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三七三章:反派要出发

A+A-

    第33章反派的过去

    “哈哈”

    “哈哈”

    “哈哈”

    三娃已经在沙发上翻了好多个滚,而五娃是在胡瑶怀里不停地打着滚。

    胡瑶连着把衣裳揪了好几回,最后就两只都揪着自己的衣裳了。

    除了五娃,四娃也挨着胡瑶滚,一边笑一边滚。

    家里的娃,好久没笑成这样了。

    这个大功臣,就归这个站在那个急得脸都发红了的池家闺女。

    胡瑶也是笑得停不下来,没法子安慰这闺女受伤的心灵了。

    萧师傅正端着一盆葱油饼出来了,把盆放在大桌上时,发现自家的娃还是笑个不停。

    “这是咋了?”

    现在就池家闺女站着呢,萧明蕉是很自然地就走到了她的跟前儿。

    “咋了,你哪不舒服?”

    “我哪哪都不舒服。”

    池家闺女转过脸儿看着萧师傅,那个委屈。

    “我就了我的名儿,他们竟然笑成这样子。”

    “你名儿咋了?”向正好也端出了一盆菜,是炒五花肉片子炒土豆片,看着肉和土豆都是金黄金黄的,特别的诱人。

    “你不就是叫池红旗么?”向正好没觉得这有啥不同。

    “叫红旗的人多得去了,没啥啊。”

    可萧师傅听了后,却是“呵呵”了两声,这才招呼着池家闺女,

    “嗨,这跟你名儿没关系,是因为有俩姓池的事吧。”

    萧师傅这么一解释不要紧,反倒引得所有的娃又一次的“哈哈”大笑。

    而池家闺女这时候,却是瘪着嘴,一副要哭的样子。

    “我、我以为是我名的事,就又把我过去的名儿了。”

    “没事的,就吧。”

    向正好正好又端了一大盆拍黄瓜出来了,用胡瑶之炝好的葱油拌了,又加了点香菜、醋、蒜末、酱油,一点盐,颜色油亮油亮的,闻着味道都特别的香。

    向正好现在可勤快了,放下凉菜盆的时候,又是顺嘴一,

    “不就是个名儿么,不要想了。”

    萧师傅却有些好奇了,在把池家闺女摁在凳子上时,随口就问了她,

    “那你过去叫啥啊?”

    反正已经丢过人了,再丢了一次也没啥。

    池家闺女本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就把自个儿名儿了,不过她却后悔了一辈子。

    “池红果,解放前叫这个的。”

    “扑哧”

    向正好没忍住,也大笑了起来。

    “哈哈,吃红果,哈哈”

    萧师傅也是“呵呵”地笑了一会儿,然后就招呼大家吃饭了,又用轻轻拍了拍池家闺女的肩膀。

    “没事的,谁也有、有过去的啊,呵呵”

    “哎呀,土豆,土豆。”

    五娃被胡瑶抱到桌子跟前儿时,立即就整个人冲着肉片炒土豆的盆爬过去了。

    她爬得特别快,就跟个老鼠似的,把池家闺女都给看愣了。

    也幸好胡瑶眼疾快,把五娃给捞了回来。

    “有外人呢,注意下形象。”胡瑶给五娃系上围嘴儿的时候,不得不了一句。

    而五娃眼睛亮亮地看了看胡瑶,又看了看池家闺女,居然摇了摇头。

    “她姓池,不是外人。”

    而另外那个同学,是彻底地被无视掉了。

    今天有土豆,葱油饼,还有大骨头萝卜汤,都是自家的八个娃爱吃的。

    所以吃饭的时候,还好没什么人再笑“姓池的”了。

    而池家闺女,是悲愤化作了食量,一个人喝了两大碗汤,啃了五六块肉不的大骨头。

    吃了五块饼,菜更是没少吃。

    等她好不容易停下筷子时,向正好是佩服地递给她一杯茶。

    “喝点茶消消食吧,我现在担心你可能站不起来。”

    “瞧人,呃。”

    池家闺女是真的有点站不起来了。

    然后四娃幽幽地道,

    “哎呀,不知道对面有没有偷看呢。”

    胡瑶撇了一眼这个坏子,这个时候这个事。

    “我看了,姓吴的没来呢。”

    白老头带着黑老头,迈着大步回来了。

    而在白老头身后还跟着一个,池家闺女抬头时,正好看到了,非常吃惊。

    “爷爷?”

