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四、离开
长安城第一间慈幼局设在了开化坊荐福寺附近,荐福寺的居养院已经建了起来,短短几日,有不少附近的孤寡凭身份牌入住,也有老人结伴来领取口粮和日用品。
为了不让这些慈善成为面子工程,元清帝特意吩咐大理寺在门口设置了举报箱,凡是有寺庙敷衍了事甚至虐待老人的,可以匿名举报,由大理寺派专人调查。
其它各地也一样,在官府门口设立举报箱。
而且为了防止官僧相互,会派记者和当地一些乡绅村长定时参观。
慈幼局也一样,为防止克扣虐待,会定时派人抽查。
当然,元清帝设立举报箱还有其它目的,只是暂时不便立刻拿出来,等大家习惯了举报箱的存在后,再慢慢添加。
慈幼局开门的当日,元清帝特意下旨准许太后皇后等人出宫剪彩,受到邀请的各命妇们纷纷到场,直接借着慈幼局的院子,举办了大魏第一场慈善拍卖。
将慈幼局交给太后皇后几人来管理,是元清帝做了多方考量后的决定。
在面对孤儿方面,女子天生比男子更富同情心更有爱心,尤其自身有子女的,关于现代孤儿院的种种,皇后和梁才人也与他详细谈过,便是主张人人平等,律法更完善的现代都无法避免各种虐待事件出现,何况如今,民间蓄养幼婢的不在少数。
大魏律法规定□□者,绞;未成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更详细些,欺奸有夫之妇者,死;无夫者,杖一百七;十岁以上女者,杖一百七;十岁以下女者,死,虽和同强。
凡豪势之人,强夺良家妻女奸占为妻妾者,绞,夫殴妻致死者,绞,等等。
而对受害女子也有明确安置,□□妻前夫女,并杖一百七,妻离;男妇受翁欺奸,男妇归宗;父妾受欺奸,妇人归宗等等。
然而官府无法时时刻刻盯着每个人,元清帝也顾及不到所有,总会有豪强贵族私下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便是宗室中也有不少,加上受害女子多数都会隐瞒,律法在许多时候形同虚设,元清帝也没有办法,只能慢慢一步步来加强。
加上慈善一事事关大额银钱,天长日久难免财帛动人心。
所以关于慈幼局一事,他思来想去,选择交给太后和皇后几人来办,再加上许多闲来无事的命妇,对这种出风头涨名望的事想必会极热衷。
果不其然,慈善拍卖会当天,算上捐款,总共统计了近三十万贯,还是各命妇们克制后的结果,毕竟没有哪位官员会愿意沾上贪腐的名号。
元清帝瞧着皇后几人一箱箱拉回来的银钱,心中感慨,同时暗下决定,像这样的慈善事业一定要继续下去,扩散到全国,当然相关制度也必须完善。
“这些命妇下次未必会再捐这么多。”皇后也有她的考量,“我算下回连长安城的富商家眷们一道邀请来,恐怕就不是区区三十万贯了,不过要她们甘心捐钱,得有一个彩头,这便得劳烦陛下了。”
“什么彩头?”元清帝问。
皇后笑道:“只需要一个名号就行,义商,凡是捐款数额排到前三的,便可以得到义商的称号,最好再由陛下亲笔题字做成匾额发下去,想必这些富商会趋之若鹜。”
只怕不止长安城的富商,各地的都会赶来。
元清帝不由点头赞道:“不错,此计甚好,朕准了。”
皇后从容道:“陛下且瞧着,我保证会给陛下一个惊喜。”
不止是为了给元清帝一个惊喜,也是为了给大魏的女子争取一些权力,多一个出路。
皇后一直在潜移默化为大魏的女人们争取更多权益,女报虽然为女子们科普了许多安全健康知识,提供了更多的享受,但归根结底只是外在的东西,而且能享受到的依旧只是上层的部分。
这一回的慈善却不同,虽然目前来只是为了凑款,但等队伍壮大起来,保持下去,并且运作得当,便能成为一个为女人们发声的平台,或许需要几年十几年才能做到,但至少比没有强。
而且慈幼局的成立,也为一些寡妇或者无家可去的女子找到了工作,等日后在全国建立起来,会有更多女子找到出路。
因为刚刚举办过慈善拍卖,不宜相隔太短,皇后将下一次拍卖定在了三个月后的端午。
不过有关第一次慈善拍卖的新闻很快登上了时报头条。
一时茶馆里酒楼里都在宣读着有关拍卖的事宜。
“……当日慈善拍卖榜单,诚亲王妃居榜首,郑相夫人、曹相夫人次之,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对三人高义大加赞赏,圣上听闻此事,隔日临朝时特别对诚亲王、郑相与曹相此举多加赞扬,并下旨给予赏赐。”
