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扫盲班

A+A-

    52

    阮恬恬第二天醒来腰酸背痛,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捂着腰缓了半天才爬下床。

    夏日的暴雨来得快去的也快,明净如洗,天空呈现出澄澈的蓝,正是阮恬恬最喜欢的那种颜色。她在檐下站了半天,顾昶在院里奋笔疾书,唐宝拿着昨日收来的稻苞虫喂了鸡,准备将鸭鹅赶去田里。

    “宝儿!”阮恬恬大叫一声:“等我!”

    她不放心田里,匆匆忙忙洗脸刷牙,抓了个豆包吃了两口便跟着唐宝一起去了田间。

    晨起清凉,老李早早带着人在田中围看,见阮恬恬赶到,大家兴奋道:“东家!虫子没了!”

    阮恬恬一听,心放下了一半,又亲自下田,找了昨日虫害最严重的那几株查看。她惊讶的发现,原本藏在叶鞘中的卵粒竟然不见了。

    心思婉转,阮恬恬当即就想到,一定是昨晚的雨!

    他们梳理过一遍秧田,卵虫本就摇摇欲坠,一场暴雨袭来,将它们纷纷打落。

    阮恬恬脸上顿时浮现出笑意:“太好了!”

    老李也高兴,忙问:“东家,这还会有吗?”

    阮恬恬不敢打包票,叹了口气:“这几日还是要麻烦大家,除草的时候多看看,若有发现幼虫或茧,务必要除去。”

    老李面色严肃点头:“东家放心,包在我身上!”

    阮恬恬又一计:“将那些鸭鹅赶进一二号田。”

    老李立刻就懂,禽类食虫,这些鸭鹅也能帮不少忙呢!

    阮恬恬早上起来还在愁地里的虫卵到底咋办,没想到老天帮了大忙!去田间转悠一圈后转悠为喜,领着唐宝高高兴兴的回了家。

    午时唐大刀从云中城回来,买了一箩筐质量可观的梳子。阮恬恬让唐宝和昶儿挨家去还,自己则选了把嵌着珠子的前往李家。

    李妹带着和大哥不清不楚的侍女丽娘回来,李家彻底翻了天。李春花来顾家哭过一会,阮恬恬也给她支过招。

    只是阮恬恬这阵太忙,也不知李春花近况如何。

    她拿梳子敲门,开门大的是李家大孙子李德柱,德柱见是阮恬恬,乖乖叫道:“阮姨!”

    “你娘呢?”阮恬恬随给了他几块糕点:“近日怎不去和昶儿他们一起念书?”

    李德柱蔫头蔫脑,年纪竟是叹了口气:“爹不让去,家里也闹,阮姨看我都瘦了。”

    阮恬恬跟着他往里走,远远听到院里笑闹传来,但李春花所在的屋前却安安静静。李德柱将她领过去,阮恬恬敲门,李春花惊讶:“妹妹!你怎么来了?”

    李春花虽有些孤寂,但精神面貌不错,脸上还略施淡妆。阮恬恬放心几分,将梳子递给李春花:“近来可好?姐姐气色倒是不错。”

    李春花苦笑并不多言,摩挲着梳子迟疑道:“这太贵重了”

    那把梳子是阮恬恬托唐大刀专门选的,雕刻十分精美,阮恬恬笑道:“昨日多亏了姐姐,不然我那田里要遭殃。”

    李春花突然道:“妹妹,我好生羡慕你。”

    “自由自在仿佛没什么能拘束你。”

    阮恬恬一时不知道怎么,片刻后回答:“嗯自由都是自己给的姐姐,这是你的人生。”

    她撩撩头发,微微侧了下头:“你是一个独立的人,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主宰你的人生。”

    李春花一怔。

    阮恬恬不欲多言,两人又聊了些别的话题。李春花将阮恬恬送到门外,那丽娘和李家妹从屋里出来,看见两人皆是一愣。可谓造化弄人,几个月前阮恬恬与顾母还从李妹这里求了路引文书,如今个人际遇却大有不同。

    “哟,这不是顾氏吗?”李妹率先开头。

    阮恬恬客气笑,点了头算回应。那丽娘却仍带着趾高气昂的气息,又因看她与李春花在一起,满是不乐:“顾家这寡妇,也太没规矩了!”

    李春花气,上前就要与她理论。阮恬恬稍稍拉住她,满不在乎道:“主子话,奴婢也敢插嘴?我夫还未死呢,倒是你家老爷啧。”

    “你!”丽娘脸上一阵青白,阮恬恬轻蔑看她:“我夫功名在身,我是举人夫人。顾家正房还在云中城住着呢,也容你来腌臜?”

