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彩莲喜认干女儿 离别此刻见真情(一)

A+A-

    柳公权观不尽山中美景,赏不尽路边野花,一阵轱辘辘的车轮声送来了一伙做生意的人。仔细一看,不是别人。是“喜来店”外事总管欧阳从善,使他惊喜不已。

    柳公权和从善又是咋认识的呢?

    上回书讲到柳公权带着夫人、女儿到仙草堂看病。那天正值中午,一路劳乏,肚中饥渴,到“喜来店”打点,正赶从善外地进货回来。见门前停放几辆车子,知有顾客光临。

    欧阳从善热情接待,互报姓名,临走了,从善问道:“柳老爷,店面不大,饭菜不知合乎您老口味否?”

    柳老赞不绝口,“你家菜饭不错,抵的上大酒馆高级厨师的艺了。‘喜来店’真的名不虚传!”

    “过奖,过奖了,欢迎下次再来”

    “好的,下次一定再来,再会了。”二人话投,哈哈大笑起来。

    柳老一家上了车,从善送出老远,方回酒店。打那以后,柳老每每想到此事,惦念此人。觉得这人不光待人热情好客,还对人诚恳,是个好人。

    这次在此相遇,是他万万不曾想到的。若不是信马由缰,怎能与他相会,真是天意。

    两人异地相见,格外亲热,问道:“柳老爷,你怎的在此,着实让我惊喜啊?”

    柳公权叙以往经历,从善十分伤心,“唉,没想到,姐竟遭此劫。”

    “也许女命中注定,该有一难。所好,听家人,女儿已安然无恙回家。这不,我带着兵马往回赶,回家看望女儿。哎!大总管从何而来,办的甚货?”

    “我从城里来,进点药材。”

    “你开饭店,为何进这么多药材?”

    从善笑了,“我不在舅舅家里做事了。”

    “不在舅舅家做事了,现在在哪儿啊?”

    “现在在‘仙草堂’做外事总管。”

    柳老糊涂了,“在那做的好好的,为何又到‘仙草堂’,你与果仙白郎咋相识的?”

    从善将认识经过全盘托出。

    “噢,原来有这么一段奇缘,太好了,咱就一路同往吧。”

    从善进了大营,酒足饭饱,拔营起寨,队伍浩浩荡荡向“仙草堂”进发。

    再许老见了诸葛立总兵大人,禀明情况。总兵大人满心欢喜,一口应承,“只要楚大王改邪归正,弃恶从善,帮助剿灭这帮贼匪,将功补过,一切既往不咎。怎么调拨,何时出发,由你安排。”

    许老饭也没吃,匆匆赶回。路上遇到柳老领兵回来,欧阳从善也在其中。听了柳老解释,明白相遇原由。

    三人并行,许老将博一副巧救许姐,惊吓白彩莲何相让一事告诉了柳老。

    “哎呀,一切所为与楚大王无关。是他过于相信他人,酿成大祸。要不: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大劫根源。不过,正是这段经历使他看清是非,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由此看来,一个人不经艰难困苦的磨练怎是一个英雄好汉,一块生锈的铁不经烈火千锤百炼,怎是块好钢。”

    “老哥哥的是。”

    完,老哥俩一起奔走,不觉日光平西。探马来报:“报离‘仙草堂’不到五里,请老爷定夺。”

    柳老吩咐,安营扎寨,“大头目,务必守好大营,谁也不许妄动。”

    “仙草堂”听柳老领兵回来,个个喜跃抃舞,出来迎接。看热闹的人挤挤扛扛。博一副一班人相见甚喜,一同进了“仙草堂”。柳老夫人,许老夫人,白老夫人相互见礼,赵胜、白郎、何相让帮着从善卸货。

    几十口相聚,亲亲热热,笑笑,都有不尽的心情话。

    就在这些看热闹的人群中,夹杂着两个人。正是黑风山派来打探的两个娄罗。二人偷偷跟着看热闹,见此情景,嘀咕道,“这里既有本地人,也有外乡人。你看那位老者,虽年岁大,精神爝烁,相貌不凡。有道士打扮的,有僧侣打伴的,都是大有来头的。”

    “噢,那一个不是楚大王嘛,他原是黑风山寨主,咋和这些人打得火热了呢?”

    “是啊,我也感到莫名其妙。”

    那边传来话声,“大哥,你可知,楚谗已经弃恶从善,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了。听,许老到总兵部又借来好多兵马粮草。过几天就要出兵黑风山,捉拿贼首了。”

    “黑风山本来就是楚馋的,没想到被四个贼人所害。所好,父子幸存。你,这个仇他能不报吗?”

    “那几个道士打份的,可了不得,听都有道术,比神仙还来劲呢。再加上柳老和楚馋,还有好几员大将。黑风山算是完蛋了,要是有心眼的,不如偷偷弄几个钱跑回家,治二亩田地,娶个老婆安安稳稳过日子,当山贼总不能一辈子吧。”

    “你的是,放在我身上,早弄几个钱回家不干了,楚大王都能改邪归正,何况无庸之辈呢。”

    看热闹的人陆陆续续离去。两个喽罗听得真切,各自打着算盘。他们的对,做贼总不是正道,总不能一辈子。二十好几了,连个老婆也没有。再这样下去,上对不住爹娘,下对不住自己,不是白活了嘛。两人商议,从此不知去向。

    “仙草堂”一番热闹劲,不必多。

    博一副看大家到齐,“仙草堂是个场面地儿,人来人往,话不便。不如都到客栈集合,再作商议出兵之事。”众人一致赞同。

    博一副一干人来到客店落坐。茶罢,许老回报总兵府借拨粮草喜讯,在座的无不高兴。

    博一副见大家高兴劲,插话了,“俗话的好: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此次出兵,应推荐个统领,看看谁最合适,你们商议商议?”

    大家目光一起投到柳公权身上,异口同声地一致推荐他为首领。柳老当仁不让,站起拱,呵呵笑道:“大家这么看得起我,老朽恭敬不如从命。即日起,一切听我指挥,如有不服者,一切以军法从事。”

    “既是剿灭匪寇,需配一名先行官。依我看,楚大王最为合适。”博一副第一个推荐楚馋。

    大家一齐鼓掌,“甚好,楚大王是老寨主,熟悉地形,又是受害者,正是报仇建功立业的好会,这个先行官就有楚馋担当了。”

    楚大王听大家这么一致推崇他,他感激不尽,双抱拳,深施一礼,“承蒙各位抬爱,我楚馋有何德何能,使得大家这么厚爱,将如此重任托付于我,楚某万分感激,此次剿匪定当效犬马之劳!”

    “好,你有这份心情,就明你明白了责任重大,你就勇冠三军吧。”

    话间,门响处,走进两个人。楚大王一看,正是之前打发送信的两个家人。两人进门,双膝跪倒,汇报上山送信相约内应之事,然后承交书信。众人一看,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现实天气凉爽,正是剿匪的好时。

    柳老掐指一算,“后天是个好日子,适合出兵。”

    “好,后天出征。”楚谗挺身站起,摩拳擦掌,虎目圆睁,像要立时出征似的。

    柳老立刻命令楚馋即刻传达出征时刻,“要各路人马,做好准备,不得有误。”

    大家分头行动,柳老安排家人准备行李,随同大军一路前往,灭了土匪,赶回晋州。楚大王回禀母亲,嘱托妻,都不在话下。在此,顺便带上仁三一起上路,送他们回家。

    许老上了年纪,不便跟随,留在家中。许夫人准备礼品相送,一切安排停当,就等后天出征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