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号 办事之难

A+A-

    三候,鹰始挚。挚,言至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

    亲爱的云女士:

    人的有生之年,总是免不了要去有司办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客户体验好又让负责这项业务的人不至于那么辛劳呢?我也曾经思考过,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人去有司办事需要准备那么多的材料,经过那么多的程序呢?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事寻求免责。所以要求客户准备的东西多少是必要,到了什么份上有超过了必要的程度,这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其实很多人都希望办事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规则,然后大家按照这个规则去办就行了。可很多时候都是各行其是,找不同的人去办事,规则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人去办事,如果是公事公办,那就要面临一套规则。这个时候需要办事的人就拿出自己的公关能力,经过一系列的公关措施之后,办事的程序就被迅速的简化了。有色的工作人员想要自觉的减少办事给受众带来的麻烦,可如果就这么包揽下来,有可能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也有可能反过来给受众添麻烦,正所谓过犹不及。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片子,让我印象深刻,如果把社交软件交给有司去管理,这个时候你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证明材料。等你把这些程序都走完了,终于拿到一个社交账号,你的心情可能完全不是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社交软件的心情。我也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视频,就是某人去买菜的时候。卖菜的也模拟有司办事人员做派,你想买菜,需要经过各种各样的续,拿出各种各样的证明材料。对于这些事情我主张删翻就减,因为过多的证明材料不光给受众带来不便,也给管理者带来不便。既然如此,为什么有司的工作人员。愿意在给别人添麻烦的时候,反过来又给自己添麻烦呢?这其中有多大的学问,我不方便谈的太多,因为我也不是管理者,但我确实被牵涉其中。

    在未来的日子,在这一方面我不期待自己有太好的表现,只希望工作能够得过去。不至于动不动被叫去问责,除了工作上消耗我的精力,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办房本的事情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今天他们拿着资料要去开证明,之后就好像可以去交契税了,交完了契税就能够办房本了,当然这只是我的主观想象,事实上到底怎么回事,我现在无法预测,因为我并不清楚其中的程序。很多时候人们去办事之所以感到茫然无措,是因为他们不清楚办事的流程,这也是引发矛盾的根源如果从一开始你就把办事的每一个环节清楚明白的告诉他。相信矛盾会减少很多,在现实当中也经常能够遇到各种不老实的人,想要用自己的公关能力攻破规则。我对于这种动不动就打破规则的情况是很不喜欢的,我更不喜欢那种内部一套规则,外部一套规则。不过我的这种想法在现实生活当中是非常不受人待见的。

    最近岛国正在举行一场非常热闹的运动会,在这场运动会上,岛国一些人士的表现非常的令人失望。今天早上我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情形,游泳比赛的时候,对方的运动员几乎把整个人的重量压在了我方运动员的身上。很显然,这是严重违反规则的行为,可惜裁判对此却视而不见。这势必会成为该运动会历史上最为可耻的一幕。对于一些法我是不认可的,比如有人运动员得不得金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什么。这样的话给那些为了在赛场上拿到奖牌而拼尽全力的人合适吗?在运动会上获得奖牌数量最多的永远是那些强国,这难道不能很好的明问题吗?如果奖牌不重要,为什么这些国家的奖牌总是名列前茅?在我看来,奖牌的数量本身就是衡量一个文明实体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正因为奖牌非常的重要,你才会看到在运动会现场有些人是各种疯狂的作弊行为,这也凸显出在这样一场运动会上公正是多么重要。一些人士想在家门口捍卫自己的荣誉,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这是行为上非常的欠妥,之前在一次谈话当中,我曾经设计了这样的话题,就是一个人拿着非常正当的理由,有没有可能去做一件极不正当的事情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比方有一位女士生活作风很不好,于是一位正义感爆棚的男士冲过去扯人家的裙子。他有可能是想捍卫正义,但他的行为绝不是正当的。假如一位男士在与异性来往的时候,毫无诚信可言。这个时候一位女士愤怒了,本着治病除根的心情,挥舞着菜刀冲了过去。不过是一刹那的功夫,这位男士就永远的与幸福绝缘。这位女士捍卫正义的想法可能是正当的,但她的行为是违法的。在现实生活当中经常能够见到这样的人这样的群体他们打着正义的理由,做着各种不正义的勾当。

    的时候看电视剧水浒传,对里边那些好汉喜欢的不得了。当我长到了今天的年纪,对水浒传的看法也产生了变化,在晁盖时代,水泊梁山议事的地方叫做聚义厅,到了宋江时代议事的地方改名忠义堂。宋江来到水泊梁山之后,不久那里就竖起了一杆大旗,上面写着替天行道四个字。然而他们的和做的并不完全一致,在论证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想要阐明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聚义厅也好,忠义堂也罢,聚集在梁山坡的这群人,真的能够对当起这个义字吗?生活的水泼梁山这群人不只是抗暴,他们甚至在更多的时候是在欺凌弱。甚至留下了很多屠戮无辜的记录,而时候我看水浒传里梁山好汉留给我的印象就是,他们一个个都是一副侠肝义胆、扶困济弱的样子。在这本书里有很多细节骇人听闻,但那个时候不会有人注意到。

