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 35 章
第三十五章
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吹的脸生疼。
陈贵嫔一行人沉默的回到了寝宫。
留在寝宫的宫女们早早的就燃起了地暖。
陈贵嫔坐在榻前只觉的浑身都放松下来了。
她的贴身嬷嬷指挥着宫女:“为娘娘捏捏肩膀。”
陈贵嫔在乾清宫呆了一天一夜,只觉得浑身酸痛闻言也没有拒绝。
贴身嬷嬷又吩咐太监:“去膳房看看端些汤水回来。”
太监连忙应了。
陈贵嫔却不太有胃口,闭目道:“算了吧,不太想吃。”
贴身嬷嬷却不太赞同,温声道:“娘娘熬了这么久,消耗了这许多元气,怎么着也要吃点东西才是。”
陈贵嫔待要摆。
贴身嬷嬷却道:“便是为了王爷您也要保重身体才是。”
提到端王,陈贵嫔难得的沉默了。
现在太子和三皇子的竞争越发白热化了。
不要看现在贵妃母子似是处于下风。
可贵妃得宠二十余年,陈贵嫔从来不敢瞧她。
依她看接下来这前朝后宫都不会太平。
想到这里,陈贵嫔叹了叹气。
是呀,就算是为了儿子,她也要保重身体才是。
她不争气,但好歹宫里有些什么消息能及时通知儿子。
陈贵嫔又叹了口气。
她的贴身嬷嬷却有些心酸。
自从王爷去了边疆之后娘娘就越发的爱叹气了。
贴身嬷嬷不愿意陈贵嫔陷入难过的思绪里,转移话题道:“听上次回来的人,三公子和四公子长的粉雕玉啄的十分的可爱。”
提到两个孙子,陈贵嫔的眉眼都亮了起来,兴致勃勃道:“听五哥来信两个孩子十分的活泼成日里都嚷嚷着要出去玩。”
贴身嬷嬷见她感兴趣便顺着他的话往下接道:“那证明咱们公子聪明活泼。”
陈贵嫔一向低调,但到孙子却是掩饰不住的骄傲点了点头道:“是呀,听两个孩子身子都很好。”
到这里她就想到了在京里的两个孙子。
自从儿子走了以后,她见两个孙子的会就少了。
有时候实在想孙子将两个孩子宣进宫来,可看到端王妃那张面无表情的脸她就觉得心塞。
偏偏
有太子妃那一层关系在,她也不能像别的婆婆那样摆架子。
于是也就很少宣她们进宫了。
这么一算下来她已经有将近一月有余没有见到两个孩子了。
陈贵嫔想要宣那两个孩子入宫可想到端王妃和太子妃,又叹了口气。
贴身嬷嬷不想让陈贵嫔想些事就拿了话题问陈贵嫔:“对了,这宫里的事情要不要跟王爷一下”
陈贵嫔想了想道:“不用,老五留在京里的人应该把消息递了过去。咱们只需告诉他皇上身子有恙便是了。”
那贴身嬷嬷闻言点头。
也是,具体发生了什么她们其实也不是很清楚,万一传了错误的消息过去误导了王爷就不好了。
却端王这边是先收到陈贵嫔的家信的。
当看到陈贵嫔天和帝昏迷直到凌晨方才醒转的消息时,端王瞳孔一缩,一下子站了起来。
李先生和毛先生正在书房里候着,见着端王如此,再一联想到这信是陈贵嫔寄来的。两人不由得对视一眼,心中担忧。
端王拿着信踱步走了两圈后站定问李先生:“近日里探子有没有传来什么重要的消息?”
李先生闻言想了想,喃喃道:“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前段时间贵妃娘家侄子打死了人。”到这里李先生警觉起来。
端王也是微微一愣吩咐陈得胜:“将这几日关于贵妃的情报拿过来。”
他这几天忙着军营的事,京里探子送来的情报觉得不甚重要的就没有看。
陈得胜连连点头,知道端王着急也顾不得什么规矩了,跑着往外。
不一会儿就捧着一摞信件进来了。
李先生和毛先生连忙上前接了过来。
几人就这么拿着信件翻了起来。
李先生快速的翻看着每一封信件,他主要负责这些信件的查阅,想到自己遗漏了这么重要的信息,李先生的冷汗都要留下来了,上动作更快了。
良久,端王放下中信件,想了想道:“看来这事情的关键点就在于这张家子了,只是不知这应天府尹是受了谁的指使?”
