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4、

A+A-

    宋辞猜的没错, 梁老三躺在炕上人事不知的当口, 梁秋月正忙着和老天爷赏赐的人形外挂培养感情, 哪还有工夫惦记便宜爹的死活。

    其实有灵泉水帮助, 梁秋月脑袋上的伤口早就无碍了, 只是当时她还没想好往后的去路,也不愿像原主那样傻兮兮的凑上去给人当壮劳力使唤, 索性就装病猫在屋里躲清闲。

    是养病她也没在屋里白呆着, 而是配合以前看过的琢磨出了灵泉水的各种妙用。

    想着书中女主发家致富的第一步就是用灵泉水挖陷阱猎, 梁秋月也有些蠢蠢欲动, 想要看看自己手中的仙泉是否真的有传中的那样神奇。

    趁着梁家的男女老少都在家里地头忙活着,梁秋月几句话就骗走了专门留在家伺候她的妹妹冬月,自己顺着墙根摸到了临近的后山脚下。

    梁家村附近多是绵延不断的深山,山中溪水古树样样不缺,自然就少不了天生天养的野物。

    梁秋月拎着家里的一柄细锄头还没走多远就听见了野鸡的叫声和干草堆里窸窸窣窣的摩擦声,顿时觉得光凭着这座物产丰富的大山也足够让自己衣食无忧。

    不过她可不会像那些浅薄的村姑一样只盯着眼前这一亩三分地的温饱蹉跎一生, 书里有句话是怎么来的?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要是不让整个渊国上下记住自己的名字岂不是白白辜负了此番奇缘!

    此时志向远大的梁秋月早就忘了距离遥远时空的花国亲人,反倒觉得老天爷把她送到这里必是肩负着某种非卿不可的艰巨使命。

    “远方的人儿啊,等着我去解救你吧!”

    梁秋月一边在心里回味着那些风光无限的穿越前辈是如何从无到有一飞冲天的, 一边选了一处在她看来最容易吸引野物的山坳挖陷阱。

    当然,选择一个好的地点只是辅助条件, 在她看来是否能够吸引到猎物其中最关键的步骤则是在地坑里放下一块浸泡着灵泉水的干粮。

    一想到最迟明天就能有鲜美肥嫩的野鸡填肚,梁秋月也没吝啬诱饵,大大方方地把早起那块咽不下去的粗面干粮全都扔了进去。

    掩盖好陷阱后梁秋月又顺着原路溜回了家门,这一整夜翻来覆去的愣是没睡上一个安稳觉。

    隔天临到偷偷查看陷阱的时候她突然灵光一闪, 万一猎物太多拿不回来不是得便宜外人?

    算了,原主的父母虽然无用好歹对两个女儿还是真心疼爱的,大不了就让那几个极品亲戚跟着混一碗鸡汤吃吧。

    梁老三也不愧是疼闺女的好爹爹,没让梁秋月花费多少嘴皮子就主动答应了陪着孩子去山上看陷阱。

    不过和心有成竹的梁秋月不同,梁老三心里想的却是才春山上新长的草都没有脚面高能有啥猎物,可大闺女难得露出孩子气的一面,即便陪着她白走一趟又能咋地。

    他还不忘带上一把砍柴刀,寻思着哪怕摸不着野物也能顺道捡两捆干柴回家烧火,也省得老娘知道自己去山上瞎混发飙。

    结果事实证明这一趟走下来不单是梁老三想岔了,就连梁秋月在猛然见到那头气势汹汹的大野猪时也跟着麻爪了。

    好的乖巧可爱的白兔和香气扑鼻的叫花鸡呢,野猪这玩意她只在动物世界看过,现实中虽也买过不少次猪肉,可她真的没见过猪跑啊!

    尤其这还不是一般意义的跑,那架势可真是横冲直撞、地动山摇!

    就在梁秋月木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那头灰突突长着獠牙的大野猪像装甲车一样直冲而来的时候,爱女心切的梁老三猛地推开她自己迎了上去,“闺女,快跑!”

    直到听见这声暴喝梁秋月才回过了神,撒腿就朝另一条路狂奔而去。

    “跑,快跑!”

    梁秋月的脑子里只剩下这两个字,她也不管眼前的路熟不熟悉见没见过,也不管那些粗糙的枝杈是如何挂碎衣服划伤面颊的,只是拿出吃奶的劲儿撒丫子狂奔。

    直跑到双腿酸软嗓子眼也跟着了火似的,梁秋月才影影绰绰地看见前面的树林中出现了一栋破旧的木屋。

    她心中一喜就要上去求救,却不想被脚下的木桩绊了个趔趄。

    “啊!好疼!”

