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灵感
过了一会儿,指针停在兔生肖的区域。
“娘,是兔子,是兔子!”
林清音看着男孩高兴的模样,就像看见了自己时候得到糖葫芦的雀跃。
突然一个灵感在她脑海中产生。
“图案。”
林清音喃喃了这个词一路了,可她一路上看见的除了是纯色的薄衬衫,就是知青纯色的工装。
要么就是大褂子,麻布衣。
她突然意识到图案,他们服饰都缺少图案。
谁刺绣只能裱在墙上,我偏要把它绣在衣服上。
急急忙忙地跑回家,荣泊桑看她火急火燎,都怕她摔着。
她和阿姨们整理了一下午,终于将阁里的刺绣整理成了三十五种图案。
林清音和阿姨们将这三十五份刺绣独立包装,又将这三十五份刺绣打包交给荣泊桑,让他跑腿去离这里几公里的照相馆将刺绣拍集成册。
当然这拍摄费用得林清音自己掏腰包,所以她又动用自己的金库。
在做这些之前,林清音还向他们征求意见,结果全票通过。
她也没想到阿姨们这么支持她,他们都她的想法很大胆,虽然从古至今,刺绣被用在服饰是有传统的,但那只限于达官贵族,皇亲国戚。
而且刺绣对布料也很挑剔,既然穿不起丝绸,那她干脆也不用金丝线。挪用一批资源发展在基层民众身上。
时代在变化,一切都皆有可能。
她是行动派,干就决不停留于表面。
进了几批彩色的普通单丝棉线以及尼龙线,刺绣集册在线到货的那天也像预知时间一样邮寄到了锦绣阁。
如预想那般,刺绣上衣很快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喜欢。
现在锦绣阁的大门变成了两个通道,一个走低奢风,一个走平民风。
一个叫清雅堂,一个叫弄俗堂。
就这几个星期,弄俗堂的刺绣集册都快被翻坏了,但它却顽强的活了下来。
如果你看见,一个农妇的篮里装着粗布大衣,千万不要惊讶。
她一定是去锦绣阁的,再粗鄙的衣服绣上了锦绣阁的刺绣也提升了几个档次不止。
穿着一件绣着锦绣阁刺绣的衣服,一度成为镇上人人眼中的时尚。
为了庆祝锦绣阁顺利地开店,林清音打算在镇里摆一条“长龙”。
所谓“长龙”就是将多根长板凳像一条长线一样摆在一条街上,长凳上放满了每家每户提供的食物,整条街的人就会在傍晚共进晚餐。
但这一次,林清音只征求自愿,愿意端上桌的就端,不愿意也没关系,反正大家都可以来。
而锦绣阁外面的那条街就变成了首选。
前几周生意太火爆,人不够。林清音早安排荣泊桑驾牛车将叔叔们仨接了回来。
虽然叔叔腿脚不便,但一点都不妨碍他算账和掌勺。
而叔叔们也特愿意回来,毕竟有过对比,婶婶还是觉得镇上比乡下好。
林虎妞可是最高兴的,在乡下又不能对着不认识的人吆喝,这也不许,那也不自在。
虎妞还是觉得锦绣阁自在。
“清音姐姐,你刚刚多少道菜?”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