李先生之前犯了那么大的错,此时正是想要弥补,因此他在翻看的时候大脑就在飞速转动,将京中形势快速过了一遍后,李先生道:“依属下看只怕
是有人从中推波助澜将张家和齐王的事都抖了出来。”
端王闻言一默。
齐王的事他也知道,只是贵妃得宠,人人都不敢多言,但这只是一重原因。
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他们都在怀疑,父皇是不是也知道三皇子和张家的所作所为,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哪怕齐王和张家做的事成了这京里人尽皆知的秘密了,大家都还不愿意将这事捅到天和帝面前。
大家都怕当那个捅破窗户纸的人。
而如果父皇不知情的话。
端王觉得自己好像有些明白天和帝昏迷的原因了。
这么些年跟在父皇身边,他也算是对父皇有些了解。
父皇虽偏宠贵妃,但于朝政上却从不懈怠,并且对于普通百姓也十分关切。
如果他知道自己最为喜欢的女人和儿子背着他鱼肉百姓,心中一定十分悲痛吧。
端王静默了一会儿,随即微微叹了口气。
过了一会儿,端王对着毛先生和李先生道:“京里的消息这几天应该会送过来,你们这两天重点关注一下。”
毛先生和李先生连忙应了。
如此过了几天两人时刻注意着回事处的信件,终于在这一天等到了这封信件。
两人不敢耽搁,揣着信去了端王那里。
端王一字一句的读着这封信,终于弄明白了这其中的前因后果。
这封信比陈贵嫔的信晚了三天,之所以晚是因为探子们需要去求证这中间的前因后果。
果然如他所料,有人把齐王和张家做的事情捅到了天和帝面前。
端王将信递给毛先生和李先生道:“你们也看一看吧。”
毛先生上前接过信,两人就这么看了起来。
端王背踱步去了窗前。
他的脑海中回想着从到大与天和帝之间的点点滴滴。
忽然在某个瞬间,他好像有些明白天和帝想要的儿子是什么样了。
毛李二人很快就看完了信,两人都是专业做幕僚的,脑子自然好使。
在脑海中组织了一下语言后,毛先生和李先生对视一眼。
李先生示意毛先生先。
毛先生想了想道:“王爷,依属下来看,接下来这段时间咱们最好不要掺和京里的事情。”
端王点了点头,示意毛先生继续
。
毛先生摸了摸嘴唇继续道:“太子和齐王在朝中各有拥护者。太子代表正统,齐王代表圣恩。虽现下来看齐王略略占了下风。只看这次官家处置了齐王和张家却偏偏没有动贵妃,就可看出官家心中只怕对贵妃仍是有情。”
端王闻言点了点头。
毛先生继续道:“向来英雄难过美人关。只要贵妃不倒,恐怕齐王这边仍然有起来的希望。可太子又已参与朝政,一山岂可容二虎,太子就算为了自己的地位只怕也不会轻易放过齐王。由此来看接下来几年京城局势必定会十分火热。而圣上又正值壮年,只怕短时间内两人也难分胜负。”
李先生点了点头道:“正是这个道理。接下来这段时间咱们就韬光养晦,按兵不动。反正时间还长着呢。”
端王闻言点了点头。
他也是这么想的。
与其在这个时候搅进去,不如趁现在在边疆积累实力。
只是母妃和王妃她们都在京里,母妃倒也罢了。
可王妃与太子妃是姐妹,他就怕王妃那里做了什么事会让人以为是他授意的。
想到这里,端王对着陈得胜道:“拿笔墨过来,我要给母妃写封信。”
陈得胜亲自过去取了笔墨。
端王转头看向毛先生和马先生对着两人道:“辛苦两位先生了,两位先出去休息吧。”
毛李二人微笑应了。
端王一个人在书房呆了很久,没人知道他做了什么。
但到了晚间陈得胜去了回事处,吩咐回事处的太监道:“快马加鞭送到娘娘里。”
回事处的太监不敢怠慢,连夜骑了快马出了军营。
----------------------------------------------------------
端王府
秦采桃看着两年没见的弟弟秦正韦,激动的不行,拉着他的道:“怎么走了这么长时间才到?”