    越是长大越知道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同样一件事情让不同价值观的人去评价,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其其实事还就是那个事。只不过在评价他的时候,许多人的侧重点就不同了。他们会在潜意识里把那些不符合他们价值观的东西过滤掉,有意思的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在争论的时候反复的强调自己代表客观。潜意识对一个人的影响大于意识价值观对人的影响大于事实。就在我写信的此刻,厨房里还在不停的滴水,这样就让房间里有一种恐怖的感觉。而且不久之前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洗脸盆的水龙头似乎已经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到超出了我修理的能力。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这个问题能够有一个妥善的解决,在书信当中我总是提到一些特别琐碎的问题。

    这就意味着我总有一种没话找话的劲头,我也是没有办法,在单位我不怎么想跟人话,回到住的地方有没有人?跟朋友在书信交流。对我来是非常难得的,可以话的会,所以我才恨不得把所有想的话全部丢进书信里,我知道这会让读信的人感到不适。对此我致以深深的歉意,就在此时我里拿着那只乌龟,我现在不记得我有没有给你提过这只乌龟的名字叫做苗雅正。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我的这只乌龟,别人怎么看待他我不知道,但在我的眼里我觉得它非常的帅气。虽然这只乌龟除了撒尿和拉屎,没有别的才艺。但它陪着我度过很多无聊的时光,我几乎目睹了那只乌龟由生到死的过程,我看到它是那么痛苦。他具体的死因我至今都不清楚,到底是被水烫死的还是被淹死的。现在我的记忆越来越模糊,总而言之,他因我而死,我也应该为此承担责任,有一天到了阴曹地府。阎王要是拿着这件事追究我的责任,我一定不会有所隐瞒,会把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一交代出来。

    乌龟的感情到底到什么程度呢?它有没有喜怒哀乐?乌龟有没有喜怒哀乐我不清楚,但我知道狗是有喜怒哀乐的。我也曾经亲眼见过狗微笑时的表情。猫会不会笑?我不清楚。但我知道猫难过的时候会发出声音,乌龟难过的时候不发出声音,也看不清它的表情。因为乌龟的整张脸是固定的,你只有通过眼神来判断它是高兴还是不高兴。虽然我养了乌龟这么久,可我还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我看乌龟,乌龟也会看我。它也会发现环境的变化,它甚至会自己趴在那里看风景。昨天的冥想不让人感到满意,昨天晚上发生了一些变故。我希望有一天在冥想方面我能够更加的清静,这话已经了很多遍。如果上天见怜,就让我的这个心愿实现吧!让我可以进入深度的禅定。

    今天中午十一点的时候,在岛国举行了半决赛,其中孙颖莎和伊藤美诚之间的对决非常的引人瞩目。伊藤美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选,第一就是她的发球动作非常有意思,看起来就像是舞蹈一样。第二就是她从接受魔鬼训练,立志要拿到乒乓球比赛的世界冠军。她的经历上我想起了金庸当中的一个人,不知道你是否已经猜到我要提到的那个人是谁?她就是慕容复。慕容复是在母亲的严厉督导之下长起来的,从就被灌输这样一种信念,一定要光复大燕国的江山社稷。很遗憾,最终他不但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心中所愿,反而连一个英雄的名声都没有维持住。在旧的天龙八部当中,最后是一位侍女陪着他度过晚年。然而在新的天龙八部当中,王语嫣并没有嫁给段誉,而是嫁给了慕容复并且陪着他度过了剩下的人生。

    金庸先生的这个修改,让这部的情节变得更复杂了一些。在这部当中,慕容复是一个反面人物。同时又是一个非常悲情的人,他的性格并非天生,而是在母亲的严厉督导之下塑造起来的。为了实现心中的那个愿望,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牺牲的。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样的人少吗?在里这样的人通常没办法获得成功,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样的人是不是都成功了呢?昨天下午的时候,单位的同事讨论到了一个人。我他一定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否则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假如他年轻的时候抱着吉他对着话筒唱我宁愿你冷酷到底,他能有后来的成就吗?但我觉得也不能把它想象成一个自律如苦行僧一样的人,凡是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往往经历非常的充沛。在历史上,那些平庸的皇帝往往没几个儿子。而那些做出巨大贡献的皇帝往往经历充沛之极,生下的儿子数额也非常的庞大。

    有时候我也想摸索办事的规律,到底有没有意义呢?也许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一定要有什么意义的话,他可以让我的工作变得更顺畅。我的愿望是当他处于一种相对顺畅的状态中,它给我带来的困扰就会更少。这样你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其它的事情,今天部分同事向我移交了业务,他们一个个看上去都显得那么精明强干。一看他们的工作才知道,其实她们把事情做得一塌糊涂。不过实在的,把事情做好难道很有意义吗?其实并没有。但我还是希望上天能够保佑我,把痛的那些事情处理的越来越顺当,这样我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平稳。我还是有这样的想法,不主张动不动就给人行方便,而应该坚持规则,其实每个人都想要行方便,但如果你能够坚持一碗水端平,别人也就不好什么。假如你想跟每个人都行方便,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你把工作做得一塌糊涂。

