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第 45 章

A+A-

    晚上的时候赵香儿坐在床上打络子,宋恒正在屋里看书。

    钱婆子年纪有些大了,晚上经常睡不着,出来的喝水的时候看到宋恒屋里还亮堂这,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抬头看看天空,脑中思绪万千。

    她是京城人氏,父母早亡,从就被进宫当宫女了,后来又被分到了宫里的绣房。

    为此她学会了刺绣,艺精湛,经常给宫里的达官贵人做衣服。

    后来得了皇后的恩典后她就出宫嫁人了,因为是宫里出来的绣娘艺精湛,嫁给了一家绣坊的掌柜的,日子过得还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过下去了,谁知一场突如其来的病要了自家相公的命。

    相公去世后带着儿子们离开了京城那个伤心之地,来到了这里,让他没想到的是大儿子在十五岁成亲那年去了边关打仗,可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了,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二儿子结婚成家后就出去住了,逢年过节才会回来看看她。

    这个家里从此就剩下她和大儿媳妇在家相依为命了。

    想到这里钱婆子伤感不已,用帕子擦了擦脸颊上的泪水,随后进去厨房烧水了。

    “娘子时候不早了,快躺下歇息吧”,宋恒合上书本看着赵香儿到。

    “不急,等我把这个络子打完再”,赵香儿头也不抬的到。

    县里什么东西都是要买的,还是多打些络子做些绣活,才能多换点银子,日子才能越来越好,赵香儿在心里道。

    “天都黑了,仔细费眼睛”,宋恒完后直接用拿过她中的东西,蹲下身子,脱了她的鞋。

    “快睡吧,要做明日一大早在做吧”。

    宋恒随后脱了自己的衣物,也上床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宋恒和方华吃过饭后就去书塾读书了。

    赵香儿收拾好房间后,就拿出绣活在院里开始做。

    正当她做的聚精会神的时候,突然传来了钱婆婆的声音。

    “你这绣的都是什么啊,看起来普普通通,毫无新意,绣出来的一点也不精致,你看看你绣的这个鸟,绣出来一点也不活灵活现,估计也买不了什么好价钱吧”?钱婆子指着赵香儿中的绣活

    到。

    “你这扎针针法看着倒是还可以,不过你这绣好的成品看着也太一般了,绝对卖不了好价钱的”,钱婆子看了一会又到。

    “你之前有跟人学过吗”?

    “时候很村口的兰婆婆学了几天,后来自己慢慢琢磨着绣”。

    “你还会别的针法吗”?

    “不会,就只会这一种”。

    赵香儿的绣的绣品上面都是一些花草鱼鸟之类的,看着都是普普通通,但她绣的时候很是用心,针脚什么都是很注意的,一般人看那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若是碰到了钱婆子这种精通刺绣的,看到她绣的成品,肯定是看不过眼的。

