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众家亲众志成城 施仁心仁之相报二

A+A-

    哥弟仨来到上房转告老弟几个,喜不自胜的夸赞她们,“没想到,今天的事办得这么快,这么顺利,这么好。大兄弟,明天破土动工如何。”吴大征求大家意见。

    “全听大哥你安排。”

    吴大很兴奋,名副其实当大的了,咳嗽一声作了安排,“建房的事交给你们弟俩了,该咋准备就咋准备,明天把建房钱给你们递过来。”

    “是大伯,您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吴同开,吴同来一起答道。

    “那就好。”

    天渐渐黑了,吴学天房间里的灯被外面的山风随着门缝钻进来吹得灯苗摇来晃去。夫妻二人相对而坐,商议今后的生活。吴夫人问道:“今天发生的事,你有何想法?”

    “我没啥想法,为有这两个孩子我感到很荣幸。孩子一句话到我心里来了,我完全同意她们提出的见解,且不知那两个孩子有何见教。”

    “他们是他们,你是你,只要你没啥意见,大可放心了。我担心的是你呀,怕你想不开,钻了牛角尖,受夹板子气,不好受啊。”

    “这倒没什么的,我这个人你还不知道吗,大半辈子了,有啥想不开的。其实,在吃饭的时候,我早就想通了,孩子提出,比咱提的好。”

    “的是,我也是这么想的。那好,你既然没有什么意见,这我就放心了,对于建房的事你们商量好了吗?”

    “商量好了。”

    “我听听。”

    吴学天把建造药铺的概况大体告诉了他夫人。

    吴夫人非常满意,“关于钱的事,你咋打算的。”

    “来时,白夫人不是嘱托过吗,到家议商,好好议和议和,遇事多动脑子,没有办不好的。你看这样行吗,该借的还得借,欠的账开业后慢慢偿还,济贫也不是在这个时候啊。”

    “你的是,把零钱凑凑,再把首饰当了,缺的也就不多了,剩下的再借借。”

    “那好,就这么定了。”

    “还有,刚才俺姊妹几个商定了,明天到外面召集村里人到山里采药。你开你的工,俺采俺的药,把声势造得大大的,让大家对‘仙草堂’有百倍的信心,问题该如何收购,你拿个主意吧。”

    “至于收购的事,交给两个儿媳妇吧,开工不是事。”

    “行,还有别的吗。”

    “暂时没有了。”

    “既然没有,明天的事你照着办吧,好好商量,有啥事,明天晚上再商讨。”完想去休息。这时门开了,儿子儿媳妇进来了,吴夫人问道:“怎么,你们还没休息呀,这么晚了,来这里有事吗?”

    “爹,娘,刚才俺四人商量上午吃饭孩子们提出的意见,您有何看法,我们商讨好长时间,也没商出什么道道来,俺特意来征求您意见的。眼下就要开工采药了,还是尽早解决的好。不然的话,怎么好开门面啊。”吴同金全盘托出,想听听老人意见。

    “既然来了,我倒想听听你们看法,你们一起吧。”

    “娘,俺商量的不知行不行,出来供您和爹爹参考,不知”

    “有话只管,别吞吞吐吐的。”

    “俺同意吴大伯的提议。”

    “那好,是咱们不谋而合,看法一致,没的了。”接下来全家分析取名对将来的发展,将给“仙草堂”带来哪些好处,夜深才去休息。

    吴大忙了一天,身子疲乏,想及早休息,想想好多事没和夫人商量,打消休息念头。吴大夫人听孩子爹叫她,知道有事,笑嘻嘻的,问道:“孩子爹,喊我有啥事商量啊。”

    “啥也瞒不过你,大兄弟明天开工了,不知你?”

    吴大夫人一下打断了她丈夫话,“还用吗,处人处事要真心实意,不能虚伪,方是人也。大妹一家刚来,人生地不熟,虽认识几个,毕竟少数。你得多跑跑腿,咱家虽不算富有,余钱还是有的。你掂量着办吧,用多少,你拿多少,我支持你。”

    “到底还是夫人,变得深明大义有肚量了,我好佩服哟!”

