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2、
新的一天开始了, 年轻的贴身女仆贝瑟妮在佣人房吃过集体早餐, 整理好仪容之后就来到了罗新斯庄园阳光最好的房间, 唤醒未来的继承人德·波尔姐。
贝瑟妮一边拉开厚重的宝石蓝绒布窗帘, 一边朝趴在四柱床上不愿起身的主人询问道:“早上好姐, 或许您想在起床前来一杯红茶?”
“不,谢谢。我并不觉得口渴。”
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还没结婚就早早养成了在床上吃东西这种坏习惯, 宋辞用藏在被子下面的手臂仔细摩挲了一遍床单, 确认床单上没有任何残留物才轻吁了口气, “妈妈起来了吗?”
已经进入老年作息表的德·波尔夫人每天都会在起后召见庄园里的男女管家, 不厌其烦的与二人探讨庄园内外的大事宜,就连调解佃户之间的纠纷这种事也做得津津有味。
“是的,夫人正在客厅里和布鲁克先生以及费劳尔太太谈话。”
贝瑟妮从衣柜里找出一条米色的高腰裙,“您今天还去湖边吗?”
“当然,贝瑟妮。”
把卷曲的长发盘在脑后,宋辞披着轻薄的鸵鸟毛外衫走进浴室, “请一定帮我挑一双厚点的鞋垫,以免妈妈再为了我脚掌磨起的水泡兴师动众。”
不知道别的贵女是如何忍受那些看上去貌美如花却比芭蕾舞鞋还要单薄的绸缎真丝鞋的,反正她只穿过一次就觉得发明马车的那位先生实在是太可爱了。
为了减少如同赤脚裹着丝绸走路的酷刑, 宋辞不得不央求女仆为自己缝制了厚厚的羊毛鞋垫。
类似极不符合淑女规范的行为还必须心翼翼地躲过德·波尔夫人的眼线,否则恐怕她宁愿面对女儿血淋淋的双脚, 也不愿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不守规矩的下等人。
不同于习惯让仆人欣赏丰腻肉体的土著,宋辞刚刚进入浴室就让贝瑟妮留在了隔帘的另一面,自己脱下衣服躺进了铜制浴盆。
与浴盆间隔不过一臂距离的大理石条形长桌上还摆放着新鲜的水果、点心和葡萄酒,以及用来清洁按摩身体的手工蜂蜜香皂、精油和香脂。
幸而这时候的人们对于遥远东方的一切物品都十分着迷, 罗新斯花园的管家又在主人的要求下采买了许多贵重的舶来品,她才不必如同平民那样使用堪比毒\药的西式洗漱用品。
留在外面的贝瑟妮时刻注意着主人的动向,等到姐将全身都满了细腻的泡沫,这才提着精致的双耳水壶替她冲洗干净身体。
洗过舒适无比的热水澡,宋辞换上那件米色细绒长裙,照例挑了一条粉红色的丝织薄纱遮挡住胸口,“我今天的气色看起来还不错,对吧?”
“是的,姐。”
贝瑟妮用布巾擦拭着那头柔软的秀发,“夫人要是见到您一定高兴极了。”
“那我们还等什么?”
宋辞从梳妆台前站起身,“快别忙了,只用红色的绸缎把头发拢住就行。”
姐的要求很简单,贝瑟妮却不敢完全听从,直到确认滴落的水渍不会浸湿衣料让主人感冒后,她才用点缀着细碎绿色玛瑙的发带把头发系好。
“早上好,妈妈!”
沿着挂满刺绣帷幔的楼梯轻快跑下,宋辞亲了亲德·波尔夫人的脸颊,“您起得可真早!”
敏锐地嗅出了女儿身上的温热香气,向来严肃的女主人不赞同的道:“安妮,在这么寒冷的季节你真不该保持每天洗澡的坏习惯。如果不心伤风,一定会加重你身体的负担。”
“哦,快别这些让人扫兴的话题了。”
宋辞微笑着旋转裙摆,“你看我今天的气色怎么样,贝瑟妮简直棒极了!”
