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再深造
正月十五刚过,王新归心似箭地从老家返回邳阳。
“老家同意了!”一见到任莹莹,王新就高兴地向她报喜道。
“真的呀!太好了!”她高兴地问:“工作难度很大吧?”
“一点也不大!”他笑着:“媛媛毕竟是老人的亲‘孙女’嘛!”
“嗯——?你的是什么意思呀!我怎么没有听懂呢!”
“我把工作过程和你了,你就懂了。”
于是,王新把回老家做工作的过程对她了一遍。
“是这样啊!也难为你了!为了我和孩子,你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她听完后。
“这个人格值得牺牲!它让媛媛彻底成为老人的亲孙女。再,这个人格的牺牲对象又是你!我有什么不愿意的呢!”他真诚地。
“王新!你真好!”她忍不住地又道。
“因为你好,我才这么好。”
“好了!别你的因果关系了。咱们结婚的事吧!”她想了想:“我想咱们结婚后,先在我这边住。你在你们单位呢!也排着分房的队。等排上了,就把大娘——不,把妈接来了,让她随便住哪边都行。这样,我们就可以全力地孝敬她老人家了。”她。
“我们单位近几年增加了不少新职工,住房非常紧张。夏天和李兴结婚时就排了队,到现在都还一直住在父母家呢!”他:“估计咱们有你这间房子后,我们那里就更要不上了!我们单位的分房原则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既然我们有地方住了,就得优先考虑结婚后还没有地方住的人。”
“唉!那什么时候才能让妈过来呢!”
“那只能等会了!”
“那咱俩什么时候去民政局呢?”她问道。
“我想把房子先整修一下!整修完后就去。”
“结婚后,我还叫你弟弟吗?”她笑着。
“我不想你那样称呼了!”他想了想:“因为那个‘姐弟’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得而为之的称呼。看似亲近,实则疏远!”
“你的对!我们已经是夫妻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王新既当木工,又当泥瓦工和油漆工,抽空把房子整修一新。
没有请客,没有受礼,只是结婚登记那天和童稚一家人在一起吃了顿饭,就算举办了婚礼。这样,这对相识整整0年的有情“姐弟”,终于“千里姻缘一线牵”。
“对的人能相遇是幸福的,又重逢是更幸福的,又重逢后再不分开是最幸福的!”新婚之夜,沉浸在幸福之中的王新由衷地。
“是的!我现在就是最幸福的人!”任莹莹激动地。
结婚后,任齐媛开始改称王新为爸爸。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其乐融融,过得非常幸福、快乐。
与任莹莹喜结良缘后,王新写了如下的七律诗句:
失联八载终无影,谁晓不期遇故人。遥远才能知马力,艰难之处见真心。
你情我愿牵红线,顺理成章凤侣姻。无论路途多坎坷,同舟共济度红尘。
王新结婚以后,一直没有看到过康一玫,心里很纳闷。
这天,他碰到毕超英后,不禁问道:“好久没有看到你康姐们了,是不是结婚生孩子去了!”
“不是。她辞职了!”毕超英:“辞职后和老公一起去了北京,是要在首都发展。”
“是嘛!希望她获得成功吧!”
随着研究生招生面的扩大,这年研究所也被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有欧阳凯、童稚等。
很快,研究所就成立了招生办公室,制定了招生简章,发出招生通知。
这天,王新对任莹莹:“我想报考研究生!”
“你考吧!这是你多年的愿望。考上了就读。我全力支持你!”她:“家里的事你放心,有我呢!”