秦正韦与两年前相比整个人有了很大的变化。
不仅长高了,而且因为常年练武的关系整个人给人一种挺拔坚定的感觉。
他见到姐姐也十分的开心,温声道:“我们走到西北的时候,师傅他在西北有一个朋友功夫十分好,我们就去了那里拜访了一下他。”
秦采桃一面吩咐蓝玉上些果子,一面拉着他的坐了下来,轻声道:“哦?那里好玩吗?”
秦正韦哭笑
不得道:“什么好玩不好玩呀?我们是去那里请教的。”
秦采桃笑了起来道:“那你们都请教到什么了呢?”
起这个,秦正韦像是被打开了话匣子一般兴致勃勃道:“郭先生果然如师傅所于武艺上十分有见解,只随指点了我几句,我就觉得自己进步了许多。”
秦采桃闻言笑道:“他都指导了你什么?”
秦正韦却不太想:“这个太专业了,跟你要很久。”
秦采桃哭笑不得,轻轻拍了他一下。
秦正韦倒也不躲就这么由着姐姐打,随后笑眯眯的问姐姐:“我那两个外甥呢?”
秦采桃道:“你来的倒不巧,他们两个正好睡着了。”完便看向鱼道:“去看看两位公子醒了没,让他们过来见见舅舅。”
鱼连忙应了,亲自去了东厢房。
秦采桃继续拉着弟弟话。
秦正韦等着见两个外甥,答话就有些心不在焉。
秦采桃有些想笑,索性闭口不言。
不一会儿,秦正韦就听到外面传来孩子蹬蹬蹬跑的声音。
他一下子站了起来往外面走,正好和也在前面跑着的弟弟撞到了一起。
弟弟身后的奶娘惊了一下,赶紧上要去扶。
秦正韦却顺势抱住了弟弟。
弟弟睁着眼睛看着眼前的大男孩,有些犹豫。
秦采桃笑着走到了几人身边,拉着哥哥的对着两人道:“这是舅舅。”
舅舅?
两个家伙眼前一亮。
两人自出生就在边疆从来没有见过母亲的家人。
但他们平日里有母亲提起过在京里的外祖母和舅舅姨母。
弟弟是个活泼不怕生的,大声道:“所以你是我娘的弟弟吗?”
秦正韦看着眼前活泼灵的外甥十分的喜欢,笑道:“是呀。”
弟弟十分的高兴大声对着哥哥道:“又有人陪我们玩了。”
哥哥无奈的看了一眼弟弟。
秦采桃也有些哭笑不得道:“怎么总想着玩?”
秦正韦却哈哈笑了起来道:“行呀,到时候舅舅带着你们出去”
他刚想带着他们出去看花灯,吃美食。
但又想到两个外甥的身份。
毕竟是龙子凤孙,这宫规森严,也不知道那些嬷嬷们许不许。
想到这里
秦正韦就有些心虚,打着哈哈就想混过去。
弟弟却不想让他就这么混过去,大声道:“舅舅你要带我们做什么?”
秦正韦嘿嘿笑了两声,眼含祈求的看向姐姐。
秦采桃也不敢让他带两个孩子出去,见状便上前转移了话题道:“你们两个昨天跟尹哥儿他们做什么了?”
弟弟闻言头一缩。
哥哥也抿了抿嘴。
两人俱低头做鹌鹑状。
秦正韦眼含佩服的看了一眼自家姐姐,等到转头进去时偷偷问姐姐:“他们做什么了?”