德·波尔夫人的目光从女儿红润的脸蛋落在十年如一日纤细的腰肢上,“我倒宁愿你真有她的那样好。否则未来的罗新斯庄园该由谁来管理,即便是你的丈夫也不能剥夺女主人的权利。”
“妈妈!”
宋辞坐在她身边看着那一摞让人头疼不已的信件,由衷地期盼道:“如果您愿意长命百岁的话,这个问题立刻就能迎刃而解。到时候不光是您的安妮,还有您的外孙、外孙都将由尊贵的德·波尔夫人教养,那样的情景光想想就觉得美好极了!”
对上帝发誓,她宁可一辈子都继承不到罗新斯也不愿像它的女主人那样整天操心一些鸡毛蒜皮的事。
“哦,我可怜的安妮,你真不该受这种苦。”
难掩心痛地感慨过后,德·波尔夫人随即对始终充当着陪坐角色的姜金生太太斩钉截铁地道:“我敢如果不考虑身体原因,凭借我女儿的容貌即便是嫁给尊贵的王子殿下也绝不算是高攀!”
“当然,夫人!”
姜金生太太用比女主人更热切地声音肯定道:“我照顾了这个孩子将近二十年,没人比我更知道一个好孩子该是什么样子,至少那些从未真正了解过她的人绝不会知道。”
“千万别这样,我倒觉得恰恰是因为上帝的偏爱才让我成为德·波尔家族的女儿,否则以我的身体如果在穷人家出生恐怕连成年都做不到。”
两位夫人的赞赏让努力借病逃避社交活动的宋辞心虚不已,可她却只能勉为其难地接受对方的好意,“妈妈,能够成为您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啊,只要您不再逼着我去和那些不认识的男人跳舞,我愿意为您做任何事。”
出乎意料的,德·波尔夫人这次可没让女儿的甜言蜜语哄骗住,“那你就利用空闲时间帮我写一封回信吧。”
“让我来为您回信?”
宋辞惊讶地接过那封记录着漂亮花体字的信签,“可是我并不了解罗新斯的对外事务…… ”
“这是一封私人信件。”
德·波尔夫人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愉悦笑容,“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你,达西先生即将结束遥远的旅程,并在回国后到罗新斯探访我们。”
“哦,这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早就知晓女主人心意的姜金生太太闻言欢快地捧场道:“那位绅士的平易近人让人印象深刻,一直以来对您和姐也竭尽所能的照顾周全。”
宋辞快速地浏览过信件,“达西先生从印度的橡胶种植园回来了?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知不觉已经半年多没见面了。”
“安妮,这下你的嫁妆又增加了一份价值不菲的产业。”
德·波尔夫人先是对侄儿即将回归的好消息表示欣慰,转眼又挑剔道:“达西确实是太过和蔼了,总喜欢跟身份不对等的人交往。之前是管家的儿子,再就是这个申请轮胎专利的商人。”
“妈妈,汤姆逊先生可不是一般意义的商人。”
宋辞在欣喜之余忍不住辩解道:“他发明了充气轮胎,这可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好生意!只要他肯用心经营下去,连同达西先生在内的很多人都会从这个生意上获取巨大好处!”
“不管他发明多少项专利都不能改变一件事的本质!”
德·波尔夫人总觉得这些人会带累侄儿的名誉,甚至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我早就叮嘱过他过分抬举不同阶层的朋友只会让那些人忘乎所以高估了自己,可他偏偏不听。随后不久我就听那个管家的儿子和可怜的达西分道扬镳了。但愿他能从中吸取一些教训,别再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那些脑子里只有英镑的商人。”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人!”
姜金生太太脸上的表情简直比尊贵的女主人还要震惊,“一个管家的儿子,竟然敢如此辜负主人的器重!”
