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A+A-

    青丘之国,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山海经

    九尾狐一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一种能让人多子多孙的瑞兽。

    汉艺文类聚卷九祥瑞部下狐引吕氏春秋佚文

    “禹年三十未娶,行涂山,恐时暮失嗣。辞曰吾之娶,必有应也。乃有白狐九尾而造于禹。禹曰白者,吾服也。九尾者,其证也。于是涂山人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于家室,我都攸昌,于是娶涂山女。”

    就是大禹治水时,因为工作太过繁忙,30岁都没有娶妻。

    途径青丘山时,大禹终于忍不了,再等下去,精子活性都要降低了,搞不好以后生孩子都很困难了,就很难受。

    这时大禹遇到了一只九尾狐化成的美貌女子,大禹一看,诶呀,又勾勾又丢丢,一见钟情。

    这女子还大胆的对着大禹唱情歌,大禹这个大龄剩男哪受得了这个。

    于是大禹就娶了这个涂山氏最美的女子,女娇。

    之后女娇生下了大禹的儿子启,也就是最初的人王,夏王朝的初代国君。

    也就是,其实整个夏朝皇族中都流传着九尾狐一族的血脉。

    后来夏朝被商朝取而代之,商朝的最后一任皇帝纣王,因为在女娲庙中题淫诗,惹怒了女娲娘娘。

    女娲让一只九尾狐中化身为苏妲己去迷惑纣王,使他失去民心,以至于商朝灭亡。

    也算给夏朝报了仇。

    但之后事情一下子诡异起来。

    阐教众仙翻脸不认人,九尾狐一族也从让人多子多福的瑞兽变成了引诱纣王使其堕落的妖兽。

    这只九尾狐就是“涂山阿狸”。

    此时的阿狸真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本是身负女娲命令,助武王伐纣,此时大业功成,却遭遇双方背叛。

    还连累全族名声扫地,万劫不复。

    面对漫天神仙的追杀,阿狸无奈只能躲到天庭众神势力相对较弱的佛陀领地印度。

    在这里她改名为华阳天,做了摩羯陀国斑足太子的王妃。

    相对稳定之后,阿狸开始思考复仇的事情,但是东方一众神仙的实力过于强大,完全不是阿狸区区一人就能撼动的。

    万般无奈之下,阿狸开始自暴自弃,不是我是妖兽吗?不是我魅惑人心吗?

    好!

    那我就魅惑一个给你们看看,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才叫真正的“祸世妖姬”。

    “华阳天”在印度掀起大乱,几乎是将自己在商朝的所作所为复刻了一遍。

    但印度毕竟是佛祖的地盘,阿狸的行为很快就引起了佛门的重视。

    无奈之下,阿狸只得再次逃亡。

    这一次,但天下之大,哪里又能躲得开佛道两门呢?

    阿狸只得选择了,地处偏远实力较弱的扶桑。

    魅惑了当时的鸟羽上皇,并改名为玉藻前。

    玉藻前看到当时的rb并没有什么神仙佛陀,于是便放心大胆的想要统治整个rb国。

    已经有过两次经验的玉藻前做这种事当然得心应,略施段就让鸟羽上皇重病,朝中势力大部归顺。

    万万没想到啊!

    眼看整个rb国就要落入自己的中,却出了一个安倍晴明。

    安倍清明的母亲是一只白狐,自己也是人狐混血的半妖。

    当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有大量的遣唐使往来。

    玉藻前虽然法力深厚,但是安倍晴明却凭借着自己狐族的血统发现了她的真身。

    玉藻前心有不甘,却又担心被闻讯而来的中国神仙抓住,无奈只得离开平安京。

    而鸟羽上皇得知自己差点被一个妖怪给搞死,气急败坏的派出3万人前去追杀。

    这3万人追到了须野,在那里与玉藻前开始了对战,结果只有六七个人逃了回来。

    玉藻前离开平安京是因为害怕华夏的神仙,你们这3万凡人也敢来追杀自己,顿时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下自然毫不留情。

    3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鸟羽上皇又发兵30万,并请全国上下的高僧来相助,但这些人还没走上战场,在开动员大会的时候,就被玉藻前所控制的亡灵大军给袭击了。

    鸟羽上皇明白此时双方已经是不死不休,拼尽家底又往战场上派了50万的追击军,连同数千名僧人与阴阳师们开始发动了总反攻,想要不惜一切的代价消灭玉藻前。

    最后以20万人为祭品,牺牲了所有的高僧和阴阳师发动了鉴真大师遗留的法剑,刺穿了玉藻前的身体。

    这个鉴真就是历史教课书上鉴真东渡的那个。

    兜兜转转了快2000年,终究还是没能躲过。

    仿佛宿命一样

    玉藻前或者涂山阿狸。

    她累了,不想继续挣扎了,死后变化成一个散发着毒气的妖石。

    人们称之为杀生石。

    凡是靠近杀生石的人都会死于非命。

    这或许是玉藻前最后的怨气了吧!

    纵观涂山阿狸的一生,一切的悲剧都起源于那次商周大战。

    其中有很多值得玩味的事情。

    纣王帝辛在女娲庙中题淫诗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无法理解的。

    要知道纣王可不是后世史书中那个荒淫无道的君主,纵观纣王的前半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文武双全的有为之君。

    这种人间帝皇不可能不知道,女娲庙所代表的含义,又怎么可能会作出这种亵渎之举。

    再纣王看到女娲神像见色起意,就更是胡扯。

    一个人间帝王什么样的美色没有见过,会对一个泥胎塑像见色起意?

    九尾狐一族的污名化就更是奇怪,当时有三只妖怪一同接受命令去魅惑纣王。

    虽然另外两个当时就身死道消,但黑锅却全让妲己一人背了,甚至遗祸全族。

    这其中种种,已不可考。

    单从结果上看,商周大战横生波折,阐截两教自相残杀两败俱伤,很难谁更占便宜。

    截教十死九伤,阐教十二金仙俱被削去顶上三花,元气大伤。

    接引,准提创立的西方教(佛教)却这次迎来了一波大发展,阐截二教中有不少人都加入了西方教。

    其中最着名就是截教首徒多宝道人后来成了多宝佛,十二金仙中也有人化胡为佛。

    妖族中也有不少为了躲避战乱或者成为护教金刚,或者成为坐骑。

    西方教成功的从一个偏远地方的教派发展成后来,可以图谋西游,甚至能与道门,天庭并尊的超级势力。

    再西周阐教众仙翻脸不认人,相比前两件事,却相对容易理解。

    且不西周阐教众仙知不知道妲己是女娲派来的。

    就是明知道,为了维护此后人间帝王的统治合法性,推出一个妲己来背锅也是最好不过。

    更何况以阐教那种大人类种族主义,坑一个妖族简直是毫无心理负担。

    当时的妲己,就像是黑帮中的警察卧底,却自己坐上了黑帮老大一样。

    妲己甚至没有三年之后又三年,一来就是黑帮团伙的二把。

    明面上坏事做绝,民间里声名狼藉。

    这时黑帮团伙被一打尽,你让警局怎么做?

    给她洗白?

    别开玩笑了,天下百姓只知道妲己坏事做绝,现在你告诉他们这些坏事是警局让她做的,

    警局竟然和黑帮团伙还有勾连?

    一个搞不好,就会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所以一枪杀了这个卧底是最好的选择。

    正义得到伸张,法律得到维护。

    至于冤死了一个卧底?

    谁又知道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