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太子回宫
李凯被生擒的消息传到南州城后,震惊了所有人,大家都在传太子如何的神武,如何以少取胜。
哪怕南镜的百姓们已经对燕军失望至极,甚至厌恶自己作为燕人的身份,但这一次胜仗,无疑是重新打开了一些南镜燕人的心防。
就连辽商因为这次胜仗,也不敢再随便欺压普通的燕人。哪怕辽军已经占领了南镜三年,有很多辽人入驻当南镜是家了,但仍旧害怕燕军的反攻。
之前能安心生活完全是因为燕人皇帝的妥协,现在好了,燕人的太子现在回来讨伐他们来了。辽民都开始战战兢兢起来。风向和势头也开始变化。
尤其是在有心人的宣传下,太子生擒李凯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南镜。
普通百姓听见这个消息,升起了新的希望。相反有些心虚的辽人要么偷偷搬远点,要么就是想看看辽宫那边的态度。
他们就联合辽人新贵进宫询问李琴。
李琴这会儿压根没有心情理这些人的九九,眼下她正失去一个最大的赌资,这个赌资有可能在日后成为她最大的靠山。
现在这个靠山听是被人追杀跳山崖了。
她命令格木亲自去搜寻,格木派人回信几次,都回报无果两个字。
这下子,三天过去了。
连南镜王都敢到辽宫追问太子现在在哪里?
李琴打发回去了。
现在慕容甫又来寻李琴,这次是丈夫,李琴哪怕不耐烦也只能让他进来。
慕容甫进来时,他身上还穿着燕军的战甲,双眼急的通红,一副要和谁拼命的样子。他还举着刀喊道:“李凯那厮在何方!?”
“本殿下要砍了他!”
李琴只好上前将他的刀拿下,她不得不告诉慕容甫,在他娶亲之间发生了多少事。
慕容甫听得一脸愤怒,仍旧扬言道:“我皇兄一天没回来,我就要在李凯脸上划一刀!!”
“如何划,难道你要让太子的战果徒劳无获吗!”李琴觉得他身处朝廷却不知燕国的朝廷,之前肯定是被他的母妃保护的太好了,否则也不会这么一无所知。
李琴亲口告诉了他一个现实:“追杀你皇兄的人,不是辽人卫人舆人,很可能就是你们自己人。”
此话一出,慕容甫瞪大双眼震惊地看着妻子。
他有些难以置信,但没有完全否定,他是清楚的京城的局势是个怎么样子。尤其是父皇。想到这个有时候特别无情的父亲,慕容甫脚一软跪倒在地上。
他自责了起来:“也许你的对,我真是什么都不懂。也一点都不能体会到皇兄的处境。”
只是没想到,只是没想到,此刻,他却能深刻体会到慕容祁,也就是九弟的心情。
当初九弟被推出来联姻,就是太子救了他,但是那之后,九弟连句感谢都不敢明目张胆地去,更不敢对太子太多话。就是避讳着太子。
而如今,他深受太子的帮助,眼睁睁看着太子打赢了李凯,改变了南州城的局势,最后还让他在南州城有了新的立足之地。
慕容甫更清楚自己以后在南镜获得权势会越来越大。
甚至如果他再出色点,和李琴一起为南镜奋斗,他们夫妻何尝不能将南镜变成一个繁华富庶的地方。
第一次,慕容甫不敢一声谢谢,他知道自己因为太子获得了多少好处。在没有实力之前,他也不能为太子站队站的太明显。
于是他伸出轻轻地抓住了李琴的宫袖,问她:“琴儿,你选择和皇兄合作,是想获得什么?”
