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号 凤凰来仪

A+A-

    雨水:初候,獭祭鱼。此时鱼肥而出;故獭先祭而后食。

    亲爱的嘉凤女士:

    镇上三年读初中的时光,对于我来就是一场噩梦。在我的噩梦里你像是天边的彩虹,在我的黑夜里你想是月光,在那三个漫长的感动里,你永远是最温暖的阳光。镇上的时光对我来实在没有什么值得怀念的地方,可自从离开镇上我每一天都在想你,你的一颦一笑都像是盛开的鲜花,在我的记忆里没有和你过一句话,如果你肯多看我一眼,我就会足足高兴一个星期。我无意炫耀自己的卑微,相反我觉得我为曾经属于我们共同的每一分钟感到骄傲,你愿意与我书信往来,是我一生的荣耀。我常常想,如果我们面对面坐着,有什么话题是我们都感兴趣的呢?这个时候我才想起来我对你知之甚少,虽然我曾经在漫长的时光里几乎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你的身上。虽然我们通信的时间并不长,我对你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希望将来我们随着彼此之间的了解更多,我们可以积累越来越多的信任。

    通过之前通信的内容你大概可以推测我兴趣的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到了历史上,前些日子围绕着相关的话题,我与一些人发生了争执。我曾经根据自己对历史的认知有进行过整理,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史记开始于黄帝时代,竹书纪年也开始于黄帝时代,可见在当时的语境之下,黄帝时代是信史的开始已经成为共识。尚书记录的文献开始于唐尧虞舜时代,这是因为当时的史籍当中,人们可以找到黄帝的事迹,找不到黄帝言论。资治通鉴开始于周威烈王时代,之所以不同于史记竹书纪年的法,这是因为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必须逐年记录史实,在周威烈王之前,逐年记录的史料不足。史书对黄帝之前的记录之所以没有被称作是信史,这是因为史书对黄帝之前的记录荒诞不经,比如神农氏牛首人身,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天皇氏、地皇氏、泰皇氏三人都不具有人的形状。

    传荒诞不经,其实也从某种程度反应了事实。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那么人是从什么时候进化成了人呢?这就要想明白一个问题,人与动物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有人区别在于人会使用工具,荀子人善假于物,大概也是这个意思。我的观点是动物开始使用火的时候意味着进化成了人,燧人氏是第一个进化成人的生物。火的使用给人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不光带来熟食,还突破了自然照明的限制,还可以用来取暖,可以用来防范其它动物入侵。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就是复原汉字形成的过程。甲骨文出现之前到底有没有文字?同时期除了甲骨之外有没有文字载体。一些出土的古陶盆陶罐上的象形符号是不是文字?

    现在有关三代的非议非常多,关键在于一元一八四零年之后,西洋人用坚船利炮不仅改变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也改变了中国人对自己的认知。比如西洋人拿出一套标准,然后据此认为商朝以前的历史全部都是传,而传不能称其为历史。前些日子我又听到了一则怪论,他把周朝当做是中国历史的起点,因为三代礼仪的变化非常明显,到了周朝礼制已经非常完备,所以此后千秋万代都会延续周礼。孔子过,周因殷礼,殷因夏礼。如果相信西洋人和这些人的怪论,我们就是从石头缝儿里蹦出来的。官修史书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根据我有限的认知,官修史书应该开始于周朝,现在能看到的关于夏殷以及至少的记录,可能是周人根据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史料和传闻进行追溯的。

    黄帝之前的记录应该全部都是稗官野史,诸子百家当中有一支被称作是家,司马谈家源自稗官,稗官负责记录各种野史传闻。宇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盘古,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燧人氏,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一般来文字的起源标志着文明的诞生,根据史书记载,几乎所有关于华夏的符号性东西集中出现在了黄帝时代。在与朋友谈论的过程中,我华夏其实就是打出来的,如果黄帝没有打败炎帝和蚩尤,那就没有后来的炎黄部落联盟,华夏作为一个文明实体就不会出现。今天一些人主张多元化,我不想褒贬这种主张,我只想如果黄帝也持有相同的主张,华夏文明就没有会诞生。我的一位朋友对基因考据很有兴趣,他试图证明汉族有共同祖先,我你要这么的话,人和猩猩也有共同的祖先,你检测人和猩猩的基因,一万个基因里面总有一两个是一样的。

