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号 纪元

A+A-

    二候,玄鸟归;燕去也。

    亲爱的云女士:

    过了辛丑年的八月十一,洋历的九月十七,我就算是彻底的进入了我人生第三十五个年头。我觉得这非常的可悲,在我人生的第三十五个年头,我仍旧看起来是如此的卑微。我希望自己能够始终保持一种警觉,有些不该的话就坚决不。那么所谓不该的话是什么呢?有些话只是对特定的人不该,有些话对任何一个人都不合适。就在此刻,我忽然想起了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一个人走进一间房,大梁,屋子里的陈设,看着各种形形色色的物品,就可以推定这间屋子的主人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性格。随着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复杂,我觉得将来很可能有那么一天一个器面对一个人,他只需要镜头往屋子里一扫。就可以出一份屋子主人性格分析报告,将来也可能有这么一种情况,就是器扫描一个人的脸,也可以根据这张脸对这个人进行一番科学的分析。

    相法其实不只是看一个人脸型以及体型的比例和构造,很大程度上也是看这个人的精气神,通过一个人的精气神可以判断这个人是富贵还是贫贱。可以判断这个人是无忧无虑还是忧心忡忡,假如一个人忧心忡忡的来外算命先生,自己的前程如何?如果这个算命先生真想骗钱,他可以点出这名顾客正在面临的困境,然后揭示其中的风险。这样对方就会可有穰解之法?你就可以编出一系列的方法来帮助他,至于会不会有效,那就不好了。反正现在我很少听有顾客,因为某个算命的没有算准而找上门去,特别是在旅游景点门口摆摊算卦之人,在这种情况下,一生只能相遇一次,卦要是不准也没有办法。按照我之前的一种法,如果在生日当天过得很不开心,至少意味着这一年他都会过得很不开心。生日这一天没有任何成绩,意味着一年他都没有什么成绩。

    不过话回来,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对于这一年的表现还有非常乐观的估计,那就在此刻我又想起了一件事,今年年初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件特别恶心的事情。我觉得人一定要特别心,在很多时候都是如此。看来今年我是不会有什么好的表现了,看来我的人生第三十五个年头,也不会有什么特别出彩之处。也许我现在应该认真考虑一个问题,我的最后一部到底要写些什么呢?老实,我现在所有的积累已经不足以完成一部长篇了,可我还是要硬着头皮去做这件事情,十年之约还是兑现了比较好。如果上天真的太爱我,就请给我来个痛快的吧!以体面的没有痛苦的方式跟这个世界再见。也许上天不愿意把这样的东西赐予我,就愿意看着我不停的出丑。人生横竖都是苦的,老实,我的痛苦没有办法用语言形容,离开这个世界也许是最无奈的选择,也许那真是我寻解脱的唯一方法。

    对未来我曾经有过许多许多美好的想象,但想象终归是想象。如果把想象理解成是一种计划,假如是计划不能付诸执行,那也只是空想。我觉得我是一个特别能空想而又特别缺乏执行力的人,有生之年我没有认真的做过什么事。十年之约,虽然我付出了很大一部分精力,但就出来的东西来看,其中有不少不用心的地方。就在昨天打坐的时候,我也在考虑一个问题要不要写一篇关于城市发展的文章。历史上的长安和洛阳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他们的地位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很多时候洛阳都是以长安陪都的身份出现的,而洛阳成为都城之后,长安不是陪都而是故都。长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觉得相比之下,长安在历史上就是一座理性的城市,而洛阳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温情默默的城市。

