所未有的盛典。这场典礼开始的挺早的,一大早异人就在侍女的帮助下穿上了一身新设计的崭新的皇帝礼服,带领着这朝臣们祭天。

    朝服的设计出自少府和秦王后赵雾,在提升规格的情况下,也尽量保证美观威严和舒适。异人对于礼服的唯一要求是颜色,异人一直觉得自己那张脸长得嫩不够威严,所以打算从服饰颜色上来提升一下自己的形象,因此定下的颜色是黑色的。下面的人似乎对他的选择有其他解释,异人也乐得他们将这件事自我脑补,所以就听之任之了。

    礼服是用上了自周以来越发精湛的技艺,不仅绣纹越发精美,本身材质也有了些许进步。比起之前材质单一的蚕丝,织娘们尝试着在捻丝的时候就想办法将其他材料混入其中,以增强衣物的能洗性等性能。具体怎么做的异人并不是很清楚,但是这个衣服的制作流程比之前还要长倒是真的。织娘那边一直都在进行着方面的尝试,现在有了几种不同方向的强化。

    祭天时所念的祭文,是博士和学宫那边规整出来的。祭文一开始就讲述了自周王大权旁落,天下动乱已久,黔首深受其苦。但幸得天降仁慈于秦,然后又是一段讲述秦自弱求强的内容,而后感谢天生如今秦王异人于世。育良种、培良田、减赋税、创新材而后统一天下,使天下黔首不再受战乱之苦。

    如今天下一统,秦王以文告以上天。时移世易,秦国新建全无前例之大一统帝国,为止周朝分裂之例,以郡县管制周域。功业以盖先人,欲以“皇帝”自称,自此之后,愿功业以传万世,故称秦王嬴姓赵氏异人为‘始皇帝’,而后用二世、三世相传。

    异人之前虽然已经看过一次了,但是现场读出来这么一篇有一半都在细数他自己功绩的文章,还是很不争气的脸红了。但好在他站的位置高,其他人都在底下,离得比较远,应该没多少人看到了。

    如果不是祭文上提到了这些事情,他自己都快忘得差不多了。有些事情是时候他还没有这么忙时亲主持的,有些是他登基忙碌起来后安排给实验部门的;有些事情是误打误撞,有些是他有了目标然后攻坚克难完成的;有些事情还不够完善,需要修改;有些在实验部已经做完测试,等待推广。

    异人之前一直觉得自己或许做的不够好,但是现在回过头这么一看,他做的事情真的已经不少了,真好啊。异人忽然就觉得自己又有信心继续工作了,哪怕事情再多都可以搞定的!

    兴奋了半天,等到异人完成祭天,回到宫中准备换衣服祭祖的时候,看到了桌案上那厚厚一叠的,今天还没有批完的奏折,异人一瞬间觉得还是快点结束吧,儿子快点长大,我真的不想工作了。

    因为宗庙在雍城,所以异人在咸阳只遥祭了一下祖宗。然后就是朝堂上要颁布的诏书了。首先是一部分官员自觉年事已大,自请退休,异人挽留了两次,他们态度坚决,然后异人就同意了他们的荣退,并升一层待遇让他们能安度晚年。之后是年轻一辈的论功行赏,李斯任王绾离任后的右丞相一职,吕不韦任左丞相、韩非任御史大夫,蒙骜任太尉,嬴傒任奉常的副,龙阳君成了典客国然后是处罚,其中有之前给异人添了不少麻烦,后来又查出问题的郡守县令,也有之前因为驻守秦西南不利,当初面对楚国应对不利,甚至有逃跑情况发生的樊於期。

    当初王翦面对项燕的调兵之举虽然是将计就计,但是的确是因为樊於期的求援才导致他们不得不驰援西南的。之前因为战事繁忙,事情又接二连三,所以没来得及处理他,这次他也回咸阳参与异人的登基大典了,所以干脆趁着他没兵没法跑直接拿下了。

    奖惩之后就是新一年需要推行下去的制度,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统一文字,规定车子的规格,统一度量衡长度标准,将铸币的权利收归国有

