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八十八)
陈宇叹了口气,将他当时在城墙文化的所见所闻都了出来。
他刚入职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找到了一份还算舒服的工作,加上实习时前辈们都对这家公司赞不绝口,让陈宇有了奋斗的念头,想要在城墙设计成就自己的事业。
陈宇也不准,他是什么时候感到奇怪的。公司的老总宋诚强事业心很重,凡是公司里的事情,他都要过问,也告诉所有的新员工,如果遇到工作上或者生活上的问题,随时可以和他沟通,他不希望和员工之间有距离,有隔阂。不过真的会主动去找宋诚强的人并不多,倒是宋诚强经常喊一些员工去办公室聊天。
陈宇的工作内容并不复杂,前辈们也会一点点教他专业上的东西,他也觉得十分充实。但有一点让他很不能接受,那就是这家公司每天到了下班时间没有人走,大家都坐在位置上继续办公。他以为这就是设计行业的现状,后来发现,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在工作,他们有的在打游戏,有的在刷八卦,但都留在了公司里。只有极少数的人,是因为头的工作没有完成留下来的。
陈宇和一起进来的同事聊过这个情况,同事这也算是常见现象了。他之前的公司也是,但是没有城墙设计这么普遍,还是偶尔有人拎着包大摇大摆离开的。陈宇很快也看见了准点下班的人,不过不是大摇大摆,而是偷偷摸摸,猫着腰离开了办公室。
似乎所有人都认同了这种自愿加班的情况,当前辈们都“任劳任怨”地加班时,他们这些新员工自然也就只能忍着了。
那个猫着腰离开的人,第二天被宋诚强叫去了办公室,聊了将近一个半时,几乎是哭着出来的。
没几天,和陈宇一起进公司的同事悄无声息地辞了职。陈宇问他为什么,他这家公司不能待久了,不然就和那些前辈一样,要待到公司不要你的时候了。那时候陈宇还不懂,他的工作经验也没有那个同事丰富,以为他只是受不了每天加班,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这事其实不是这样,直到他和一个同事走得很近,那个同事叫裴诗言,是个女性,今年三十五、六岁,毕业后换过两份短期的工作后,就一直在这里上班。起初陈宇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去请教裴诗言,这方面的工作只有她有经验,一来二去,再加上陈宇外向开朗的性格,两人很快熟络了起来。
裴诗言不是那种喜欢主动找人聊天的类型,她总是喜欢坐在座位上,低着头处理自己的工作。知道她在公司待了很久,陈宇很想从她口中知道一些公司的道消息或者八卦什么的。虽然裴诗言看起来并不像是扎在人群中讨论八卦的人,但她还是告诉陈宇很多他不知道的事情,包括管理层的事情。
裴诗言算是部门的领导,但是因为公司人少,加上她也没什么领导的架子,很容易就和大家打成一团,但也很容易让大家忽视她领导的地位。陈宇看出了这点,便在大家越线的时候让大家注意,听裴诗言的意见。因此,两人私下的关系就更好了。
入职个把月后,陈宇原本的热情很快就被每天没有理由的加班消耗地差不多了。他在这时候注意到了,裴诗言也经常被宋诚强叫去谈话。陈宇很好奇,因为他入职以后,一直没有被宋诚强叫去,他自己当然也不敢主动去找公司的大领导。
所以,在裴诗言回来以后,他想去问问,一般宋诚强谈话的内容是什么。谁知道,裴诗言当时情绪不好,自然也没有什么好语气。陈宇知道裴诗言的为人,并不怪她,只是好奇,她是不是因为工作上面的事情被批评了。
晚上的时候,他收到了裴诗言的短信,告诉他不要急,等到他工作满三个月,宋诚强会让他的直属上司给他一个简单的评价,然后宋诚强才会找他。
这件事隐隐让陈宇感到了不安。当他开始疑心的时候,就发现这家公司所有的人,都有些不太正常。他找了个会,找到了那个辞职的前同事,请他吃了饭,也向他请教了为什么那么快离职的事情。
前同事见他人还不错,就告诉他,不管什么公司,不管里面的员工多么齐心协力想要成功,公司里总要那么几个不服管的人。这是概率上的事。当他在公司待了那么久,他没有发现这样的人,那就明,这家公司的管理非常严苛,那些刺头儿曾经是存在的,后来因为领导不喜欢,都辞退了,只剩下这些听话的人。这就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要做到多少才能让领导满意呢?比如每天留下来加班,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呢?除了加班这种表面上的东西,还有一些内在的标准,看不到的标准。第二,这是一家设计公司,如果员工人人都接受循规蹈矩才是正确的,那么这家公司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发展。所以,他选择当立断,离开这里。
陈宇觉得他的有道理,他好几次看到从宋诚强办公室出来的同事情绪都不太对,又把这件事给了前同事听。他听完只是摇了摇头,让陈宇感觉不对的话马上离职。
没想到,陈宇还没有离职的时候,裴诗言离职了。她没有和任何人自己的打算,和往常一样去了宋诚强的办公室,半个时后出来,和大家告别,去人事部办流程去了。陈宇受到了冲击,他追了上去,想问问裴诗言,为什么这么突然。
裴诗言,她病了,不能再工作了。
她没有告诉陈宇她得了什么病,她就这么默默办完流程,离开了这家工作了十多年的公司。
陈宇很快熬完了三个月,果然,宋诚强在一个闷热的下午,把他叫去办公室谈话。他没想到,初次谈话持续了三个多时。
