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韩家求救

A+A-

    韩家求救

    夏天的清晨比较凉爽,给人短暂的舒适感,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像个大火球,护卫营中花草甚多,在阳光的照射下,蒸腾的雾气即将散去,虚无缥缈,若隐若现,这里仿佛神界琼楼玉宇一般。微凉的风儿轻轻吹送,带来丝丝花香弥漫在空气中。

    护卫营的大门口站立着八位护卫,他们享受着夏天清晨的气息,十分惬意。

    “终于该换岗了,可以好好睡一觉了”。一名护卫道。

    另外一位大哥张嘴打着哈欠:“是啊,自从王善来到黄凤镇后,我们轻松了很多,也不用整日提心吊胆”。

    “是啊,他居然把西门虹的亲侄子给杀了,我看西门虹不会善罢甘休的!”。

    “不过这些天出奇的平静,静的让我感到害怕,这也许是爆发战争的前兆”。

    “阎王不管鬼的事儿,我们站好岗,尽到职责就行了,千万不要胡八道,以免惹祸上身”。

    这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着,等待换岗后好回去休息。

    “咦?快看,那是谁?”。一名护卫指着前方道。

    众人顺着他的指向前望去。

    一匹快马沿着官道朝护卫营奔驰而来,马上有名大汉,气喘吁吁,不停的挥鞭抽着马的臀部。

    大汉转眼间到了护卫营门口,他跳下马急匆匆朝门内闯。

    “站住,干什么的?”。一名护卫拿起黑色长枪将他拦住。

    “麻烦各位官爷通禀一声,我要见苏婉儿姑娘”。大汉抱了抱拳道。

    “哦,你是什么人,找婉儿姑娘干什么?”。护卫问道。

    “我是芙蓉村她舅舅派来的,有重要情况通知她

    ”。大汉恳切的道。

    “请稍等,我去通告一声”。一名护卫大步朝里面跑去。

    不久,苏婉儿和那位护卫一起来到门口,苏婉儿见到大汉,惊喜交加,大声道:“表哥,你怎么来了”。

    “这里不是话之地,快让我进去细”。大汉道。

    苏婉儿点头称是,带着大汉进入护卫营中。

    来到苏婉儿房间,婉儿对着大汉放声大哭,道:“表哥,你知道吗,我家”。

    “我知道了,节哀顺变”。大汉道。

    苏婉儿问道:“这里离芙蓉村这么远,表哥怎么知道的?”。

    大汉:“是你哥哥苏虎儿告诉我的”。

    “难道我哥哥还活着?”。苏婉儿哽咽的道。

    “嗯,那天”。大汉把苏虎儿怎么从地道逃出,怎么历尽千辛来到芙蓉村祥祥细细的

    了一遍。

    苏婉儿双合十道:“太好了,我们苏家总算保留下香火,爹娘在九泉之下也瞑目了”。

    “唉,是啊,只是那些恶人们可能得知你哥哥没死,正准备要血洗你舅舅家啊!”。大汉摇头道。

    “怎么回事?难道接到血狼头?”。苏婉儿花容失色的道。

    如果是真的,不仅她哥哥性命难保,就连他舅舅一家也受牵连。

    “那倒没有,不过已经有此迹象。现在经常会有陌生人来芙蓉村打探你哥哥的名字,还好他从未出过府门,村中人又都不知道此事,但那帮人没有放弃,仍旧明察暗访,我怕万一让他们找出蛛丝马迹,岂不是要大祸临头”。大汉道。

    苏婉儿使劲点头,她:“此次表哥来的目的是”。

    大汉听后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递给苏婉儿:“这是你舅舅写给你的,自己看吧”。

    苏婉儿接过书信打开观看,信中:“婉儿外甥女:汝家中遭难已得知,请节哀,苏家独苗虎儿已逃至吾处,目前甚好,勿念。今日,有不明身份者窥觊吾府,屡询虎儿讯息,恐恶人谷恶人矣,万一泄露行踪,大难临头也。黄凤镇盛传英雄善杀恶人,挪大山,威名赫赫,且于汝关系甚密,可否求其至芙蓉村,保虎儿及吾府老少平安?妥否,请与善英雄相商,期盼回音,切切!舅父:韩铁疾笔”。