    客户对于繁琐的程序是非常厌恶的,但这并不表示坚持规则没有意义,而是哪些程序根本就是不必要的。比如我在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件事。某人要去办什么业务,结果对方要求他开证明活着的死了的都要开证明。牵涉到的人一共有七十位制度,在有些事情上可以证明行动力是非常重要的。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决定行动力可以到达什么样的程度。所以在工作当中我也不会强求,如果实在做不到,那就只好如此,但我绝对不会把责任全部扛在自己身上。大包大揽的结果就是把自己埋在坑里,今天很多人都对诸葛亮崇拜的不得了,而诸葛亮的管理艺术是我根本看不上眼的。因为他喜欢亲力亲为,他喜欢把什么事情都由自己来做。

    我觉得他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过低的估计了其他人的能力。最了不起的管理者是选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最优秀的管理者是把所有的任务都分配给了其他人,而他自己看起来整天无所事事。反过来下面的人如同摆设,自己累的吐血,尽管如此,他也只能大致维持局面而已。我觉得唐太宗真的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管理者,因为他能够看到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然后让他们分别去负责自己擅长的事情。每个人都在工作当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因此在贞观一朝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关于这方面的话题,我可以谈论了很多。但我觉得在这方面我就算把工作干好也没有太多的意义,因为它并不能给我带来什么实质的利益。我的愿望如之前提到的那样,只希望他能够保持一种顺畅的状态,希望他少给我添烦恼。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可能要与那些人有一段博弈。至于博弈的最终结果,很难判定。

    我们单位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按道理来,某一项缴费工作应该让社区去负责。当时长官没有表现出很好的协调能力,我觉得他首先应该去找对等的单位去谈。如果对等的单位谈不下来,就找更高层级的单位来谈。而不是直接去找社区谈,当社区索要办公费用的时候,这件事就这么拉倒了。不过这件事也反映了系统当中一些比较混乱的问题。办公费用难道不应该找负责财务的单位去要吗?没想到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长官并没有坚持原则,而是自己把这件事情包揽了下来,它的这种大包大揽的做派留下了无穷的隐患。因为有一些天然的缺陷在里边,所以有可能我在以后办事的过程当中不得不采取一些隐忍的做法。也许我根本做不到最理想的状态,只能尽己所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样子。人生当中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做到尽善尽美,我觉得到年底的时候很可能会留下一大堆遗留问题。

    在读信的时候,你可能觉得我把这些内容的非常热闹,很容易让人错,以为我是一个多么能干的人,实际上我是一个行动力非常差的人,我在嘴上的能力远强于行动力。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客户为什么办事非常的困难,问题不在于各个单位的办事人员太讲原则。而是里面掺杂了太多一种叫做人情的东西,如果规则是完全透明的,是一视同仁的。这样所有人都没有走捷径,耍心眼的这种想法,都没有想着用自己的公关能力去把规则攻破。这种时候制定规则的人也就无需过度的防范那些来办事的人,如此一来,大家都会觉得方便。如果来办事的人总想着投取巧,负责办事的人又特别担心,因为他投取巧给自己留下隐患,所以设立一系列的障碍。

    为什么要设立这些障碍呢?就是要留下证据。要想提高办事效率,我觉得第一步就是要坚持原则,一视同仁。我特别不愿意听人讲自己是特殊情况,一旦你让他这个特殊情况走了捷径,很快你就会发现有很多特殊情况冒出来,于是大家就都成了特殊情况。结果规则成了摆设,制定规则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防止出现问题,当规则成了摆设的话,问题一定会越累积越多。他们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的发霉变质溃烂,很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掉。当然坚持原则也有可能走,下一个反面就是办事变得太过于僵化。所以我的主张是当人们都习惯了按照规则行事的时候,规则就应该不断的简化。办事的人和来办事的人之间存在一种博弈,你充分的尊重规则,反过来规则也会对你释放更多的善意。如果你总想着突破规则,假如你真的突破了规则,那么规则消失之后的后果就会不断提醒那些向受众提供服务的人员要对那些来办事的人保持警觉。

    一个人在面对宏大问题的时候特别愿意强调原则,一旦遇到具体的问题,他就想出各种办法去突破规则。其实按照规则行事,未必如他所的那么麻烦,可他就是不愿意承受这种麻烦。你不愿意承受这种麻烦,他也不愿意承受这种麻烦,结果就是你能得到便利吗?根本不会因为最便捷的服务一定是建立在规则之上。关于这个话题,我觉得自己不应该的太多了,因为我在其中的实践并不充分,我所的这些话有很多臆想的成分。我可以把工作干到什么份儿上,要仰仗上天的保佑。我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过去这么多年里,我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潜力。对自己的未来我有极深的担忧,希望上天能够给我的未来亮起一盏灯。我不知道未来的路上到底有没有鲜花和掌声,还是我就这么一直凄凄凉凉的走下去。

    此致

    敬礼

    你的朋友陶唐

    新丰九年六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