    比如在历史上,长安的物价就非常贵,不只是那里的房屋比较昂贵,就连米价也都贵的不得了。而相比之下的洛阳就好的多了,于是当时一些人没有办法在长安购置房产,他们就在洛阳买了房屋。白居易在晚年的时候拥有一大片房产但这房产,不在长安在洛阳。所以长安和洛阳虽然都是故都,两个人却表现出了不同的城市品质。你到底是更喜欢冰冷理性的长安,还是温情感性的洛阳呢?对于那些有身份的人都是如此,更不要一般人了。长安是一个等级感次序感非常强的地方,洛阳在这一方面可能就会弱一些。历史上第一个经营洛阳的人应该是周公,这座城市被命名为洛邑或者成周,所以整个洛阳应该表现出一种彬彬有礼的气质。我曾经传统是一种温暖的东西,虽然我没有到过洛阳,但洛阳应该是这样一种感觉。周礼是一种等级次序感非常强的东西,洛阳到底是不是也是如此呢?在我的感觉当中应该不是那样,因为后来洛阳的表现永远是温情的,也许是在长安的映衬之下才会有这样的表现吧!

    有生之年,我到底会不会去一次洛阳呢?在如今这个年月,洛阳似乎显得落寞了一些,但我觉得它仍然在很多方面具有潜力。我觉得应该好好的挖掘周礼这方面的东西,然后用它去影响无数洛阳的市民。让今天的洛阳表现出一种彬彬有礼的气质,让洛阳变成一个文采风流,艺能荟萃之地。有什么办法可以塑造洛阳的这一特点呢?就是可以多多举办几次相关的会议论坛。如果相关的会议和论坛不愿意把地点选在洛阳,洛阳完全可以自己办。我觉得在洛阳可以成立很多的文社书院,洛阳的城市建筑应该园林化、古典化,但也不能一味复古,而是让人们在古典特色的园林当中过着现代化的生活。要想做到这一点,处理一些硬件方面的必要改造,我觉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重视每一个传统节日。

    在历史上,祭祀是一件特别被看重的事情。在如今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人们对祭祀的重视程度相比于以前已经大大减退。而洛阳可以在这方面有不一样的选择,我觉得他们可以根据历史典籍,结合当下的现实情况,制定祭祀礼仪,以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规定的方式举行祭祀。一方面要做到慎终追远、敬天法祖,另外一方面也要最大限度的保护城市环境。长安这个地方是非常了不起的,存在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果它的潜能被充分的释放,长安应该是一个世界级的文化名城。而不是一个位于落后地区的边缘重镇,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在历史上交通非常的便利。如今可能在经历了一系列改造的情况下,洛阳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地位。

    但我觉得洛阳仍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自己的城市品质,不要一张嘴就自己是八朝古都或者是十三朝古都。外面的人来到洛阳能看到什么呢?如果可以看到的历史遗迹少的可怜,那你这十三朝古都岂不是浪得虚名?所以对于历史遗迹的整理和挖掘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要注意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市民的积极性,让大家参与到各种相关的活动当中去。对于当地的传统艺术当地的方言要充分的挖掘。我觉得省城在一些方面表现是不错的,比如历史上那些辉煌的建筑不见了,他们可以设计一些路标来提示人们这里在历史上曾经是什么地方。总之相关的工作可以做很多,工作一定要细致,要周到。如果在这个地方无一处不体现着人们的用心,如果这里的城市设计能够成为一种经典。我觉得他一定可以重新焕发生,许多潜力都隐藏在历史当中,所以研究历史是非常必要的。

    最近理科生越来越受重视了,而文科生则越来越没有可以表现的舞台。我个人觉得历史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的地方。当你走进一个城市,你希望看到的是这个城市的历史,这个城市的,文化这个城市所有美的东西。当然很多人也愿意参观科技馆海洋馆什么的,可是相比之下是愿意看文化遗迹。的人比较多,还是看先进科技的人比较多呢?科技水平决定一个地方的发展前途,但我觉得一个地方如果找不到一点历史感。至少我个人不会喜欢这个鬼地方,也许因为从本质上我是个文科生的缘故吧!我记得前一段时间某构发表了一篇文章,就是文科生的泛滥影响了一个地方的发展。慢慢看吧,到这个地方的文科生越来越少,会不会让这个地方发展的越来越迅速呢?总体来,我对未来始终保持着一份担忧,但很有可能我是杞人忧天。