    苏婉儿细细看了两遍,沉吟片刻,对大汉道:“表哥,你再此稍后,我去找护卫长和善哥哥”。

    大汉眼睛一亮:“好好,我就在妹妹房中等待佳音”。

    苏婉儿转身走出房门消失在曲曲折折的路中。

    善的房间内,拓跋玉,拓跋云,苏婉儿四人正在商量这事。

    拓跋玉:“婉儿姑娘全家遭此大难,作为护卫长,我没有尽到职责难辞其咎,每天都处在忏悔之中

    ,现在可以通过此事弥补一下我的罪过,这件事就是护卫营的事情,我一定全力相帮”。

    苏婉儿盈盈施礼,千恩万谢。

    善点头道:“正好可以借此事,顺藤摸瓜,查清幕后凶,让他们不能逍遥法外。放心,婉儿妹妹,这事儿我一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拓跋云眼睛一直盯着善,听到他去,也急忙道:“我和婉儿妹妹关系密切,她的事就是我的事,这次行动我也要参加”。

    拓跋玉瞪了妹妹一眼,刚想拒绝,看到她一直朝自己挤眼睛,心中遂明白,他轻叹一声,只好点头答应。

    善对拓跋玉道:“我想请黄大仙参与此事,你看行吗?”。

    拓跋玉面露难色,他深知这位仙人脾气怪异,没有好处他绝不会出,何况要长途跋涉,恐怕他不会答应。

    他犹豫片刻,起身道:“如果有他老人家参与

    ,此事把握性会大很多,待我去他府中,征求他老人家的意见”。

    拓跋云和苏婉儿相视一笑,道:“此事不劳烦大哥前往了,妹去请即可,大家稍等,我去去就来”。

    拓跋玉拼命摆道:“不行不行,我身为护卫长,估计他还会给个面子,你去,他会把你轰出去的”。

    没等拓跋玉完,拓跋云已经一蹦一跳的跑出房间,朝黄大仙府邸而去。

    正当拓跋玉忐忑不安之时,拓跋云带着黄大仙风风火火的来到善房间内,在拓跋玉诧异的目光中,黄大仙朝善深施一礼道:“拜见善英雄,我愿意同您一起保护韩家安全”。

    善急忙起身双相搀:“黄前辈莫要客气,有您同去,胜算一定增加很多,真是太谢谢了!”。

    黄大仙战战兢兢的:“事一桩,何足挂齿”。

    在这期间,黄大仙看都没看拓跋玉一眼,只是对善毕恭毕敬,生怕惹他生气。

    期间玄苏婉儿和拓跋云一清二楚,二女捂着嘴笑。

    拓跋玉喜出望外,这次如果能抓住几个幕后黑,护卫营的威望会在黄凤镇声名鹊起。

    他朝黄大仙拱了拱:“想不到黄前辈是位如此明事理之人,有您的参与,我就放心了”。

    黄大仙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朝他抱了抱拳:“好好,一切全听善兄弟吩咐”。

    拓跋玉是个聪明人,这时才看出黄大仙非常害怕善,尽管他不知中间发生过什么事,但善能让这个桀骜不驯之人俯首称臣,真是天大好事。

    他没有追问什么,遂回头朝善问道:“兄弟,既然人员已经确定,怎么施救,全靠兄弟做主,你就谈谈计划吧”。

    善微笑的点了点头,耐心询问苏婉儿芙蓉镇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以及他舅舅韩铁为人和家族的势

    力后,开始详细安排起来。

    在场人员听后无不心悦诚服,挑大指称赞。

    芙蓉村位于黄凤镇的极西之地,这里地处沙漠地带,异常荒凉,村中大约有几十万人,过着衣不附体的生活,这里最缺的是水,但凡有钱有势的人家,最引以为豪的就是家中有口水井。

    因为酒不能解渴,所以这里的水比酒更加昂贵。

    芙蓉村离护卫营大约有三天路程,其中有两天还是在沙漠中度过。

    四匹骏马奔驰在通往芙蓉村的大道上,马背上的四人有两个细皮嫩肉,一身白色衣服,书生打扮,白皙的皮肤,乌黑的眸子中透出坚毅的神色,一名老者,身着黑衣,山羊胡子噘噘着,满脸皱纹透出生活的沧桑,最后一名农夫打扮,头上缠着头巾,一身粗布衣服,黝黑的皮肤散发着光亮,一看便知是常年在田间劳动所致。

