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楚灵王夺位 (鲁昭公二年,公元前541年,春秋第一百八十三年)
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年。
楚国的令尹公子围,可谓是风头正劲,一派风光,他参加完诸侯会盟后,就派自己的弟弟公子黑肱和大臣伯州犁一起,在楚国和郑国的交界处,修筑了三个城池,这让郑国很是担心,平白无故的,你楚国在边境修筑什么军事设施?这恐怕是居心不良吧,但是伟大的郑国子产却头头是道的分析:
“不要紧,我的大王,俺估计楚国的令尹,将会办一件秘密的大事,所以,先利用修筑城池的事情,将这两个大臣调出楚国的首都,祸害不会涉及到我们郑国的,不用担心,等着看好戏吧。”
到底子产分析的对不对?
果然,这年的冬天,子产伟大的预言实现了。
这年冬天,楚国的令尹公子围受命和伍举一起,再次前往郑国进行友好访问。这次访问团的队伍气氛有些特别,因为刚走到楚国和郑国边境的时候,访问团就听楚国国君郏敖生病了的消息。
于是,访问团的团长公子围,二话没就连夜返回了楚国国都,但为了掩人耳目,不透露公子围的实际行踪,他让伍举继续带着友好访问团,仍按照原计划前往郑国进行访问。只不过,此时的副团长伍举,暂时代行团长的职位而已。
因此,从外面来看,此时的公子围正在出访郑国的途中,而实际上,他已经秘密的潜回了楚国的首都。
楚国国君郏敖,从上一个时代的末期,即鲁襄公二十九年夏天继位以来,至今已经有四个年头了,身体一直不好,病怏怏的不像个样子,楚国国家的大事,都是由令尹公子围掌握和控制。
所以,这个公子围就一直很嚣张,甚至的参加诸侯大会上,都敢冒用楚国国君的仪仗礼节,他是掌控楚国的权利的实权派。
鲁昭公元年,十一月初四,公子围突然秘密的回国了,名义上是看望楚王的生病,这太突然了,甚至于许多大臣还都不知道令尹回国了,所以,令尹到了楚王宫就是一个突然袭击的态势,但令尹回来了,那些宫人们谁敢拦阻,公子围直接进宫探视,一看国君已经是奄奄一息,四周也没有别人,公子围一狠心,反正都是死,如果国君死的不是时候,就很麻烦,不如现在就死了,所以,公子围直接就用帽子上的冠缨,将自己的亲侄子,也就是现在的楚国国君郏敖给勒死了。
亲叔叔杀了亲侄子,令尹灭了国王。
然后,公子围一不做、二不休,利用自己的权利,又将楚王的两个儿子,也是自己夺位的最大障碍,“公子幕和公子平夏”也给杀死了。
公子围够狠!
另一个楚王的儿子,担任右尹的子干,反应很快,闻到气味不对,马上逃亡了晋国避难,算是保留了一条命。
还有正在楚国和郑国边境筑城的公子黑肱,一看,我的个天,哥哥这样子搞,我还修什么城池,现在也不知道哥哥的意思,看样子,是准备把对他有威胁的王子王孙们赶尽杀绝,快跑吧,还傻修什么城池。于是,黑肱扔了铁锨,逃亡到了郑国,距离太方便了啊。
而跟着一起修城伯州犁的反应,就不太迅速,老板都跑了,你还傻呆着干什么?所以,他很顺利的被公子围派人抓住了,当场杀死在了其筑城的“郏地”。
于是,令尹公子围夺位所有的障碍都扫清了,也算是松了一口气,其实公子围也很紧张,这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绝没有中间地带,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有顺利的办完这一切,公子围算是长出了一口气,便将楚王郏敖埋葬在了“郏地”,所以后人就称这一任的楚王为:郏敖。
你可能很奇怪,为什么我们在书中提到楚国国君的时候,都是什么王的称呼,比如:楚文王,楚成王、楚康王等等谥号称呼,而这一任被杀的楚王,却被称作“郏敖”,而不是什么王?这是怎么回事儿?
这其实和楚国的继承方式有一定关系。
楚国没有“谥号”的楚王,一共有四个,前两个是熊仪和熊坎,即“若敖和宵敖”,这两个楚王死的时候,楚国还没有谥号的制度,因此没有谥号。
再就是后面两个“堵敖和郏敖”。
堵敖,是楚文王的儿子叫熊艰,也就是那个美丽的桃花夫人,息妫生的儿子,当了几天的楚君,就死了,当熊艰死后,楚成王即位后,“以熊艰未尝治国,不成为君,号为“堵敖“,不以王礼葬之。“这就是第三了没有谥号的楚君了。
最后,就是这个郏敖了。
郏敖是被令尹公子围夺位杀害的,后来继位的公子围也认为,他一直病恹恹的没有实际治国,都是自己上蹿下跳的工作,他不能以楚王的身份获得谥号,因此并没有给他一个谥号,因此他就没有谥号
以上就是楚国“四敖”,之所以没有谥号的原因,这也是了解楚国历史中的一个知识吧。
公子围夺位成功后,历史上谥号为:楚灵王。
也就是这个“楚王好细腰,宫有饿死女”的楚灵王,也是“春秋时代”有名的穷奢极欲、昏暴之楚君。
楚国新国君继位,当然要向诸侯国通知。
当使者到了郑国的时候,见到了带领着友好访问团的伍举。伍举就问关于继承人的一些情况,使者:“是大夫公子围继位。”
伍举马上显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更正:“是楚共王的儿子围,为楚国国君”。
使者一头冷汗。
回顾楚国的历史,当年楚灵王的爸爸楚共王因为没有嫡子,但是非常宠爱的庶出的儿子有五个,最终也拿不定主意,让谁来继承王位,就在一次祭祀山川和大地,还有祖宗的神庙的时候,然后拿着一块玉璧,向神灵们:
“请神灵在这五个人之间选择一下,看看让谁来主持国政。看看谁能够正对着这块玉璧下拜的,就是神灵所要设立的楚王,绝不违背。”
祭祀回来后,楚共王就将这个事情对巴姬了,然后让她秘密的将玉璧埋在祖庙的庭院里面,然后让这五个孩子,过来祭拜祖庙,进行斋戒,顺序当然是按照年龄的大,一个个的进行。
这些王子们并不知道这个事情,于是按照爸爸的要求,前来祭拜斋戒。
先进来的老大,是后来的楚康王,他祭拜时,两脚跨在玉璧上。后面跟着进来的,就是现在的楚灵王,他祭拜的时候,胳膊压在了玉璧上,之后进来的公子子干和子皙,都是远远的在距离玉璧很远的地方下拜;当时的最的公子,就是后来的楚平王,年龄很,是被人抱进来的,但是在两次的下拜的时候,都是压在玉璧的璧纽上。
后来,楚共王死后,楚康王继位。
楚康王死后,楚康王的儿子郏敖继位,但被叔叔公子围杀死,当了楚灵王,再之后,子干和子皙都没有当成楚王,而是最的弟弟再次的篡权,成为了楚平王。
所以,楚共王的五个庶子中,有三个先后担任了楚王,这一届的楚王,暂时由老二,即现在的楚灵王担任。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