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号 甜丝丝
立夏:初候,蝼蝈鸣;蝼蛄也,诸言蚓者非。
亲爱的嘉凤女士:
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味呢?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皇帝把自己的御厨招来,问:“天下什么最香呢?”御厨:“盐。”一听这话皇帝勃然大怒,就下令把御厨杀了,并且告诉御膳房,从此之后皇帝的餐食里面不许使用盐。从那一天开始,皇帝吃什么都不对味。为此很多位新聘的御厨都掉了脑袋,这个时候又一位新聘的御厨上岗了,把皇帝的御膳准备好了,却不敢逞上去,这个时候他看见那位御厨的遗体被挂在宫门底下,御厨的嘴里装满了盐。于是神不知鬼不觉端着饭菜走到那位御厨脑袋的下面,让他嘴里的盐滴到了皇帝的御膳里面。皇帝吃了挑起大拇指好,于是把那位新聘的御厨叫过来,要问个究竟。面对皇帝他不敢假话,于是皇帝令人把那位御厨的脑袋取下来与脖子以下的部分埋在了一起,并且补偿了他的家属。
这个故事是父亲告诉我的,他盐是百味之王。在远古时代,凡是产盐的部落都非常的富裕,从古到今,盐商都是非常富裕的。从桑弘羊开始,盐铁官营,现存的文献当中有一篇盐铁论非常的著名,当时大将军领尚书是霍光召集了一大群儒生与桑弘扬的团队进行辩论,目的是取消眼铁观音。盐铁官营给天下的百姓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一是百姓再也买不到价格合理、做工精良的农具,二是盐的价格也越来越不合理。桑弘羊的团队在辩论的时候没有回应这两个问题,而只是有了盐铁官营才让朝廷的财力能够支撑武帝一朝连绵不绝的战事。相比于百姓的生活,是不是便利,朝廷的大事自然显得更加重要。于是霍光召集起来的儒生输掉了这一场辩论,但后世的人们对桑弘羊的评价一直不高。因为盐铁官营不仅让朝廷有了打仗的银两,也养肥了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就是盐商。一般来,作为盐商,必须有朝廷的特别许可,拿到了朝廷的许可,意味着至少在一定的区域内,你可以独家经营。
从古至今关于盐的事都是大事,不过现在若再问我什么是真正的美味?我的回答可能不是盐,也不是其他的味道。而是内心的清静和恬淡,易先生成名之后回到故乡,在一家餐厅吃时候吃过的东西,就在这个时候有一群人拿着相冲过来对着他就是一通拍。相的闪光灯闪烁不停,这个时候有人把话筒递过来要他回答各种提问。这很快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于是里三层外三层,把他围在当间。易先生硬着头皮把面前的那碗东西吃完,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东西是什么味道,因为她的注意力已经被分散掉了。一个人只要内心清静恬淡,就算是一个馒头,也能够吃出美好的味道来。不要瞧了馒头的味道,里边有麦子的香味,有阳光的味道,还有一丝丝的甜,如果你的脑海中有三万件事在相互打架,你的脑袋就像是一锅煮沸的水,你的心就像是浸泡在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液体里,想要感觉到美味不是太难了吗?