李琴露出了诧异的目光,她回道:“辽国眼下虽强盛,但人才凋零,一旦父王不在,辽国或许不必你们燕人动,内部的贵族或许已经将辽国搞得一团糟了。”
“你们燕人也是如此,只不过,燕人的皇帝到底是个不糊涂的人。”哪怕对方很自私很冷血。李琴眼神危险地一眯,她再扶起慕容甫时,对他再道:“你应该感到庆幸,可以远离那种可怕的人。”
“但是皇兄她。”慕容甫垂着双,心情十分低落。
李琴却道:“或许她生来就该在那个位置上,是龙是虫,都是她所选择的。”
更何况,李琴从太子身上看到了新的希望。
如今,她也只能希望太子没事,那样的话,她还能继续投资,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努力。
此时繁华宫已经非常热闹了。
凌飞云不耐烦打发了南镜王派了庆贺的人,还要一边安慰周虎。
周虎一个大男人急红眼了,其他将士一个个也忍不住要冲出去寻找太子殿下,他们和太子殿下一起出生入死两天一夜,早已经是战友关系。
现在太子不见了,他们就跟没了主心骨一样。十分的不安。
凌飞云安抚周虎道:“你们不用担心,千校尉武功高强,她一定会保护好太子的。”
“可是我听太子殿下跳崖了。”周虎在殿门口走来走去,寝食难安,昨天他要是再回去一趟不定能碰到殿下,然后把她带回来。
昨天他就不该听太子殿下的话,先带着士兵们回来,回来后又忙的晕头转向,等反应过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凌飞云心里很清楚太子遇到谁的刺杀,要不是他甲仁亲自调查告诉他,是海市叛徒所为,他还真的以为还是已经对太子下了悬赏令。
偏偏是在太子获胜之际来取她性命,真是阴险至极。
他就道:“太子应该没事,你先安置好伤兵,然后统计牺牲的将士。这样她回来你也好交待。”
周虎现在不能带人出去,也只能听凌飞云的话了,他带着人转头刚走。
凌飞云的朋友就从屋顶上跳了下来。
甲仁还提着一壶酒,一只荷叶包的鸡,一叠黄纸,腰里揣着,活像一壶祭酒。
凌飞云看的眼皮子一跳:“你是在诅咒我的主子吗?”
“哈哈,你不是嫌弃你师父输了你三年的青春,现在侍奉的主子死了,你不就自由了。”甲仁其实知道太子还没有死,至于她为什么也没有出现,他就不清楚了。
就凭借千秋燕在她身边,太子想死都很难。
甲仁便道:“我刚传信给义父,告诉他这里发生的事情,似乎他对太子的事显得特别的关注。”
“楼主关注太子?”凌飞云道:“不会是信了二十年前老爷子的预言吧?”
甲仁听后,他明显没有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他忍不住笑了起来:“老爷子糊里糊涂,他生前卜的卦大燕会出真龙天子,就在两位王爷之间,结果最可能成为真龙天子的容王战死了。”
“剩下的这位嘛。”甲仁比出一根指,啧啧几声:“二十多年了,自然这个预言就是谣言了。你就别信了。”
凌飞云有些无语起来:“我最烦的就是关城里的相门,整天神神叨叨,要不是楼主和师父天天这么嘀咕,我也不会信了。”
甲仁道:“不是早就打破预言了,你就别当真了。与其想这个,不如我们给太子烧点纸钱吧!”
“呸!”凌飞云顿时嫌晦气,他推了甲仁一把,再将他那些黄纸夺过来扔在竹篓里,好像这样晦气就没了一样。
甲仁不再和他开玩笑了。
他忽然沉声道:“当初在河间府,义父就派我私下调查太子的身份,我不仅查无所获,甚至被擒获,这一切也在义父的计算之中。”
不过还是因为卦,他就是因为天天在义父面前晃悠,结果义父在有一天看见他面堂发黑,所以就派他出来解自己的围。
他不知道二十年前那个预言还算不算,但现在看来,他愿意相信,真龙天子的预言是真的。
有可能是前任老爷子特地隐瞒了什么。又指令义父以后该怎么做,所以义父对沈家对燕国就显得特别的关注。
凌飞云也愣了,他没有话,而是沉思了起来。
等过了会儿,他问道:“那海市悬赏太子的人头是怎么回事?我听这悬赏令已经挂了几个月了。”
“我不清楚,义父不会随随便便挂皇室的悬赏,要是有的话。”甲仁顿了下道:“有可能是前任楼主在时就已经接下的悬赏。”
“否则,按照我义父的性子不会轻易打打杀杀。”
早就有的悬赏。凌飞云忽然觉得头皮发麻,也就是,太子还是婴儿或者还没出生时,就有人想杀死她。
到底是谁那么阴毒,连个未出世的胎儿都不放过?
