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四、水患
元清帝和魏曙的第一次父子谈心还算比较成功, 两人就诚哥儿这个问题达成了一致, 暂且维持魏曙上辈子时的情形, 等他满五岁进学,再将诚哥儿招进宫来做他的伴读,且在诚哥儿十六岁之前, 不得使用诱导手段,若诚哥儿并没有如上辈子那般喜欢上他,那么魏曙就得选择放手。
虽然最后这点在魏曙看来绝无可能, 但还是答应了。
父子单独相处时间快结束的时候, 元清帝将魏曙放下来:“你可想见见你母亲?”
魏曙愣了愣,最终摇了摇头。
刚重生时他惦念着母后, 很想见她,但这几个月过去, 他已经想明白了,这个世界的母后已经不是前世的母后, 见了又如何,徒增伤悲罢了。
“那便罢了。”元清帝其实也不赞同他见,在通过魏曙的心声知晓了他母亲是谁后, 他特意着人去调查过, 那位郑五姑娘在他与皇后大婚的前一月便嫁人了,嫁的是其父同僚之子,两年前随着丈夫外放去了苏州府。
调查来的,两人夫妻恩爱琴瑟和谐,有两子一女, 过得很是不错,郑五姑娘在当地出了名的温柔贤惠,甚至苏州府的慈幼局便是她在领头张罗。
元清帝看到资料有些不相信这个郑五姑娘与魏曙心中那个苛刻偏执的母后是同一个人,但事实证明确实是同一人,不由感慨命运的神奇,这也是他为何不赞同魏曙现在就见诚哥儿的原因,他母后变化如此之大,诚哥儿也未必不会变。
高晏有子的喜悦还没持续多久,几日后河北传来急报,黄河沿岸连日大雨不断,下游决堤,大名府被滚滚河水淹没,水势汹汹,很快蔓延到了山东境内,数万顷良田被淹没,百姓流离失所,尸殍遍野。
元清帝震怒,下令立刻赈灾救民,并派锦衣卫去详查决堤真相,自从制出水泥,知晓了可以用水泥混竹木筑堤,他便拨款勒令黄河沿岸各府县加固堤坝以防水患,不曾想竟有人敢私吞拨款,应付了事!
水患不是事,大魏昔年最严重的一次,三十二个州县受灾,造成了二十八万户流离失所,大魏元气大伤,花费许久才缓和过来,本以为有了竹木混凝土,短时期内不用再怕水患,哪知才不过一年,便出了事,他如何不怒。
正巧高晏就在河北,便立刻传去旨意叫他彻查此事。
同时轰轰烈烈的赈灾活动拉开了帷幕,宫里,皇后和太后起头,趁机裁剪宫中用度,之前端午原为慈幼局筹集到的慈善捐款拨出了一半,换成米面粮食送往灾区。
宫外梁平安和元佩一合计,很快起草出了一篇演讲稿,一边投给时报让快速发行,一边派弟子在东南西三市搭起台子开始进行赈灾捐款动员演讲。
在东市的是宋华,他手里拿着简易的扩音器,站在高台边,撸起袖子嘶声喊着:“……就在几日前,黄河水患,顷刻间,无数同胞失去了家园,嗷嗷待哺的婴孩失去了母亲,白发苍苍的老者失去了儿女……”
路过的百姓纷纷停下脚步,这时大名府水患的消息还没有传的人人皆知,只有一些恰好从大名府及时逃回来的人知晓,闻言一个个震惊惊疑。
宋华见有人围聚过来,声音更拔高了几分:“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名府的灾情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此刻我们的同胞正在受难,他们没有了家没有了亲人,食不果腹伤痕累累,同为大魏百姓,同为华夏子民,我们得团结起来,给与他们力量!”
“天道无情人有情,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坚守互助,洪水又如何,只会使我们更加团结,坚不可摧!今日你为他们奉献一份善心,他日也会有别人为你奉献爱心!”
宋华慷概激昂:“只要我们携手同心众志成城,就不怕任何灾难,我们有爱民如子的圣上,有立刻奔赴第一线的军人,有为受灾群众祈福的所有百姓,大灾有大爱,国难兴邦,天佑大魏!”
