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晋逐栾盈 (鲁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 春秋第一百七十一年)
“晋国六卿”制度,是维持晋国常年成为诸侯霸主的基本政治力量,但是往往事情都是双刃剑,六卿制度虽好,随着六卿的壮大,问题就出来了,他也直接威胁到了晋国王权的掌控,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晋国国君一代代的兴衰,六卿家族的轮番上台,也在上演着春秋大义和险恶的争斗一出出的绝妙好戏。
什么是晋国的六卿?
用一句最好理解的话,就是:六卿,是掌握晋国军权的三军将佐。因为从晋文公在晋国建立三军开始,每军设将、佐各一名,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等六人。其中,中军将为正卿,执政晋国,六卿子弟出将入相,掌管晋国军政大事,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内阁制度。
六卿,并不是单指六个家族,而是指六个军政大权的职位,开始是十多家重要的卿士轮流担任,晋国六卿采用世袭制,主要由“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十一个世族所把持,轮流坐庄。
只不过,后来慢慢的演变,变成为了六个家族而已,最后晋国政坛再次的进行整合,演变成四个家族,最终再变成三个家族:即魏、赵、韩,然后这三家分了晋国,就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了,历史上后人的三晋之地,就是这个意思。
随着历史的发展,晋国一些家族慢慢的被淘汰和衰落,新的家族上位,形成了一场场的精彩故事。
到了晋襄公的年代时,狐氏、先氏、郤氏、赵氏、中行氏已经衰落,如日中天的是栾氏家族。因此,栾氏家族的覆灭已经提到了日程。
今天我们就讲一下栾氏的灭亡——
()栾氏家族
栾氏家族——
从第一代栾宾开始,辅佐被封在曲沃的晋昭侯的叔叔“成师”,开始了帮助晋国走向宗替大宗的奋斗道路,属于创业者;
第二代栾成(栾共叔),在翼城辅佐大宗的晋哀侯,与宗的曲沃武公战斗之死;这样,就等于栾氏前两代,都分别辅佐了晋国大宗和宗,两边都有关系,打下了一个坚实政治基础。
到了晋文公重耳登基,建立三军,开始形成六卿的制度雏形的时候,栾氏第三代栾枝(栾成子)和第四代栾盾(栾枝子),都位列三军的将佐之中。
虽然此时,栾氏地位还不是那样的显赫,处在被赵衰的赵氏家族压迫之下,但是,也已经开始慢慢的形成和培育着自己的势力的态势了。
到了第五代栾书(栾盾子)、栾京庐时,在晋景公时代,栾书因为战功,升为中军主将,此时栾氏家族的地位和权势,开始达到了最高的阶段。
现在考古所发现的,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栾书缶(古时候的酒器,酒罐子),95年容庚、张维持的殷周青铜器通论将其定名为“栾书缶“,认为栾书即为栾武子。“栾书“青铜缶,铸成在鲁成公十二年(公元前59年)。长期以来,学术界一般将“栾书“青铜缶,作为春秋中期晋国的器物来看待,视之为一件极具史料价值的珍贵文物。
栾书之子就是第六代栾黡(栾书嫡子,栾桓子),开始与范氏结姻,形成了栾氏和范氏的联合,并且生了第七代栾盈(栾怀子),并继承了栾黡的职位。
此时,栾氏同宗之中,形成了盘根错节的政治势力,栾钺(栾书子)、栾纠(栾书子,别为卞氏)、栾鲂、栾豹、栾乐等人,都是在春秋中登上晋国政治舞台的栾氏之族。
(2)逐栾盈
鲁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
栾盈,是栾黡的儿子,妈妈就是范宣子士匄的女儿。
鲁襄公十四年,在那场拖拖拉拉的晋国征伐秦国的“迁延之役”中,范宣子的儿子士鞅,挑动栾黡的弟弟栾鍼一起出战,栾鍼战死,士鞅逃回,栾黡非常的愤怒,责令范宣子即自己的老丈人,将士鞅,即自己的舅子赶跑。无奈,士鞅跑到了秦国,后来被秦景公合,又回到了祖国继续任职,但是仇恨从此就结下了。
所以,虽然栾氏和范氏结姻,但是关系却处理的不好。
栾黡死了,他的妻子与栾黡家的大管家州宾,发生了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私通了。这个州宾是大管家,又和主母有了不清楚的关系,于是栾黡的家产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其实都被州宾偷偷的私吞了。
这件事情,让栾盈很烦恼,妈妈的私生活问题,怎么办。
妈妈也知道儿子的心情,害怕有一天,儿子找自己的麻烦,就想把儿子赶跑,但是自己没有实力。思来想去,还是想到了自己的亲爹,自己的父亲范宣子是接任死了的荀偃任中军主帅,是第一执政大臣,权利很大,让爸爸帮助自己把栾盈赶跑,不就可以继续享受快乐的生活了吗?