现在很多人都羡慕旧时代的皇帝,他住在高大宽敞的宫殿之内,陪伴在他身边的美丽的女子达三千人之多,这些人穿金戴银着绫罗,各种山珍海味伺候着。但正因为如此,皇帝对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具有了免疫力。住在宽敞的宫殿里,还觉得屋子过于狭,美丽的女子在他身边,他却不觉得有颜色。山珍海味放在他的面前,他却下不去筷子。人到了这个地步,难道不悲哀吗?我侥幸读过末代皇帝写的自传,里边提到一个细节,百姓们非常喜欢吃一种东西叫做饺子。起初皇帝并不知道这东西好吃,后来落魄了,一点点学会自己生活终于知道饺子是多么的好吃。
王财主的儿子是社交络上的名人,他经常对娱乐圈发生的事情发表评论,以至于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影响力。我觉得时间久了,他可能把自己想象成娱乐圈的上帝。不仅仅是三道四而已,他认为他可以把自己不喜欢的人逐出娱乐圈,把自己中意的人捧成红人。实际上他有什么了不起呢?他不过是有几个臭钱而已。假如没有这些钱,他还能吸引那么多的人关注他吗?据这位王财主的儿子喝的水都是从遥远的岛上运过来的,每一瓶都价格不菲。我不是很确信这个人是不是真的能够从普通的水和那种特殊的水喝出什么不同,在我的记忆当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位官员得到一位贵人的帮助,于是邀请这位贵人的几个儿子到家中做客,这几个儿子来了之后,面对主家准备的丰盛的晚宴,他们没有动筷子,理由是这些餐食里面有碳气。我从到大吃了很多东西,从来没有从饭菜当中吃出一种叫叹气的东西,要知道那个时候没有实惨,只有木炭而已。由此可见,贵族的舌头能够到什么地步?那根本就不是舌头,而是一件精密的味道测试的仪器。
我对人的味觉有两种想象,一种是因为物质过于充裕,而导致他对美味丧失了知觉。另一种是因为生活过于精致,而导致他对美味的追求非常的苛刻。有人为了追求美味,坐着飞满世界乱飞。清晨他可能在域内某个城市享用早餐,吃中饭的时候就已经飞到了域外,想用晚餐的时候又在另外一个地方。这是在物质充裕条件下追求过分享乐的人,有很多人觉得吃饭都是在浪费时间,如果可以不吃饭,他就宁愿不吃饭了。我不想,对每一位的极致追求是不对的,因为人家有那样的条件。但相比之下我更看重内心清静恬淡所能感受到的美味,不要以为皇帝天天吃鲍鱼,海参黑松露生产,我虽然没有亲眼看过皇帝家的食谱,但也听过婴儿大概也都是一些家常菜,只是做的精致一些。
其实对于整个天下而言,养活皇帝一家子浪费多少钱呢?这里边最大的问题是有很多人利用这个会得了不该得的好处。到了晚清的时候,光绪皇帝竟然觉得鸡蛋是一种奢侈品。理由是为皇帝提供服务的团队最大限度的释放了人的贪欲,道光皇也是一个非常抠门的人,他给自己衣服上打补丁的钱,足够民间的人买好几套新衣服了。不是因为皇家的衣服金贵,民间的衣服不值钱,而是皇帝信息闭塞,被为他提供服务的人大肆盘剥。我估计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所以很多时候未必是皇帝的生活多么奢靡。只是他因为信息闭塞或者其他的什么缘故,没办法很好的治理,服务自己的团队。对旧时代有过了解的人,太监是一般人绝对不敢得罪的一个群体。
因为这些人成天陪在皇帝的身边,围绕皇帝的一切事务都是由他们操办。而历史上绝大多数的皇帝,生在后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没有足够多的自信驾驭群臣,于是依靠宦官与这些文臣来回。皇帝可能不知道,他越是信任的人把他坑得越厉害。对阉人和正常人可以有两种估计,在村里生活过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认知,凡是绝户都称不上德行。甚至村里一些有可能得罪上天的事,都交给绝户去干,比如杀牛。阉人没有儿女,自然什么坏事都敢干,因为他不担心自己做了坏事之后,报应在他儿女的身上。外面的文臣武将则不同,这些人很多,聘了不少妾,子女无数,当然害怕遭到上天的报复。不过皇帝看问题不是这个角度,阉人没有后人,他的私心就会比那些有儿有女的文臣要少很多。这些阉人一门心思都用在皇帝的身上,而外面的文臣武将就不一定了,比如明朝的于谦,他终于社稷,但不忠于皇帝,大臣只要是为了社稷,废立皇帝都是可以的,太监当然也做过这件事情,但太监大多不会把社稷当成一回事。
其实太监不全是坏人,大臣也不全是好人。太监的确都只服务于皇帝,在他们当中有一些良知未泯的人。他们不畏强者,同情弱者,始终站在正义的一边。而那些大臣当中有相当多的人惧怕强者欺凌弱者,为了私利依附于宦官。刘瑾、魏忠贤这样的人之所以能够成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部分文臣对他们的支持。总而言之,人不应该没有理由的,盲目的去相信任何人。不要轻易的以为你了解一个人了解一个人是非常难的,可能你跟一个人过了一辈子,你都不知道他是怎么一回事。而对一个人的不了解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你以为你了解他。比如某人在我自私的时候,还要加上一个字,以表示对我的蔑视。当然他也许已经完全估计到了我对这番话的反应,它只不过是故意羞辱我罢了。