秦采桃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他们几个带着太监们是去捉麻雀。在外面呆到了天黑都不肯回来。”
秦正韦闻言吓了一跳:“这天寒地冻的,奶娘也不管吗?”
秦采桃摇了摇头道:“她们想管,可这两个孩子年纪竟然摆起了主子的款,板着脸一动也不动。奶娘们也不敢动他们。偏偏那个时候我又去了马府。”
“马府?可是母亲的族姐。”秦正韦好奇道。
秦采桃点了点头道:“是的。马夫人前段时间不知怎么地染了风寒,本来大家还没有当回事,结果到了后面竟然越来越严重了。我想着怎么着她也是母亲的族人,若是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不去一下有些不过去。”
秦正韦在京里时有听母亲提起过这位马夫人,这两年每年到了年节,马夫人也都会送了节礼过来。
这次他来边疆,母亲和外祖母也特意嘱咐过他要去马夫人那里坐一坐。
想到这里,秦采桃就将母亲和外祖母的嘱咐与了秦采桃听。
秦采桃其实之前已经收到了母亲和外祖母的来信了。
其实从母亲这边来的话,与马夫人这门亲戚走不走倒是无所谓。
可是从外祖父和外祖母这边来论的话,她倒还好,已经入了王府又是外嫁女。
但秦正韦来了却是不得不走动起来的。
毕竟大家都知道外祖父和外祖母现在是住在了她们家,并且马夫人这两年节礼,寿礼一样不落的送到了秦府。
秦正韦作为秦家人来了之后怎么也得要过去看一看。
不然传到外祖父族里恐怕又是一番口舌,只怕会对外祖母家里有些影响。
毕竟现在宗族的能
量还是很大的。
甚至律法都有规定,若是有人犯了错,宗族是可以直接处置的。
因此,秦采桃闻言并不阻拦,点了点头道:“你今日刚来恐怕是有些来不及了,况且马夫人那里还病着,也不知道那里是个什么章程。我让宫人过去一趟问问那边的安排吧。”
秦正韦闻言笑道:“这些我不懂,姐姐你给我安排吧。”
秦采桃笑着摸了摸他的头。
秦正韦又嘿嘿笑了起来。
若秦正韦来最高兴的人是谁,不用肯定是两个家伙。
因为他们发现这个舅舅实在是太好了!
他会带着他们在梅花桩上从头走到尾,也会带着他们爬树。
以往娘虽然允许他们爬树,但只让他们爬到一半就不允许他们再往上了。
可娘从来不舅舅。
舅舅一来就爬到了树的最顶端,还从树上发现了一个鸟巢。
虽然鸟巢里没有鸟但能看到这个已经让他们觉得很是新奇和兴奋了。
并且这个舅舅还会捉麻雀。
他叫人拿了一个箩筐、木棍和长长的绳子。
将绳子栓到了木棍上再用木棍撑着箩筐。
又在箩筐里面和周围撒了稻谷。
然后他就带着他们蹲到了远处,等到麻雀们跑进了一拉木棍。
几个家伙一下子欢呼了起来。
弟弟更是对着哥哥道:“我们那天怎么没想到这个法子呢?”