“谁不是呢,这可真是让人困惑不解!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我亲爱的侄儿放着好好的彭伯利不住,大老远的非要跑去野蛮人的地方探险。”
德·波尔夫人不忘转向女儿强调道:“自从嫁给你父亲,我这一生几乎都呆在罗新斯花园,也没觉得哪里过得不自在。”
两位夫人又了许多闲谈,可宋辞已经全都当做耳旁风忽略不计。
她的心思如今全都放在了即将开始的轮胎生意、为此带来的出行便利,以及许久不曾见面的达西先生身上。
安妮姐的母亲凯瑟琳·德·波尔公爵夫人与安妮·达西夫人和奥利佛·菲茨威廉伯爵是一母同胞的兄妹,也即是她不单有姨母和舅父,还有连同达西先生在内的几个表兄表姐妹。
不幸的是与罗新斯庄园女主人关系最密切的达西夫人早在多年前便因病去世,留下嗷嗷待哺的女儿和长子交由老达西先生独自抚养。
从德·波尔夫人的口中,宋辞曾经无数次听闻关于这位姨母的令人伤感怀念的往事,还有两位母亲想要让彼此的孩子结成终身伴侣的约定。
这份口头约定的真实性无从考据,不过单看上辈子姐最后郁郁而终的结局便知道,她并没有如愿嫁给母亲看好的达西先生。
起来,宋辞对于达西先生的印象还停留在五年前老达西先生葬礼上的初见时刻。
从那以后,每次面对这位不苟言笑的表兄,她都会有一种站在法庭审判席静候庄严裁定的错觉。
相较而言,菲茨威廉上校虽然也是表兄却比达西先生亲切和蔼多了,只可惜天生的弱势地位让他身上少了一道耀眼的光环。
除非他的母亲格外怜爱幼子肯把嫁妆全都留给一个人,否则他的择偶标准必将如同本人的身份那样处在极为尴尬的位置。
不过对于能够买下整个英国的宋辞来,一个好丈夫的标准绝不在于他的身份或者财产的多寡。
如果想要她真心嫁给某个男人,除了两个人的心灵契合之外,他还必须遵守最古老的婚姻誓言终身只爱一人,决不允许学着寻常贵族那样拿着妻子的嫁妆出去拈花惹草。
要是找不到那样的忠实伴侣或者等到婚后才发现男人刻意隐藏的丑恶面目,宋辞宁可像德·波尔夫人一样带着丈夫的遗产做一个顺心如意的寡妇也绝不委曲求全。
当然这只是最坏的算,考虑到安妮姐的心愿,她还是会努力睁大眼睛在这个到处都是情妇和妓\女的年代寻找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好男人。
垂眸看着信签上的家族徽章,宋辞默默叹了口气,“至少比起那些只能依靠婚前协议保证自己合法权益的少女,我已经足够幸运了不是么。”
早餐之后,送走了在姜金生太太的陪同下搭乘四轮马车去巡视土地的德·波尔夫人,宋辞独自带着奶油顺着攀援的苹果树花架漫步到了森林边缘的天鹅湖。
湖边不远处支撑着一顶宽大的四角帐篷,它虽然看起来很像漂亮的装饰品,却能为喜爱流连在充满野趣的旷野中的主人遮风挡雨。
活泼好动的奶油早就先于姐一步钻进了帐篷,四处转悠了一番后,它甚至还想站起来去勾取桌子上的食品篮。
“嘿,家伙!”
