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抢夺战舰,吴楚烽烟(鲁昭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19年,春秋第二0四年)
吴国和楚国的争斗又发生了。
吴楚两国的真正根源还是在“州来”地区的争夺上。
想当年——
鲁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29年,也就是楚平王篡位登基的当年,楚国内乱,吴国当然会趁着楚国的楚王的更迭这个会,对楚国动一些脚,更何况,楚国动乱的时候,上一任的楚国国王楚灵王,正在州来地区打猎,这个州来已经是吴国盯上的肥肉了,现在楚国国内新君政变登基,直接把原楚灵王晒在了州来地区,这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会啊。
因此,吴国就断然的出兵,进攻楚灵王驻扎的州来,楚军此时已经没有任何斗志了,楚国国内发生了动乱,楚军已经是溃不成军,在接到了楚国内部政变传来的消息:这些跟着楚灵王打猎的军人中,接到国内的这个命令后,最先回国的军人没有罪过,之后回国的军人有罪过。
这样一来,那些跟随在楚灵王身边的楚军,早就崩溃在争相返回楚国的道路上了,因此吴国兵不血刃的灭亡了州来。
从此以后,吴、楚双方围绕着州来,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战和拉锯战——
楚国的令尹子期(蔓成然)请求新任的楚王,出兵讨伐吴国,但是十分冷静的楚平王并没有同意,楚平王非常清楚的提出:
,国内刚发生政变的动乱,尚需要进一步的稳定政局;2,还没有正式的举行祭祀先祖以及鬼神社稷;3,还没有重新整理和调整军队的工作。在这些工作都暂时没做好的情况下,一旦战争失败了,就是涉及到楚王威信和地位的严重问题。
现在,州来暂时在吴国,和州来在楚国一样,州来本身不会发生什么变化的,一旦时成熟,取之,易如反掌而。
忍耐一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楚平王确实冷静,也很理智,此时对于楚平王来,最为重要的是稳定楚国的政局,坐稳自己刚登上的王位,至于其他的问题,都是次要的。
鲁昭公十四年,夏天,楚平王检阅部队,作出了五年不战养民的决策。
当年,九月初三,楚平王将楚国的令尹斗成然,即子期(蔓成然)给杀掉了,因为蔓成然依仗着在楚平王夺位中立下了大功,骄傲自满,并且和养氏(养由基后人)勾结,严重的威胁到了楚平王的政权,于是楚平王将斗成然杀死了。
为了不忘记蔓成然在自己拥立之中的功劳,以及不让当年斗榖於菟、斗子玉等先贤大臣无后,就将蔓成然的儿子斗辛,分封在了郧地,为斗家留了后。
鲁昭公十五年,吴国的吴王馀眜死了,按照当年大哥诸樊制定的老吴家的继承方式,是兄死弟继,即:诸樊有三个弟弟:二弟叫馀祭,三弟叫夷眜(馀眜),四弟叫季子札。
老大诸樊知道季子札贤明,所以就没有立太子,就把王位挨个排队相继传给三个弟弟,这样最后就能传给季子札。所以老大诸樊死了以后,王位传给了老二馀祭。
馀祭死了以后,王位传给了夷眜(馀眜)。
等到这个三弟夷眜(馀眜)死后,应当传给四弟季子札了,谁想到,老四是个不爱江山的人,什么也不愿意当国君,结果季子札逃走了,所以吴国人一看也没有办法了,就顺理成章的立了老三夷眜(馀眜),也就是现在这个吴王的孩子僚,做了国君,这就是吴王僚。
其实,这就是吴国的下一代的事情了。
但是,吴国的下一代公子中,公子光的爸爸诸樊是排行老大,而且当吴王诸樊的时候,就立下了规矩,一代一代的吴王都是兄终弟及,现在既然打破了这个规矩,下一代继承人,也应该从头开始吧,开始就是人家公子光的爸爸诸樊让的君位,于是公子光:
“按兄弟排,应该是四叔季子札当国君。如果一定要按儿子排,我才是真正的老大嫡嗣,我应该做国君。”
