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中秋
中秋是大魏在春节上元外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几乎从八月初开始,宫里宫外就热闹了起来,聊天寒暄都与中秋有关,加上又赶上白蛇传公映,热闹加倍。
大魏中秋官假三天,从十五开始,到十七结束, 且并不兴官员必须入宫与皇帝拜月同乐,毕竟是团圆的日子,自是各家过各家。
如今全国修通了水泥路, 百姓们除非有事实在走不开的,纷纷收拾包袱回乡探亲或者走亲戚去了,尤其那些常年飘在长安的长漂,再也不是原来出门四五年, 才能回一次的情形了,长途客运正在遍布全国, 只要花少许车费,便能回家一趟,不用担心花费数月在路上。
据民间已经有商家在着手研究更快速的马车了,尤其发明创造奖出现后, 都卯着劲儿想争这个第一。
而按惯例,宫妃们这一日得皇帝开恩,准许家人来入宫探望。
于是一大早,事先递上名单的宫妃家人们便依次进宫来了。
皇后梁才人倒还好, 她们有原身的记忆,并不难应付,麻烦的是宋杰,他非但没有宋婕妤的记忆,内里还是一颗男儿心,行为举止跟原来的宋婕妤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就算用失忆做借口也难免引人心疑。
也幸亏除皇后外的宫妃入宫是不准许带贴身婢女的,否则宋杰早被贴身宫女怀疑了,便是如此,以他刚开始作死的行为,仍是叫分配给他的宫人疑惑,后来还是皇后出手给他换了一批宫人用。
但宋家人专门从太原赶来,也不能不见。
于是无奈之下,只好太后亲自上阵,以想听听外界趣事为由,来了个集体见面会。
外戚的事交给太后和皇后解决,元清帝这边则负责招待宗亲,毕竟是中秋佳节,就算晚上各家单过,白日也是要聚一聚的。
至少盘点一下哪个长辈又没了,或者哪个堂哥堂弟堂姐堂妹又出事了等等。
话着虽不好听,却是事实。
宗族人太多,尤其好些都是传了几代的,跟元清帝的关系已经很远了,这些人每年除了中秋春节,平日几乎入不了宫,也见不到元清帝,虽有折子上奏,但元清帝每日那么忙,基本看过批示按例来办,就撂倒一边了。
譬如今年就有三位长辈走了,又有六个病重来不了,还有一个堂哥堕马身亡,一个堂弟酒醉溺亡,两个堂姐病逝,数个侄孙曾孙降生等等,起来半天才能完,那些夭折未序齿的婴孩甚至不会被提起。
因为元清帝向来寡言肃面,所以通常节宴除了中央的舞乐,一片安静,大家连吃东西的声响都不会太大,就算要话,也会先看他一眼,觑着他的脸色斟酌开口。
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元清帝年幼的时候,宗亲中也有野心勃勃不怀好意的明里暗里搞过事,甚至连内阁都有被买通的,后来被太后和周首辅联手镇压了。
元清帝第一次亲眼看人用刑,就是对的自家宗亲,彼时他才八岁,在太傅的坚持下看完了整场,从那以后,他就知道,这世上便是所谓血浓于水的亲人,也不能完全相信。
也是从那时候起,他苦练喜怒不形于色的技能,生生把自己练成了一个面瘫,也终于做到叫人人对他心存惧意。
不过如今他地位稳健,与他同辈的因为当年的事基本全被养废,对宗亲的态度便也相对和缓了一些。
而今年的中秋宴与往年不太一样,是中秋宴,倒不如是家长会。
是的,家长会。