    我觉得时令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每逢秋季到来的时候,上天会有什么样的方式让气温降下来呢?根据这些年我的总结就是一场一场的秋雨。所以气温降下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还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呢?现在写东西是越来越困难了,除了我有油尽灯枯、江郎才尽的问题,还有就是写东西。有太多的东西不能碰,太多的词汇不能用。我总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留下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东西,现在看来我的这些愿望可能注定要落空了。从内心来讲,我当然希望自己写的东西能够流传后世,能够被后来的人们所关注,但我在这一方面一点都不自信。所以如果我的作品没办法流传,后世从我的内心来讲是可以接受的,由于不接受也没有用。

    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开始。我是一个很容易产生幻觉的人,我也是一个能够抓住幻觉而有一番演绎的人。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一种天赋还是一种毛病,若这是一种天赋,我整天想入非非对我有什么好处呢?若这是一种毛病。可对于创作来,这又不完全是一叫坏事。最近在短视频的平台上经常刷到一个关于林场的电视剧,现实生活当中的林业工作人员大多看起来普普通通,带着红袖章就像居委会工作的人一样。假如上天允许的话,从我以前的想法,我更愿意生活在一个大城市,住在宽敞明亮的房间里。清晨的时候端着一杯咖啡,咖啡里冒着热气,我站在落地窗前,阳光洒落下来。外面一切都是洁净的,那个时候从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那对于我来一定是非常快乐的,但这样一种情况在我有生之年是不会出现在我身上了。一些看起来平平常常的东西对我来都是奢侈的,而一些真正奢侈的东西,我又怎么能够得着呢?

    这些年我也有多次失言的记录,比如在正月初的时候,我就有不当发言,比如在前天晚上的时候,我又了不该的话。是什么让我在关键时候总是没办法有恰当的表现呢?为什么我在话做事的时候总是没有一种方寸感呢?洛阳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地方?前面我提到,我希望洛阳是一个古典的园林化的城市。那么这个古典到底应该表现成什么样子呢?我觉得建筑应该有隋唐风格,而建筑的布局应该有周礼的遗韵。若论辉煌的程度与长安是比不了的,但它可以弥补长安的不足,拥有长安没有的东西。比如提起长安,人们就会想起秦国的商鞅、汉高帝、唐太宗,而提起洛阳人们就会想起周公,汉光武帝、魏文帝、武则天。这是两个气质完全不同的城市,却又是两个气质互补的城市。我觉得在两个城市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在历史上他们就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比如附近的郑州,开封与洛阳之间,从某种程度上有竞争关系,而洛阳和长安之间实际上没有竞争关系。长安如果真的实现了他的宏图伟略,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文化名城,只要提起长安,人们会很自然的想到洛阳,只要提起洛阳人也会很自然的想到长安。所以长安的发展一定会让洛阳受益,而洛阳的发展一定会让长安受益。长安的地理环境,长安的水土是非常好的。长安的民间有许多隐形的财富,当我这些话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非常的不屑,既然你这么厉害,为什么目前只混到一个临时工的位置呢?这让我想起了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徐滨,面对玄宗皇帝类似的提问,他一下子觉得非常的无奈。我个人很不喜欢唐玄宗,可能许多人觉得他很了不起,但我觉得这个人品质太坏。