所以,公子光对三叔将王位传给的他的儿子“僚”非常不满,这也就是后来公子光偷偷养门客,以谋求当国君君位的根源,也是为什么伍子胥到了吴国后,发现这个问题,而进入了公子光的门客序列的原因。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吴国再次攻打楚国。
此时,楚国的令尹是阳匄(子瑕),司马是子鱼,而吴国就是公子光,亲自带兵参战。吴国和楚国两国在长岸地区交战,现在的安徽省当涂县地区,打的是水战。
当时楚国的战力还是略高于吴国。
所以,虽然楚国的司马子鱼率先参战,战死在沙场,但后续的楚国水军跟上继续交战,却显示出优良的水上作战素质,竟然将吴军杀的大败,缴获了吴军所乘坐的战船“馀皇”号。
这艘战船可是吴国的重量级军舰,估计用现在的比喻来,就好比吴国的航空母舰被敌人俘获了。
于是,双方都很重视,楚国让直接随国部队和后到的楚国士兵一起,联合看管这艘巨大的战利品。
为了把这艘具有象征意义的战船保护好,楚军将其拖到了岸上,并且在船的四周深挖了壕沟,直到壕沟里面渗出水来,形成了一个类似于护城河一样的障碍,然后在出入上下船舶的壕沟通道上,垫上了土豪级别的碳渣,形成一条出入的道路,然后在此道路上进行设防守卫,排好了阵势,等着战斗的命令。
这也等于将这艘战船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诱饵,等着吴国前来抢夺,然后再聚而歼之。
对于吴国来:此船必救。
吴公子光丢失了战船,是很大的过失,所以对部下:
“我们丢失了先王曾经乘坐的战船,这岂止是我自己一个人的过错,我们全部都要遭受惩罚难逃罪责,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靠着大伙的力量将这艘战船夺回来,才能免除我们的死罪。”
众将士们一起宣誓,誓死夺回战船。
但是如果强行攻打,肯定不行,楚国早就张以待,只能是巧取。经过一番的计划后,公子光派了三个强壮的武艺高趁着夜色,秘密的潜入到战船旁边,安排他们:
“你们等到我们大部队到了以后,听到呼喊“馀皇”,你们就回应,你们三人分队的任务就是:制造混乱。”
三人得令准备去了。
安排妥当以后,吴军就在半夜潜伏到了战船周围,然后就开始呼叫“馀皇——,馀皇——”。
三个已经潜入战船的壮汉,交替回应,又是高喊,又是杀人,到处放火,吹喇叭,扔炸弹,哈哈,楚军一看,有敌人潜入了战船的周围,也不知道是多少人,于是就派了多股分队开始寻找,虽然最后还是将这三个人给杀死了,但是由于楚军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战船的周围,并且造成的混乱,吴军集中火力,猛攻一点,趁攻入了战船上,吴军将楚军杀的大败,然后将战船夺了回去,然后连夜工作,并驾驶着战船返回了吴国。
公子光算是将功折罪,没有受到惩罚。
鲁昭公十九年,楚平王强占了自己儿子太子建的媳妇,并将太子建安排到了城父驻守,使太子建远离了楚国的政治中心,为之后的灾难打下了基础。
同时,为了对抗吴国对州来的占领,也在州来开始筑城,形成与吴国的对抗之形式。
楚人在州来(今安徽凤台)筑城,沈尹戌认为楚人一定失败。过去吴国灭亡州来,子旗请求攻吴,君主我没有安抚我的百姓。现在也像当时一样,而又在州来筑城去挑动吴国,能不失败吗?
侍者:
“现在,君王施舍从不厌倦。已经让百姓休息五年,可以已经安抚百姓了。”
沈尹戌:
“我听安抚百姓,应当在国内节约开支,在国外树立德行,百姓乐于生活而没有仇敌国。
现在,宫室的规模没有限度,百姓天天惊怕,辛劳疲乏至死,还没有人收葬。这不是安抚百姓。”
鲁昭公二十年,楚国的费无极向楚平王进谗言,将太子建驱逐,并将伍奢杀死,伍子胥逃亡吴国。
楚国的好日子到头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