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 105 章
第05章
六天的时间匆匆过去,苏秋月再怎么不情愿,也还是迎来了大学开学报道的这一天。
在这一天,苏有粮看着从头些日子就开始作妖,不是今儿脑袋疼,就是明儿肚子难受,反正来去就是不乐意去学校报道的苏秋月苦着一张脸的样子,心里头也觉得不好受,又是觉得心疼舍不得闺女这样绞尽脑汁找借口,来去就是想办个走读这种不用天天跟学校里待着的样子吧,又不免带着些许的无可奈何,不知道该拿她如何是好。
苏有粮心想,这大概就是迟来的青春叛逆期?
但甭管苏秋月现在这样的态度是不是因为晚熟到都已经快十八了才刚学会叛逆所发生的改变,苏有粮也都没办法满足苏秋月的愿望。
他是真的尝试过跟沈教授探讨过走读这种事情,但庆大作为整个华国数一数二的大学,校规极为严格,不允许钻空子不,对于学生的教学也抓得很紧。按沈教授的态度来看,入学以后每天的课程可都是排得满满的,所有老师是都严阵以待,恨不得将过去十年没能教书育人的劲头都施展在这一年的新生身上,走读这种事情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为此,苏有粮也只能开口宽慰道:“哎呀闺女你就别板着一张脸了,这报道以后不还得再好几天才算正式开学,反正咱家离学校也近,那住校啥的也没那么严格,等没有课的时候,你不是回来就能回来的。还有,这沈教授不都了,那学校里的老师都对你有很大的好感,都等着跟你正式认识呢。再了,等到了学校你还能认识新朋友啊,你不是最喜欢交朋友了嘛!”
这话的是半点毛病都没有。
但问题是,苏有粮没能摸清楚话对象,也就是苏秋月突然“叛逆”不愿意去学校报到的原因。
——她怕的就是大学学校里的同学和老师们会受到自己“全国第一”头衔的影响,以造成他们对自己整个人的错误印象判断。
“宿主你根本就是怕到了学校被人当动物园里的大猩猩一样看,也怕自己成为‘白鼠’被学校里的老师拉着学习,就像是沈教授天天来家里跟你上课、出题、一起讨论数学猜想那样。”952从系统空间里探头探脑,出了苏秋月“叛逆”的真相。
要不有句话得好呢,最了解你的人一定是天天和你拌嘴的人。
而这句话的出处就来自每天和952斗智斗勇的苏秋月本人口中。
是的,苏秋月突如其来的“厌学”原因很简单,就是她,不想再重来一遍当初高考成绩下来以后,在省城所经历的事情。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在来到首都一个多月以后,苏秋月已经彻底想明白自己未来要走的路,也重新沉淀了心情,变得更加稳重、谦虚,一心只想出人头地,报效祖国了。
所以,对于四年大学生活,苏秋月所赋予的期待是更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和学校同学没什么区别,甚至是更平凡,也更不起眼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而不是因为“全国第一”的光环而被大家用不一样的态度来对待。
当然了,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
“光沈教授一个人给我上课我的空闲时间就被占去了大半不,还每天都要和他探讨那些在国际上都没有被破解的猜想理论,简直是让我头大。这要是等去了大学,面对数学专业里那么多老师、教授,我真的是三头六臂也招架不过来啊。”
苏秋月心有余悸地同952道:“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更希望能走读,那种课外时间不会被揪着不放,也不会因为老师们的偏爱,给私下开灶行为而造成同学们的不满而且走读的话,我也能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研究发动,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用一年的时间把你给我的那些资料全部吃透。”
952想了想,有些担忧:“但是宿主你对于大学生活就没有向往吗?走读的话,势必会影响你在校园里的社交,会减少你和同学的相处,甚至很多群体活动也都没办法参加了,这样宿主你会独来独往,很难交到朋友的。”
“上大学又不是来交朋友的。”苏秋月一本正经地着,反问到952,“你最近感觉好奇怪,从前你抓我学习抓得是最紧的了,天天张口好好学习,闭口天天向上的,怎么现在反倒是担心起我的社交生活了?”