    也许是我这个人太过于苛刻了吧,就如一位老先生曾经过的。他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帝,到了晚年的时候才开始溃烂,如果换成他从当皇帝的第一天就烂掉了。此刻外面下着雨,通过听这些语声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某种情绪。历史上的人们对文学是非常重视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学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洛阳在这方面能不能有更好的表现呢?假如有一天我站在洛阳的街上看着洛阳的建筑,与洛阳本地人进行交谈。我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其实从我的内心来讲,我希望更多的人喜欢洛阳关注洛阳,支持洛阳的发展。目前各个城市之间同质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通过城市的建筑看不出有什么地域的区别,这是非常悲哀的,到处都是水泥的丛林。对长安我始终有一种情感,同时我又感觉到长安就像是我永远攀不上、够不着的一个地方。就如同琚嫒一样,她已经变得越来越遥远,越来越模糊,我甚至已经记不清她到底是长成什么样子了。

    最近一些年电视剧让人的感觉变得有些复杂,比如在很多电视剧里会出现这样一个角色。就是一个女性角色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非常可恶的弟弟,而她的父母往往联合弟弟吃定了这个姐姐。比如某个姐姐在生活当中遭遇了弟弟和父母的联合压榨,她就会把这样的片段发到上让,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讨论,按这件事并不是很大,为什么能够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呢?我相信参与讨论的人并不是都有一个多事的弟弟。同样就在今年的时候,有一个姐姐在参加高考的时候,弟弟把她的准考证藏在了一个地方。一开始弟弟该打,紧接着就到,父母重男轻女,紧接着又讨论到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我觉得这是非常悲哀的,我本人也受到了这种风气的影响,我决定永远远离自己的姐姐,如果今生今世我基本上跟他没什么来往,我就会感到非常的欣慰,至少我没有去占人家的便宜。

    虽然我这样的话,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我是占过人家便宜的,我也意识过这样一个问题,我妈在打电话的时候跟姐姐要过一些东西,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担忧。我曾经试图阻止过,可是我妈还是一如既往的那样做。到底不是我妈有什么问题,是我自己实在是太没出息了,引起了她的担忧,总希望有人能帮我一把。所以很多时候我都在认真的想,我之所以能够给大家制造麻烦,是因为我活着。如果在十年前我就已经不在了,关于我的一切烦恼这都没有。同样如今电视剧里一个糟糕的父亲却很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可能未来的人们只要看到自己的脑子,就会想起影视剧里那些糟糕的父亲,只要想起这糟糕的父亲,就会忍不住心生恨意。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的这种法实在是太过于夸张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应该能把艺术和生活分得很清楚,我觉得这种法实在是太过于乐观了。有多少演员因为扮演了一些不那么讨喜的人,在社交络上遭到攻击?我是一个喜欢艺术并且曾经有意从事相关工作的人,现如今在这方面我看不到会。对于我的家人其实我是非常反感的,但人对家人又能怎么苛求呢?与其苛求家人为什么不从严要求自己呢?一个人想要彻底的从烦恼当中解脱出来,大概只有变成一具尸体。虽然在与人讨论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这些,可要真的让我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还是有些困难的,否则我早就不在了。他的困难之处我也不能得很清楚,总而言之,我就是这样一直活着。我知道有人等着看我的笑话,希望听到关于我的坏消息。比如昨天那个我曾经的同学话让我感到非常的恶心,什么叫想吃什么吃什么?什么叫想买什么买什么?谁不是这样呢?被他所列举的那些人,哪个人不比我有钱。

    我记得就在这位先生结婚的当天,他与自己的父亲产生了冲突。其实在这种日子与家人产生冲突是不大吉利的,但产生了冲突人就顾及不了那么多了。所以有时候人没有办法避免所有的厄运,是因为那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按照原计划,今天我是要买一点酒的,还要买一点下酒菜。没有别的想法,只是想踏踏实实的睡一觉,有时候一个人精神不振,是因为他的魂和魄处于一种相对分离的状态。酒能够让人魂魄短时间内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做到天人合一。昨天我偶然发现,我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发稿子了,我以为我会根据数据的不同变化来调整自己写作的内容,然而在现实当中我完全没有那样做。这些年我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整个人已经麻木了。

    此致

    敬礼

    你的朋友陶唐

    新丰九年八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