他遂报考了欧阳凯的硕士研究生。
一个月以后,招生考试正式开始。
参加考试的考生,除了一部分和王新一样是工农兵学员外,大部分的是966年前入学后毕业的老大学生。他们好多都是当年在校的尖子生。
由于多年没有招收研究生了,所以就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立桥”的状况,竞争非常激烈。
王新本来基础就比不过这些尖子生,再加上复习时间短、录取名额少等原因,所以他这次没有考上。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重振旗鼓,为下一年的考试做起了准备。他除了温习一些相关课程外,还参加了工程院举办的一个英语提高班和广播电台函授班。
转眼春节又到了,王新携妻子任莹莹和女儿任齐媛高高兴兴地回到老家。
这是王家早就盼望的一个春节,也是王家最喜庆的一个春节,自然请了亲朋好友来庆贺一番。
春节期间,王大妮领着自己可爱的“亲侄女”,东家进、西家出地“臭显摆”着,比自己当年有了孩子都高兴。
“哎!去年问你时,不是五妮还没有结婚嘛!怎么孩子突然就这么大了?”人们人好奇地问她。
“其实他早就结了!只是没有告诉我们。”王大妮编着瞎话,掩盖着弟弟那“不光彩的出轨行为”。
“那为什么呀!”
“谁知道呢!现在的人和咱们想的不一样!咱也不愿意多问人家。”她搪塞道。
“肯定是结婚以前就和让人家那样了!结果不心有了孩子,不要人家也不行了。”有人私底下猜测。
“很可能!”聊天者也认同道。
临走时,他俩还去石铺头任莹莹父母坟上上了坟,整理了坟茔。
不觉又过了半年,又到了考研的时刻。
由于这年的研究生招生新增了定向培养和在职培养的指标,他便报考了欧阳凯的在职研究生。
因为这一年他准备比较充分,所以答起题来不能“下笔如有神”,但也感觉轻车熟路。
有两道专业考题,看着似曾相识,就像是专门为他而准备的。
在专业基础的试题中,有一道理论推导题,似乎在夏皮罗ah著的可压缩流的动力学与热力学一书里看到过类似推导过程。于是,他一边回忆,一边推导,很快就推导出来了。
在专业应用的试题中有一道题,是让计算一个特定环境条件下热的工况。他觉得在欧阳凯编写的热原理一书里见过这种特定条件下的描述,并且还有图解示例。所以,他就在书里那个描述的基础上,胸有成竹地进行了计算。
通过一年的外语补习,他的外语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外语考试成绩比上一年好了很多。
由于数学一直是他的强项,自然考得也不错。
由于比上一年准备的充分,他终于如愿以偿。
“功夫不负有心人!祝贺你呀!”考上硕士研究生后,童稚高兴地对他:“看来当初我没有看错你!”
“姑父!其实我并没有那么好。客观地,今年我能考上,一来是今年老大学生报名的少了,二来招生名额也增加了,三来完全恢复高考后入学的大学生还没有到毕业季,让我正好打了一个时间差,进入了生源低谷期。另外,我考完后也和你了,正好赶上我对那两道专业题又很熟悉,要不我还不一定能考得上呢!”王新真诚地。
“我不否认你的话,但这几年和你同期毕业的大学生中,咱们所为什么就你一个考上了呢?这难道不也明点问题吗?不也明你还是有一定的相对实力吗?关于你的那两道专业题,就是考查学生平时看书学习的情况,因为那两本书是这个专业必看的经典书籍。只要看过那两本书,一般应该会做。”
“我知道了!”
“考上只是一个好的开端,学习是个实实在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懈怠,等待你的将是更艰苦的努力与付出。我和全家会全力支持你的,你就全力以赴吧!”
“谢谢您老的鼓励和支持!”
读研的第一年为基础课的学习,要在北京的研究生院进行。
临到北京前,童稚语重心长地对他:“这一年虽然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但这个学习不同于大学的学习。不是要听多少课,学多少东西,而是要学会怎样学习。想看的书很多,但要有选择地看。有的书,必须认真读,必须读懂。有的书,了解一下大概内容就行,只要以后你需要这方面知识的时候,知道在这本书里有,在哪个章节去找就行了。”
“记住了!”
在研究生院,与王新同宿舍的同学叫杨晚生,是童稚的统招研究生,比王新两岁,是最后的一届工农兵学员,毕业后分配到兰州物理所,还没有结婚。
很快,他俩就成了好朋友。
研究生的课程,没有在大学时那样密集。听不听比较自由,听谁的课自己去选,只要考试能通过和拿够学分就行。
王新来北京后很少外出活动,好多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和资料室里度过的。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去航天部的文献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等查阅文献资料。为开题报告做着准备。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