    文字的话学宫其实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甚至之前已经在推广了,但是之前因为各国所学文字各异,所以进展不快。不过随着异人将学宫整理出来的篆书定位秦国公文规定文字,和秦国统一进程的稳定推进,民间其实也开始逐渐学习这种较之前更为简化的文字了。学宫那边为了推广这种文字,专门找了人刻了石碑立在学宫外,让各地学子能够对照学习。虽然这种文字的官方名字是篆书,但是民间因为这种文字最开始多用于公文,因此叫隶书的比较多。

    之前修路的时候,就因为车道问题有过讨论了,因为之前车轨不同,导致哪怕车子跑快车道的时候也不敢加速,车道不宽的地方容易发生撞车。统一之后大概会在修建道路的时候直接划分车道,全都靠右行驶,既能将修路的规制定下来,也可以减少相反行车相撞的概率。

    起铸币,其实之前异人和朝臣们为了这件事其实还出现过分歧。一是铸币需要的金属数量不少,金属农具的普及和兵器的制作之外,秦国国库内的金属储量能不能支持的起全国的钱币使用量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结束于异人不要求一波全换,允许有一个过渡期,即黔首们可以拿之前的各种钱币到官府换取同样价值的秦半两,然后之前异人从其他国家王室搜刮而来的那些金属可以投入铸币。毕竟之前他只允许了他们拿走一部分他们那个爵位一年俸禄的财富,其余的都被收缴了,现在用起来也不心疼。(秦太子:我心疼!)

    铸币的问题之二在于铸币的效率不高,朝臣们担心官府流出来的钱币数量不够,异人则拿出了在实验部新折腾出来的翻砂法,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铸模所需要的时间,因此提高了铸币的效率。朝臣们眼见着秦王是早有准备,因此也只能支持了。

    然后是官学的推广,异人打算将地方官学改称郡学,因为它们到时候应该是没有提升班,而暂时只开吏学的,主要是因为这个时候的人不够。本身郡县制度下,需要能写会读懂秦律的人才缺口就大,如果还要分一部分到官学教导学生那是真的暂时分不出人来,因此异人打算暂时只在地方开吏学,这样的话哪怕一个郡学只有一个正经老师都行,等到人才缺口的情况好一点之后再开官学吧。

    异人忙政事忙的‘不亦乐乎’,在边上帮忙的政儿倒是从异人放到一边的奏折中翻出来了一个问题。关于将作少府再一次申请征徭役为秦王异人修建陵墓之事,异人自从继位起这件事是一拖再拖,之前借着祖父父亲的陵墓还在修、征调的徭役已经送去修水渠了、还要出兵打仗等等理由,直到现在为止也是一铲子土都还没动。

    “父皇怎么不同意少丞的提议,现在曾祖父和祖父陵墓的修建都结束了;秦地内的水渠修建前段时间也算是全部结束,只剩下一些日常疏通;六国都已经打完了,照您的习惯来看,短时间内大概都不会出兵了,您为什么还不同意他的提议呢。”

    太子政算是事死如事生的支持者,所以对于异人对于陵墓的不上心挺不解的。难道传言是真的,父皇真的是天上的神仙降世吗?因为死后会回到天上,所以才对陵墓不上心吗?

    “嗯,我不想修。”异人并不知道自己儿子竟然也被民间传迷惑了,这个时候想了些什么,“没必要啊,虽然平常对于墨家没有特别好的态度,但是我还是觉得他们的‘简葬’挺好的。”

    “那怎么行,要是您在地下被欺负了怎么办!”太子政觉得这不行,天下大一统之帝国的皇帝死后简葬,他觉得这简直就是在丢一个国家的脸,地下的那些存在先祖,还不知道要怎么嘲笑父皇呢!

    异人的眼神有点漂移,他就知道会是这样,所以才只是一拖再拖,而没有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出来啊。他要是这个想法是因为墨家而起,墨家八成就得承受一波指责,他并不想兢兢业业的墨家师兄弟们因为这件事被折腾啊。而且那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有什么好准备的,还不如将这份人力拿去建设国家呢。

    太子政看着异人明显打算把这件事拖到底的样子,打算自己上了。“这件事就交给我吧!您等着就行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