    总是在家里见不着的人,在别人家见着了。

    看样子,是很轻易就能见到的。

    这能不能算作惊喜呢?

    白老头是冷冷哼了一声,看着池家闺女问,

    “你也姓池啊?”

    “一家子蹭饭的。”

    白老头没在这边吃饭,而是带着几个老头去了饭厅那了。

    不过他脖子上挂的那个望远镜,胡瑶是看见了。

    现在也知道,这东西算是要不回来了。

    倒了好几,从她上出去的,现在落在了白老头上,就别想要回来。

    只是让胡瑶没想到的是,刚给白老头那屋把菜端过去,施老也来了。

    他一边往屋里跑,一边嚷嚷着,

    “哎呀,你家院子乱七八糟的东西真多,真不好停那破车。”

    原来施老现在还充当了司,那黑老头是干啥的?

    胡瑶都没来得及问,今天正好做得饭多,不管炒的菜烙的饼,都够。

    她又去给重新拍了个黄瓜,还加了个白糖拌黄西红柿。

    而池家闺女看到黄黄的西红柿,眼睛是直的。

    “我想吃啊。”

    向正好只是摇头,而胡瑶只能,“你们回学校都带点菜和饼,再带几个西红柿。”

    不看别的,就看池家的脸面,也得给这闺女把菜带好了。

    免得让人家觉得自家气啊。

    而饭厅那边正开着门的,池老是很不客气地喊了一嗓子,

    “红旗啊,你以后想吃饭就到向家来啊,跟在咱家是一样的。”

    “你没喝多吧,老东西。”白老头笑着骂了几句。

    而池老的状态,让人觉得很不对劲。

    平时池老是个话很少的,而且性格也不是很开朗那中。要谁话多,那得是池家老大,池红旗的亲爹。

    胡瑶也是知道池老的性子的,虽然刚才也给拿过去了一瓶酒,但也不至于这么快就上头啊。

    这几个老的都挺能喝的。

    是又受啥刺激了?

    胡瑶正觉得奇怪的时候,五娃突然用指向了前面一个盆,大叫了起来。

    “妈妈,我要吃。”

    胡瑶看过去,是个空盆。

    这个盆是刚才施老顺放这的,应该是以前从向家拿了家具,现在随给还一个回来。

    胡瑶没觉得那空盆有啥,而三娃却是“嗖”地跳了过去,把那个盆上下翻着看了又看。

    “哈哈,妈妈,上面画了好几个大螃蟹。”

    红红的螃蟹,就画在盆底与盆的外边。

    萧师傅走过去,把盆拿到了厨房,然后笑着道,

    “这又不是上海或是江浙一带,那边兴吃螃蟹的。”

    “海,海。”五娃的脑瓜子只要转到吃上,就动得比一般人快得多。

    胡瑶马上就想到了,京都离着天津近,天海靠海的。

    但要吃海味,得往山东那边,烟台青岛一带,这个季节吃海蟹的。

    一提到吃,施老又是个懂的。

    他也不嫌累,在饭厅那头,扯着大嗓门喊着。

    “哎呀,海蟹啊,梭子蟹香啊,烧着蒸着,太香了。”

    只是有的人会过敏,吃螃蟹不宜喝酒,但是这几个老的却没问题。

    池老也是跟着一阵阵感慨,

    “现在咱们都有正经事呢,要是没事,去烟台一趟多好啊。”