于是,她就找到了士匄范宣子,对爸爸:
“亲爱的爸爸啊,你女儿真是受苦了,你女婿死了后,我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整天受到不孝的儿子栾盈的欺负。
这个栾盈可不是省油的灯,他准备要造反,他就是认为是范氏为了得到大权而害死的栾黡,栾盈曾经:我父亲驱逐了舅舅士鞅,等他回国的时候,父亲并没有打击报复他,而是继续的宠信他,并且和自己一起担任公族大夫职位,现在士鞅却大权独揽,我的父亲死了以后,你们范家却越来越富有了,恐怕就是妈妈偷偷的把栾家财产都给了姥爷家了,胳膊肘往外拐。
姥爷已经弄死我的父亲而专权了,就是我死了,也很蔑视他,鄙视他,永远不会服从他的。
他就是这样想的,你是我的亲爹,我很担心这个孩子会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所以不敢隐瞒,就告诉你了”。
俗话:女儿是爸爸的棉袄。
范宣子开始也是将信将疑,马上派出密探进行收集情报,发现自己的这个外甥,风流倜傥,整天和很多士子一起风花雪月,花钱大大脚,很愿意周济别人,很多士子都归附在他的身边,这是很可怕的,因为过去那个年代里面,养士、养门客开始盛行,一旦栾盈真的对自己有什么想法,人家在暗处,自己在明处,暗箭难防啊!士匄就很担心,慢慢的相信了女儿的话。
当时范宣子士匄是中军将,栾盈是下军将,栾盈下军必须服从士匄上军的指挥。
官大一级压死人,这就好办了,给他个鞋穿还不容易。
于是,范宣子就命令栾盈到“著地”,去修筑一个军事城防工程,派人监督,找毛病,这还不好办,栾盈不是傻瓜,一来二去的就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样还怎么混下去,上级给鞋穿,跑吧。
鲁襄公二十一年的秋天,栾盈带着自己的随从向着楚国逃往了。
这样,事情就闹大了,楚国是晋国的死敌,栾盈你没办好交代给你的工作,却擅自的跑了,这就是很大的罪过。而且栾盈的亲信人员:知起、中行喜、州绰、邢蒯等人,一看自己的大哥跑了,也不敢在晋国了,一起跑往齐国了。
这更好办了,于是,范宣子就将栾书的其他未跑亲信们,一股脑的杀了十个,我再让你们一起鬼混,什么门客、士子都杀,实话,这个政治斗争也挺残酷的。
这还不解气,范宣子还将与栾盈交好的大臣伯华、叔向、籍偃给逮捕了。
其中,叔向是最冤枉的,但是参与叛乱指控的罪责是很大的,晋平公也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只是听了范宣子的介绍,以及看到了栾盈的逃跑事实,也是认可范宣子的处理方式,威胁到王权这是很严重的,杀几个人,不在话下,逮捕一些政治不稳定的大臣,也没有问题。
好在,叔向的人缘很好,晋平公所宠信的大臣乐王鲋、祁奚都给叔向受好话,晋平公和范宣子也就释放了叔向。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