“但总部新发过来的‘系统操作册’中写了,要时时刻刻关注宿主的一举一动,以帮助对方更好的适应生活,增加对学习的兴趣,减少成为书呆子的风险。”952看着自己里的册子,只觉得有些头秃。
苏秋月疑惑:“那帮助我更好的生活,和我上大学走不走学有啥关系啊?”
952认真道:“书上了,社交是对身心都有好处的事情,所以宿主你应该扩大社交圈子,交到知心朋友,这样不光能让你的性格变得积极开朗,还能帮助你在毕业以后,拥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对社会地位以及职业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这个回答让苏秋月很是疑惑:“但是,我以后是要成为科学家的,那种能享受到国家津贴的科学家。所以我要人脉做什么,就算是有了这个,大家也都是在一条起跑线上,他们也没办法给我提供实验室啊。”
952:“”
是哦,它的宿主是要当学者又不是海王,搞这种虚头巴脑的事情没有用的啊。
所谓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得应该就是被里拿着的册里的内容所影响到的952,在苏秋月的“点拨”下茅塞顿开,发现自己根本搞错了方向的心态了。
对此,952表示:“宿主,我明白了!我觉得你想要走读是个好提议,我支持你!我现在就去继续给你制定新的,关于走读以后的学习计划书来!”
苏秋月:“”
倒也不必。
没能阻止952这兴冲冲要给自己加大学习量的苏秋月算是彻底上了贼船下不来了。
实际上她想走读的原因,只是在听了沈教授描述了住宿条件以后,不愿意和九个人共住一间宿舍啊!
但现在的情况就是,话已经跟系统出去了,戏也已经跟她爸妈面前演足了,苏秋月是没了退路,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为此,苏秋月也只能同苏有粮推心置腹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了出来。
当然,她的是除了自己同系统的对话,和自己好逸恶劳,不愿意吃苦受累的真实态度以外的情况。
并不知晓全部情况的苏有粮在听到这话以后沉默了许久,像是在斟酌、思考着什么,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问道:“闺女啊,你觉不觉得你自己的这个担心有点就是,我没别的意思啊,就是想,万一人家学校里除了你们专业的同学和老师以外的那些人根本就不知道你是谁呢?”
“”
苏秋月沉默了片刻,开口问系统空间里正埋头奋笔疾书写着学习计划表的952:“所以,我爸的意思是,我的想法属于自作多情?”
一心二用,也听到了苏有粮这番话的952强忍着笑意,点了点头:“很明显,有粮同志对宿主你表达的顾虑就是这样的感受,他觉得宿主你,想多了。”
“那就去学校登记报道,让我爸看看,我到底是不是自作多情吧。”
着,苏秋月抬头对苏有粮笑了笑,道:“爸,我觉得你的有道理,咱们去学校报道吧,反正不管怎么样,哥哥昨天也都已经去了学校,有他在的话,我在学校里也能自在一些。”
被苏秋月笑得有些心虚的苏有粮也顾不得在意闺女话里话外中对林七的在意,点头道:“那,我现在去叫你妈,咱们现在就出发。”
但在苏有粮去喊田凤娟过来之前,苏秋月却又喊住了他,问:“不过爸,要是学校里的人像省城那样该怎么办啊?”
苏有粮想了想:“应该不会吧,读书人总是要比省城那些报记者有素质,不会做出围追堵截的事情不过闺女你放心,他们真要是这样的话,爸一定去学校给你办走读!”