第二日依旧没有太子的消息。
如今南州城的局势隐隐在改变,尤其是南州城属于大王子李凯的势力,逐渐被李琴的人排挤出南州城。
李琴默认了下的辽商,新贵族,还有投靠她的燕人朝南镜扩散。
慕容甫也参与了进来,只不过他还不熟悉南镜,就直接寻了南镜王,没想到南镜王不是非常配合,尤其是让他放权的时候,这南镜王就跟守财奴一样,打死不松口。
让慕容甫感觉看到某个人的身影,他也不求南镜王了,便组织打了胜仗的燕军跟自己去南镜各处采购。
是采购,其实是暗地组织燕人,拉拢还有心向着燕国的人。还别,用了一个下午,真的收拢了不少流浪势力。
慕容甫第一次有了当家做主的感受,他就多用了点钱,做一次施粥的慈善,才一天,他买的米就被人搬空了。
有乞丐也有普通居民,根本来不及,对方就一拥而上拿光了。
慕容甫也不好意思要回来,就回了辽宫。
李琴听此事,她便知道慕容甫是遇到了南镜里面的赖民了,俗称地痞流氓,要是她没猜错,乞丐分的米粮很快也会被这帮人抢走的。
这相当于丈夫好意施粥反而被当成冤大头宰了。
于是,李琴派出了一名将,亲自为慕容甫在南镜打下第一份名声和地位。
那将带着一百人到处搜捕那些地痞流氓,开始地痞流氓不承认甚至抵抗,到最后杀了带头的,和老二,余下的就息声了。
并且送还粮米回来,只不过没有完全收回来,还有三成失踪了。
李琴派人去打探,发现这些米全都运往她下的贵族里了。
李琴忍不住皱眉道:“倒是学尽某些燕人的自私。”
她没姑息,而是派辽人新贵去协商,能拿回还好,不能拿回来,李琴会驱赶对方。
因为在辽国有个立国规矩,命官不得对辽人贵族行刑,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不得对辽人贵族出,哪怕犯事了,也只能由大王亲自下令杀他们。
辽国里面的新贵觊觎大王的权威,肯定不能明目张胆那么做。但是南镜不同了,李偲的伸不到这里,并且他已经非常有先见之明都交给了李琴去处理。
这不,李琴派去的人要回了二成,剩下的一成怎么都不肯松口。
李琴便用辽人的马奶酒将剩下的换了回来,全部的粮米一袋不缺,总算给慕容甫一个交待。
慕容甫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妻子有此本事,他在她面前也逐渐认识到,眼前的女人是个比他母妃还要聪明的女人,他不能拿她当普通的女人。
甚至还要事事与她商量,还得她做住大事才行。
于是夫妻俩第一次心照不宣,给予了对方信任,同时给予了彼此依赖的会。
这个时候太子依旧没有消息。
倒是南州城出现了一帮带着斗笠的江湖客,他们二天都在南州城附近徘徊,没有打探到太子回来的身影。
一间茶肆里,打探的暗卫汇报道:“大人,仍旧不见太子出现。也未曾找到尸体。”
穆奉天生是在阴影底下做事的料,他端起一杯茶没有喝,反而通过摇晃杯子,观察茶水会不会溢出来,当一滴茶水真的溅出来了。
他终于也意识到了,二十多年从未失的战绩,也会像圆盘里的水滴一样,总会有漏之鱼。
而且在那天他亲眼看见太子跳崖,他就已经不能再追捕太子了。
陛下给他的命令是追查太子,并没有具体追查什么,但他却能从陛下的情绪当中判断行事。
那就是陛下忌惮太子在南镜获得他能控制以外的权力。
南镜的脱轨,让燕国失去了掌控。
但南镜却仍旧扭转成一股势力,在本地抵抗着辽国,制衡着辽国,南镜王毫无作为就算了,但李琴不同,她主动和这股势力联合南镜。
所以,李琴在治理南镜的三年来,特别风调雨顺。甚至已经在南镜出现了李琴为主的民声。
眼下造成的一切,可以都是陛下二十年前埋下的祸根。
如果不是陛下坑杀辽军十万人,然后又和太后起了争执,就不会让辽国趁虚而入了。
现在辽人赶不走,也不能杀完,已然是成为了南镜的定局。
穆奉终于意识到,时代的大势所趋,他根本无法扭转。
而他的直觉告诉他,太子未死,不仅未死,并且周围那股强烈的民意已经渐渐包围他了。
这个时候茶肆里茶客们,不管是辽民还是燕人通通都是讨论太子生擒李凯的话。
“燕人的太子,果真和南镜王不一样。”
“那是当然了!我们燕国的太子日后可是成为下一代君主的。你们辽民要是在南镜待着,就好好待着,不要再闹事了。”
“我们辽民的大公主也不错,而且最近几年要不是大公主,你们这些人能有好日子过吗!”
“这里本来就是我们燕人的地盘!”
“我们公主也有在帮忙建设南镜,你看看三年前的南镜你们是什么样子的!”
“有什么好吵的。有好日子过还分什么主子,而且太子殿下和大公主的关系不错,不像是个辽人的贼主。”
“反正不打到我们身上,无论是太子还是公主,我们都能过日子,喝茶喝茶,喝完还得搬货。”
“燕人当然支持太子了!”