    腐败啊。

    胡瑶暗自感叹,不过他们这些老家伙都配着车,开车去,肯定是要近得多的。

    甚至,更加方便。

    在这年头,这也是件不得了的事。

    “海,海。”五娃一个劲地着。

    胡瑶想了想,她除了每天带娃,也没啥大事。

    倒不如带着几个娃,去海边玩一趟。

    这年月,也不流行集中到海边下饺子。

    他们一大家子要是去海边,那就是唯的一景点哈。

    胡瑶是有了主意了,伸摸了摸五娃毛茸茸的脑袋。

    “要是没什么事,妈妈带你们去一趟吧。”

    胡瑶更知道自家娃的水性,捞个螃蟹啥的,那是事。

    而胡瑶的提议,头一个赞成的居然是大娃。

    “是该出去走走了。”

    随后他还看了眼文仙姑娘,脸儿微微红了下,别人都没注意到。

    “正好可以出去散散心。”

    也是,家里病人太多,

    “坐啥车去?”三娃问到了关键。

    家里除了那辆旧的自行车是胡瑶能支配的,还有别的车么?

    她只能这样了,

    “要么整个牛车?”

    另一边二娃马上就,“老三,咱俩赶紧把那头驴的腿先治好,怎么,也能拉点东西。”

    “螃蟹,螃蟹。”

    五娃张着,伸向了厨房的位置。

    刚才萧师傅把那个画着红螃蟹的盆,已经放到了厨房。

    五娃却伸着要抓螃蟹。

    四娃马上伸出拳头,声援着五娃。

    “大海,大海。”

    然后三娃也跟着叫“大海大海”。

    其他的娃,都被他带动了似的,都一起喊着“大海”。

    这么一整,本来想的是再计划计划,这下也变成非去不可了。

    “正好,你们家可真有意思。”向正好那个一直不大话的同学,忽然就起了这样的话。

    向正好倒觉得没啥,可是胡瑶却深深地看了那个同学一眼。

    “姑子,你这个同学叫什么名儿啊?”

    也是,现在那个同学都没跟向家这堆人,做个自我介绍呢。

    这位同学突然就笑了起来,这个笑让胡瑶觉得怪怪的。

    “我姓萧,我叫萧爱红。”

    她的声音淡淡的,听不出什么感情了。

    神经比电线杆子还粗的向正好,

    “她是我分到新班的同学,现在也跟我一个宿舍,还有池红旗,我们现在是一个组。”

    “啊,我发现我跟她们有很多话题。”

    连徐四都不由地看了眼向正好,大概只有她没有感觉到气氛的怪异吧。

    胡瑶同几个娃都对了对眼神,尤其是大娃和四娃。心里头都明白了一件事:

    恐怕是冲着萧家的事吧

    这么巧么,她咋就姓萧了,又到了萧家/向家。

    但是这中事,能明白,却不宜点破。

    而想到萧师傅时,胡瑶又想到个事。

    吴老和魏扬总拿着望远镜看他们,到底有没有认出萧师傅是谁呢?

    事实上呢?

    很幸运,没有认出来。

    吴老其实对于萧师傅没那么太熟悉,只是觉得萧师傅这人的脸,长得跟谁有点像。

    他在做波浪式活动的时候,随口跟魏扬了下。

    魏扬才想起这么个人,

    “是那个姓徐的公安的亲妈,叫明天,也是向正好现在的干妈。”

    “哼,她以为攀上了向家能有什么好下场,还不是给人家当老妈子。”

    魏扬着自以为的事。

    “心眼儿特别多,可现实比她想得残酷多了。”

    不只是魏扬,连吴老都不知道徐婆子已经通过水路找前面俩个男人了。

    这事,虽然那天广播里播了一天,他俩听到也不会在意的。

    而在徐鹏鹏的操作下,这件事就悄摸摸地滑过去了。

    “啊,你得没错,我看她总在不停地抱着那几个娃,或者给洗衣服嗯?”