在这三个时里,他基本上把自己二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和家庭情况全部和盘托出。这一点,他后来想起来,觉得很荒谬,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就这样全出来了。
宋诚强把陈宇直属上司的评价打印了出来,逐条念出来并且分析。无论是正面评价还是负面评价,宋诚强都在其中找到了陈宇的优势,并且鼓励陈宇把这些优势保持下去。关于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比如陈宇在设计知识方面的不足,宋诚强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会安排员工带教,让他能在专业知识上有所进步。最后,他希望陈宇对自己负责,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也对公司负责,不负公司的栽培。
三个时后,陈宇恍恍惚惚地站在宋诚强办公室的门口,他忘记了之前的怀疑,满脑子都是光明的未来。
陈宇恍如打了鸡血一样地兴奋,迫不及待要为公司发光发热了。他甚至忘记了裴诗言时不时地哀伤,感觉平时加班也有了意义。这一切,都是因为宋诚强给了他一个盼头。
陈宇的事业却并没有因为几次谈话得到什么进展,他依旧要弥补许多专业上的空缺,虽然他知道同事和领导都在鼓励他,帮助他,但当他的成果摆在宋诚强面前时,他还是能看出宋诚强最初表现出的失望。虽然很短暂,但是陈宇捕捉到了。不管之后宋诚强了多少勉励的话,他的心里还是有些空荡荡的。
他没有达到领导的期待,他的能力不足以得到领导的重视。
又过了一段时间,宋诚强开始渐渐批评他,有时甚至是在别的同事面前斥责他,斥责完会叫他去办公室,告诉他不要放在心上,最近压力大,刚刚只是没有控制住脾气,再加上他的工作确实有纰漏,不当众责骂两句不过去,不能让同事们觉得太过袒护他。
陈宇想到了之前宋诚强的表现,也认同了他的辞。但这种情况,只增不减。
当他再和前同事一起出来吃饭的时候,前同事看出了端倪。陈宇不开心了。他以前一直是一个逗别人开心的开心果,现在,整个人都是愁眉苦脸的。他坚持让陈宇出最近发生了什么。听完以后,他一脸严肃地让陈宇选择辞职。
当时的陈宇一下子难以接受这样的建议,前同事让他自己感受自己的变化,如果觉得不对,最好去见一下裴诗言,也许见过裴诗言,他就能想通了。
陈宇半信半疑地回到了公司,他发现自己确实一直处于不开心的状态,这是他以前从来不会的。而且他不开心的源泉,都是外界给的,他突然抬起头,扫视了一遍周围的同事,没有一个人的脸上是笑容,但他们完全不觉得奇怪,不,他们已经习惯了,习惯没有笑容了。
前同事坚持每天主动和陈宇打电话,只是随便聊些什么,但至少让陈宇能够疏解疏解压力。
那天,又有一个人,眼里泛着泪花从宋诚强办公室里走了出来。陈宇没有接前同事的电话,而是直接去见了裴诗言。
裴诗言穿着一身宽松的衣服在商场里见了他。她看到陈宇的时候,皱起了眉头。当时那个阳光大男孩已经不见了,他看起来更像是被生活和工作压垮的中年人。
裴诗言倒是看起来云淡风轻了许多,她没有去问陈宇这些日子经历了什么,只是告诉他,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裴诗言意识到自己的状况时,已经很晚了,这让她不得不停下里的工作,去看心理医生。但是陈宇还来得及,他才刚刚开始。
裴诗言没有过一句宋诚强的不是,但是却让陈宇意识到了问题的根源,正是宋诚强一次又一次的“善意”的谈话。最后,裴诗言给了他一张名片,那是裴诗言的心理医生,她觉得陈宇也许也需要。
陈宇抽空去见了几次心理医生,还好他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而且受到的影响也不深。心理医生将某种职场领导会使用的段和他一,他就明白了。当他回到了办公室,他越看宋诚强,越觉得他恶心,觉得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操控着别人。他看着身边的同事,数十年如一日地洗脑,已经让他们对宋诚强越来越忠心,也让他们和快乐、和家人、和朋友越来越疏远。
当他看清了眼前的一切时,他像裴诗言一样,站了起来,走到了那间影响他心情的办公室里,用最快的速度,递交了辞呈。
宋诚强刚开始有些吃惊,他知道陈宇去意已决后,并没有挽留,只是点点头,让他去办离职续了。
陈宇带着自己的东西离开这栋楼时,突然觉得天空都开阔了许多。他从来没注意过,路边的花坛里,有这么多鲜艳的花,也从来没注意过,树上会传来阵阵鸟叫。他好像从来没有认识过这个世界,看着什么心里都觉得欢喜。
他的作息规律了起来,以前喜欢熬夜,因为熬夜能为他争取多一些私人时间,如果睡觉的话,一睁眼又要去上班了。每天睁开眼都是痛苦的开始,从痛苦中开始,从不舍中结束。
陈宇找了份麻辣烫店的工作,晚上还要去上设计课,他的作品偶尔会被人看中,虽然现在艰苦,但他看得到未来,再加上裴诗言的帮忙,都在慢慢好起来。
经常有同事找他聊天,他也乐得和他们交流,他现在回望那些同事,仿佛在凝望深渊下、泥淖里苦苦挣扎却不知自救的人。可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
陈宇叹了口气,良久才道:“我现在才看清楚,人和人之间,最难能可贵的是真诚相待。他们可以通过揣摩心理,来让彼此间的相处更为和睦。但最邪恶之人,也会利用人的心理,去操控、折磨,毁掉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平心而论,换位思考,对他们来是没有用的。因为这种人,没有心。也不配有。”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