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第 142 章
半个月后,圣旨下来了,宋天被外派到开封府的的清水县做县令,虽是七品官,但也算是一县人的父母官了,方华因为是二甲进士排名靠前就被皇帝留到翰林院了。
虽未被留到京城,但宋天还是很满意的,准备直接去了地方上上?任了,吏部已经把上?任文书送来了。
虽像他们这种背后无权无势的人,可能一辈子就到这里了,但自家大哥还在京城里呢,宋天觉得自己未来还是可期的。
开封府清水县到京城快马加鞭也不过五日就到了,正常路程+?日也就到了。
李氏虽然遗憾儿子没留到京城,但得知儿子能去地方上做县令很是开心,在她看来,县老爷也是不错的,想当初他在村里的时候,压根就没见过那一任县老爷,寻常人家见了县老爷还得下跪呢。
这天宋大虎去了宋恒家里,找刘氏和宋山话去了。
宋山和刘氏自然什么都知道了,宋大虎这回来也是想带着他们一起去地方上的,儿子也算是有了出息,就算去了地方上,日子过得肯定也不会比这里差多少的,宋山倒是没什么,但刘氏有些不愿意,她可舍不得自己的曾孙子。
“爹娘,不管是当初弟弟在的时候,还是后来恒儿分家的时候,你们都是跟着我们的,以前我们在村里日子也没过得也没多好,你和爹来京城,我们也不什么”。
“可现在不一样了,天儿也是官老爷了,去了哪里衙门里也有地方住的,到时候在买几个丫鬟婆子伺候您和爹,日子和这里都是差不多的,要不您和爹还是跟着我们走吧,我们也好尽孝心啊,天儿以后也会再有孩子的,那也是你们的曾孙子啊,你们要是想孙子了,到时候咋们也能来看啊”,宋大虎看着坐在软塌上?的两位老人道。
这几天他几乎天天来这里劝宋山和刘氏跟着他们一起去,看着自己唯一的儿子,要宋山和刘氏心里也不可能不动摇的。
这几天李氏已经开始在家里收拾东西了,等他们收拾好了,宋恒就让家里的车夫送他们过去。
宋大虎也想让自家爹娘跟自己一起走,时时也能见到他们。
李氏倒想着他们两
个不去才是最好的,刘氏和宋山要是不去的话,到时候家里什么都是她了算的。
“那老头子咋们收拾收拾,等恒儿回来告诉他们一声,就咋们先去老大那里住一阵子”,刘氏想了半天,看着一旁的宋山道。
“好”,宋山完以后点了点头。
见爹娘终于答应了,宋大虎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一家人晚上?吃饭的时候,宋山和刘氏开口了,宋恒想了想点头答应了,要是以后想回来住的话,就写信过来,到时候他让马车去接他们。
两日后,宋山和刘氏就跟着宋大伯一家去了地方上,家里如今也只剩下赵香儿一家了。
除了日常管理家里以外,宋恒休沐的时候会教赵香儿和宋晟读书认字,宋恒白天不在家里,赵香儿没事就带着儿子在家里读书,温习宋恒平日里教的。
半个月后,乔氏也来京城了,这几年他虽未生育,但方华对她和从前还是一样的,那天他们来了,赵香儿准备了一大桌子菜招待他们。
方华和宋恒吃完了以后去了书房,赵香儿就带着乔氏去了自己屋里,两人起来已经好几年没见了。
看着如今的赵香儿肤白貌美,穿着不凡,哪怕已经生了两个孩子了,身材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这么长时间没见了,弟妹真是越来越好看了”,乔氏开口道。
“嫂子,你也变好看了啊,你看大哥对你多好啊,吃饭的时候时不时的就给你夹菜”。
“我们啊,这几年真是聚少离多,除了过年能见上?,平日里他都是在省城读书”,乔氏到这里不自觉的叹了口气。
“我们之前也是这样啊,现在可好了,来了京城以后一家子也不用分开了,过不了多久在生个孩子,以后日子肯定越来越好”,赵香儿看着乔氏到。
“那就承弟妹吉言了”。
赵香儿还问了以前在县里住的时候,钱婆子怎么样了。
乔氏钱婆子和从前没有什么两样,就是年纪越来越大了,身子没有从前那么好了。
两人聊了一个时辰后,方华就带着乔氏告辞了,临行前赵香儿一直嘱咐乔氏,没事的时候就过来。
乔氏连连点头。
回去的时候管家送了一封信过来
,是宋天写的,一家人已经平安到达了,家里也安顿好了,让宋恒放心,会照顾好爷奶的。
宋恒看完以后就告诉了赵香儿。
“那就好,平安到了就好,如今爷奶年纪也大了,也该好好将养着”,赵香儿开口道。
听到儿子在屋里的哭声,还不等丫鬟抱出来,赵香儿直接就进去了。
喂饱了之后,看着怀里家伙的脸,赵香儿不自觉的笑了。
宋恒也进?来了,宋晟本来在一旁看着,看见宋恒,直接就扑倒了宋恒的怀里叫爹爹。
宋恒一把抱起他,看着赵香儿怀里的儿子,满脸的笑意。
梨花村里,王氏看着把自己关在门里死活不出来的女儿,在看看院里的媒婆,有些尴尬。
赵花早已经到了亲的年纪了,媒人都快把家里的门给踏破了。
尤其这回从京城里回来,有时候家里一天能来三五个媒婆。
王氏看了几个还不错的,家里田地多,嫁的也是读书人的,想着让花也出来听听,看看她自己是个什么意思。
嫁给读书人也好,不定将来还能跟赵香儿一样过上?好日子呢。