今天我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因为我在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了有关导游证的事,当然比导游证更有价值的是导游资格证。我在想我要不要考这么一个证呢?据这个东西非常难考,他的难度相当于律师证、注册会计师。之前我又有一个想法,我想了解一下关于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所以我考虑要不要买一本书呢?我指的是一本教科书。我是这样理解自己这个决定的,一个人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往往不掌握在自己的里,而是掌握在别人的里。那么人就必须善于营销,如果有更多的人认可我的价值,愿意给我会。我的处境应该会有改观,我读过做生意的艺术,我相信这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著作,并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我没有做生意的经历,光靠想象是没办法把它整明白的。
和很多行业一样做生意也是需要天赋的,而我自认为不具备这方面的天赋。那么我的天赋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这个问题我曾经研究过,但没有那么认真和深入,所以我也不清楚自己的天赋到底在什么地方。如果让我制作视频,我相信我会呈现出美好的创意。我自认为在写作方面也是有一定天赋的,之所以现在写东西有一些吃力,是因为我读的太少,写的太多。阅历太过于单薄,生活过于单一。郭先生过,一个人如果自己的工作就是他的爱好。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并且有望在这个领域取得一些成就。而这世上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这种幸福的,相声演员可以自己热爱相声,你听过钢铁厂的工人自己热爱炼钢纺织厂的工人自己热爱纺织吗?这话听起来不符合价值正确的原则,但却非常的真实。
我永远记得自己在前往静夜思的过程当中,看到路旁有一个牌子上面写了一宗禅门公案。一位和尚问另外一个和尚,:“什么是道?”对方:“平常心是道。”问:“什么是平常心?”对方:“饥来则食,困来即眠。”又见一个牌子上写着两个和尚相见,互致问候,吃了饭又睡了觉,然后感慨这一段日子没有虚度。这与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但参禅的人所追求的就是一个静字,那个时候人的内心没有没有思考,没有逻辑,也没有理性。各种念头都像是飘在水上的船,没有系缆绳,跟着水流的波动载浮再载沉。又像是杯子里的水,水里的所有杂质都沉到了杯底。慧能:“佛性本清净,何处惹尘埃?”当人修行到了一定的地步,他的心情不会跟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人真正觉悟之后,他的内心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定力。只有人的内心真正保持清静,才能够品尝出真味。
比如早上有一份早餐放在你的面前,一碗米粥四个包子。你咬了一口包子,发现是牛肉馅儿的。假设这是你喜欢的味道,你的内心是欢喜的。如果有人这个时候跑过来你的某位家人去世了,你还能吃出包子的美味吗?你还能从米粥里喝出阳光的味道吗?如果那个人自己这个消息是假的,是逗你玩,其实你中了一张五百万万的彩票。这个时候即使原本那碗米粥已经馊了,你内心的喜悦都可能把那种不好的味道给屏蔽掉了。人的味觉会被心情所左右,因为大多数时候人总被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困扰。他会彷徨、会焦虑,会在潜意识里把一些味觉屏蔽掉。这世上有一些人非常的忙碌,但是非常的尊贵。他们对吃非常讲究,他们的舌头极难伺候。但他们并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味道,他们的讲究很大程度上都是在那里瞎诈唬。
