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A+A-

    曾芝龙消失了。整个福建兵事沸腾, 全部为了捉拿这个反贼。各港口布满重兵, 绝对不能让曾芝龙有机会接近船只。一旦放这条恶龙归海,则海上狂飙横澜,怒涛骇浪,永无宁日。

    福建总督府传出命令:若曾芝龙反抗,就地格杀。

    福建总督府这几天彻夜灯火通明, 暗藏重重伏兵。胡开继跟曾芝龙隔海交道这么多年, 太知道他了。他绝对不是能忍的人, 一定会杀来。只要曾芝龙敢来, 这整盘棋, 便下完了。

    伏击许多天,曾芝龙无影无踪。

    四川总督参秦赫云私交藩王投书逆贼图谋不轨,折子已经到了京中。耿纬明心下决断,秦赫云眼见着要进研武堂, 若是让她进了,以后想扳倒她可没那么容易, 留这么个人在四川, 绝对是他和刘阁老的心腹大患。现在整个研武堂都在风口浪尖,机遇千载难逢。曾芝龙只是个研武堂的由头,曾芝龙一死,研武堂威信人心都一败涂地。只要研武堂一倒, 什么白敬陆相晟宗政鸢秦赫云, 一个一个铲除。

    摄政王安安分分坐在庙堂上,不要妄想政令能出紫禁城, 其余的,随他去。

    四川总督耿纬明连上三折弹劾四川总督秦赫云与叛贼张献忠书信勾结,总兵府立刻就知道了。马又麟拖着长枪就要去总督府:“龟儿子又欠揍了!”

    秦赫云喝止了他。

    秦赫云正在招降张献忠的紧要关头,今年湖广欠收,湖广总督比四川总督有用,湖广军队依旧能战,楚军湘军历来悍不畏死,配合秦赫云调兵遣将坚壁清野,逼迫张献忠至无粮的绝境。秦赫云统兵屯田这么多年,最是讲求实效避免空谈。川军楚军湘军即便能征善战,一旦真的跟张献忠火并,以目前大晏西南局势,至多拼个两败俱伤。

    “大人!我听蜀王府的人遮遮掩掩地,京中局势不容乐观,朝臣一定要诛杀曾芝龙,跟摄政王杠上了,曾芝龙不死决不罢休。研武堂其他将军都被劾惨了,曾芝龙一死他们都悬了!如今大人还没进研武堂,他们已经把大人算作鲁系。大人现在只要以静制动,韬光养晦,避免跟张献忠接触 ,一切应该还有余地……”

    秦赫云眉毛一竖:“你年纪轻轻,从哪儿学来这些苟且推诿!该奉国奉国,该奉公奉公,一心为民俯仰无愧即可!你父亲教你的都忘了!”

    马又麟一身披挂就那么跪下了,泪水连连:“大人,我看四川总督,看那个什么蜀王,想得到京中是什么样子。各个遇事就自诩浑厚镇静,无事就奔竞钻营。当官的境界是‘拙于任事,巧于避事’,反正做多错多,无所可否倒是能混得开!研武堂将军们哪个不是盛名在外杀伐果断,结果呢?摄政王只要稍一松动,下场可见!大人三思,不要再跟张献忠书信来往了!”

    秦赫云深深一叹,一只手放在马又麟肩上:“你看官场看得透,有没有回头看看百姓?”

    马又麟仰脸看自己的母亲,一愣。

    “从重庆到成都,平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奔走呼号曝尸道边,皆因人祸。生而为人,帝国子民如何要活得仿佛猪狗……四川湖广再经不起战事,若是张献忠肯接受招降,西南尚有一息可喘,百姓尚有一线生机。我便与你实话,张献忠必然还得反,但只要有三四年的平静,即便没我,四川自然也有人能主持修生养息恢复耕种。即便我因为这事而获罪,也应无憾了。”

    马又麟眼泪又下来:“除了大人,谁能主持修生养息大计,那个耿纬明?”

