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伐申灭邓”楚外甥干掉亲舅舅 (鲁庄公六年,前688年,春秋第三十五年)
鲁庄公六年,公元前6年,楚文王开始决定出兵伐申。
这一年中,中原诸侯国发生的最大事件就是:北方卫国的卫惠公在齐襄公的帮助下打回了卫国,杀死了左、右公子及赶跑了国君黔牟,顺利的复辟成功。
同时,再就是南方的“楚王伐申”的事件。
申国,是东周王室最南边的一个亲戚国家,第一代国君是当年周宣王的母舅,也是周幽王的舅爷爷,所以申国分封在现在的河南南阳地区,也等于是替周王室把守南大门,其位置阻挡在楚国进军中原的面前。
对于楚国来,申国就是个前进途中的钉子。
目前,因为历史资料的缺失,无法判断楚国这次伐申的借口是什么?但根据楚国的发展总国策,现在我们判断为:楚文王伐申,就是吹响了进军中原的号角,这个大的方向,自然是不会有错的。
但是,横在楚国和申国的之间,还有一个邓国,(楚文王母亲邓曼和自己亲舅舅的国家),当然还有一个处在侧翼的随国,只有绕过这两个国家的领地,才能顺利的去征伐申国。
这样的地理位置,让楚文王就面临一个担心,如果这两个国家觉察到楚国的野心,很可能会受到这两个国家的侧面进攻,一旦这个局面出现,楚国必然会首尾不顾,前后受到夹击。
因此,楚国在楚文王继位的第二年,就出兵伐申,恐怕还有别的借口。要不,实在是很难让这两个国家理解和认可。
当然,还有消息灵通人士这样分析:很可能,是因为楚文王自己的老师是申国的贵族,找个借口,为老师回国执政创造会,也是未可知的理由吧。
反正,此时申国已经被楚国的狙击枪瞄上了。
申国,虽然来源可谓是历史悠久,但实际建国还是比较晚的,是在周宣王时代分封建国的,当时分封建国的还有郑国。周宣王死后自己的儿子周幽王继位,王后就是申国的公主,谁知道周幽王爱上了褒姒美女,然后就废掉了申国的王后,树立褒姒为王后,历史上还有一段“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于是息国的国君,组织犬戎征伐周王室,灭了西周,重新立了自己的外甥周平王上位,导致周王室东迁,是为东周。
历史往往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随着考古和学术研究的进展,有一些原本我们认为已成历史定论的东西,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
据202年发现的清华简记载:所谓后人津津乐道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并不真实,是周幽王带兵主动进攻自己被废掉的王后的国家,即申国。申侯组织犬戎抵抗而打败了周幽王,因此而导致的西周灭国。而不是申国主动进攻周王室,这基本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观念的。
申国再厉害,也不能因为周王废掉了自己的女儿,就把周王室给灭了吧,那些其他的诸侯难道就没有一点反应,根据各诸侯国的弑君事件结果来看,凡是“弑君”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的,可是申侯在东周开始的“弑君”行动,难道就是因为其在朝廷的身份地位很高,而得到了各诸侯的认可?恐怕事情远没有这样的简单。
申国的公主还嫁给过郑国的第二代国君郑武公,就是本书开篇故事中“郑庄王克段于焉”故事中的武姜妈妈。也是之后,在这个阶段复位的郑厉公的亲奶奶。
这应该才是历史的真相吧。
反正,楚文王要征伐申国了,而且是带着弟巴国一起伐申。
刚才讲过,楚国进军申国必须要经过邓国,即楚文王妈妈邓曼的母国,所以楚文王自然要拜访自己的舅舅了,邓国的国君邓祁侯一看,外甥带兵路过自己的国家,心里虽然不太高兴,但是毕竟这是自己的亲外甥,礼节还是要有一些的,于是摆开了国家级别的宴会,招待楚文王,大家喝的非常高兴。
酒席期间,估计邓国的国君邓祁侯也劝阻自己的外甥,不要“兴兵尚武,要爱好和平”等等之类的意见,但是楚文王自然有自己的道理,嘻嘻哈哈,轻描淡写的一番的推辞。
此时邓国的三个大夫,也是邓祁侯的外甥,一个叫骓,一个叫聃,还有一个叫养,称为:鵻甥、聃甥、养甥,三个人看着楚文王一副高傲的样子,以及他这次过境的目的,就劝邓祁侯借着酒席,直接杀了楚文王。
邓祁侯一听,考虑了半天,还是不同意,:“楚文王和你们一样,都是我的外甥,舅舅杀外甥,不能这样做啊”,就连连的摇头。
三个外甥:“大王,你不要太仁慈了,以后灭亡我们邓国的就是这个人,如果现在不趁早弄死他,之后必然会被他弄死我们的,下决心吧!”