    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我对谶纬之学也产生了很多兴趣,不过我对星象、图谶的了解浮于表面,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也能够凭借对星象、图谶的了解准确的预测未来该有多好。十分智慧用七分,剩下三分给子孙。这些年我花费时间稍微研究了一下周易,我曾经使用蓍草占卜,也曾经使用硬币占卜。准确率应该在七成左右,我没有想到过后来还会跟你有交集,希望在未来的时间我能有你的人生中产生正向的作用。回首过去自己与人交往的经历,有的像诗歌,有的像散文,有的像。在镇上的三年里,你经常出现在我的世界里,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你世界里,也不知道在你的世界里我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后来只要我在不忙的时候,你就会就浮现在我的世界里。有人的世界像是水墨画,有人的时间像油画,我的世界是连环画,有时候像水墨画,有时候像油画,有时候像工笔白描中国画。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黄帝、唐尧、虞舜、大禹在位时候都曾经出现过凤凰来仪的情况,然后举行祭祀活动,黄河浮出来的乌龟背上有图,洛水浮出来的乌龟背上有字,黄帝最后是被一条龙接走了。对于华夏的悠久历史,每一个华夏子孙都是非常自豪的,但是对历史的研究,中国相对来又是落后的,我指的是对上古史的研究。不过平心而论,在所有存在古文明的国家当中我们的处境又是最好的。那么,为什么他们对上古史的研究会走到我们的前面呢?西洋人进入工业时代之后,技术频繁革新,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水平空前提高,他们对古文明的研究也又到了我们的前面。在西元一八四零年之前,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而是历经数千年安心于吃老祖宗的剩饭。

    今天人们所熟悉的古文明几乎都是由西洋人发现的,他们也曾经对华夏古文明产生过兴趣,并且进行了研究。殷商古文明是由中国人发现的,在此之前,西洋人只承认华夏文明开始于周朝,以前都是传。历史学像所有学科一样是科学,它就应该像其它学科一样不断的向前发展,而不是干脆承认华夏文明源于殷商,然后裹足不前。我接触过一些人对今天学者对上古文明的研究充满了各种非议,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惜浪费大资源。我们不应该满足于研究献有的文献,应该努力发现新的文献。殷商时代已经拥有成熟的文字,为什么现在只能看到卜辞?难道没有任何其它的文字资料留下来吗?殷商文明到底是怎么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殷商以前,到底是怎么样一种情况。良渚古国、古蜀国和当时的中原文明到底有没有联系?我希望可以通过不断的发现来完善我们对古文明的认知。为什么两河流域和埃及可以找到那么上古遗迹?而我们为什么发现较少?假如当时华夏文明与当时其它古文明发展水平相当,这一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退一步讲如果华夏古文明确实不能与域外古文明相提并论,那么是什么导致后来殷商文明忽然发展起来了呢?比如岛国文明在两千年前忽然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是不是也有强大的域外文明影响过我们呢?如果我们在本土没办法找到甲骨文源头,是不是意味着我国古老的象形文字也是从域外传入的呢?不管怎么样,我觉得对这些问题避而不谈不是正确的态度。古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根据这一法,我大胆推测,大概到西元二一四四年的前后,华夏文明将会迎来全面复兴。我接触到的很多人我的这一法是不认可的,康乾盛世难道不是华夏文明的巅峰时刻吗?