很多年以前有一部电视剧叫慈禧西行,里边有这样的场景,西太后喜欢吃一位厨子,做的白菜萝卜大烩菜。他还告诉自己的旧长官,别看太后面前的菜那么丰盛,其实她真正吃了也就那么几个。别看那些菜,一个个品相很好,其实有不少里边早就变味儿了。类似西太后这样的贵人,别人的生死在他们的一念之间,好像这世上没有人敢耍弄他们,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与他们关系最亲近的人,几乎没有不在背后欺骗他们的。古往今来,但凡明君圣主都不喜欢敛财,这里的敛财包括他们既不喜欢替内府敛财,也不喜欢替府库敛财。因为财富被过多的集中在皇帝里,或者集中在府库当中。民间的钱就不够用了,王朝初年,民风淳朴,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太平一段时间之后,各种兼并开始流行,大户一个接着一个出现。
这个时候民间的那些大户,日子过得非常的奢侈。与此同时,那些达官显贵一个个也都过得非常奢侈。因为有一大群人靠皇帝的支出敛财,因此皇帝的生活看上去也是越来越奢侈。按皇帝的钱怎么也不至于不够花,但因为那些服务皇帝的人,一个个上下其等,把这些人喂饱了,皇帝的钱也由几何倍数支出去了。我们知道皇帝一个个奢侈无度,其实也有不少皇帝是被冤枉了。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那些服务皇帝的团队被有效的监督呢?答案是不可能从古至今都没有这么一个构。以明朝为例,当时有人敢上书抨击皇帝,敢上书抨击太监的人却没几个。抨击完皇帝,大家都会称赞这个人勇于批龙鳞,你要是敢抨击太监,下一步大家恐怕就要跑去你家吊唁了。皇帝就好比是一块巨大的糖,上面爬满了各种各样的虫子。从古至今这都是一个顽疾,似乎也没有哪个皇帝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自然这个问题也从来没有被解决过。
上行下效的道理每个人都懂,在王朝之初,很多人都能够做得到,一旦承平日久,奢侈之心渐长。比如在王朝之初,贵人平常穿的衣服上没有纹饰,贵妇的裙子也不会长到拖在地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般的大户衣服上绣着复杂的图案,富人的裙子拖在地上。就会非常的显眼,从而很容易被衙门盯上,用不了多久,他们家的不义之财就会被发现,他们所犯的罪行就会被公诸于众。如果贵人们乐善好施,那些一般的富户也会乐于效仿。如果上面的人穷奢极欲,下面那些差役一个个也就像魔王一样了。所以贵人保持清静,对于天下人都是一种福分。这种清静越是在澄平日久的年月,越是难得。
提到冥想提到禅定,我会感到非常的惭愧。距离第一次接触禅定差不多已经有十三年了,这么多年要我在这方面一点进展都没有,是不太准确的,但要我在这方面进展有多好,恐怕也不过去。我甚至感觉自己在练习禅定这一方面,反而不如一开始接触他的时候。刚开始接触他的时候,我很容易进入状态,那个时候每当我睡觉的时候,很快就会借助我的万能睡觉法进入梦乡。随着年岁越来越大,烦恼越来越多,各种焦虑不断的累积,我不知道到最后等待我的是什么。这个时候我还怎么能保持禅定呢?在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该怎么去面对它,如何去解决它呢?怎么样妥善的处理与父母的关系,与兄弟的关系,与长官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宰相的职责在于调和阴阳理顺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我并非王佐之才,我把简单的关系都处理得一塌糊涂,如果置身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当中,一定会为我处理的非常惨烈。
想象当中的甜蜜是经过提纯的,就像是糖精一样。而生活当中的甜蜜是隐隐约约的,甚至是若有似无的。比如人在某个地方接受某一种服务,之前你可能会对那种感受有很多想象。当这一切真正发生的时候,似乎像那么回事,又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你不能否定它,有没有办法完全的肯定它。比如你时候有一个志向,假如你非常的幸运,已经无限接近那个目标。那么你实现这个愿望了吗?也许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你感觉自己到了那个高度看到的却不是想象当中的风景。如果上天让我做了家翁,我一定不会鼓励她从就树立远大的志向。成功人士都从有远大志向,这种法一般都是传记作家写作时的习惯。很多后来了不起的人在相当长的时间他们看上去很不起眼,是他们的努力和各种奇妙的幸运降临在他们的头上才让他们一点点变得特殊起来。
此致
敬礼
你的朋友陶唐
新丰九年四月初五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