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篇水神洲篇21

A+A-

    在众人疑惑的神情中,他将背在身后握着书的右伸出,左仍旧负于身后。

    只见,他张开掌,那本书竟然自己飘在了半空之中。

    那是一本很薄的线装书,蓝色的封面上,只有三个字——逍遥游。

    只一刹那,书籍自己缓缓翻开,竟然投影出一方虚幻天地,将十名出窍期大圆满的修士纳入其中。

    在旁观众人的惊叹声中,这十人不断缩,再缩,直至化成十个蚂蚁大的人,落在这方虚影世界的大地之上。

    十人有些发愣,缓过神来,发现他们所在的这片大地被黑色的幽深海水所包围,有一道虚无缥缈的声音在他们的头脑中缓缓响起: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于是,他们便看到,在一片黑暗幽深的海水之中,一只身形庞大的鱼类拍击水面,激起滔天巨浪,之后乘风而起,直冲万里碧空,化为一只巨大的鸟类,那展开的双翼如同望不到边际的浮云,轻轻振翅,便一息万里,随着海上波澜壮阔的浪涌向南方迁徙。

    那个声音仍在继续,几人不知是被声音所惑,还是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亦或者为天地之间只他们几人的旷达浩渺的舒适之感所包围,不知不觉间,沉浸其中。

    湛蓝明净的天空,高旷辽远,无边无际,辽阔的森林、沼泽和原野上,雾气蒸腾,尘埃飞扬,如同万马奔腾。

    地上的一个水洼中,一枚芥草浮舟其上。

    寒蝉与雀鸟叽叽喳喳,拍打着翅膀,望着那青云之上巨大的鹏鸟,不知在讨论什么。

    野猫和黄鼠狼对猎物紧追不舍,坠入陷阱之中。

    一只巨龟漂浮在海面上,如同一座岛,不知是睡着,还是醒着。

    巨大的羽翼再次扇动。

    再南去,一座浮岛之上,有一棵巨大的椿树,不知矗立多少岁月。

    路过一座仙山,一白衣身影,看不出样貌。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后发先至,瞬息越鹏而过,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最终消散于天地之间,混同于万事万物之中。

    一人高的瓠被从中剖开两半,载着两个模糊的人影,泛舟江湖之上。

    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一株巨大的樗立于其间。一人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一人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

    最终,那缥缈的声音在十人的脑海中,留下振聋发聩的话语,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无待、无累亦无患。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得证逍遥大道。”

    十人紧绷的神经和身体早已放松,浑浊深沉的眼神逐渐恢复清澈,眉目舒展,嘴唇上翘,张开双,仰望天空,心中若有所悟,豁然开朗。

    渐渐的,他们出窍大圆满的境界开始不断的跌落,直至元神回到元婴状态,继而由元婴成金丹,金丹破碎,道基崩塌,灵力溃散

    不需要了,他们曾经追求的道,一开始便是错的,所以,他们才会这般身心俱疲,既如此,要这道基何用?

    也不必重塑道基了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万象齐一,物我玄同。

    逍遥心游,无往而不适。

    就这样,十人笑着经历天人五衰,灵炁溃散后,肉身亦逐渐化为尘埃,和光同尘,消散于天地之间,亦永存于天地之间。

    幻象消失,那本悬浮于半空之中的书籍,缓缓合上,回到程谦中。

    众人只见,程谦冲他们笑了一下,随将那本书别在腰带之上,负御剑而飞,很快便消失在东方浓雾之中。

    观战众修士仍在怔愣之中。

    虽然他们只看到幻象,并不知道还有那道声音,但亦足够了,足够让他们判断出,这本书的恐怖之处。

    它竟然能直接攻击修士的道心,令其彻底否定自己的道基,以致道基崩塌。而且,那十名修士死的时候,看上去更像是某种喜悦,带着微笑烟消云散,毫无反抗和挣扎,正是这一点,令人感觉不寒而栗。

    都‘四宝’厉害,但谁也没见秦启使用过。相比之下,如此直接攻击道心的杀器,根本没有境界上限,反而越高阶的修士越容易被攻击成功,堪称逆天法宝。

    程谦此人,实在太过古怪,古怪之极。

    众人心底不住的震撼、忌惮和恐惧,同时,很多人心中,觊觎之志悄然而生。

    感谢为我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参商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哒~( ̄ ̄~)

    ————————————————————————————

    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引用自庄子逍遥游;

    2“无待、无累亦无患”——引用自逍遥游百度百科;

    3“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象齐一,物我玄同。”——引用自庄子齐物论;

    4“逍遥心游,无往而不适。”——引用自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老子庄子道家名言故事(三十三);

    5“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引用自道德经。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