哥哥却没有理弟弟的话,只是眼含崇拜的看着这个舅舅,觉得他有意思极了。
那边弟弟的奶娘自从挨过打之后就有些兢兢业业生怕再犯错的感觉,平日里眼睛都不眨的盯着弟弟,就怕又出了什么差池。
上次两个公子在外面捉麻雀呆了半天,她们没劝回公子们,高嬷嬷回来就罚了她们。
这次两个公子又在外面捉麻雀,还是秦少爷带着。
奶娘们想拦但又拦不住十分的忧心。
哥哥的奶娘也有些担心,犹豫了一下道:“还是回去禀了侧妃吧,不然怕是又要被罚了。”
弟弟的奶娘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只是她们都是奶娘,她也不好单独派人去见侧妃。
如今得了身边这位的准话便冲着身边拿着衣服的宫女招了招。
宫女赶紧跑了过来。
弟弟的奶娘看了
一眼哥哥的奶娘。
哥哥的奶娘便道:“你去跟夫人身边的鱼姐姐一声,就公子们并秦少爷现在正在外面捉麻雀。”
那宫女听了也不敢耽误拔腿就往漪澜院里跑。
秦采桃正在擦脸。
一到冬天她就觉得皮肤有些干,正好前段时间兑的护肤品用完了。
她就从系统上兑了一瓶玻尿酸安瓶精华。
这款精华含有3d透明质酸,主打的就是深层补水,正对她现在的皮肤状态。
她前段时间护肤工作做的好,皮肤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所以这段时间就主攻保湿补水了。
秦采桃拿着熟悉的瓷瓶对着镜子涂抹了起来。
鱼站在走廊上认真的听宫女话。
宫女清了清嗓子道:“所以嬷嬷就让我来跟姐姐一声。”
鱼闻言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宫女连连点头。
等那宫女走后,鱼在廊下站了一会儿转身走到了秦采桃房前敲门。
秦采桃涂完脸本打算活动一下做一下腿部塑形运动,听到敲门声就道:“进来吧。”
鱼闻声推开了门,走到秦采桃身边轻声道:“夫人,刚刚奶娘那边少爷带着公子们跑去捉麻雀。”
秦采桃闻言上的动作一顿,叹气道:“他怎么又带着他们去捉麻雀了?”
鱼苦笑。
这段时间少爷带着公子们到处跑,都快要玩疯了。
偏偏主子也不什么,只嘱咐奴才们好好看着。
可主子能放心,那些奴才们却不能放心。
万一两个公子出了点什么事,那些奴才们可是全家都要吃挂落的。
于是这段时间鱼这里不断有宫人过来求情,希望鱼能在夫人面前提上一句。
可鱼却是知道夫人的心思的。
她一向觉得男孩子要多动一动才会身体好,所以只要不是危险的事情就从来不阻止公子们去做。
之前公子们年纪,夫人怕公子们受不住冻,经常会限制公子们在寒冷的时候外出。
可是现在公子们渐渐大了,夫人问过太医后就不再阻止公子们出去了。
只让奶娘们平日里为公子们穿多点衣服,回来时泡脚喝姜汤祛寒,便不再多管了。
所以那些请托的话鱼也从来
不给秦采桃听。
可这次去捉麻雀恐怕要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好久不活动,鱼还是觉得有些担心便过来禀了秦采桃。
秦采桃也有些担心。
以往她从不管这些是因为他们在外面玩都是跑来跑去的。
但是这次为了捉麻雀肯定要长时间不动。
想到这里秦采桃就有些坐不住了,随着鱼去了花园里。
--------------------------
花园里,奶娘们看着正在兴致勃勃的要带着两位公子烤麻雀的秦少爷,愁眉苦脸的对视一眼。
她们本以为这秦少爷带着公子们捉完麻雀会回去。
哪知秦少爷看着麻雀竟来了兴致要烤麻雀。
两个公子一听又是个新鲜玩意高兴的不行立马应了,马家少爷也在那里拍应是。
秦少爷就嘱咐宫人去膳房要写柴火和架子过来。
他是夫人的弟弟,他的话那些宫人们也不敢不听,愁眉苦脸的去了。
奶娘们觉得更苦,这怎么还烧起了火呢,要是不心烧到了可怎么办?
只是这话她们却不敢对着秦正韦,只在心里嬷嬷期盼着夫人快些过来。
秦采桃到的时候就看见秦正韦蹲在那里摆弄着什么东西,几个孩子站在一旁认真的看着。
弟弟和马家六时不时的想伸摸上一摸。
秦采桃走近,好奇道:“你们这是要做些什么?”