    话题也就这么截止了,他俩根本没有把萧时候当个值得正眼看的人对待。

    而且萧师傅基本不在大厅里晃,要么带着娃回屋,要么在厨房。

    这也算比较巧的事,所以对于这个叫萧爱红的人出现,让人就觉得很敏感。

    连迟钝的徐四,都觉得有些不大对了。

    萧爱红看着大家都在看她,她反倒用奇怪的表情望着向正好。

    “正好,你家人是不是不欢迎我啊。”

    啊呸,这简直是红口白牙,恶心人了吧。

    胡瑶甚至感觉,这个女人有点厉害。

    就向正好这脑子,绝对会被牵着走。

    已经跟萧爱红认识挺长时候的池家闺女,却觉得不大对了。

    在饭厅那边吃饭的施老,里还拿着一茶缸子白酒,眼睛都起了起来。

    他突然嘿嘿笑了两声,用偏低的声音同白老头,

    “咱老祖宗的好哇,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施老伸出胳膊在白老头的肩膀上又拍了两下,

    “你们向家啊,最近太招人眼了,啥鬼儿也敢往上撞。”

    这个白老头早就领教过了,魏扬那个女人带人就来过两回。

    而向正好呢,也确实如同胡瑶想的那样,根本没听懂萧爱红的反话,她还很直肠子的解释着。

    “哎呀,爱红,你想多了,来我家蹭饭的人多了去了。”

    池家闺女这才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向正好。

    以前很多人都向正好很凶恶的啊,跟向家的人关系很不好,甚至成天搅事。

    本来在认识向正好的时候,发现她跟传闻中的不一样。

    现在这么一看,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而这话,放在这个萧爱红身上,还差不多。

    池家闺女觉着这么呆下去,准得出事不行。

    所以她扶着自己鼓鼓的肚子,就站了起来。

    “正好,咱们不是还要去药铺嘛,还有那么多作业呢。”

    本来向正好就是顺路回家吃顿饭,现在听到池家闺女喊她,赶紧就收拾东西。

    原来计划着还给他们带吃的胡瑶,动都没动。

    她不主动招呼的事,别的人基本不会去管的。毕竟,她还算是“一家之主”吧。

    萧师傅还帮着向正好把衣裳和包都扯直了,心里头是万分不舍的。

    “正好,这位阿姨是你妈妈么?”听着很温和的声音,却是处处算着事。

    胡瑶是不得不多多“看重”下这个叫萧爱红的,今天真的是意外多啊。

    而萧师傅也是很温和地回复了对方,

    “我叫明天,是正好的干妈。”

    萧爱红就跟故意似的,捂着嘴笑了笑。

    “要不是干亲,我还以为您是正好的亲妈呢,看着长得真像。”

    这话放在别人身上是得罪人的,而现在却是让胡瑶都有点虚了。

    “哈哈”向正好一个人突然笑了起来,伸出用力拍了拍萧爱红的肩膀。

    她刚吃过饭的,吃得特别饱,这会儿上劲不,算是把萧爱红给拍疼了。

    看着萧爱红眦牙时,向正好更高兴了。

    “看你软的,明天早练我叫你哈。”

    向正好带着俩个同学离开后,四娃马上蹿到了胡瑶跟前儿,

    “妈妈,池家那个闺女萧爱红是孤儿院长大的。”

    孤儿院长大的啊,那就是背景清白,去查也查不出什么的。

    这么个鬼灵,还真的和向正宗木头一样的性子挺配的啊。

    胡瑶心里是有了这个想法,不过具体俩人将来会如何,一切还要看缘份的。

    就现在的向正宗而言,做完任务的归期,都不定呢。

    “哎呀,她为啥要姓萧啊?”

    三娃有些不解。

    胡瑶也是,按在孤儿院长大,又能上军校的,一定是姓党的。

    除非,很早以前就叫这个名字。

    毕竟以萧爱红的年纪,在孤儿院的时候,正好是新中国新旧交替的时间段。

    保留原有的名字,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她到底是谁派来的啊?”三娃又一次敏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