    这一摔可是来了下狠的,梁秋月顿时就觉得下巴颏挨着地面那块好像没有知觉了。

    “我的脸!我的脸!”

    梁秋月急切地摸着脸蛋,生怕上面留下不可消除的痕迹。

    还不等她变出点灵泉水给脸蛋去除伤口,光爬起来的瞬间就足够让她看清先前绊倒自己的哪是什么木桩子,而是一个穿着黑色劲装满身血污的男人。

    梁秋月先是一愣后是一喜,赶忙上去用袖子擦干净男人的五官,等看见那张棱角分明的俊朗面孔时她又在男人身上摸了摸,不出意外地找到了一块精致温润的玉佩。

    心头一酸,梁秋月捧着玉佩喃喃自语道:“我就知道,老天爷不会让我白白受这番苦!”

    她强撑着身体站起来,从腋窝下面架着身量不轻的男人往木屋拖动,“你要坚持住,我一定会让你好起来的。”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梁秋月才把伤势不轻的男人拖进了顶头漏雨四面漏风的破木屋,险险把人扔上了木板床。

    “这里一定是山中猎户用来歇脚的。”

    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梁秋月在窗户底下的灶台那找到了一瓮不知存放了多久的淡水。

    她也不敢直接用这个给病人擦洗伤口,只能尝试着用火石点燃了炉火,这才把弄干净的石锅坐上去烧了半锅开水。

    见那男人一时半会醒不过来,梁秋月又跑到附近的树洞和草堆里摸索了一遍,总算让她捡来了三个不大的野鸡蛋。

    捧着三个蛋梁秋月也不敢到处乱走了,急忙回到木屋把房门带上,开始处理男人身上的伤口。

    她在穿越前只是一个普通的白领,仅有的医护知识就是从和肥皂剧中看来的,头次见到男人胸口那道比臂还长的刀口差点没吓软了脚。

    这么深的伤口别让梁秋月上手缝合,单让她仔细擦洗干净就把头二十多年的勇气全用光了。

    男人身上倒是有几个药瓶,可上面连个标签也没有梁秋月也不敢瞎用,好在她还有灵泉水可以依靠。

    要来了这么多天她也慢慢琢磨出灵泉水的使用规则了,每天不管用不用最多就是一捧,过时不候。

    虽然不像写得那样无穷无尽,可只要省着点足够日常开销,若是再找隐蔽的地方收集一些就更不用担心突发状况了。

    在到底是先给男人救命还是先把脸治好之间犹豫了半晌,梁秋月心念一转将双手合在一起,让两手都沾满了灵泉水后分别揉在了自己的下颌和男人的伤口上。

    涂抹灵泉水后,那道可怕的伤口便渐渐止住了血流,甚至还隐隐有了闭合的趋势。

    梁秋月见状赶忙从里衣下摆撕了一条布料将刀伤轻轻包住,最后再把男人敞开的外衣拢好。

    至于之前找出的玉佩则和药瓶一起放在床头,确保男人一睁眼就能看到。

    做完这一切梁秋月才觉得肚子饿得厉害,抽空挑了最的野鸡蛋烧熟吃掉后,她便眼也不眨地趴在床边,只等着呼吸平稳的男人慢慢转醒。

    梁秋月计划得倒是挺好,可惜她高估了自己的体力没多久就昏昏沉沉地趴在木板上睡着了,为此错过了一双亮如寒星的漆黑双眸。

    也正是同一时间,侥幸从野猪獠牙和铁蹄下逃得一命的梁老三让同村的四个后生发现,一路被人抬着送回了梁家。

    弄清楚前因后果,宋辞呵呵笑了两声朝儿媳妇吩咐道:“我看老三这病一时半会好不了,你也别给他多吃,免得累坏了肠胃。”

    何妹如今只差拿婆婆的话当圣旨用,忙不迭点头应承下来。

    她本想再问问跑丢的大姑娘该怎么办,眼见老太太面色难看也不敢再提了,只等着给男人喂完饭自己上山去找免得张扬出去坏了女儿的名声。

    生怕一时忍不住气再把糟心的傻儿子得伤势加重,宋辞只能紧走着一路冲回了主院。

    东厢里的闺女正在为自己和老娘缝制春衫,宋辞也不去搅她,转头开了锁头去了西厢。

    这正房西厢从梁短脚在世时就是给老两口藏宝贝用的,尽管这些宝贝在宋辞看来未免好笑了些,可对于普通农家却是谁也不嫌弃的好东西。

    眼下这屋子里虽没什么家居摆设,整面炕席和地面却堆满了旧年攒下的五谷杂粮,还有头年杀猪时腌制的腊肉、熏鸡之类的干货,就连梁老太每次去镇上买下的面油调料和攒下的鸡蛋也都锁在一起。

