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一梦 DCCXCIIIβ
当这天的夜幕降临时,距离罗马城防线()十几里的城郊,第五军团第一纵队正驻扎在树林深处休整。
秦究将臂枕在脑后,凝视着空空如也的帐顶,尝试着放松自己身上的肌肉来获得一点困意。
近些日子埋伏在城防线不远处的两只军团为了不引起监视对象的怀疑和金主克拉苏的盛怒,都纷纷将主力队伍先行遣回罗马城内交差,只剩主力部队还埋伏在树林里彻夜不休的盯着那些喀提林下的势力。
他最近有点失眠的厉害,不光是由于普布利乌斯隔三岔五的就在半夜拽他出门研究战斗地形和策略,也是因为最近敌军的一些不起眼的动作总是能勾起侦察兵过于敏感的神经。
每每这个时候,秦究就会被营帐门口的哨兵传报声吵醒,在确定只是虚报后再强迫自己已经完全清醒的身体放松回去。
这一来二去的折腾,他原本规律的作息就被彻底地打乱,晚上变得很难入睡,上午反而极其困乏,直到午后才能找回一些往日的精气神。
好不容易终于等到些许的睡意来访,就在这时,营帐的门帘再度被人轰然掀开!
“秦究秦究!快起来!敌方动了!”普布利乌斯激动的喊声一分不差的传了进来。
秦究强忍着想一拳把这个倒霉上司打趴在地的愤怒,好声好气的劝到:“回去赶紧睡吧我的好兄弟!估计又是神经过敏假警报!”
“不是!”普布利乌斯见这人神经大条的翻了个身,当即就急了,“这次是真的!第三军团那边已经交上战了!”
听到最后一句话,秦究瞬间恢复清醒,在睡意的飞速的消退中,营帐外兵士集合报数的声音越发的清晰了起来。
他迅速穿戴好,火速奔出营帐,望向交战地的方向。
乌漆抹黑的天空下,靠近地平线熹微的地方,赫然升起了一道浓烟。
*
时间倒回天前。
这是大军开拔后,两个军团的首脑头一次碰面开会商量军事行动配合战略。
他在会上终于见到了自己抓耳挠腮、日思夜想的人。
游惑的样子还一如分别时的那样,无论是发丝还是面庞看起来都没有一丁点的变化。除了他右上固定骨折用的石膏板已经被他拆去以外,着实是没有一点区别。
看来时光还是宽容的,只是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是如此。
他们开会的原因,是因为收到了一封罗马来的军令。
是来自正执政官西塞罗的亲笔调令。
上面宣称,改革派的领袖喀提林已坐实谋逆叛国,被元老院在会议上当中揭穿后,以于前晚逃离罗马准备于自己埋伏于城外的部队会合后发兵攻取罗马。
希望尚未回到罗马境内的第三和第五军团精锐能够在城防线外面成功拦截叛党。
这事对于秦究和游惑来一点都不意外,甚至此行如此般故意拖延也是他们于温知夏商议后的得出的战略规划。
普布利乌斯在震惊之余则有点青年人惯有的跃跃欲试,准备大展身证明自己。随即一屁股坐在地上,借着微弱的烛光,抓起一颗石子几下便画出了附近的地形图以及标注出了可以利用的树林河流以及矮山(2)。
秦究也没能藏住心中的激动,他的兴奋全都写在了脸上,以至于普布利乌斯和第三军团长都辩论了什么,他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只是在第三军团提出由于自己部队在后程提速已经超过第五军团的脚程,所以应当承担正面迎敌的任务时,反驳了这条建议。
然而最终战略还是定了下来,待到喀提林的部队先发制人后,按照游惑的提议点火放出浓烟作为信号提醒第五军团从背后包抄,截断敌人后退的路,而自己拖延时间正面迎敌。
*
既然已经有了己方战友明确的示警信号,秦究也不再啰嗦了,结束这段漫长征程的会近在眼前。
而他准备速战速决。
将自己的佩剑在腰间拴好后,普布利乌斯接到了他的眼神,随即发动了已经耐心潜伏了数月的军队。
*
战斗在天将拂晓的时候就结束了。
第三第五军团精锐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就宣告了这场单边屠杀的胜利。
秦究将被血浸透的战甲从身上剥了下来,随丢给跟着自己的副将,在军帐外一片整齐码放的尸体中间,发现了满脸脏污尘灰的普布利乌斯。
才20岁出头的第五军团代理军团长(3)披着被扯裂的战袍半跪在地上,撕下一截自己的袖子,正在试图擦拭着自己眼前一具尸体的脸。
秦究也没急着去打招呼,反而转头找医务兵要了一条打湿的布巾。
“谢谢,”普布利乌斯接过布巾,疲惫的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没抓住活的喀提林,一直负隅顽抗,我们第一纵队把他斩杀了,其余战俘已经归拢收押。”秦究跟自己年轻的上司三两下汇报完当前的局面。
“首功是我们的了,”普布利乌斯看起来并没有因为拔得头筹而开心很多,反而凝重的道,“秦究,你认得这些兵士的战甲吗?”
“不认得,”秦究老实的回答道。
“你是外来客,不知道将近二十年前的苏拉(4)独/裁吧,”第三军团长也处理好了自己那边的事宜,走过来加入了讨论,“我看这一战跟我们交的这些士兵,很有苏拉旧部的作战风格。”
“欸孩子,”他转向普布利乌斯,指了指地上的尸体,“这人你也眼熟?”
