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被郑国带坏的和平节奏 (鲁成公十五年,前576年,春秋的一百四十七年)
此时的春秋江湖,算是进入可一个和平的缓和期。
主要还是因为晋国和楚国的弭兵之盟的原因,两个超级大国和平了,那些地区的争端,不应该影响大局。
况且,现在的江湖上,除了晋国和秦国的“麻隧之战”战事外,还算是一片的和平气象,大西北的战事,暂时不会影响中原稳定局面。
这就是江湖上的两个超级大哥,晋国和楚国和平了。
顿时,原来那些苦于站队的诸侯国们,都长出一口气,轻松了很多,那些以前需要站队的,需要积极表态的,还有那些打仗需要出兵出力的,现在都好了,不用再为那些阵营和立场问题操心了,现在世界和平了,超级大国握了,整个华夏大地上一团和气的景象。
既然世界的“和平”大格局形成了,我们就要关注那些问题了,就像是现在的世界格局一样,往往大国处在冷战的状态下,各地区的国就不安分了,往往都是这些问题、冲突,逐渐的积累,最后就变成了大问题,然后就是下一轮的大国争锋。
所以,那些诸侯之间蠢蠢欲动的事情,动作,也就变成了目前江湖的主要矛盾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其实也在做着催化剂的作用,不断的腐蚀着、考验着,晋国和楚国这两个大哥之间,那本来就不算稳固的友谊。
当年超级大国争霸时,过的最苦地就是郑国。
按理,在获得了世界和平的局面下,最应该安分老实的也应该是他,可是,事情往往就是出人意外,现在最不老实的国家,反而也是郑国,这个郑国真是个又臭又硬的硬骨头。
晋、楚第一次弭兵前,郑国是楚国阵营的一员,就是因为郑国惩罚弟许国时候,而得罪了楚国,并且郑国和许国两个国君之间在楚国打官司时,郑国也失败了,这才导致的郑国重新转向的晋国的集团。于是,晋、楚两个大国围绕着郑国,来来往往的一顿征伐和救援的抗衡。
晋、楚疲于奔命,郑国夹在中间受气,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当和平来临的时候,那个当年被晋国扣留的郑成公,差点失去了郑国的王位,从而导致了郑国内乱,待郑国稳定后,郑成公自然还要修理许国,既然在大哥那里打不赢官司,就找个时间很揍你,于是——
鲁成公十四年,八月,在世界和平的环境下,大哥们休息了,国之间就要处理这些所谓的恩怨了。
首先,郑国子罕(公子喜)带兵再次的攻打许国,许国迎战,没想到,被逼急的绵羊也会咬人,许国虽然比郑国的实力差,但是人家面临亡国之战的时候,同仇敌忾,竟然打败了郑国,这就好像是学生打败了中学生,这个结果,太让郑国没有面子了,哥打不过弟,这还了得。所以,在八月二十三日,郑成公再次的派兵攻打许国。
这次,郑国准备充分了,又是充足的粮草,又是磨刀磨枪,而且战前动员,奖励军功等等,郑国出兵二天后,八月二十五日,郑国终于攻入了许国首都的外城。
许国真是无奈了,碰上这样一个硬核的邻居,无论何时,总是欲罢不能,剪不断,理还乱。你:他们两国在战乱时期也打,在和平时期也打,真是没有办法了,许国就将自己大臣叔申的封地送给了郑国,以土地换和平,纯粹就是现代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翻。
许国是楚国的铁杆弟,也正是因为许国自从跟了楚国后,不再跟着郑国混了,才出现的这个结局,对于晋国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反而在第二年,也就是鲁成公十五年的春天,晋国带着鲁国、卫国、郑国、宋国、齐国、邾国等一批诸侯,前往曹国,把曹成公给抓起来了,为什么?
因为,晋国没有忘记在“麻隧之战”中,曹国的前国君为晋国出征时,战场捐躯,英勇牺牲,死在革命的征途中的事迹,而现在的曹成公,竟然杀了前曹君的太子,自立为曹君,这个突然出现的曹国国内的叛乱,让一起参加征战的其他诸侯们很气愤,曹国内乱,对不起为诸侯们捐躯的前国君。当时,诸侯们纷纷要求晋国出兵征伐,而晋国以士兵征战辛苦需要休息为由,而回绝了诸侯的要求。
现在,士兵们休息好了,晋国要出管这个事情了。
大哥出就是利索,当场就抓获了曹成公。
晋国将抓获的曹成公送到了周王室,进行国际法庭的处理。
晋国这显然是在“拉偏仗”,郑国打许国,晋国不管,因为许国是楚国的弟;曹国出了内乱,它又是晋国的铁杆弟,出了事,晋国就联合诸侯们处理。这显然是偏心,不公道,这样不行,所以,楚国对这时候发生的这两件事情很有意见,这就麻烦了!
楚国也是大哥,生气了,就很麻烦。
因为,楚国也准备出兵征伐郑国,替许国出气。
但是,楚国的大臣子囊,就是楚庄王的儿子,现在楚共王的弟弟,提出了意见,他向楚共王:
“大王,我们刚刚和晋国结盟才三年,就违背了结盟的盟誓出兵,这样是不是不太合适?”
令尹子反:
“管什么盟誓,你看看晋国这三年,利用和我们的和平期间,征伐了秦国,稳固了自己的后方。打败了北狄,稳定了自己的北方。现在又开始以一副江湖老大的样子,出现在江湖,去处理曹国的事情,难道我们楚国就这样任凭其利用盟约而发展吗?
现在敌情对我们有利,我们就前进,什么盟约,都是为我所用的东西啊!”
令尹子反,绝对是个现实主义者。
楚国的老干部申叔时已经离休了,正在自己的采邑申地养老,看了内参消息后,知道了这件事后,就:
“这个子反恐怕难以免除祸难了,信用是用来保持礼仪的,礼仪是用来庇护自身的,现在在子犯身上反映出信用和礼仪都没有了,难道他还能免于祸难吗!”
楚国还是听从了子反的意见,马上出兵,侵袭郑国,楚国部队开进到郑国“暴隧”并取得了胜利,然后就又转向了卫国,侵入到卫国的“首止”。
郑国反应也很迅速,看到楚国部队转道了卫国,就直接向楚国国内发动进攻,在子罕的带领下攻取了楚国的新石。
战争的对抗级别,开始升温了。
晋国马上得到消息了,眼看着楚国撕毁了双方盟约,很是生气。
栾书想要出兵支援郑国报复楚国,但是晋国的韩厥劝阻:“不要心急,让他们再打一阵子,这样就能加重楚国的罪恶,楚国老百姓刚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如果打下去,楚国百姓就会背弃楚国,失去了民心,还有谁为楚国打仗,慢慢来,自作孽不可活。”
晋国上下,暂时按捺下了冲动的心情,静观其变。
因为,晋国目前国内也存在着的严重的政治危。
什么危?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