    “你别和我弄这一套了,明天该咋办就咋办,我还得带着大伙上山采药,快点儿歇息吧。”

    “这是我有生以来看到你最高兴的时刻。”

    “那是当然了,这是什么时候,是大兄弟他们一家来了,我能不高兴吗。你可不要瞧了我,我是她们领头的,她们都听我的。”

    “好啊,我恭喜你了。”

    次日天亮,吴学天把他们哥弟几个叫在一起商讨建房之事。弟兄几个知道吴学天刚来,头紧,没那么多资金,建房资金准备放在他们弟兄几个人身上。

    吴学天听了不答应,道:“这哪能呢,你们光动动嘴,跑跑腿够你们麻烦的了,我这儿有些碎银,不知够不够。”着,掏出来让大家数一数。有几块都是二十五两重的银子,还有三碎银子,算算建房大体情况,使不清,够了。

    吴大盘算了一下建房所用的资金,道:“木料,石料现成,这项开支算结省下来了。其他用料这儿都有,现使现用。至于其他东西没得了。”

    “如若不够,再把俺家你嫂嫂的首饰当了。”吴学天插了一句。

    吴同开,吴同来摆摆,“大哥,用不着,准一不够,我们有的是钱,哪能当嫂嫂的首饰,那不显得弟兄太气了吗。剩下的交给我们吧,用不着大哥再操心了。你先把钱收起来,用多少拿多少,一笔笔给你记好账,不会错一分的。”

    “这怎么行呢。”

    “这有什么的。”建房的事交给吴大了。

    一天,全家人吃过早饭,在吴学天的带领下,家前院后以及山坡上种下了白彩莲送给他的神奇树种。

    转眼间,四个多月过去了。药铺,饭铺全部竣工。五明五暗六套间,上下两层,还有东西厢房各十二三间,里里外外,粉刷一新。

    四个多月里,吴大夫人没闲着,在她带领下采集了不少中草药,并且进行处理,搬进了仓库,完成了筹备工作。吴学天选好日子,连同开业乔迁新居一起进行。

    这一日,街坊邻舍,本家合户,庄邻乡亲,亲朋好友,高高兴兴团聚一堂,热闹了一天。门前挂出了两个牌子,一个是“白家药铺”,一个是“白家旅馆”。

    自招牌挂出,但凡打此路过的,住宿的,看病的,都知白郎果仙在此重生,当年的“仙草堂”再现人间了。白家药铺和饭铺的名望很快地传开了,歧陵山古洋屯又有个白彩莲。

    当地的老百姓再也不受疾病之苦了,药费便宜,疗效又高。饭铺也成了当地一绝,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和爱戴。远近的老百姓有不舒服的,女人难产的只要一进白家药铺,康复而归。因而,被老百姓誉为“神医白家药铺”。饭铺的菜肴不必多,吃在嘴里自然甜在心里,吃了还想吃,走了还要回来,谁家来了亲朋好友或者红白两事都到这儿承办。

    一转眼,十几个春秋过去了,神奇的树种渐渐长大,枝叶繁茂,果实累累。几阵秋风,几场秋雨,把万物的果实粉刷得更加丰满,更加成熟了。

    深秋的季节,是丰收的希望,也是老百姓一年辛勤耕耘的结晶。神奇树上,孕育着成熟的果实,在金色的阳光沐浴下显得更加亮丽了。

    这天早上,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暖暖的日光普照着大地。二梅让白菊、白兰叫来几位叔伯收获果实。白菊、白兰高高兴兴地跑出去了。时间不长,几位叔伯相继赶到,大家一起动采集。几位伯母、婶娘赶来帮着收获进行加工,去掉外皮,进行冲洗,揉搓,晾晒。白白的果实像一个个白花花的银子,果实形态各异,煞是好看。

    吴大夫人十分惊奇,问道:“妹妹,多少年了也没这些树叫啥,果实叫啥,至今也不清楚啊,你也应该了吧?”

    “其实我也不大清楚,来时白夫人和他过,我孩子爹,叫啥来着?”

    “噢,是这样的,我没的原因是有她的特殊性。”

    “特殊性,什么特殊性?”

    “你们听我,就知道了。你们看,这个叫‘圆圆’;这个叫‘二梅’;这个叫‘梅孩’,也叫‘梅子’。”

    “哎哟,了半天,都是咱儿媳妇的名字,还有吗?”

    “有啊,你看,这个叫‘白兰’;这个叫‘白菊’。各具特色,象征着白彩莲、白郎、果仙在我们这里永放光彩。”

    大家拍叫好,“哎呦,你咋不早呢,这些名字原来就是孩子的名字,多好听。这样叫可就顺口了。”

    从此,这些名字便传开了,永存青史。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