元清帝坐在上首,下首最近便是肃王,其余宗亲分列两侧,原本该是拼命微笑的众人此时神态各异。
原因无他,元清帝吩咐太监发下去了一沓卷子。
这是第二个月月考的结果,原本是要放在月初的,元清帝想着十五宗亲要入宫,便叫邵岩往后推了几日,赶在中秋宴上,与宗亲们好好道道。
“朕为何重开宫学,想必诸位心中也清楚。”元清帝脸上是一贯的面无表情,他坐的位置高出众人许多,清冷的目光居高临下扫过去,拿到卷子的宗亲纷纷低下了头,尤其那些拿到手成绩不好的几人,此刻心里恨不得将儿子抓起来狠抽一顿。
元清帝并没有怪罪他们的意思,毕竟这些学生们学的他们也不懂,便是想私下教导也教导不了,只是不喜他们得过且过的态度,这时便不禁有些后悔,后悔当初逼得太过了些,将他们的锐气和上进心都磨光了,但又不得不那么做,果然自古世事无两全。
“朕今日便与你们清楚,先头清明过后,朕得了天授,具体是何朕不便透露,但这几月发生的事想必你们也看到了,水泥火器报纸,还有,朕得到了与稻麦比肩的几样新作物,样样高产,近来已经有所收获,待会便呈上来叫你们一见。”
玉米土豆红薯大半已经长成可以食用了,中秋过完后的第三期时报就会宣布这个消息,提前告诉他们倒也无妨。
座下众人果然一片震惊,聪明的心中早有了猜疑,毕竟孩子带回来的知识太新奇。
元清帝不管他们如何想,继续:“世界地图想必你们也已经看到了,可有什么想法?”
他从未让学生们瞒过家人,再者关于地球陆地的大体分布情形,第二期报纸已经科普过了,如今民间人尽皆知,哪怕中秋来临,依旧引起了不的讨论。
底下一众面面相觑,显然拿捏不准皇帝是什么态度,不敢贸然开口。
元清帝心里就叹了口气,果然压得太狠了,胆子都压没了。
“臣……”忽然有人出声,带着些迟疑,元清帝瞧去,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看位子,大约是康王伯的子孙。
少年对上他的目光缩了一下,见他没有要怪罪的意思,才不顾旁边家人的目视,大着胆子道:“古人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莫海外无主之地,夷狄诸蛮皆该归顺我大魏才是!”顿了下,深深一揖,颇有些孤注一掷的架势,“侄儿愿效仿前周恒山王,为陛下开辟疆土,万死不辞!”
原来是侄子,元清帝量少年,胆大,机敏,聪慧,又能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不错,而且心机也有,前周恒山王一生戎马,吐蕃云贵皆由他平定,极得周中宗看重,最重要善始善终,以恒山王来比喻自己,可见喻意所在。
这点心机倒也不算什么,再者虽瞧着胆大,心声却是乱成一团,可见心里还是慌乱的,不过若他真的冷静,他反倒要再三考虑了。
众宗亲却被他的胆大吓住,康王忙站出来:“陛下莫要听这孽障乱语,黄口儿懂得什么,臣——”
元清帝一个眼神止住了他的话头,直接挥挥手示意他退下,看向少年:“你叫什么?”
少年身体一震,连忙直起身回道:“侄儿魏恒,父乃已故建安郡王。”
元清帝顿时了然,原来是康王伯嫡子的遗腹子,也明白魏恒为何要孤注一掷了,康王伯于女色上一向荒唐,与王妃成亲数年才有了嫡子,建安郡王的名号还是父皇在康王妃相求下亲自所封的,然而父皇离去不过几年,建安郡王便病逝了,他那时年幼,又遇上宗室混乱,根本顾不上这件事。
他记忆里隐约对建安郡王还有一丝印象,便道:“朕记得你父亲性情颇为温和,可是?”