关于慈善的新闻出来时,大使馆的事情已经定下,主动上奏留下来的韩倬和负伤不得不留下来的刘愿正在茶馆里听着新闻。
刘愿听得津津有味,这些书先生并非干巴巴诵读,都很有一套,不输现代那些主持人,甚至更强,直接可以模仿文章里各人的声音。
《口技》里描述的情形活生生出现在眼前,他如何不着迷。
韩倬则一边听一边结合他知晓的分析,诚亲王是大魏当今的伯父,能从当年诸王夺嫡中安稳活到现在,有这样的财力不稀奇,不过这样毫不避讳露白,应该是想让大魏皇帝照顾其孙辈,听大魏宗室子弟如今都在宫中进学。
郑相与曹相这么做就更好理解了,两人即将要致仕,刷个好名声,也能从容离去。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捐款的总数额,每人捐了多少并没有一一公布,只公布了总数额,便是他听完都忍不住吸了口气。
不由想象若此法在大辽是否可行。
“……禁止民间私自举办慈善拍卖,各地官员筹备,需得上奏朝廷,备案批示,待朝廷派下监察,才准许开办……”
“……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有令,待五月端午会进行第二场慈善拍卖,除命妇外,各地商者也可参加,捐款不限银钱,可以粮食丝绸等相抵,届时商者排行前三者,得陛下亲笔所提义商匾额……”
韩倬这回彻底没了话,如此一来,可以想象能够揽到多少银钱。
几乎从他到大魏开始,各式各样稀奇新鲜事就没有停过,一出接一出,尤其先前的阅兵,吓坏了各国,连他们陛下知晓后也大惊,连夜招来百官商议,最终还是同意了设立大使馆一事。
除了较远的天竺大食外,与大魏紧邻的各国皆同意了此事,如今各国派来的使臣已经陆续到达,住进了建好的各国使馆中。
而他对大魏的印象也从以往的不在意到深深的忌惮。
也更坚定了留在大魏,将观察到的呈给父亲,希望大辽能从中得到借鉴。
然而想到那些枪炮,以及朝中各皇子日渐严重的矛盾,越发年迈的陛下,心中隐忧渐起。
刘愿余光瞥见韩倬的神色,心里叹了口气,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撩对方的原因之一,立场不同,注定了日后不定会站在对立面,他很怂,很怕死,所以只能对不起男神,选择投靠元清帝。
至于辽国,他本来就不是辽国人,没有什么背叛不背叛。
听完最后一条八卦新闻,吃光盘子里最后一根薯条,刘愿擦擦手,又擦擦嘴,一枚黄豆大的丸药顺势落入口中,几乎立刻,他脸色泛白,双唇发紫,头咣当一声冲着桌子磕了下去。
晕倒的瞬间,朝着窗外的方向瞧了一眼,元佩和梁平安可千万要给力啊,赶快拿解药来,还有皇帝陛下,这回总算能相信他了吧,他可是连命都豁出去了。
辽国皇子在茶馆中毒生死不明,几乎不到两刻,消息便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元清帝震怒,立刻派刑部和大理寺清查,出事的茶楼封锁,背后的主家被查出乃吏部郎中卢英。
在辽大使馆的施压下,大理寺不得不先将卢英暂时收押,再继续调查。
不用,这件事自然是元清帝和刘愿联合演出来的,演给吏部尚书刘和来看。
经过锦衣卫连续昼夜不停的调查,至少可以判断吏部郎中卢英确确实实是刘和的人,所以元清帝才会命刘愿在卢英名下的茶馆中发难。
只要能撬开卢英的嘴,便极有可能拿到刘和谋逆的证据。
而与此同时,宫里在悄悄进行一场送别会,梁才人任务完成,要离开了。
“不好意思,我要先回去了。”
梁才人环顾众人一圈,有些不舍。
夏婵抹着眼泪:“梁姐你等着,等我回去一定找你,还好要跟你蹭直播玩呢!”
皇后倒是带着笑:“道别都道别过好几回了,该的都过了,剩下的等回去再,反正我们也不是同一个时间穿越的,别看你现在回去的早,等我回去还比你早半个月。”
一旁的梁平安犹豫了下,掏出一个盒子来递给梁才人:“这个是邵岩叫我给你的,是送别礼物。”
梁才人目光闪了闪,垂眸瞧了一眼,笑着收下:“替我谢谢他。”顿了下,“还有,告诉他保重。”
皇后看向梁才人,神色微愕。
梁才人摇了摇头,没有多言,大家互相拥抱告别。
等皇后几人悄悄离去,梁才人提着食盒去了紫宸殿,名曰为陛下送汤。
两刻钟后,紫宸殿传出消息,梁才人中毒身亡。
作者有话要: 嗯,梁才人下线,算是将她“死”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