    四人正是乔装打扮的拓跋云、苏婉儿、黄大仙和

    善,他们准备好必须物品,没有停留,即刻前往芙蓉村而去,至于苏婉儿的表哥听这个好消息后,连水都没喝一口,就兴高采烈的回去复命了。

    天色渐黑之时,他们来到沙漠边缘,这里有一个村镇,在即将进入沙漠之时,这个村镇是唯一可以歇脚的地方,也是唯一有清水的村镇。

    由于连续不停的跑了一整天,苏婉儿和拓跋云非常疲惫,特别是口渴饥饿难耐,黄大仙满脸堆笑的对善:“英雄,我看二位仙子已经疲惫不堪,不如就在次过夜如何?”。

    善也正有此意,这里是个村镇也是个驿站,必须要换成骆驼才能进入沙漠,还要备些饮用水和食物。

    “好吧,今晚就在此处休息吧”。善道。

    二女听后露出会心的微笑,她们要找个地方大吃一顿,解决饥肠辘辘的问题。

    可是,当她们仔细查看后,却露出失望的神态,这里根本没有像样的饭店,只有一些店铺和路旁的

    摊。

    她们无奈的来到一个摊前,这里生着一炉炭火,摊主是一个中年妇女,皮肤晒得如黑漆一般,上青筋冒出,长长的指甲中布满了油渍,她双不停的活着一个个面团,沾上些盐和油就要放到炭火中烧烤。

    起风了,顿时黄沙飞扬,眨眼间烧饼面团上布满的金黄的沙粒,就像涂了厚厚的一层奶酪。

    可那名中年妇女不管不问,依旧把面团放进烤炉中。

    苏婉儿皱了皱眉,想要离开,善:“这里的食物都是这样,将就一下吧”。

    苏婉儿低头应道:“好吧”。

    她拿起一个烧饼咬了起来,饼上的沙粒同牙齿摩擦产生“擦擦”之声,她皱着眉头,狠命嚼了几下,就囫囵吞咽了下去。

    拓跋云也勉强吃了一个,喝了些水,暂时填饱肚子,善和黄大仙买了些食物和水袋,以备沙漠中食

    用。

    前面有一个贩卖马匹和骆驼的市场,四人朝市场走去。

    善把马匹卖掉,买了四头骆驼,把水袋和食物放到骆驼背上,道:“我们一人一匹,穿越沙漠”。

    苏婉儿撅着嘴问道:“善哥哥,为什么要把马卖了啊,它们可是知道回家的路”。

    善微笑的:“这些马一定回不到家”。

    拓跋云问道:“为什么啊,善哥哥?”。

    善还没有回答,黄大仙微笑的:“在来时的路上,我发现有很多盗贼潜藏在路旁,他们遇到单身的路人,一定会打劫,所以这些马也会被他们留下”。

    拓跋云道:“哦,原来如此,这些马卖了太可惜,不如寄存在这里,等我们回来之时再用”。

    善摇摇头:“只有他们买了它们,知道来之不易,才会善待这些马匹,倘若寄存在此,他们不一

    定会珍惜爱护它们。不要紧,等到我们回来之时再买回它们,尽管多花些银两,但这些马一定会被养的肥肥壮壮的”。

    “想不到哥哥竟然为几匹马想这么多,哥哥真是个心思缜密之人”。苏婉儿脱口赞道。

    拓跋云看到苏婉儿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醋意大发,也夸起善来,但由于是刻意而为之,显得有些幼稚可笑。

    太阳已经完全落下,这里漆黑一片,沙漠的气候变化无常,刚刚还炙热的沙土,此刻变得冰冷无比。

    风卷着沙粒,吹在他们脸上如刀割一般疼痛,二女把全身躲在高大的驼峰后,躲避那些沙粒的冲击。

    善正想领着她们去客栈休息,神识一动,道:“有个将死之人来到此处,就在前方不远处的沙漠中”。

    黄大仙也仔细聆听片刻:“不错,他口渴的厉害,几乎是匍匐在沙漠中,但他仍然艰难的爬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