秦正韦闻言抬头对着姐姐纯良的一笑,嘿嘿道:“想烤麻雀。”
秦采桃还没有话,弟弟闻言插嘴道:“是呀,舅舅烤麻雀可好吃了。”完还吸了吸嘴。
秦采桃摇了摇头,看了看四周道:“这里太冷了,你们还是到亭子里去烤吧。”
秦正韦本来担心她反对,但见她没有什么只是让他们去亭子里自然点头应了。
他一答应,几个家伙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一到冬日,端王府的太监们就在亭子里挂了厚厚的帘子,这样主子们在逛园子的时候累了到亭子里歇脚的时候就不会冷了。
再加上有太监自听到秦采桃她们要去亭子里就跑去捧了火盆过来。
等到众人进去了,亭子里已是十分的温暖。
弟弟一进来就嚷嚷着热要脱衣服。
秦采桃见了便道:“就算热也不能脱,不然容易着凉。”
“
可是我热呀。”弟弟天真的道。
秦采桃笑道:“你只是刚进来,等等就不热了。”
弟弟撅嘴,秦采桃不理他。
弟弟见秦采桃十分的坚决,只得继续穿着厚厚的冬服。
秦正韦见状,默默系上了自己的扣子。
一进亭子,众人都放松了起来。
秦采桃看了看周围摆着的火盆忽然来了兴致就对着蓝玉道:“让他们去膳房那些红薯,土豆,板栗之类的东西过来,咱们埋到火盆里等熟了吃。”
蓝玉没想到她竟然知道这个,啊了一声。
秦采桃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道:“怎么了?”
蓝玉知道自己有些反应过头了,抿了抿嘴笑道:“奴婢只是没想到您竟然会知道这个。”
秦采桃闻言就和鱼对视了一眼。
鱼笑道:“我们时候曾经跟着老夫人去庄子上玩,那时候庄子里的孩子们就带着我们烤了这些东西吃。”
蓝玉闻言笑了起来。
这些东西她时候也弄过,只是没想到秦采桃一个闺阁姐竟然也玩过这个。
膳房的人送东西很快。
秦采桃来了玩心,亲自拿着钳子往火盆里埋东西。
几个孩子本来正在专心致志的看秦正韦烤麻雀,见到秦采桃这边往火盆里埋东西十分的感兴趣。
哥哥上前道:“娘在做些什么?”
秦采桃扭头笑道:“准备烤些红薯,土豆来吃。”
“用这个吗?”哥哥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烤法有些好奇。
秦采桃点了点头,笑道:“是呀,等时间到了再扒出来就是了。”
哥哥点了点头,站在秦采桃身边看她动作。
弟弟本来一直在旁边听着,见哥哥不话了就上前道:“娘我也要弄。”
秦采桃摇了摇头,耐心道:“不行,你还不能碰这些东西。”
弟弟不愿意,趴在秦采桃身上蹭来蹭去的。
哥哥也拉了秦采桃的袖子。
秦采桃怕靠火盆太近伤着了他们,将钳子递给鱼后就带着两人站在了一旁。
两个人像人形挂件一样趴在秦采桃身上。
秦采桃坚决不答应。
其他怎么样都无所谓可玩火可不行。
就在母子三人在这里你来我往的磨来磨去的时候,端王走了进来。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端王好笑的看着母子三人道。
秦采桃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进来的端王,惊讶道:“王爷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屋内众人像是反应了过来似的赶忙给端王行礼。
两个家伙见到父王十分的开心,就连哥哥都扑到了端王身边大声道:“父王。”
端王摸了摸两个家伙的头,笑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呀,这么开心。”
哥哥抿嘴笑了起来。
弟弟转了转眼珠子道:“父王我想烤红薯。”
“烤红薯?”端王闻言饶有兴致的问他们:“怎么烤?”
弟弟就指了指火盆道:“用那个烤。”
端王见状笑了起来,看着秦采桃道:“这个是不是你想出来的。”
秦采桃闻言笑了起来:“以前在庄子里的时候见他们这么弄过。”
端王点了点头,转头看向自他进来就安静站在一边的秦正韦,笑道:“长高了。”
秦正韦自两年前端王送他学武后就十分的崇拜端王,此时见端王和他话,笑道:“这都多亏了王爷。”
端王见他十分的开朗很是喜欢,也笑了起来道:“这怎么就多亏了我呀?”
