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被搅入战局的:楚国伐郑( 鲁襄公十八年,前555年,春秋第一百六十八年)

A+A-

    郑国这几年过的挺好,没有被大国来回的征伐。

    但是,却被晋国拖的筋疲力尽,跟着整天的征伐这个,攻打那个,为了搞好关系,还要送礼,郑国是个出音乐家的地方,给晋国、宋国送了很多音乐人才,这让原本就是“亲楚派”的大臣子孔很是受不了。

    子孔,就是那个在鲁襄公十年期间,因为五族叛乱杀死子驷、子国、子耳幸存下来的老臣,一直执政到现在,辅佐着年幼的郑简公,所以就想利用楚国的进攻,顺势投降楚国,摆脱晋国的控制,在楚国的阵营中,郑国怎么也是强一个,现在沦落成了边缘的国家,就剩下纳税了。

    子孔秘密的和楚国联络,原本想拖着楚国的令尹子庚一起操作这个事情,但是子庚不同意。

    楚康王就派人找到子庚,对子庚:

    “我登基已经五年了,一直也没有兴兵出战,国内的人,我主持国家的大政,却不出兵打仗,恐怕死了以后,也不能进入我们的宗庙享受想先君一样的祭祀。可能是我忘记了先君的大业,贪图享乐的原因吧。请你考虑一下,我该怎么办?”

    子庚一听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心里害怕了,于是回答:

    “楚王你好,你以为我也是在贪图享乐吧,我也时刻准备着,我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我们的国家着想。要不这样,现在中原诸侯十分的和睦,我先去晋国打探一下,如果可行,楚王就按照你的意见办理,如果不行,楚王就收兵回去,这样对于我们都是没有害处的,楚王也可以免除失败的羞辱,怎么样?”

    于是,子庚便在汾地开始操练兵士,准备即将开始北伐的战争。

    此时,郑国的郑简公正跟着晋国一起,和子蟜、伯有、子张一班大臣带着郑军和诸侯攻打齐国,也就是参加平阴作战。只有子孔、子展、子西留守国内。子展和子西也发现了子孔的阴谋,就加强了郑国首都的军事守备等级,子孔便没有会与楚军汇合了。

    齐国的请求,郑国的状态,让楚军开始快速的行动起来了。

    楚军进攻了郑国,到达了鱼陵地区。

    楚军兵分三路:第一路,右翼部队在上棘地区筑城,作为大本营,然后渡过颍水河,驻扎在了荥阳;第二路,穿插部队,袭击费滑、胥靡、献于、雍梁城邑,然后绕过梅山,攻打郑国首都的东北地区,到达虫牢以后开始折返回郑国首都地区;第三路,楚国令尹的子庚,从汾地出兵攻打郑国首都的纯门。

    楚国的军事计划很好,线路清晰,攻击明确,似乎是一击而簇的行动。

    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快,这次楚军出兵遇上了一个大敌人,而且是古代行军打仗所不可避免的天敌。

    什么天敌?

    就是天气的这个敌人。

    古代人行军打仗,没有高科技的天气预报技术,都是凭着观天象的神巫技术,因此遇到一些突然的天气变化,就很难应付了,恰好,那年的冬天,是个暖冬,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是很强烈,所以冬天下雨,这就很麻烦了,阴冷的天气对行军是很大的考验。

    不但河流暴涨不,而且衣服潮湿,天气阴冷,让行军苦不堪言,楚军是南方的士兵,在这样的冻雨季节里面作战,水土不服,尤其是那些负重的支前民工,死亡巨大,杂役的人员几乎都死光了。

    子庚带领攻打郑国纯门的楚军,看着楚军穿插部队没有按时的到达,也就在城下住了两天两夜后撤兵了,继续返回汾地大营中等候。

    楚军已经失去了发动进攻的能力了。

    此时的晋国在齐国境内,一往无前,打的顺风顺水,并不知道南方楚军的状态。但是,已经知道了楚军已经出兵,所以就准备南下救助郑国,并且抗击楚军。好在身边的大臣们,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夜观天象,发现星星很多都在西北,就分析南方的军队可能出兵不合时宜,不能取胜,晋军必胜。

    这样才让晋军放了心。

    诸侯们继续贯彻攻打齐国的作战方针,这次非把齐国打趴下不行,所以联军从齐国的沂水返回到督扬(山东长清地区,济南的南部)形成继续威胁齐国的态势,仗,从去年的秋天,到今年的春天,打了三、四个月之久,诸侯的部队也需要休整一下,晋君看到胜利已经是囊中之物了,就需要返回晋国,既然到了督扬,在晋君离开之前,就顺便继续的搞个盟会吧。

    督扬会盟,是个胜利的大会,是个分发勋章和战利品的大会,也是个威慑不听话国的大会。

    会议上,所有的诸侯们重新确定联盟的精神,并且确定了一条新的原则,就是:大国不能欺负国。这对于诸侯国集团之间在和平时期的稳定,起着重要的调整作用。

    会上逮捕了邾国国君,同时重新划定邾国和鲁国的边界,测量,树界碑,画地图,返还邾国侵占鲁国的土地,这就是因为惩罚邾国前一阵子无故侵犯鲁国的罪行;

    办完这些事情后,晋平公回国了。

    晋国的部队,由荀偃率领继续在齐国和诸侯们联合作战。

    鲁襄公简直是太高兴了,在晋国的帮助下,已经打垮了最大的敌人齐国,收复了被邾国侵占的土地,收获最大,更为令人振奋的是楚国退兵了,诸侯们可以继续完成征伐齐国的大业,将士们打仗,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功名和利禄。

    于是,鲁襄公开始犒劳晋国的将领们。

    所有参战的晋国六卿,全部都是封赏,将军们是三命的赐给的车辆和仪仗、服饰;校尉们都是一命赐给的车辆和仪仗、服饰。

    专门送给晋国大帅荀偃锦缎五匹,玉璧一宗,四匹马,以及当年吴国前吴王寿梦送给鲁国的铜鼎。

    荀偃真是高兴,一高兴,一兴奋,一冲动,就上火了,头上长了疮,就不行了,二月二十九日,呜呼哀哉了,晋国的范宣子士匄接替荀偃胜任晋军主帅。

    光犒劳晋国也不行,鲁国的季武子季孙宿,就把战斗缴获的齐军武器化成铜,重新筑了一个林钟,刻上鲁国的这次战斗经历和功劳,这有点不符合礼制,本身就是鲁国借用晋国的力量打败了齐军,反而宣扬鲁国的功劳,不太好,但是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

    鲁襄公一高兴,感到季孙很会办事,就派了他前往晋国去答谢。

    诸侯们休整三个月,以便继续再战,因为齐国还没有投降。

    五月初,联军将士们休整完毕,继续在新的大元帅士匄的带领下进攻齐国,另一路有晋国的栾鲂跟随者卫国的生力军,合击齐国。

    齐国将面临一场新的战斗。

    但是,这次的已经是胸有成竹的征伐却没有施行,最后诸侯联军悄然的撤退了,仗没打一下就撤兵了,为什么?还是因为过去的军事礼制原因,因为齐灵公死了,齐国面临国丧,这样就不能继续攻打人家了,撤兵。

    齐灵公怎么突然死了?齐国这几个月发生了什么事?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