仔细一看茶客很多还是搬运码头的民工,大家的精神饱满,已经不复之前那样被辽人欺压那份灰头灰脸的形象。
谁能知道太子打胜了一仗,非但没有引起辽国本营主动进攻,还让南镜的当地势力主动调整。
真的是望山吃山,望水吃水,大家都心知肚明谁才是正主,管事的,所以嚣张的人开始夹着尾巴做人,本来就该挺起胸膛做人的人,也升起了希望。
穆奉听完这些人的心里话,他也放下那杯没喝的茶,命令道:“回京。”
一行人骑着马浩浩荡荡地出了南州城。
这时,一个包子摊前,一位身穿胡服的看起来俊秀的姐姐,她正对着卖包子大娘道:“我这黑玉都可以买下几百个像你这样的包子铺,现在换你二十个肉包子,真是物所超值。”
卖包子的大娘一点都不识货,她推开女子的:“瞧你长得那么漂亮,脑子是不是让驴踢了,这不就是块石头雕成花儿,还能值几百个铺子。”
“别看大娘我没读过书,你就欺骗我。如果这值几百个铺子,那卖豆腐的人雕成宫花,岂不是也能当成宝卖出去。”
“你真当我傻。”
大娘着三个包子塞给女子里,然后她像赶苍蝇一样道:“我看你是燕人,就送你两个包子,下次不要再招摇撞骗了。”
大娘完还忒嫌弃地看着她。
容铮终于无奈了。
然后身边同样穿着胡服,她高挑曼妙的身姿引起了不少人注目,万人瞩目的她,拿出五个铜板放在摊位上。
大娘顿时笑眯眯拿住钱:“还是真钱实际。”
千秋燕再要了五个羊肉包子,用荷叶裹着,她双捧着荷叶将包子递给容铮:“吃吧。”
容铮拿起一个包子啃了口,然后她又拿起一个包子塞到千秋燕的嘴里,千秋燕无奈地吃掉了包子,老实这两天天天吃肉,跟辽人一样的伙食,让她的胃胀的没有食欲了。
她现在只想喝点粥吃点饭。
容铮摸了摸肚子,她吃掉了二个羊肉包子,真心觉得里面的羊肉特别的实惠,而且南镜的物价也特别的低。
一个个活得都比北方的燕民滋润多了。
她道:“以后大燕的每个角落,孤都会让他们像南镜这块地区的百姓一样,不愁吃不愁喝。”
当然南镜还是有比较穷的地方,但她有信心将这些贫穷需要扶持的人带出来,让他们不必再饥寒交迫。
千秋燕早已经为她信服,她会心一笑道:“我也要祝贺你了。”
“你终于可以在南镜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从今以后我们在朝廷不会再处于被动的状态下。”她们以后有实力反击陛下,反击太后。
再不能放任他们继续内斗,让大燕的百姓挨冻受饿。
话音刚落,容铮却牵住了千秋燕,紧紧地握着她的心,与她:“孤不会让你失望的。”
千秋燕沉默了下,她盯着和容铮交握的双,眼神有些复杂道:“无论输赢,我都不会放弃你。”
“我到现在也相信你,无论遇到再多的考验,你都能保持清醒,勇闯难关,而不会像她一样失控。”
容铮不知道燕儿口中的那个她是谁,但她明白,千秋燕对自己寄托了多么大的期望,她绝不能让眼前的女人对自己失望。更不会让自己失去初心。
那个背负起整个燕国的决定。
眼下天翻地覆的局势,通通都是因为容铮和李琴立下的赌约,拿李凯立威所打下来的。
容铮赢了,就实现了让李琴赢得辽国政局上的体面,从而在辽国政局上取得上风。
容铮还打通南镜所有燕人辽民所产生的那一道隔阂的墙。这一道墙,和南镜的僵局,对所有人来只能由名正言顺的大燕太子才能推倒它。
只有她的身份,她的人才是最有服力。
除了她,连李琴都无法做到。
这也是李琴为什么选择容铮的原因!因为她是燕国未来储君,她的到来就是给了南镜一个遇,给了她理想第一步的阶梯。
而李琴的目的仍是全盘掌控南镜,让南镜所有人彻彻底底地成为辽民。
然而现在趋势似乎有些转变了。并且不受控制。
李琴开始意识到,也许中原文化实在太强大了,强大到被洗礼一遍后,会主动想着去融入他们。
当她收到容铮的来信时,感到松口气,心里头也有莫名的忌惮。忌惮燕人太子竟有如此凝聚民心的力量。
最后李琴还是选择了恭请容铮回繁华宫。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