“国难兴邦,天佑大魏!”不知是谁跟着喊了一句,紧跟着一声又一声响起,很快连成一片,声音震耳,响彻整个街道。
妇科堂的女学生迅速挂起募捐箱站到人群前,先冲着人群鞠了一躬,站在中间的妇女道:“不论多少只求心意,或许你的一文钱,便能救活一条命。”
这妇女名唤芸娘,便是两月前从平阳府逃来的八个女子中领头的那个,旁边是她十岁出头的女儿兰姐儿。
相比旁边另外几个还有些拘谨羞怯的女学生,兰姐儿就要胆大多了,而且是新学生中学的最快的一个,梁院长亲自夸赞过她。
她此刻肃着一张脸,紧抱着募捐箱,冲着每一个往捐款箱里投下铜钱的人鞠躬,她也曾失去亲人,两年前父亲进山采药时出了意外,她哭了整整半月才缓过来,也知道吃不饱是什么滋味,因着祖母偏心,她和母亲时常饥一顿饱一顿,如今她吃得饱穿得暖,便希望那些遭了灾的百姓也都能得到帮助过得好。
捐款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宋华几乎是不停歇的喊着,到了最后声音嘶哑,已经快要发不出声来,募捐箱已经换了好几个,还有些富户直接写了凭书盖了印章,答应提供粮食。
等演讲结束,看着一箱又一箱的钱,别那些女学生,便是宋华也暗自咋舌,心里对师父的崇拜更加一层。
赈灾演讲只持续了三日,三日不长不短正好,太短有些人还来不及知晓,太长难免引起百姓心理反弹,除了头一日,东市剩下两日都是宋华几个学弟代为演讲的,他喊破了嗓子,一开口声音沙哑的吓人。
不过他也没有走,跟着护卫一道看守募捐箱。
最后一日演讲结束,百姓们慢慢散去,宋华指挥着护卫将箱子搬上马车,这马车还是同四通货运借来的,圣上发了话,四轮马车先用来货运和公车客运,解决了这些再开放给百姓。
正将最后一箱搬上去,几个十来岁的少年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等等等等——”
跑在最前面的那个跑的太快一时没刹住,扑上来撞到了兰姐儿身上。
“哎呦!”
“啊!”
两人没稳住朝地上摔去,幸好旁边有人,伸手接住了,才没真的砸在地上。
“对不住对不住……”少年连忙道歉,动作是习惯性的卑微。
兰姐儿被母亲扶着站稳,摇摇头:“不妨事,你这样着急跑过来可是有事?”
“不是,我们是来捐款的!”少年半垂着头,他身后赶来的几个也都跟他一样,甚至不敢走到前面来,隔着五步远就停了下来,局促的看着宋华几个。
宋华几乎立刻识破了几人的身份,这些显然是贱民巷的孩子,只有贱民巷的孩子,面对他人才会如此姿态,俞六最初便是这副模样,只是如今早已脱胎换骨,非同以往了。
“可是捐款已经结束了。”他道。
不是他瞧不起几人,相反,贱民自己都生活不易,何必为别人来捐款。
少年神色一慌,但很快镇定下来,从怀中掏出一个布袋,抬头对上宋华的目光,认真道:“这钱不是我们从家中拿的,也不是我们偷拿的,是我们几个这三日去搬货得来的辛苦钱。”顿了下,似乎怕宋华不接受,声音涩涩补充道,“不脏的。”
宋华顿时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他自养尊处优,别贱民,便是寻常百姓的生活他都未曾经历过,跟随师父学了法医科后,才渐渐看到了以往看不到的种种,他对贱民是有些偏见的,却不想这几个少年竟会有这样的心性。
压下心中的感慨,道:“既然你们诚心要捐,那我们便破例一回收下了。”着抱了募捐箱递到少年面前,“来,放进去就好。”
少年欢喜,咧嘴一笑,露出两个尖尖的虎牙,显得伶俐可爱,惹得兰姐儿不由多看了两眼。
“快过来捐钱!”少年转头招呼身后的几个同伴,等人过来一枚一枚铜钱分着丢进了募捐箱中,一个个异常兴奋,仿佛完成了什么重要大事。
宋华瞧着起了爱才之心,问道:“你可是读过书?”
少年迟疑,道:“只是识得几个字罢了,算不上读过书。”
宋华笑道:“我观你行事品性,你可愿随我去医学堂学法医?”
少年目光先是一亮,随后摇摇头:“不了,我已经答应了别人,要随他一道做事,不能失信。”
宋华不由对他更另眼相看了,贱民中有这样品性的孩子,实在难得,若刚刚是起了爱才之心,这下是真的想要将人招揽回去了,法医科需要的便是这种品性的学生。
“你答应了何人,我去同他。”
少年却坚定拒绝了:“答应的事就得做到,不能话不算数。”
宋华又劝了几回,甚至连自己的身份都摆出来了,仍旧没有动少年,干脆道:“你要随那人去做什么事,我派人帮你们一道去办,待事毕再来医学堂也不迟。”
少年又笑了,露出虎牙,目光晶亮:“我要去西天!我听书的了&lt西游记&gt,我想去天竺一趟,不定我会比唐僧和孙悟空还早到一步!”
宋华顿时明了,又是一个被《西游记》中的天竺遍地是黄金吸引想去掘金的,自从《西游记》问世,不少百姓被里头描述的情形震到,有算去高丽国挖高丽参的,或者去交织算倒卖玳瑁象牙,去蒲甘挖玉石原石等等,恐怕日后伴随着《西游记》对其它各国越来越多的描述,着发财梦出去的百姓也会越来也多。
显然是劝不动少年了,便叹气道:“既如此,我便不再劝你了,不过哪一日你回来仍旧可以来找我。”
少年感激道:“谢谢大人。”
放了少年离开,宋华正要转身,忽然想起什么叫住少年:“啊,险些忘了,你叫什么?”
少年回过头来:“朱驯,我叫朱驯!”
很多年以后,朱驯这个名字出现在教科书上,被称为大魏第一富商,著名经济学家,开启全面国际贸易第一人。
作者有话要: 更晚了,抱歉,年底有点忙,隔壁算上今天欠了两更了,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