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回胡同

A+A-

    房间是不用打扫了,可是收拾行李也收拾了一下午。

    原本初晨还带了一些锅碗瓢盆,看样子是用不上了。

    用的东西不能拿出来,可是那些干货坚果之类的。初晨还是要往外倒腾的。

    要是第一天不往外拿,等过几天拿出来吃,会引起沈伯的怀疑的。

    不过这就已经让沈伯意外的了。

    李开平也挺意外的,他来的路上,帮初晨提了一段行李,觉得挺轻的,只是没想到初晨打开的时候,里面竟然有那么多东西。

    风干的腊鸡腊鸭就有四五只,各种果脯,枣干,光肉酱有十几瓶,一瓶有一斤多重。

    还有几个孩子的衣服,洗漱用品

    李开平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两只。

    “我滴个乖乖,我竟然拎了这么多东西,我啥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沈从容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初晨,有点过了啊!

    初晨吐了吐舌头,眨眨眼睛,表示自己下次一定收敛一点。

    等初晨收拾完东西了,晚上和沈从容坐在床上。

    “沈大哥,我准备回一趟家。”

    沈从容放下中的书,看着初晨,“要不要我和你一起?”

    沈从容没有听初晨过自己的身世,只知道她父母都已经去世了,没有办法,初晨才带着弟弟一起下乡。

    初晨摇摇头,“这次我打算只带志远回去,七斤我也不带了。”

    初晨重生没多久,志远的娘就去世了。

    在忙丧事的那几天,初晨才见到了志远他母亲家的人。

    志远的外公,除了志远他娘这一个女儿外,还有两个儿子。

    女婿早亡,接着女儿也跟着去了。

    外公外婆很是悲痛。

    他两个舅舅也很难过,只是志远的两个舅妈不是善茬。

    丧事还在办着,两个舅妈就变着法儿的和初晨要钱。

    初晨没有理会,把办丧事的事情全权托付给了满妮儿的妈妈。

    没有捞到好处,两个舅妈有些不情愿。

    志远的外公想把初晨和志远接回自己家住。

    大舅妈嘲讽,自己家里不养闲人,要不是碍于孝顺,怕是连公婆都不想养,实在是家庭条件不允许

    二舅妈更是直接,自己家大儿子正在相亲,带两个拖油瓶回家,算是什么事情。

    其实,哪怕志远的舅妈真的发出邀请,让他们姐弟俩去外家居住,初晨也是不愿意的。

    毕竟她有空间,有能力养活自己和志远,寄人篱下的滋味儿并不舒服。

    初晨在城里找不到工作,于是报名下乡,带着弟弟去农村。

    两位舅妈听到消息后,屁颠屁颠的赶过来。

    不过并不是为了劝初晨不要去,而是商量着,如果初晨不在家,初晨家的房子,能不能借给他们家居住。

    初晨想着都是亲戚,有人住总比空着好,于是就答应下来。

    两位舅妈心满意足的相携而去,到了初晨下乡的那天,外家没有一个人来送行。

    初晨想想就觉得心凉,想必人走茶凉,就是这个意思。

    初晨的脸上没有即将面对亲朋的喜悦,像是见一个普通朋友,脸上不带期待。

    沈从容不放心,又问了一句,“要不我还是跟你一起去吧。”

    初晨摇摇头,“还是不了,我也好久没有见他们了,如果他们的态度好的话,我再带你们去。”

    沈从容见初晨心意已决,于是没有再劝。

    第二天一早,初晨帮志远换了身衣服,牵着她的出了门。

    走在路上,志远歪着头看他姐。

    “姐,我们今天去哪里?为什么不带七斤和光子他们?”

    初晨看着路边的指示牌,估算公共汽车到站的时间。

    “姐姐,今天带你回外婆家看看。”

    志远点点头,“姐,原来咱俩也有外婆呀,我还以为咱们在京市没有亲人了呢。”

    志远在平成大队生活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看他姐收到过京市的包裹和信件。

    偶尔有一件也是满妮儿的妈妈记挂着他们姐弟俩,在送给满妮的东西中里面捎带一份是送给他们姐弟的。

    初晨蹲**子,整理了一下志远的衣服,抬头和志远对视。

    “志远,我们有外公,外婆,还有两个舅舅,两个舅妈,还有五六个表哥,表姐可能还有表弟。等一会儿,到了外婆家,记得有礼貌,该喊人的时候喊人。”

    志远不满的看着初晨,“姐,你也太不了解我了吧?我是那种不懂礼貌的人吗?”

