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物流商机
94
半年前,唐大刀带着五百两银子,跟着老马一路向南。他按照原先做好的计划,每到一处,便与那处的本地车队混熟。唐大刀起先还准备前往南方,但一个月后就改变了路线,游走于大启北境十三城。
他原先便对这片熟悉,此时也很好上。唐大刀一步一步将短途运输收编,在当地寻找值得信赖的人,按照脑海中的规划,部署了五条路线。
这五条线路最短的也要跨越三个城池,唐大刀一边实践一边改进,运用了不少阮恬恬科普的概念。他在每个城池之间建立枢纽,四处八方的货物被汇聚在一起,再由专人分门别类,按照需要最终目的地划分,再交予当地的短途车队,以完成整个物流链。
除去云中、广宁、慎北,北境十三城,唐大刀设了五个“枢纽”。
“我暂时没敢打福余堂的号,”唐大刀道:“对于那些短途车队,我们也并没有彻底收编。他们平日还是各跑各的,若我们有货,便托付给他们。”
阮恬恬听后便明白了唐大刀的意思,他现在所做的相当于外包。勉强让这条运输链有了雏形,若确定能做,那收编车队等事儿皆可细谈。
“我试着接了几次货物运输,不知是不是因为量少,暂时没出乱子。”
阮恬恬听后点了点头,又问:“若将一切安排妥当,需要多少银两?”
唐大刀日常在盘算这些,闻言立刻拿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数字。
“各地价格不同我的意思,咱们在没有固定生意前,大可采用如今的这种形式。若是东家不放心,自可请人全程负责,跟着货物各个城池辗转马队走上一趟,这样算下来也比购买整支马队划算。”
唐大刀的并非没有道理,然而他们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货物从哪来?
一般商家运货,都是有固定的马队。若是让那些马队继续进行自己的生意,那么他们的市场在哪里?
这也正是唐大刀理不顺的地方,阮恬恬想了片刻,发现其实有两种解决办法。
一个是财大气粗,将市面上马队购买收编,抢夺他们的原有市场。当你掌控大多市场的时候,便可为所欲为。在后世,资本一次一次证明此法的可行性。
然而这种方法所需要的银两成千上万,阮恬恬暂时无力承担。
第二,就是他们突然有一大笔固定订单,用那些订单养活自己,然后一点点积累原始资本,吞并他人。
阮恬恬抓耳挠腮,只觉得两个方法都难于上青天。
这一年赚了点钱,但也还是太穷了!她只能先安抚唐大刀,反正暂时没生意,五个枢纽点也花不了什么钱。只让唐大刀先行休息,她再来想想办法。
顾云见此,便给阮恬恬出了个主意。
大启北境的将士们大多是从十三城征调,大家常年驻扎,无法回家。与家中联系,全靠同乡役满归家的战友拖带。若是能以低点的价格为他们运送一些信件或是的物品,想来这些将士都十分愿意。
阮恬恬一听眼睛便亮了,运送信件和物不值钱,但军中的将士可是成千上万,若是量大,那也是一份很可观的收入。而且这事如果长远的看来,有了和军中合作的招牌,他们只要不出岔子将东西运送到战士们家人中,便能积累起名声。
有了名声,就会有人慕名而来。
阮恬恬越想越觉得可行,激动地拍了顾云的大腿,喃喃道:“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顾云挑眉,熟练拉起阮恬恬的,对女人道:“年关将近,若唐大刀已经做好准备,便可去边关一看。”
阮恬恬听懂顾云的意思,春节思乡,不能归家的战士们都盼望着与家人联系。这一来一会,运输量十分可观。
她隐隐有些心动,第二日将顾云的辞告诉了唐大刀。唐大刀满脸震惊,也是拍腿惊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东家,这事可做!”
寻常人无法深入前线,但这事对顾云来讲还不容易吗!再加上他们有通关文书,连速度都要比旁人快上几天。
唐大刀几乎立刻就想动身,亲自前往边关。阮恬恬却将他拦住:“你这回来还没几天呢,怎么样也过完冬至再走吧?”
唐大刀心急,但想到离冬至也没两三天了,他便留了下来。另一边,为了支持娘子的事业,顾云拉着桑若羽一人写了封推介书,有此物在身,唐大刀去边关便多有便利。
唐宝知道唐大刀又要走,有几分闷闷不乐。阮恬恬看在眼里,忍不住劝唐大刀:“要不然过完年再去?我们也不用这么急。”
唐大刀则笑着摇头:“东家,做生意哪有你这样的?宝儿有东家照顾,我很放心。”
这话所不假,唐大刀做货商的时候也时常将唐宝放在家中,最后是没有办法了才带着儿子一起上路。如今孩子有了稳定居所,有饭吃,有书读,还有那顶厉害的刘侍卫教授武功,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他早一点将这事儿办妥,也早一点彻底放松不是?
阮恬恬见状,心里满满都是感激。福余堂如今这等规模,少不了唐大刀和李春花的全力以赴。要是她自己,绝对无法做出如今这种局面。
冬至这天,她便叫回了李春花,邀请了桑若羽,大家一起在院里面包饺子!
她从冬至就要吃饺子,被耳提面命不吃饺子冻掉耳朵。后来发现南方冬至吃汤圆,还着实震惊了一番。她在外多年,却依旧遵循着时候的习惯。
因着人多,阮恬恬也准备了多种馅料。最常见的白菜、芹菜、莲藕与猪肉混在一起,里面加蛋加麻油,最为普通好吃。除此之外,她还取出了备受喜爱的辣白菜,又找了秋天时储存的玉米粒,将饺子变得不再那么单一。
昶儿和唐宝都是第一次包饺子,两个孩子热情极高,笨笨脚却天真可爱,阮恬恬看见后忍俊不禁。让人意外的是顾云竟然十分巧,将饺子包的轻盈饱满。刘启之和唐大刀则狠狠添着馅料,包出的饺子一看就会被煮破。
而罗二干脆在一边装傻,随捏着面团。
至于桑若羽,不也罢。
饺子下锅又出锅,装了足足十余个盘子。阮恬恬调了她擅长的汁水,还给母娘单独做了开胃的酸汤水饺。一家人热热闹闹,吃得格外开心。
这个冬天,虽然充满了变故,但又因大家都在一起,变得温暖了起来。
翌日,唐大刀带着桑若羽亲写的批文外加顾云指派的三两侍卫远赴边关,而阮恬恬也在思索搬回云中城的事。原因无他,这院虽好,但底子不行。天气越来越冷,屋里加了炭火也不暖和。
别孩,她自己都有些吸溜鼻子。
而在正式搬家前,阮恬恬又收到了一条好消息。
崔家娘子生了,是个大胖子!
新生命的到来总是让人惊喜,阮恬恬亲自带着礼物去看。庙屋里一阵喜气,人人都欢迎着禾丰。
阮恬恬怕崔家汉子困难,还专门带了些银钱,谁想崔汉却坚决不要,只是:“东家万万使不得,村里前几日卖几头猪,我们都有分到银钱。东家来看看子,我们就很感激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