苏秋月微笑道:“那,就这么定了。”
报道的流程其实很简单,尤其是对于住在首都附近的学生而言,不需要经过漫长的旅途,也不用在火车站等待、听从负责接待新生的老师的安排,只需要直接去庆大,在门口同负责登记的老师面前拿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给对方看一看,确定身份以后,签字登记,就可以直接去分配的宿舍收拾,等着过几天开学了。
林七是在报道的第一天就过来学校的。
几天的时间,足够林七在学校的招生登记办事处里混得风生水起,颇得老师们的欣赏,与初来乍到的新生们的信任。
甚至还有不少新生都受到了林七的鼓励与感染,在忙活完自己入学的事情,收拾好宿舍以后,都跟着一起自愿加入到了这个以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引导他们登记、找宿舍、还有一些贫困生在校寻找打工会的群体中。
实际上,在阔别了十年以后,再一次迎接新生的时候,不管是学校里的老师,还是千里迢迢来到学校报道的学生们,内心都是极为忐忑不安,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
人们的心中充满了对重新开始的大学生活的向往,也有着曾经动荡十年所遗留的痛苦。
——这是一种陌生又熟悉的感觉,是让人有些足无措的事情。
因此,在关于庆大,或者所有的大学的入学报道的安排中,各个学校负责这一项工作的老师们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
先由学校里的老师倒班,轮流去到首都的各个车站处,拉个显眼的横幅,好让外地的新生能一下车就知道过来这边等,再等攒够了一批新生以后,负责这一批的老师在下一批轮班的老师过来以后,就带着这些学生回学校,互相帮忙拿个行李,再顺便认认路。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耗时耗力的事情。
很多老师吃不消,早抵达车站却要等着后来的学生才能一起走的新生们也吃不消。
而在察觉到这个情况以后,林七作为一个走过南,闯过北,干过黑市,见过世面的人,对于这种开学接新生、入学登记的事情,不敢是菜一碟,毕竟他没了解过也没有什么经验,但相比较因为十年“臭老九”这个讽刺称号而显得沉默又苦闷,一直遭受打压而不敢大展身的老师们,和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也没啥社会实际经验的新生们,林七就可以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对此,林七便在完成了自己的登记报道以后,拉着跟自己一块收拾好宿舍的新生们,走上了属于他的舞台。
“首先,我们可以先自制一些地图册出来,再联系车站的工作人员在车站用喇叭广播,让同一批车次的学生聚集去到车站领取册自行来到学校,毕竟我们庆大离车站也不算远,又处于繁华地段,作为能够在几百万考生中脱颖而出的年轻人,也不应该单纯依赖学校的帮助,而是拥有独立能力,借助地图册,再加上路上询问行人来到学校,又能减轻学校的负担,和早到新生却要等待晚来同学的抱怨,也能锻炼他们的能力。”
“其次,在学生以及陪同家长们来到学校以后,可以安排一些亲和的同学们来负责接待,也可以做一些指示牌,让大家能明白在进入到学校以后应该去哪里登记,又去哪里领书本教材,还有男女生宿舍的方向。
“最后,我建议老师们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进行登记,以分流减轻登记处的压力。同时还可以安排专业老师在等级的时候为专业同学进行讲解,了解咱们学校,和各专业的情况,帮助大家更好的适应大学的生活与学习。”
啥叫一语惊醒梦中人。
林七这就叫。
他的这番话一出来,是直接折服了在场的学生,赢得了老师的赞许与肯定,并将新生接待,与入学登记的事情,全权交给了林七。
林七:“性格好,脾气好,形象好的同学不论男女都负责新生入校后的引导工作;文科专业,或者是写字好,会画画的其他专业同学负责绘制地图册;力气大的男同学一定要发挥奉献精神,帮忙负责那些行李太多,自己拿不动的新生搬运行李;还有不同专业的同学们都出来两个人负责去食堂那里借一些板凳过来,运到各自专业登记处那里”
新生们:“好的!”
就这样,在林七的带领下,同为入学新生,有的人还在等待帮助,有的人却已经学会了如何帮助别人。
而在这样条理清楚,目的明确,分工合理的互帮互助下,越来越多的新生介入到了这个组织中。
从前,人们管这个叫“学生自治会”,是曾经在9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以行动带动了积极作用的群众组织,目的是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
现在,这群学生管这个叫“学生会”,是作为如今阔别十年高考后,他们这第一批考入大学的学生的群体,目的则成了服务学生,彼此照顾、帮助。
而在庆大,林七只花费了几天的时间,就已经隐隐成为了被众多新生认同、信赖的,可以担任学生会领袖的人。
像是此刻,在苏有粮和田凤娟的陪同下,终于过来庆大准备入学报道的苏秋月,就见识到了林七在学校里的号召力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