    对于这样的质疑,我也是有话的,的确康熙、雍正、乾隆被誉为大清的三朝圣主,他们把华夏文明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人为之感到自豪。我承认他们的成就,并且尊重这一观点。不过我也举一个例子,当年英伦使臣马嘎尔尼来到大清,与清廷发生了礼仪之争,当时那些清廷的老爷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礼仪之上,完全没有从马嘎尔尼的礼物上看出端倪。乾隆皇帝那一封傲慢的回信,今天仍旧让很多人荡气回肠,今天还是有很多人讽刺岛国面对强敌时所表现出来的奴颜媚骨。这些人完全不懂得国的生存之道,面对强敌,你非要去硬上,结果就是以你粉身碎骨而终,这是科学。与强国保持友好关系,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国、弱国的利益。今天那些跟强国硬干的国、弱国有一个过的好的吗?答案是一个都没有。

    三朝盛世之后,大清迅速衰落了。康熙皇帝是一个能够睁眼看世界的人,他本人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就,他明知道火铳、佛朗比冷兵器更先进,他却因为担心有一天平民被这些东西武装起来对朝廷不利。到了乾隆时代,将军看了马嘎尔尼洋枪队的表演,竟然毫无感觉。如果他们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不知道会不会抽自己的嘴巴子。不管你看起来强大到何等地步,你都应该努力保持一份清醒。康熙时代充满了各种内忧外患,那个时代的人因为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所以能够保持务实的心态,当时有很多将领请康熙准许用洋枪武装军队,只是被驳回了。到了乾隆时代,每个人都充满了一种盲目自信,在他们的想象当中,已经进入工业时代并且在开疆拓土的英伦看作是穷的发臭的地方。明明通过贸易,你从人家哪里赚取了大量的白银,还把与人家的贸易视作是对远人的恩赐。

    因为我对乾隆时代的认知分别有限,所以不清楚那个时候有没有有没有祥瑞。虽然乾隆自诩十全老人,也没有跑到泰山去封禅。由此看来,乾隆皇帝虽然非常傲慢,却没有完全丧失理智。他眼界之所以受到那么大的限制,归根到底还是归过于他祖辈和父辈。康熙皇帝自绝于现代文明,到了雍正时代,因为与罗马教廷发生了矛盾,皇帝下令驱逐传教士,在我们的认知里,传教士是西方侵略行动的一部分,其实这件事分怎么看,传教士也是当时我们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康熙皇帝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就是依靠传教士的帮助。到了乾隆时代,这个了解西方世界的窗口也没有了。当然,也有朋友会指出那么郎世宁是怎么一回事?乾隆皇帝关注的是享乐,是艺术,而不是技术进步对国计民生的影响。雍正也有穿着西洋服饰的画像留下来,由此可见,这就是他受了父辈的影响。

    家特色,话必通俗,语必关风。话可以很有寓意,但文字一定浅白才可以。如果用我这样的强调跑到街上去书,人家能听得下去吗?答案是听不下去。所以我已经写到了第九部长篇,但我的语言根本不具有家的特色。反思一下,到底是什么让我的文字变成今天这个鬼样子呢?实际上我自己也没办法清楚,就算是清楚了也未必就能改的过来,这世上凡是优秀的作家大概都饱经世间悲喜。但在许多在市场上红的发紫的作家并没有太复杂的经历,也许到底一个是不是合适创作关键还是看天赋。假如我的天赋不在这个领域,我的天赋到底在那个领域呢?因为我喜欢美术,曾经被安排画黑板报,我对工艺美术没有太多感觉,也没有令人满意的创作。

    如果大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没有达到我的标准,怎么样才算是符合我对盛世的要求呢?我只能告诉你实际上我没办法给出答案,从古至今,有关盛世的记载寥寥无几。大概只有传当中唐尧虞舜盛世和大唐的开元盛世。唐尧虞舜时代的盛世最符合儒生对盛世的想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道不拾遗、夜不闭户,鳏寡孤独皆有所养。所以开元盛世其实有一点勉强,那个时候的皇帝年轻有为,对自己的需求有所节制,能够任用贤臣为相,所以能够在短短的数年之内,就把李唐文明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之所以一点勉强,是因为在唐尧虞舜的时代是公天下,开元时代是家天下。当时的皇帝像上古贤王一样去泰山封禅了,那个时候他已经变的越来越骄傲了,不在用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臣为相,而是重用以文辞见长的人为相,目的就是想用华丽的文辞来装点他治下的盛世。