秦正韦便道:“要不是王爷送我学武,我也不会长这么高呀。”
端王闻言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秦采桃也笑了起来。
这个傻子。
端王这次回来本来就是听秦正韦来了,想要看一看他的。
这两年秦正韦的师傅会时不时的将他学习的情况汇报给他。
他觉得很满意。
这个孩子不仅能吃苦而且聪明有天赋。
端王觉得这是个好苗子,值得培养。
于是等到秦正韦略大了一些,武艺也打下了基础之后就吩咐师傅带他过来。
既然秦正韦想要走从军这条路,还是实战更能让他成长。
这次见到秦正韦真人,见他气质挺拔,言语间憨厚又不失灵就很满意。
军营里都是些兵痞子,他这样人缘肯定差不了。
有实力肯吃苦又能结善缘,端王相信哪怕没有他扶持,秦正韦也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只是这些暂且按下不提,端王见此时众人都聚在亭子里氛围很好。
他在军营里呆久了,也想放松一下,就对着秦采桃道:“再让膳
房的人弄些菜过来,我们索性就在这里吃了午饭吧。”
秦采桃也觉得这样挺有意思便看了一眼春霖。
春霖知的退了出去。
白太监正在膳房做饭,见到春霖过来笑了起来:“春霖来了呀。”
春霖也笑了起来道:“公公,王爷让您这边做些菜送到亭子里。”
白太监一听端王回来了顿时神色一肃,想了想道:“王爷可要吃些什么吗?”
春霖摇了摇头。
“那夫人呢”白太监期待的看着春霖。
春霖继续摇头。
白太监闻言脸一垮。
不怕主子们提要求,就怕主子们不提要求。
春霖适时露出了一个安抚的微笑,表示自己也有心无力。
白太监见他像是要走的样子,一把拉住了他笑道:“春公公吃些东西再走吧。”
他的徒弟知的跑去灶前盛了一碗牛肉汤。
白太监接过牛肉汤,对着春霖道:“这牛肉炖了一夜,可入味了。”
春霖推却不过,只得接过来尝了一口,果然味道十分的鲜美。
春霖就赞道:“公公果然好厨艺,怪不得夫人爱吃您做的菜。”
白太监谦虚一笑道:“雕虫艺不值一提。”
春霖看着抓着他不放的白太监想了想道:“主子们正在亭子里烤红薯。”
白太监闻言眼前一亮,笑着松开了春霖的道:“多谢春公公了,要不要再来一碗牛肉汤呀。”
春霖摆了摆道:“不了,还要到主子面前当差呢。”
白太监连忙吩咐徒弟送他出去。
转头冲着灶间的太监们道:“都动起来,切些萝卜丝,洗些山楂。”
灶间的太监们闻声而动。
白太监的太监送完春霖回来,对着白太监道:“师傅,中午要做什么菜呀?”
白太监笑着看了他一眼。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臭子,自己琢磨去吧。
这厨下的事可不只是吃饭这么简单的呀。
花园的亭子里
端王喝完中的土豆排骨汤,放下碗,叹了口气。
秦采桃正在盯着弟弟和秦正韦吃青菜,闻声便疑惑的看了一眼端王。
端王摆了摆,靠在椅子上看着眼前正在哄孩子的秦采桃,只觉得十分的舒适。
还是家里舒服呀。
这些日子在军营跟着那些士兵们吃大锅饭,饶是他向来对衣食住行不挑剔,也觉得有些受不了。
冬日里烤红薯的香味总是会给人一种幸福的感觉。
此刻端王闻着烤红薯的香味,再看着眼前围坐着吃饭的孩子们,竟觉得有些困了。
秦采桃虽一直在哄孩子,但其实也一直在分出心神关注他,见他打了个哈欠就放下中饭碗道:“王爷,妾身伺候您回去睡一觉吧。”
端王闻言笑了起来,点了点头。
秦采桃便嘱咐奶娘照顾好孩子们。
两人相携回了漪澜院。
作者有话要:我用的是俄罗斯tena6补水安瓶,一盒十支,性价比高。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