    宋辞进了屋先拿筐子捡了八十个鸡蛋,再把新买的青色衣料裁了四块,这才用红纸把料子和鸡蛋各包一份拎着去了大儿房里。

    梁栋正坐在那喝着参茶翻书,一见老娘来了赶紧起身问安,“娘来了。”

    “嗯,老大,娘今天有个要紧的事要你去办。”

    宋辞把筐子递给他,“当日多亏了村里四个后生帮忙才把你弟弟抬回来,要不这会还指不定怎么样呢。我那时忙着照顾老三也没去谢人家,如今得了空咱们可不能学那些忘恩负义的抹脸就忘了。这里有四身衣料和二十个鸡蛋,你给人家送去,就等老三能下地了再让他请那四个后生喝酒。”

    不管东西多少,能让一个秀才去登门致谢算是家里最大的诚意了,也免得老大整天就蹲在房里死读书,连点人情世故都弄不明白。

    “行,儿这就去。”

    梁栋听着就接过了筐子,“您放心,儿一定替老三好好谢谢恩人。”

    目送着大儿朝门口去了,宋辞才转身对低眉顺眼的媳妇道:“老大家的,不知我上回跟你的事,你考虑的咋样了。”

    徐念梅服侍着婆婆在椅子上坐好,“念梅只要阖家团聚再无他求。”

    从她爹就反复强调道女子要恪守本分,在家从父出门从夫,如今她已经是老梁家的人了,自然要随着相公一起遵从婆婆的示下。

    “老婆子没看错,你是个好媳妇。”

    宋辞着从怀里掏出一本薄册子,“你看这是什么?”

    “《白氏医谱》?”

    待看清书面的四个字,徐念梅不由讶异的惊呼道:“这是医书?”

    原先总听闻村里人婆婆是有来历的大家千金,可自己嫁进来十多年也没看出她老人家和寻常村妇有甚区别,却没想到如今竟能拿出这种能够传家立世的珍藏。

    “这只是上册。”

    宋辞摸着书册发黄的扉页悠悠叹道:“我本以为这本医书会随着老婆子一起埋进棺材里,谁知造化弄人……”

    她并未出任何引人遐思的旧事,可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却让徐氏觉得其中必是牵涉到了不得已的隐情。

    见大儿媳露出一脸不明觉厉的表情,宋辞忍笑道:“老大家的,今天我就把这本医书传给大房。你一定要好好督促大儿拿出考举的劲头吃透它,牢牢记住其中的病例药方。将来,还要把这本书传给有望和有善,让他们世世代代记住白氏的恩德。”

    徐念梅慌忙行礼恭敬道:“是,儿媳一定谨记婆婆的教诲。”

    “今天这事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尤其是老二家的。”

    宋辞亲手把医书交到媳妇手上,“单看老三一事就知道他们两口子可是只认钱不认人的主,一旦你泄露分毫让老二把医书偷走卖人,老婆子可就没脸去见祖宗了。”

    “婆婆放心!”

    徐念梅立即举手盟誓道:“儿媳若是走露半点风声陷您于不义,甘愿遭受天谴!”

    徐念梅之所以如此笃定,全因心中尚有余念未曾言明。她虽是区区女流之辈却有过目不忘之才,这些年来若非顾忌相公的颜面哪里需要藏拙至今。

    现下为了保住婆婆的家传医书她也顾不得许多了,只要熬夜将书中内情通读再把原本寻一隐秘处藏好,相公那里自有她来悉心辅导。

    宋辞当然知道这个大媳妇有多靠谱,老梁家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为老大选了个古板秀才当夫子,又在他病重身亡时遵从老秀才的遗愿聘下独女为妻。

    想让徐氏像寻常人家的泼辣媳妇那样里外兼顾是不能了,可是若要论安分守成却找不到比她更好的人选。

    更别提人家还有一对青出于蓝的好儿子,只要将来找的媳妇不败家想把日子过好绝不是难事。

    而宋辞做出这样的安排就是希望梁老三能配合着大哥形成一条供销一体的产业链,由老大一家子负责开药铺坐诊、老三一家子负责采药和收药。

    这是她为考举无望的梁栋和只知道地里刨食的梁石所选择的、最贴近原本生活又能得到世人尊重的出路了,也会让兄弟二人就此按照原主的心愿互相帮扶着走下去。

    晚间,跑去山上找了一天也没找到姑娘下落的何妹心神不宁地为家里人做了顿没滋没味的晚饭。

    饭桌上统共就两个口的菜不是咸了就是淡了,就连婆婆从镇上买来的排骨都让她炖的干了锅。

    幸而老大家向来体贴不多事,老二家又是心虚不敢言语,的们看见一大锅的排骨哪还管它烧的好不好看,只盯着往自己碗里夹菜。

    为了保住家里的碗碟,宋辞到底在下桌的时候朝三媳妇交待了一句,“你也用不着上火,最晚明早你那福运深厚的姑娘就能回家来。”