    开元时代虽然不想唐尧虞舜时代那么符合儒生的理想,但它不是存在于传中,而是有些非常详尽史籍记载的,而且有非常多的实物为证。它被永远的记录在华夏人民的记忆当中,可就是那个三郎,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也变的越来越昏聩,大概这世上没有人可以避开这样的历史规律。根据史书记载,虞舜开始摄政之后,不臣于尧,这段时间长达三十年之久,所以有人推测唐尧是在被幽禁的状态下度过的。虞舜晚年南巡,崩于湘水之旁。虞舜南巡的时候,大禹已经全面接管了一切事务,由此可见当时虞舜所谓南巡很可能就是流放。三郎在他的晚年殆于公务,对自己需求的节制越来越弱。头的钱花光了,也不能引起他的警觉,而是重用了一批善于敛财的官员。为了供皇帝享乐,不仅拼命搜刮,抢劫他的妻女以充实后宫。从年轻有为的英主到典型的昏君,没有人可以轻视时间力量。如果唐太宗也在位五十年,必然也会以一代昏君的身份载入史册。

    齐桓公在继位之初能够接受鲍叔牙的建议任命曾经谋害他的管仲为相邦,不仅如此,还把管仲称作是仲父,并且把政事委托给了他,最终实现了霸业。可当齐桓公功成名就之后,他的心里也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很多人当一个一个目标实现之后,逐渐就会出现一个大目标。齐桓公的目标实现之后就没有了目标,他开始注重享乐,有人给他烹制美食,有人整天给逗他开心。后来他逐渐的迷失了自己,只要一个人保持足够的清醒,就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交往都基于交易,如果你不可能给别人带来任何利益,你在这世上就不会有朋友。如果你中我有别人需要的资源,在你的一生当中,绝对不会缺少朋友。

    相比于三郎,后来的乾隆皇帝算是表现的非常好的了。在他的晚年有一。为他敛财,有逗他开心的和珅,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和珅这个人简直祸国殃民,罪该万死,主要是你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他。皇帝年老昏聩的大背景之下,能够使用和珅这样的人已经很了不起了。三郎重用李林甫、杨国忠,李林甫拥有一项特殊的本事,一方面他能够满足皇帝各种不合理的需求,另一方面他又能够有办法节制群臣,让他们统统闭嘴。杨国忠的特点是擅长敛财,而且是杨贵妃的族兄。与齐桓公在晚年时所重用的人相比,和珅简直是圣人,与李林甫、杨国忠相比,和珅堪称完美。三郎在晚年的时候,如果有和珅这样一位大臣陪在身边,唐朝的命运或许是另外一个样子。李唐一朝在立皇嗣这一项始终是状况频出,武德晚期,皇嗣与秦王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斗争,在贞观晚期,皇嗣与魏王又发生了激烈的斗争,到最后得利的却是晋王。唐高宗的时代,在立皇嗣这个问题上也是状况不断,先是李弘被毒死了,之后李贤又被流放。

    到了天宝年间,三郎对自己的儿子也是毫不软。更夸张的是当时的宰相李林甫与武惠妃结成联盟,千方百计的要把皇嗣从那个位置上拽下来。三郎之所以陷入那么一种尴尬的结局,是因为他在变得越来越懒惰的同时,对权力的贪婪却在不断的增长。有人利用他的这个心理,把皇嗣屡屡置于险境。开元年间没有出现凤凰来意的盛况,当然现在也有人有理由怀疑三代以前关于凤凰来仪的记载是不是可靠?那个时候他们所指的凤凰真的是凤凰出现,还是出现了凤凰形状的云彩。如果是云彩的话,我也见到过这一类照片。对于各种各样的祥瑞,我们到底采取怎么样一种态度才算是合适的呢?我想象不出你的态度,我的态度是不敢贸然的去迎合它,也不敢贸然去否定它。总而言之,希望你过得开心。

    此致

    敬礼

    你的朋友陶唐

    新丰九年正月十七日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