如今金宝去了学堂读书,不有多么认真刻苦的,勤奋努力,但好歹也不闯祸了,有事情干了,王氏和赵老汉总算是不操心儿子了。
如今家里最重要的就是女儿的婚事了。
赵老汉回来看到这一幕,也很是生气。
闺女大了,哪有不嫁人的啊。
送走了媒婆,赵老汉就让王氏在里面挑个差不多,过两天让人来上门接人就行了,不用管了。
这时候,婚姻本来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订好了,生辰八字送过去了,赵花就是在不愿意那也是没法子的。
本想问问她,谁知道她如此抗拒,既然如此那就直接给办吧。
王氏最后给女儿挑了隔壁村的一个童生,今年十七,在家排行老大,下面有两个妹妹,她嫁过去也就是大嫂了,直接就能管家了。
这样也不用跟二女儿一样了,经常会被婆婆和大嫂挤兑,就是嫁到隔壁村,来回得些时间,不过这都没关系的,只要日子过得好就行了。
这个童生的父母前几年都相继去世了,但家里的田地一点也不少
,+?亩地呢,而且这些田地都是提前过户到这个童生名下的。
她嫁过去了,想种地也行,不想种就租出去,家里还有两个待嫁的妹妹能帮着干活。
这么多地一年的租金也不少,想来就算男人读书,她的日子也差不到哪里去。
当接亲的人来到家里,赵花哭的死去活来的,但是王氏和赵老汉给了她一个包袱,就给送上?了花轿里。
看着花轿越来越远,赵老汉和王氏转身就回去了。
这门亲事,两人都很满意,她嫁过去了就是当家做主的人了,男人要是日后有了出息,那更是跟着享福的。
看着站在一旁的儿子,王氏让他进?屋去看书去。
在清水县的银花这几日感觉身子有些不舒服,就请了郎中来家里看。
听到郎中自己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了,银花赶紧把这好消息告诉了家里人。
他们一家刚来的时候都是住在衙门里的,后来县里做生意的人为了巴结宋天这位新来的县老爷,让以后的生意能好做点,送了不少礼物过来。
还有人送了不少银票呢,是孝敬他们的。
宋天倒是一个没收,那些人见宋天不收,心里也不安稳,打听了以后,想办法让家里的女眷都给李氏送过去了,是给她的孝敬。
李氏自然照单全收了,如今她里的银子加起来都是上千两了。
宋天那天招待这些商户的时候也过了,只要不违反律法,正正经经的做生意,不欺压百姓,不干那些伤天害理,天地不容的事情,他这个县老爷自然不会没事找事的。
但是要是做了坏事,想在他这里走后门的,趁早歇了心思?,他不求能做一个流芳百世的官员,但也不会做一个人人唾骂的贪官污吏。
就这样宋天就在这清水县里开始做公务了,他的名声倒是越来越好了。
有一回,底下一个村庄发了大水,整个村里人虽没死几个,但是一个村里的房子都塌了。
地里的庄稼,家里养的牲畜都没有了,眼下还没到丰收的季节,如今什么都没有了,好多人在县衙门口哭着喊着,自家日子过不下去了,没地住,也没啥吃的。
到了冬天可怎么熬啊,这不是让他们去死吗?
他也把这起子天灾,报到了开封府,等了大概一个月,开封府的知府大人只给拨了三白两银子过来,让他赈灾,剩下的要是不够,让他们县里自己出。
可这村里大大都已经二百多人了,要修房子,买粮食,这么点银子怕也是不够啊。
上?一任的县老爷估计也不是个好的,宋天接?的时候,县衙里压根没多少银子。
出了这起子天灾,总不能让百姓们一个个无家可归吧。
宋天想了想就用别人之前给李氏送的银子,又贴补了三百两,算起来一家给了差不多能分到三两银子,也够他们修房子和买粮食过冬了,起码能熬过今年啊。
剩下的就明年再。
李氏有些不愿意,别家都是想办法给家里弄银子,宋天倒好,一年俸禄没多少也就算了,别人给的孝敬也不收,居然还要从他这里倒贴出去。
要知道宋天一年的俸禄都没有三百两啊,还不得自己出啊。
这些银子那都是县里那些人当初孝敬自己的啊。
宋山和刘氏知道了,也让李氏出一些,从前都是庄稼人,如今遇到了这种事情,想来人都是绝望的,她里那么多呢,出些银子也没什么。
就当时造福百姓了,菩萨真人要是知道了,肯定也会保佑她的。
自家儿子公公婆婆都开口了,李氏即使在舍不得,也还是出了,
她当初把这件事也告诉了银花,是有人要是送她一定要收,别跟宋天似的。
银花转身回去就告诉了宋天。
宋天当时也没李氏什么,毕竟她娘从前为了他付出了不少,收了就收了。
这些人愿意送那就送,不过要是让他干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也是不会答应的。
估计没多久也就没人会给李氏送了,毕竟人家也不傻,你不办事,凭什么给你啊。
不过银子送到了李氏哪里跟自己也没关系,他们都是孝敬李氏的,白白送的,就跟礼物似的。
自己也不会帮他们干任何事情,就算有人查,跟自己也没有关系,银子也不是自己收的,自己也没有让他们行方便,而且像这种关键时候,还能用来救急。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