“我只有一点模糊的印象,父亲早年跟着苏拉征战过,”普布利乌斯皱着眉翻开了死人的眼皮,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这人好像是他亲卫团中的一员。我只在几岁的时候见过他一面,后来我印象里苏拉很快就死了,也就没再见过,没想到是被喀提林收归麾下了。”
“害,”第三军团长感慨般的叹了口气,揉了揉普布利乌斯被血染成绺的金棕色的头发,“你记性挺好啊孩子,这人的确曾是苏拉的下,没想到那么多年前的事你还记得这么清楚。”
听到苏拉这个名字,秦究在自己的记忆力努力的搜索了一阵,隐约记起以前温知夏似乎提到了一嘴,便来了点兴趣。
游惑也跟着自己的上司在秦究身边蹲下。
第三军团长是个健谈的中年人,眼下危已经解除了,见引起了这几个辈年轻人的注意力,便开始了侃侃而谈:“要到苏拉,就不得不他的死对头马略啊,马略你们肯定都熟悉,我们现有的军制就是经过他改革而来(5)。
“25年前,苏拉跟马略同一年当选执政官,本来是要他作为东征统帅,结果马略通过政治运作将他的统帅职务废除了。同一年,苏拉将军队开到罗马,武力打败了马略;紧接着20年前,在他终于得以东征的时候,马略一党宣布将他放逐出罗马,他得胜之后班师回罗马,逼迫元老院同意他成为终身独/裁官,抑制选民官和人民议会的权力。”
“我们这一代的元老大部分都是经历过苏拉的恐怖独/裁的,据传他为了独/裁屠杀了几百号政敌,强迫元老院和人民议会同意他的独/裁官的身份。”第三军团长向罗马城的方向扬了扬头。
“独/裁官是宪法里规定的战时特殊官职,拥有纵览一切的特权,只有到危急的时候才会启用。”普布利乌斯补充道,“后来苏拉终于归西了,大家发觉这种暴力夺得权力的行为终究是恐怖的存在,于是来控制独/裁官的产生,我们如今的执政官西塞罗先生就是宪法的拥护者。”
秦究没表态,在周围士兵清点死伤的声音中,默默的记下了这些历史信息。
*
又过了几日,等一切都处理妥当之后,秦究和游惑像挑着扁担一般提着喀提林的人头,并肩跟随自己的部队班师回到罗马。
已被勒令卸下武器装备的两只军团收到了百姓英雄般的礼遇。
罗马入城的主街上已然是一片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氛围。
游惑敏锐的在漫天抛来的鲜花和帕之中,逮住了一片差点糊在自己脸上的白花花的东西。
在秦究好奇的目光中,他把那条又白又软绵绵的纸片递了过去。
“啧,一年多不见,我看我这便宜妹妹也没闲下敛财的脚步呢,”秦究把这一截厕纸叠成块,塞进了胸前的衣襟里,“研究出来成品了也不早给我寄一点。”
游惑僵硬的扯了扯嘴角,最终还是没出自己一年前就已经被温知夏“亲切问候”的事实。
前面记得提到过这个罗马城防线,这是作者自行翻译的产物,因为真的没找到官方中文译名。。。
这里“罗马城防线”指的是per。与其是“城防线”作者倒觉得不如是地界,传是始建城邦时罗慕路斯画下的一圈(有点像我国邓爷爷在深圳圈了一圈那样)。就如同如今的高速公路地界牌一样,在通往罗马的主要道路上都会有一个石碑(pp)来划定这个城防线范围。之所以译作城防线,是因为这条虚拟的地界更像是有点神学的意味(圣城罗马???),一切武装力量(包括正式和非正式)在进入城防线前必须卸下武装,否则会被看做谋逆造反;而且一切在罗马之外担任要职的(将军、统帅,甚至在外省担任行政总督级别的官员),进入城防线后都会被降做普通罗马公民。
2古代是没有军事地图的!
事实上,地图这种鸟瞰思维是我们现代人的认知方式,在科技欠缺的古代,是没有理由存在这种思维方式的。一方面是因为战争也较为简单明晰,另一方面也是科技限制,无法进行准确测绘。所以即使是用于科学考察目的的地图,信息也非常不准确(尤其是海岸线的测绘)。所以古人筹备战争多是亲身去战场考察,或者通过地标和固定单位(比如村落、城市)估算距离。比较成型的军事地图首次面世要追溯到近代了(强行打一波世界范围内的古装剧的史实错误!)。
3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02章里描述的普布利乌斯哥哥的打扮?
虽然他是克拉苏的儿子,但目前的身份仍是元老院特派的可以领兵的军事顾问(二把的位置),他爹原本的意思是给他搞了一个去日耳曼地区平叛这种安全无虞的肥差,把自家的第五军团交给他指挥让他捞点军功。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够了级别担任第五军团一把,因此目前是以二把身份代理军团长(军团长是需要资历、年龄才能担任的)。不过这依然改变不了他目前是秦究上司的事实哈哈哈哈哈!关于军队体制以及大佬目前的职位详见第96章。
4第一次提到苏拉在第60章。
5马略改革后的军队体制详细见96章。
*
ps:外语副本不会详细的讲兵法、谋略、战术这些,只因为西方直到近代才有人总结提炼出较为完整成熟的战争理论体系(作者读了之后私心认为依然远远不及我国20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字字箴言(轻度嘲讽jpg)),所以出于某种文化自信的心理,就不在本科目探讨这个话题了(主要也没什么可写的)!
兵法、战术、智谋这些作者会在后面的科目里找更合适的时跟大家讨论
闪耀着智慧光辉的话题可以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哈哈哈。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