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走路

A+A-

    第二百九十章走路

    阮恬恬和顾云回到大树底下的时候幺正被刘启之浑身僵硬地抱着。

    按理,三个大男人里面才景一张娃娃脸,深受大人孩喜爱,再不济也有阿莫满脸灿烂,可以哄骗一下朋友,幺怎么也不会爬脸上还有刀疤的刘启之身上去。

    可偏偏此时,翠绿眼珠的朋友抓着刘启之的头发,冷面将军敢怒不敢言,双捧着朋友,脖子都不知道往哪转。

    见阮恬恬过来,刘启之总算松了口气,眼里浮现出求救的目光。

    阮恬恬憋着笑,坏心眼避开刘启之的目光,施施然去迎白寰三人。

    阮恬恬不在的这些日子,白寰与幺的奶娘们相处得当,三人有有笑,里捧着不少洗干净的果子。阮恬恬一看这些果子就直乐,去年初来西南,她好吃的不就这么几口吗!

    芒果、火龙果甜度和大虽不如上辈子,但那果味却是分毫不差。

    白寰捂嘴笑道:“知道夫人爱吃,公子专门让人守了几棵果树。有人看顾着啊,这果子可比去年大多了。”

    阮恬恬也笑,幸福的剥了个火龙果吃。其实农耕种植就是这样,一年一年培育新的果子,一年盼着一年更好。

    果子满满当当,每个人都有,连顾云也十分给面子的尝了尝。刘启之总算将幺交还给了奶娘,就这么一会的功夫,他只觉得比练了一天一夜的拳脚还要全身僵硬,才景等人十分有眼色的去一边生火打猎,几个奶娘围着幺转悠。

    阮恬恬给顾云展示着她剥芒果的技巧——从中划成两半,剃掉中间的果核,然后再一刀一刀划成方格。她将芒果喂到顾云嘴边,眼睛亮晶晶:“好吃吗?”

    顾云看着娘子低语:“好吃。”

    阮恬恬便笑,三两下啃完冒着香甜气息的果子。

    风吹着,让人感到迷醉。

    大人吃了些水果点心,人也嗷嗷待哺。除了母乳之外,幺已经开始吃一些辅食。阮恬恬虽没养过孩子,但上辈子帮闺蜜带娃的经验可不少,在奶娘们的帮助下,信心满满给幺制定了食谱。

    奶娘将幺交给顾云,两人凑一起去给姐准备吃食。白寰有心给一家三口留些空间,也往旁边避了避。一时间,偌大的地毯上只剩阮恬恬和顾云。

    阮恬恬逗孩,拿了个芒果佯装要吃,幺眼巴巴看着,刚刚爬过来阮恬恬又跑走。难得孩被逗弄也不哭不闹,扁扁嘴又重新追逐。最后还是阮恬恬先坐着不动,终止了这场追逐之旅。

    就算这样,她也把里的金灿灿的芒果举高高,坏心眼的不给孩玩。

    幺哼哼唧唧,蹬着总算有点肉的胖腿,拉着阮恬恬的衣服,颤悠悠站了起来。

    阮恬恬愣到当场,睁大眼睛。

    “幺。”阮恬恬心翼翼。

    幺嗷呜嗷呜,嘴里咕噜着听不懂的话,伸着去够阮恬恬。阮恬恬稍微降低了点高度,成功让幺将金灿灿的芒果拿到了。

    幺又高兴了,笑出了个酒窝。

    阮恬恬侧身让了下,心翼翼移开自己,然而幺还是稳稳地站着。

    幺已经十三个月了,按理,这个年纪的孩早就会走了。可她天身体弱,既不会话,也不会走动。

    然而此时,在翠绿的山间,幺稳稳当当站着。

    顾云也在一边叫:“幺。”

    幺转头看向顾云,顾云亲自带了她很长一段时间,幺咯咯笑着,颤颤悠悠转身,迈出了步子。

    阮恬恬屏住呼吸,双护在幺身侧。顾云也半跪在地,伸出胳膊鼓励道:“幺,来,到爹爹这来。”

    她身子不稳,一步迈出似乎是踩在了棉花上,险些就要摔倒。阮恬恬虚扶一下,心脏都要跳出了嗓子眼,然而幺却觉得好玩,咯咯直笑。

    几步之遥的顾云看着她们,又是微微一笑:“没事,来。”

    阮恬恬微微松开了。

    幺似乎有些迷茫,拿着芒果不知往哪走,她伸伸想要阮恬恬牵着,阮恬恬却悄悄避开。

    阮恬恬从未像现在一样紧张,她声对幺道:“去爹爹那,爹爹。”

    顾云依旧半跪着,拍了拍吸引幺的注意:“来,幺,过来。”

    这次,幺好像真的听懂了,颤颤悠悠迈出步子。

    一旁的白寰刘启之等人也忍不住屏住呼吸看着。

    一步、两步要摔倒,又自己站稳了。

    三步、四步幺咯吱咯吱笑着,扑进了顾云怀中。

    顾云笑着一把抱起了幺,宠溺道:“你学会走路了。”

    阮恬恬脸上的表情终于放松,也是一个大大的笑,她忍不住冲过去亲了亲幺的脸颊,道:“乖宝!你会走路了!”

    没心没肺的幺还什么都不知道,口水嗒嗒咬着芒果皮,似乎也想要尝尝。

    从这一天之后,幺突然发现,好像是个人都想逗她来走路。

    家里漂亮又香香的姨姨们逗她。

    长得高高大大的叔叔们也偷偷逗她。

    尤其是母娘,总是拿着她喜欢的吃得在远处,眼睛亮晶晶让她走。

    可幺并不想走来走去,太累了。

    久而久之,朋友的脸就总是皱在一起,叭叭嘴哭唧唧不愿意动。

    最后还是顾云大一挥,让众人都顺其自然,不要委屈了乖女儿。

    又过了半个月,屯田的将士们将水稻收割完毕,今年是个丰收年,每个人都是乐呵呵的。盘点完了之后,连贺春明都忍不住提着两壶酒上门,喜滋滋道:“阮娘子!这是左西军第一年大丰收啊!”

    左西军大丰收,余粮一部分以低价卖给官府,一部分捐给粮仓。官府有了这笔粮,缓解了这一年的财政赤字,也带动了众人种田的心。

    寻常百姓可能没有察觉,但总督衙中的官员们,隐隐约约都有所感应。按这样发展下去,不出三年,西南五城除了城中水利之外,还能将各个渡口的河堤修缮,粮食也能实现自给自足。

    到时候,便不会再有吃不起饭,治不起病的情况发生了。

    进入八月,左西大营准备开始三年一度的征兵,而昭通城中,也迎来了京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