宋辞蹲下摸了摸它身上雪白蓬松的毛发,“你现在想要做到这一步还嫌太早了点。”
她的手指稍动,一块足够让奶油咀嚼很久的牛肉干就出现在了掌心,“吃吧,你最爱这个不是么。”
奶油发出了一阵撒娇似的哼叫,叼着肉干趴到了角落里的垫子上,一心一意地品尝美食。
翻找过食品篮,见里面不但有用来消遣时光的点心还贴心地准备了水鸟的食物,宋辞便兜着包裹着燕麦片和杂粮果干的餐布来到延伸至水面中央的矮石桥上,把它们献给那些自由自在嬉戏于湖泊中的美丽白天鹅。
欣赏够了大自然的美景,宋辞重新走回了帐篷,“好吧,至少在德·波尔夫人回来之前我该写出一封比较似模似样的回信交给她,以免在下次见面时还要劳烦某位先生费心指点姐的写作技能。”
在落笔之前,她又一次开了那封让母亲几乎忍不住要为自己清点嫁妆的私人信件,想要看看那位绅士究竟了什么动人心的话语。
可是翻来覆去,宋辞发现里面只是简单交代了印度的生活环境与国内差异很大,还有那位合伙人汤姆逊先生跨时代的奇妙构想。
对了,他还照例在信件末尾处问候了尊敬的姨母以及体弱多病的表妹。
或许是体会不到英国绅士表达情感的内敛方式,请恕她实在无法像德·波尔夫人那样雀跃不已的认为二者之间的沟通是毫无障碍的。
“菲茨威廉上校的母亲希望儿子能够迎娶拥有大笔财产的安妮姐维持体面生活,德·波尔夫人却希望女儿嫁给身价更高的达西先生。”
宋辞在墨水瓶里沾了一下羽毛笔,“瞧瞧,命运就是喜欢这样捉弄人。”
相较于后者只是想把女儿的终身幸福托付给自己最看好的晚辈,只怕前者在决意促成这场婚事的那刻就心计算过自己的儿子最迟会在什么时候完全掌握那笔丰厚的嫁妆。
别怪她忍不住在背地里用这种不体面又极具恶意的思维方式去揣摩那位夫人的初衷,实在是同时代某些贵族冷酷无情、骇人听闻的处事原则太过让人记忆犹新。
短暂自嘲过后,宋辞便如同母亲期望的那样俯身在乳白色的圆桌上奋笔疾书起来。
“达西表兄,很高兴能够听见你平安无恙的消息。要知道未能与你共度圣诞节一直是家母耿耿于怀的遗憾,在本该亲人团聚相庆的夜晚,即便是乔治安娜表妹这样的可人儿也无法代替你的位置。尤其当她得知爱重的侄儿想要离开和平富足的祖国,远渡重洋去一个光谈起名字就能让妇孺午夜惊梦的野蛮国度开拓新事业时,心中的惊讶之情简直堪比听闻拿破仑遭遇滑铁卢事件。鉴于你与拿破仑在家母心中的不对等性,请允许我坦白直言此事对她的冲击甚至比那还要严重百倍。幸而你聪明的选择了在信中与她道别,否则我敢保证在消息走漏后你别想踏出英格兰一步。”
“最后,还要恭喜你与汤姆逊先生顺利达成合作意向。相信我,如果你能够像明智的农场主一样和那位先生的子孙后代签署长久协议,将你无所保留的器重与厚爱全部给予这份新兴产业,它绝对会为达西家族带来远比实业投资更加丰厚的回报。我要的就是这么多,尽管它仍然不能表达家母心中万分之一的情感,但是我相信你绝对可以理解其中的未尽之意。愿上帝保佑你和这封信一起平安顺遂地回到久违的祖国。安妮·德·波尔。”
仔细检查过信纸上没有语法错误后,宋辞只把它简单折叠起来,并没有急着用家徽蜡封。
因为她知道若不亲眼见识过给侄儿的回信,德·波尔夫人就连每晚五个时的睡眠时间也别想保证。
至于这封信件在辗转迁移后究竟是从彭伯利、伦敦寓所或者某个知名港口的邮递员手中传递给达西先生,那就不是她能操心的事情了。
果然,在检查完村民家里需要付费修理的房屋和排水沟后,德·波尔夫人占用了整个下午茶时间和女儿探讨回信问题。
通篇诵读后,她表示这封信太过矜持含蓄也未能表达出自家母女对侄儿的期盼亲近之情,并且郑重要求女儿必须在末尾署名前面加上你最亲爱的这种略微肉麻的前缀。
没人愿意因为这种事推迟晚餐时间,所以宋辞只得按照母亲的要求把信件重新加工了一遍,使其竭尽溢美之词又不会显得过分献媚。
不过为了表达自己的不屈意志,她还是把最开始的底稿偷偷塞进了信纸当中,以免达西先生误以为安妮姐非卿不可,并为此产生不必要的困扰。
作者有话要:
宋辞:渣作者一直觉得最先发明轮胎的那位先生可谓是生不逢时~~
红月亮,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