    初晨失声而笑,“好好好,我们这远是最懂礼貌的人了,是解错了。”

    现在的交通工具不发达,要走远一点的距离,就只能依靠自行车,再就是公共汽车。

    汽车上面人挨人人挤人,初晨他们也是好不容易才挤上去的。

    上车以后,初晨好奇的看着售票员,是不是每个公共汽车的售票员不管男女都是体态浑圆,看起来家庭条件不错的样子。

    这个公共汽车上的售货员大姐就是,面若银盘,体态宽壮,她的胳膊有初晨两个粗。

    人长的够胖,态度也够蛮横,“没买票的赶紧买票,买完票的抓紧时间往里走,后面还有很多人等着呢,别耽误时间。”

    初晨在不注意的时候被售货员硬推了一下,志远不高兴了,抬头硬呛。“你干嘛推我姐?”

    售货员一脸不屑的看着志远。

    “孩,你一个外地孩子瞎啥。你哪只眼睛眼睛我推她了。”

    志远从在平成大队长大,平时话带着一口浓重的陕北口音。

    孩子学习能力强,初晨怕他到京市不适应,就教他普通话。

    不光是志远,青皮兄弟,七斤都能一口纯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比一些京市人的都要地道。

    志远看售票员目无人下的样子,心里气个够呛。

    不过,他姐教育他了,在公共场合,要注意文明。

    于是志远深吸一口气,冲售票员甜甜一笑。

    用一口超级流利的普通话对着售票员,“这位胖大婶,我两只眼睛都看到你推我姐了。”

    胖大婶?

    售票员不敢相信自己耳朵,自己明明才24岁,竟然被人叫胖大婶!

    售票员怒目圆睁,粗气喘得像一头发怒的公牛。“臭子,你什么呢?”

    初晨不想惹是非,而且志远已经教训过他了,所以连忙把弟弟护在身后。

    “售票员同志,你和一个孩子计较什么?我看上面还有不少乘客在等着,你还是先票吧!”

    完初晨拉着志远一猫腰往后走了。

    到了车后面,初晨生教育志远,“志远你以后可不能这么莽撞了。”

    志远还是觉得不服气,“谁让他刚才推你来着。”

    初晨揪了揪志远的鼻子,“你呀,姐姐,有没有告诉你,在挑衅对的时候,要看一下周围环境,还有对的强弱。公共汽车上这么狭的环境,她万一气急了,揍你一顿怎么办?”

    志远也摸了摸,被他姐揪过的地方,“嘿嘿,姐,我知道了,下次注意。”

    公共汽车大约行了45分钟,初晨按照满妮儿的地址,找到了她和志远曾经居住的房子。

    胡同还是原来的样子,要比曾经破旧几分。

    胡同口的那棵大槐树依旧是那样粗壮,现在正是槐花盛开的季节,一阵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槐花的香气。

    初晨恍然想起来,在她的时候,志远的娘经常到了这个季节做槐花饼给她吃。

    原来他她初晨的母亲也是有记忆的。

    初晨牵着志远,刚走进胡同,就碰到了胡同里走出来的老头。

    老头胡子一大把,在看到初晨姐弟时,停住了脚步。

    “你郑有国家的孩子吗?”

    初晨点点头,“老大爷,您认识我们?”

    老头哈哈一笑,“这才多少年,你就不认识你鸟笼爷爷了。”

    提起这个昵称,初晨才想起眼前这位老人。

    “呀,你是经常拎着鸟笼在胡同里遛弯的罗爷爷。56年没见了,您的身子骨依旧是这样硬朗。”

    老头摆摆,“哎呀,我这身子骨可不比从前了。晨晨啊,你去哪里下乡了,怎么这么多年连个动静都没有?”

    “我去陕北了,昨天刚回来,这是我弟弟志远。来志远快叫罗爷爷,他时候还抱过你呢。”

    志远听话,乖乖的上前冲罗爷爷打招呼,“罗爷爷你好,我是郑志远。”

    老头欣慰的点点头,“好,好,你们俩是好孩子呀,你爸妈在天之灵会高兴的。今儿个回来就不走了吧?”

    “罗爷爷,我们今天回来看外公外婆的。”

    初晨和志远的爸爸郑有国是个孤儿,所以他和魏淑珍结婚以后,就住在魏淑珍的娘家附近。

    “行,你快去看看你外公外婆吧!魏老头的体格不错,昨天才和我杀完一盘棋呢。”

    “那行,罗爷爷,我们姐弟俩就不和你聊天了。”

    这个年代的胡同充满着温馨,初晨和志远拉着一起往胡同里走,原本的生疏和隔阂在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中一点点的被消除。

    初晨的心中慢慢的产生了一种归属感,原来她真的曾经在这个胡同里生活过,和这些胡同里的居民们相处过。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