    “你也不要光绣这种帕子啊,下回去县里扯些布回来,在布上也绣些别的东西,花样也要变变,天天花啊鸟啊的,就算你天天绣长进都不大的”。

    “我屋里有副山水画,一会我拿出来,你照着绣,过几天给我,让我看看你绣出来什么样子”,钱婆子对着赵香儿到。

    “好”,不知为何赵香儿感觉钱婆婆好像很懂这个绣活一样。

    不过想想能一眼看出她的针法,再不济也是有两下子的,能得这个内行人的指导,自己艺要是练好了,价钱肯定也好了。

    钱婆婆去屋里把画取出来后就给了赵香儿,让她绣好后给自己,就用扎针针法绣好了。

    眼瞅着快到中午了,赵香儿感觉自己肚子有些饿了,随后去厨房给自己热了几个玉米饼子。

    宋恒一早就告诉她了,以后中午不回来就在书院里呆着,晚上才会回来。

    “弟妹啊,让我看你绣的这些,这不看着挺好的吗?怎么让她的就一般般呢”,乔氏拿过赵香儿绣好的绣品到,

    “对了,弟妹,你也教教我吧,下回咱们一起去布庄买布,等买回来后,我也想绣帕子”,乔氏看着赵香儿到,

    “好啊”。

    “嗯,这大中午的你吃几个玉米饼子那行啊,我锅里还有炒的菜呢,我给你盛点过来”,还不等赵香儿回话,乔氏完就去厨房了。

    “弟妹吃吧,这是土豆茄子,我娘之前教我炒的,老好吃了”,乔氏把碗筷递给了赵香儿。

    “嫂子这怎么好意思呢”?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今天做的

    多,你就吃吧,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啊”,乔氏开口道。

    “再了你不是答应教我做绣活吗?就当是我教的束脩了了,弟妹你快吃吧,吃完了咋两去前面集市买菜去”。

    “好吧”。

    赵香儿尝了一口土豆茄子,味道十分香甜,没一会就吃完了,随后拿着菜篮子和乔氏一起去了集市。

    家里也就土豆白菜和红薯多一点,她也得买点别的菜啊,什么青菜,茄子,辣椒之类的,总不能天天吃土豆白菜啊。

    她倒是可以,可宋恒读书辛苦,也不能天天吃一样的啊。

    去集市的时候,赵香儿还碰到了自己的堂妹赵金子,金子拿着一篮子鸡蛋在卖。

    看见赵香儿来了,立马叫姐。

    “姐你怎么来县城了呢”?赵金子看着赵香儿开口问道。

    “你姐夫不是在县城读书吗,就把我接来了”。

    “这样也好,我娘之前过,男人你就要在身边看住了,不然谁知道他在外面干嘛呢”,赵银子开口道,这都是之前高氏在家里告诉他们两姐妹的。

    “这鸡蛋看着也不啊,这一篮子多少钱啊”,乔氏站在旁边开口问道。

    “一个鸡蛋是两文,一共有二十个,总共是四十文”,赵金子开口道。

    “我这鸡蛋都是自家养的鸡下的,你看这个头不,很便宜了”。

    “那就给我吧,我相公最喜欢吃鸡蛋,我每天早上都给他蒸鸡蛋羹呢,多买些放家里也没错”,乔氏开口道,随后从腰包里取了四十文钱给赵金子。

    “谢谢这位嫂子了”,赵金子接过铜钱,把鸡蛋递给了乔氏。

    她出门前高氏就叮嘱过她,一个鸡蛋两文,一共二十个,回来要给她四十文的。

    在县里卖了一上午了,别人问她她就三文,想多卖点钱,到时候给自己留点私房钱,结果别人嫌贵,都不买。

    眼见已经中午了,她只能把价钱调回来,要是还卖不出去的话,回去了,高氏还不骂死他了。

    “那姐我就先回去了”,赵金子冲着赵香儿摆摆,就走了。

    后来赵香儿在集市里买了两把青菜花了五文钱,又买了一个茄子,和两个辣椒,一共花了十文钱。

    “弟妹,你看那里有屠户在买肉,咱们也去割

    点肉吧,你想男人读书多累啊,不买点肉给他们吃,怎么才能读好书呢”。

    “就买一斤,咱们两家一人一半怎么样”?

    “好”,赵香儿完就和乔氏过去了,毕竟日子在难过也不能亏了自家相公,他还要读书呢。

    “老板给我来一斤肉,在切成两半”,乔氏重新卖肉大叔到。

    “好嘞,您看这块怎么样啊,肥瘦相间,可以炒菜,也可以炖着吃,老香了”。

    “那就这块吧,到时候给我平均分成两块”。

    “好嘞”。

    “一共是三十文”。

    两人一人给了屠户十五文,一人拿了一半就回去了。

    “大哥,嫂子不是来了吗?我晚上能不能去你家吃饭啊,我之前吃了一会嫂子给你烙的饼,那叫一个香啊”,宋天看着宋恒到。

    “可以,等我晚上回去的时候你跟我一起”。

    “好嘞”。

    赵香儿回去后,就把肉腌制起来了,就等着做晚饭的时候炖,到时候再蒸上一锅米饭,宋恒肯定喜欢。

    “钱婆婆,我看这院子也不,能不能让我养鸡啊”,看见钱婆婆午睡起来,乔氏立马凑上前去。

    自家男人喜欢吃鸡蛋,外面买还要花钱,要是钱婆婆能同意在院里养,肯定能省不少,想到这里她就去找钱婆婆了,

    赵香儿正在井边打水,准备洗衣服,听到这里她也竖起耳朵听着,要是能养鸡,那也再好不过了,不仅能吃鸡,鸡蛋也不用买了。

    “不行,我这院里种了那么多花草,你要是养鸡,鸡要是把我这些花草糟蹋了怎么办啊”?

    “我可以围个鸡圈”,乔氏立马开口道。

    其实这几天她也觉得奇怪,按理这么大个院子,不种菜,也不养鸡,只养些花花草草,看起来倒是很好看,但是也没用啊。

    还不如种些菜,养些鸡,到时候省得花钱买了。

    毕竟她也看到了,每天一大早钱婆婆就带着自己儿媳妇出去买菜。

    “那也不行,鸡会打鸣,我老婆子本身睡眠就不好,你要是在这里养鸡了,那我该怎么睡觉啊”。

    “那就算了,我不养了”,乔氏开口道。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乔氏心里道。

    赵香儿听到这里也歇了心思了。

    “你

    们以后买菜一大早去集市买,最便宜了,那时候村里人都会把自家吃不完的拿出来卖的,你要是中午去,那些人都买完了,你买的菜价钱也就高了”,钱婆婆完就进屋了。

    “对啊,弟妹,那咋们以后就一大早去买,到时候也能省点银子呢”,乔氏突然看着赵香儿到。

    “好”。

    起来两人也不知道这些,毕竟村里都是自家种什么吃什么,谁还会买菜呢,钱婆婆这一,两人决定以后一大早去买菜。

    作者有话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汉赵岐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