    “若不是没带侍卫出来,今日定将你掌嘴到不出话来。”

    完,阮恬恬也懒得看那主仆二人,转身离去。

    独留李妹和丽娘气得发抖,李春花看在眼里,心中满是快意。她追上阮恬恬,将其送到院外,突然道:“妹妹,我想明白了。”

    阮恬恬一笑,回道:“有事尽管来寻我。”

    李春花眼里也闪过一丝笑意。

    初次除虫之后,老李又带人花了四五天,将五亩地全都检查了一遍,零零散散又捉到不少。事后统计,一号田里的虫害情况最遭,唐大刀想了几日,问阮恬恬:“和这批种子之前没有经过东家挑选有关吗?”

    阮恬恬点头肯定,虫害会藏在种子里,也会藏在沉眠的土壤中。种田往往不是当年的事,要从头一年便打好基础。

    唐大刀喃喃道:“我都记不清东家都干了什么了,当时真应该记下来。”

    阮恬恬心中一动,准备将种田选种包括前期准备以及后续发展的一系列事写下来。她以前也汇编过这种科学指导册子,只要有识字的人,就能推广开。

    她将自己的想法写到信上,夹杂在家常话里寄给了远方的顾云。

    富贵院里,顾云读着家书,似乎能透过信纸闻到女人身上的香气。他看着那带有几分稚气的字体,笑着从书房中挑出上好的笔墨,又让人用徽州的宣纸装订成册,准备走驿道加急给阮恬恬寄去。

    夏来树长,料理完虫害之后大家终于空出来,将阮恬恬想了几个月的厂房建好了。红砖堆瓦,木梁旋绕,阮恬恬进去转了一圈,心里特别满意!

    地方大,分为了储存和工作区。石磨毛驴搬了家,麦粉和收来的原材料也分门别类放好了。临时赶回东村的唐大刀呼出一口气,心想从下线收来的五谷杂粮也终于有地方存储了。

    此时云中城的五谷到访热度已经降到正常水平,唐大刀维系着上层为主的重要客户,而让两人都没想到的是,五谷到访的散货竟然卖得也不错!很多人家没有长期预订的能力,却也愿意偶尔买上一些,改善一下口味。

    在此前提下,城北的平价粮铺也悄然开了起来。

    虽然没有五谷到访用心,但这家“盈丰粮铺”做的也是分门别类整洁大方,舒适的购物环境给人带来了轻松体验。

    阮恬恬没让唐大刀大肆宣传两家店的关系,但招牌右下角的徽标也没藏着。开了几天,百姓们也自然发现了两家店的关系。

    这时,阮恬恬让人大方承认,两家铺子的老板是一人。但是五谷到访里面挑选出来的是精品,盈丰粮铺则是普通的粮食,以基础米面杂豆为主。

    这样一来,很多普通人买不起五谷到访,便来盈丰粮铺采买。又因为铺子地处城北居住区,十分接地气,收益一时之间竟然也不错。

    有了两家铺子,唐大刀彻底被困在云中城,分身乏力到连送货也需要苟三与崔家汉子帮忙。

    东村的阮恬恬乐得当甩掌柜,每日潇潇洒洒给一家老研究吃食,想起来了便写两笔自己的种田心得。期间她又安排人给地里施肥一次,早期堆在一起的粪便草木灰成了上好的养料,几天下去虫害带来的损失几乎微乎其微,负责种田的老李脸上也总算带了笑意。

    插秧三十余日,眼前一片青嫩,转眼就到了分蘖期。

    分蘖与后期稻穗形成息息相关,阮恬恬日日去田间查看,让人封住河中的闸口,采用浅水培养。古代没有化学肥,她只能根据经验让大家施人工肥,经过一系列促蘖段,田间的水稻终于稳定在一个较为平和的状态!

    直到抽穗前,他们都可以歇息一阵了。

    田间不忙,孩子们也挤在村头院跟着昶儿念书。阮恬恬一合计,干脆将“扫盲班”开起来吧!

    反正就算她写科普册子,也需要大家读得懂不是?

    阮恬恬和顾母商议了一下,顾母大为赞同。这几个月的乡野生活让她感到很舒服,也愿意为村里人做点事情。除去庙屋的流民们,阮恬恬还让李春花在村里进行了通知,可惜由于太过匆忙,等到开班那天,村里竟然只陆陆续续来了四五个。

    她无奈,不过也管不了那么多。大家选了下午不忙的时候,在村头树荫底下围成一群。阮恬恬让苟三做了支架和板子来当黑板,按照顾云先前帮忙写得启蒙书,从头开始教大家识字!

    也就是这天晚上,她收到了远到而来的笔墨纸砚。阮恬恬摸着那些东西,明白想容对自己的支持,心里满是甜!

    她突然很想他,想见他,想和他光明正大在一起。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