其实,这三个外甥的主意真是个馊主意,他们只是从事情的表面上看问题,此时楚文王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家,你把人家的国君给弄死了,马上楚国会重新立一个新君,而且会举国讨伐邓国的,那样邓国死的更快。
这就好像一个强国的总统,路过你的国家,你把人家的总统给弄死了,难道这个强国就不会侵略你了,我看,有了这个借口,你死的更惨。
邓祁侯难道就不知道楚国强盛和野心吗?
所以,邓祁侯站在国家元首的角度上,回答了这三个鲁莽的外甥:
“亲爱的外甥们,你们都是一家人,我们要有爱心,要和平,做舅舅的把外甥杀死,所有的人都会唾弃我的,谁还敢跟着我搞革命?你们也是外甥,难道你们就不害怕。
再了,以后真的楚国灭掉我,我可能还有流亡或者生存的会,如果这次杀了楚文王,恐怕我死无葬身之地了。”
三个外甥很着急:
“大王,如果不听我们的建议,以后国家就没有了,到那时大王你到哪里去收取粮食和祭祀的牛羊?”
邓祁侯摇摇头,最终还是没有答应着三个人。
你想,在一个欢乐的宴会上,本来大家都和和美美,突然主持宴会的主人出去了,陪同的三个表兄弟也出去了,把楚文王自己晾在酒席上,很长时间才回来。然后大家回来后的表情都不自然了,楚文王也不是个傻瓜,心里就猜出有什么问题了,但是没有什么。
临别前,楚文王马上安排高级间谍查询事情的原因。
楚国征伐申国非常顺利,直接将申国灭掉,安排老师前来上任,并改了申国的名称为“宛”,成为楚国的一个特定的行政区。
第二年,打了胜仗得胜回来的路上,楚文王接到了高级间谍的信息,知道了三个外甥的阴谋,就非常的生气,其实楚国和邓国还是有个历史的纠结没有处理完,那就是当年巴国和楚国派了“经济考察观察团”前往邓国时,被邓国边境的强盗全部给杀死的事情,虽然楚国随后出兵战败了邓国,并抢了楚文王的妈妈邓曼回来,但是邓国的这次密谋行为,又让楚文王想起了这个往事,两个事情合在一起,正好兵不卸甲顺,又是顺路,还是得胜之师,真是方便的很,所以便征伐邓国。
此时,我们应该明白了,楚文王是征伐,也就是是:象征性的进行了“武装军事大威胁”行动,并没有实际的进行接触战斗,这主要是为了声讨三个外甥要想谋害自己的“恶劣阴谋”行为。
所以征伐的邓国的事情也就很顺利,波澜不惊。
但是我们要知道,此时的邓国并没有被楚国灭掉,只是被象征性的征伐了。邓国真正被灭掉的那一天,而是等到了鲁庄公十六年,也就是在这次事件的十年以后,楚国才再次的出兵攻打邓国,正式的灭掉了邓国,这里面有十年的时间差距。
只不过,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太微不足道了,所以后人都省略的这十年,而是直接“伐申灭邓”。
邓国真正被楚国灭亡的那一年,也正是齐桓公开始称霸的第二年。这就是历史的真相。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