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登闻鼓

A+A-

    第24章登闻鼓

    完,徐德义就转身冲向了人群里,看着这个十三岁的孩子,徐和通不放心的皱紧眉头。

    送汤过来的徐夫人目睹了全程,走过来替徐将军出主意:“将军实在是担心的话,不如就找人看着他。我看那个徐进就可以,两个人挺谈得来的,让徐进看着他的话,也不会引起他的反感。”

    “两个莽夫碰在一块,捅出的篓子恐怕更大。”徐和通满脸的不信任。

    徐夫人帮徐将军整理好上身披着的毯子,笑着道:“两个直言坦诚的人能玩到一块去,反正又不是让他们两个聚在一块去做什么,就在这将军府里面呆着,还能翻天不成?”

    “夫人的也是,两个莽夫一直呆在将军府里恐怕会闷得忍不住偷溜出去,把他们俩聚到一块或许能互相消遣消遣。那就这么办吧。”

    云徵被关进大牢之后就没了其他动静,一般朝堂上敢提这件事情的也就只有徐和通了,而现在徐和通在家养伤,朝堂上其他人不敢主动向陛下提及此事。

    云徵派系的官员不知从哪里搞来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每天上报,这几天秦璋忙活的事情比往常一两个月要忙活的事情都要多,看着陛下一天比一天的烦躁,更是没有官员敢触这个霉头。

    不同于徐进的心烦气躁,徐和通倒是挺淡定的,天天在家喝茶翻书,全是文官爱干的事。

    很快,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情,让在家淡定喝茶的徐和通失摔了茶杯。

    那是一天清早,文武百官们站在宫门外等着上朝,百官们前脚刚进大殿,秦璋刚坐在龙椅之上,就听得皇宫外的登闻鼓被人敲响了。

    历朝历代的规矩就是这登闻鼓被敲响之后,皇帝必须让喊冤的人进来。

    秦璋看了身旁的太监一眼,太监得了命令出皇宫外去找敲鼓的人。

    没多久,太监就把敲鼓的人带进来了,是一对中年夫妻,夫妻俩从来没有进过皇宫,但是没有进过传中那上朝的大殿,此时两个人战战兢兢的跪在大殿中央,夫妻俩都止不住的发抖。

    太监上前一步:“堂下何人?为何要敲着登闻鼓?你们可知登闻鼓的作用?”

    夫妻俩当中的男子壮着胆子开口:“草民知道,有冤屈才会敲这个鼓,草民的冤屈在别的地方伸不了,所以才来求了天子。”

    “陛下就在这里听着呢,你还不将你的冤屈速速道来。”

    那男子对着地面砰砰磕头,一边磕头一边:“草民想状告徐大将军府,他的儿子在青楼逞凶斗狠杀了草民的儿子,草民想去官府报案,但是人大将军的儿子官府不可能会受理的,然后草民想着他大将军再大也大不过天子去,所以就来敲了登闻鼓,想请皇上替草民申冤。”

    这人此言一出,整个朝堂一片哗然,接着文武百官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秦璋挥让太监叫停了朝堂上的喧闹,自己开口亲自询问那跪在地上的男子:“具体情况你一一道来,不得有所隐瞒,也不得任意胡编乱造,欺君是灭九族的大罪,你可明白?”

    男子又是砰砰的磕头:“草民明白,草民都知道的。”

    “既然知道的话,那就一一道来吧。”

    据这男子所言,昨天晚上他儿子和书院里的朋友们一起去青楼,徐德义也在其中。

    正好昨天晚上,青楼里新出了一个花魁,一群富家子弟争相砸钱想抢夺新花魁的第一夜。

    闹着闹着,徐德义就和一个富家子弟打起来了,而这名男子的儿子就是在这场打斗之中被人误伤的。

    据青楼的厮,当时他儿子就是被徐德义里的板凳给砸死的。

    这夫妻俩在家等到天快亮都没有等到儿子回去,好一番打听才知道自己儿子去了青楼而且还把命丢在了那里。

    男子边边哭,时不时的还砰砰磕几个头,事情讲完之后,这男子脸上血和泪混着流下来。

    太监将他带下去整理仪容,免得再呆在这里脏了圣眼。

    男子离开之后,朝堂之上依旧是一片寂静,秦璋扫视了一下下面神色各异的臣子们。

    “诸位爱卿如何看待此事?”

    云徵派系的官员忙不迭的上前发难:“徐将军从就派高教导两个儿子的武艺,这个是满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但是这武艺学了之后要么是强身健体,要么是去边塞保家卫国,怎么能够逞凶斗狠伤害无辜百姓呢?更何况那人还是徐公子的同窗好友,真是太不过去了。”

    武将那边一贯都是脾气爆的主,听见对面的文官如此过分的言辞,忍不住上前来和他争辩:“都断案讲究个证据,不能听人一面之词,方才这人上来自己了那么许多,句句都是自己委屈冤枉,但谁知道真相到底如何?总不能因为他的凄惨就相信他吧,人家县令断案还得讲究人证物证呢。”

    秦璋坐在龙椅上面,静静的听下面文武百官们吵来吵去,吵着吵着话题又从这桩案子上扯开了,这群官员们又开始互相揭老底了。

    秦璋有些烦躁的皱皱眉头,太监会意上前:“肃静,诸位大人现在应该讨论的是方才敲登闻鼓的那人的案子,而不是互相讨论各自的家事。”

    百官们这才住了嘴,看见他们终于消停了,秦璋才开口:“既然敲了登闻鼓,那这桩案子就得办,大理寺和刑部一同接,派人去将军府把徐德义拿出来,双方的口供都得要,不能只听敲鼓人的一面之词。大理寺和刑部你们这两边办理此案的时候,及时向朕汇报进展,不得有误。”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一同从人群中走出来,接下这桩差事,两个人对视一眼,他们这种混在官场几十年的老狐狸,自然能够嗅到这桩案件下面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想也知道云徵不可能一直老老实实的呆在牢里,总得会做些反击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