    宋辞这话可不是无的放矢,她早就从山间鸟雀的口中得知了梁秋月的动向,也弄明白了那只神异的右掌到底是怎么回事。

    等外面天色彻底黑下来,宋辞便随着引路的山雀找到了山间的那栋旧木屋,她还想看看这两人是否依然如同前世那般初见就天雷勾动地火,哪知刚到跟前就让梁秋月随口吟出的佳作惊得一个踉跄。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远远瞅见梁秋月在篝火的映照下载歌载舞的身影,宋辞心里就只剩下呵呵了。

    还黄河之水天上来,你那么能耐咋不上天呢!

    我的亲亲,你听清楚这坑国有黄河没有啊你就天上来?

    合着有灵泉水和现代知识底也不能让你足兴,搁这男权社会你一个连私塾都没念过的村姑还想混成大文豪咋地!

    宋辞也是服了梁秋月的好运气了,随随便便进趟山里就能捡到个落难将军,随随便便卖个方子就能遇到全国首富的幺子,随随便便去趟京城就能撞见不得志的病秧子王爷。

    尤其是最后那个坊间传言先天不良于行的静王爷,你一个穿越人士光听封号还品不出好赖吗?

    一个残疾皇子被老爹封为静王,往好处想是皇上欣赏他娴静如菊,难听点就是你丫静悄悄歇着吧,皇位没你的份。

    就这样一号人人避之不及的人物梁秋月偏偏上赶着往前凑,自以为能用真情感化人家。

    最后怎么样呢,熬心熬力奉献一场不但把自己坑进去了连带着身边的人也没得好。

    “这辈子,呵呵,你也歇歇吧。”

    宋辞轻轻了个响指,一股淡淡的香气就随着微风吹进了没什么遮掩的木屋,放倒了屋内谈兴正高的一对有缘人。

    她一进门就收缴了落难将军的随身玉佩和药瓶,“长得倒是挺端正的,可惜脑子不太好使。”

    宋辞还记得这位化名孟青的将军晏青云本是护国将军府的嫡次子,此次落难也是因为和兄长在北地与侵边的蛮夷征战时被通敌卖国的奸贼陷害落入蛮人的埋伏圈,他的大哥晏青元为了送出军情也是为了保住幼弟的性命,这才牺牲自己吸引大批火力好让幼弟得以脱逃。

    按理不管是谁遇到这种事都该想着回程救援长兄,哪知这个弟弟在遇到梁秋月时非但忘记了生死未卜的哥哥,还趁着养伤的机会和这个见识非凡的女娃谈起了恋爱,这就让人不能忍了。

    要不是让晏青云这个恋爱制杖的男人继承了将军府,曾经立下赫赫威名的护国将军也不能沦落到灭族的下场。

    用玉佩在晏青云脸上划了两道,宋辞轻笑着道:“记清楚了,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山里的猎户孟铁柱。住在你屋里的女人是你在无意中救下的农女,你们既已同处一室就该过了明路,明早别忘了带着她去山脚下的梁家大院提亲。”

    既然晏青云上辈子喜欢梁秋月喜欢到甘愿为她去死,想来这一生能够和梦中女神共结连理也不会觉得委屈吧。

    宋辞并不算让两个人永远困在大山里,不过起码在渊国新帝继位前这对有缘人还是不要出去瞎折腾为妙。

    催眠完将军府的二子,宋辞便依照梁老太的记忆驾着飞艇寻到了边境战场,将因为敌人围困饥寒交加重伤濒死的晏青元和一干护卫救醒。

    好容易捡回一条命的晏青元和手下见到围困多日的蛮人不知为何不见了踪影,即刻抓住天赐良机策马狂奔到了渊国境内。

    亲眼看着护国将军府的继承人完好无损的进入自家军营之后,宋辞才转身返回了梁家主院,只等着天亮之后再见识一场莽汉寻亲记。

    作者有话要:

    宋辞:渣作者真心喜欢孟铁柱这个十分魔性的名字,深深觉得它和失忆的将军尤其般配。_(:з」∠)_

    福星高照,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