魏恒激动不已,眼圈都红了:“是,陛下记得没错,侄儿虽未曾见过父亲一面,但听母亲述,的确是极温善之人。”
【父亲,陛下竟然还记得你,竟然还记得……】
元清帝心中叹息一声,道:“你不错,你既有此志,朕便成全你,中秋后,便来资善堂进学罢。”
光有志向远远不够。
“是。”魏恒大喜,当即俯身拜下。
大约魏恒起了榜样,接下来元清帝再问,还真有几个敢出来发表看法,且都是些十来岁的少年,虽没有魏恒的胆大机敏,却也不差,甚至有几个跟弟妹学了数理化知识,元清帝便也许了几人今后入宫念书。
今年的中秋宴没有歌舞,而是二十三个学生准备的表演,或琴棋书画或诗文朗诵或展示他们的奇巧作品,连三个年纪最的,都手牵手上来唱了一曲水调歌头,这可是昔日昭慈太后的成名曲。
趁着学生们表演的时候,元清帝叫人将做好的玉米土豆和红薯呈了上来,每样五种做法,宗室们见了果然新奇不已,元清帝实在懒得跟他们多言,任凭他们自己摸索。
元清帝这些天已经叫各种土豆红薯做法吃伤了,便只尝了些玉米粥。
肃王也一样,捏了玉米粒在手心把玩。
元清帝余光瞥见,叫梁忠过来吩咐几声。
肃王正看着场中两个孩童在纸上吹墨作画,忽然有太监猫着腰匆匆来到他的桌案前,朝他行了一礼,然后放下一个食盒,开,取出一碗蛋炒饭并几碟配菜,放到了他面前,而后又行了一礼,提着空食盒离去。
肃王怔了怔,心头掠过一丝难以置信,侧首看向元清帝,众目睽睽的场合,他怕暴露对元元的情意,从来克制不敢多看,此时却忍不住。
这一瞧,正好对上元元看过来的目光,那双清冷的眸子里含着笑意,叫他心砰砰直跳,不过只一瞬,元元就收回了目光,细白的手指轻轻抚了抚眉尾。
这是他们的暗号!
肃王摩挲了两下手指,是他们时候在资善堂里,背着太傅互相定下的暗号,元元居然还记得!
他收回目光,看着桌上简单的蛋炒饭,心头火热,压下抑制不住不住想要上扬的唇角,拿起勺子,将碗里的炒饭吃了个一干二净。
中秋宴结束已经是下午未时三刻,宗亲和外戚们纷纷出了宫,元清帝正梳洗换了衣裳,算去见太后,皇后派宫女来给他送了一封邀请函,他心中诧异,叫梁忠呈上来开。
尊敬的皇帝陛下:
今晚戌时,大魏第一届中秋联欢晚会将在集芳园澄碧堂举行,特邀请您前来参加。
穿越者保护协会全体成员期待您的莅临。
元清十二年八月十五。
元清帝心中失笑,拿起邀请函仔细翻看了一遍,不由好奇起来,皇后他们这是想做什么?
想着,等到了戌时,便带着梁忠去了集芳园。
中秋夜,宫里挂起了宫灯,虽比不上上元,却也别有意趣,等进了集芳园,看到面前的情景,不禁一愣。
只间四周灯火全灭,唯有去往澄碧堂的路两侧树上挂满了花灯,这些花灯只有鞠球大,远远瞧去,恍若星辰挂在枝头。
地上也沿路放着绽开的莲花灯,只有巴掌大,一路走过,仿佛踏光而行。
元清帝不免笑着摇了摇头,恐怕论新鲜意趣,没有人能比得过这些穿越者了。
走了一段,忽然瞧见前面岔路口立着一道人影,站在莹莹灯火下,笔直坚毅,仿若磐石,坚定不移,见他过来,微笑行礼:“陛下。”
元清帝远远看着站在树下的肃王,或许是月色明亮,又或许是灯火太美,心头忽然一动,有种奇异的感觉袭上心头。
肃王走近几步:“梁平安发了邀请函给我和邵岩,因没得到陛下准许,不敢贸然进去,只能等在此处。”
邵岩上前行礼:“陛下。”
“啊,哦。”元清帝还没有从刚刚的恍惚中完全抽离出来,“你也在?”
邵岩:……
不,我不在,不,请当我不存在。
作者有话要: 宝保:不,都是月亮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