    秦赫云天生冷峻,她没表情的时候杀机凛凛:“当然……不能是他。”

    研武堂驿马一站一站往京中回报,河间府,济南府,东昌府,兖州府,南京府,离得越远,回报间越长。要算上去程与回程,跑死的马匹不计其数。直到温州府来报:并未接到福建出来的研武堂驿官,皇帝陛下终于忍不住了。

    他干了一件事,招大隆福寺主持镜原入宫,相看曾森,为曾森加梵文名称,挂去大隆福寺祈福。

    富太监黯然,皇帝陛下这是认定曾芝龙反了,必须要保曾森。历来只有皇子的梵名才能挂去大隆福寺,把曾森的名字挂过去,就是等于皇家认下了曾森,就算曾芝龙要被满门抄斩,也斩不着皇家的干儿子。

    镜原走进武英殿,一眼看见立在明间中央的曾森。幼的儿童站在狂风巨浪中,身绕白龙,右手持刀,脚踩血海,血海中尸体沉浮。远处祥云缭绕七宝花树,百鸟飞舞和鸣。镜原伸手在曾森眉间一点,轻道:“兴与盛,都在你了——娑竭罗。”

    娑竭罗龙王,八大龙王之一。“娑竭罗”意为沧海,娑竭罗龙王,即为海龙王。

    曾森懵懵懂懂,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后席卷寰宇的血色狂浪,正向他俯首称臣。

    梵名叫什么皇帝陛下不在意,他命令镜原立刻把娑竭罗的名字挂上,开坛为娑竭罗做法祈福。曾森不知道只有皇子才能挂名大隆福寺,富太监不忍心解释。皇帝陛下为了保曾森想了各种办法,背着曾森拟定一道秘旨:赐曾森姓李。

    曾芝龙无事,此道秘旨作废销毁。曾芝龙伏诛,则曾森立刻改姓李。

    自摄政王归京,朝廷从未如此上下一心。曾芝龙必须死,否则国法情何以堪?武英殿听政时一都察院御使公然叱骂摄政王:殿下执意包庇私人曾芝龙,视国家法规于无物。臣为天子法官,尽忠直言劝谏,殿下想廷杖便廷杖,臣被死在殿下面前亦是荣幸,殿下一定要好好看着!

    全国各地上书奏章卷着京城朝堂,不独陕西山西福建官员参得激烈,江浙地区骂得尤为凶猛。江浙豪强不得不害怕,巨富一人名下能有三十万顷免税土地。摄政王如果恢复张太岳清丈,三十万顷土地一顷也留不下。有人毛发直竖目眦尽裂地瞪着北方,恨不得啖食摄政王和他身边佞臣的肉!曾芝龙必须死,研武堂必须散!

    终于有一天,所有弹劾奏折,全部指向摄政王。

    摄政王亦为人臣,居然私设莲幕,结党立派,以图瓜分国权,且宠幸奸佞,玩弄国法,目无黎庶,作威作福,败坏纲纪,大晏国祚危矣!

    摄政王笑了:“我不希望他们党同伐异,是想让他们好好干正事。等到他们真的团结一心,竟然就对着我使劲了。”

    摄政王根本不像发怒的样子,甚至没动气。垂着眼睛坐在武英殿上,侧影如雕如凿,沉稳如岳。

    何首辅忍不住想,摄政王如此岿然不动沉得住气,是不是因为……他根本看不见?当一个人已经陷入黑暗,再大的事听来也就是天边的戏文。

    皇帝陛下把参摄政王的折子留中。摄政王一言不发。

    皇帝陛下十分焦虑地问富太监:“大伴,研武堂留不留?”

    富太监安抚他:“陛下心胸广阔心志高远奴婢是知道的,只是陛下想要披荆斩棘拓土开疆,手里得有锋利的刀。”

    皇帝陛下沉默。

    福建研武堂驿马还没有进京回报,朝廷等不了了。十三道御使全部进京,共一百一十人,整整齐齐跪在承天门外。十三道御使品级低微,不够资格上朝,所以他们跪在紫禁城外面,大声齐诵太祖为台谏一职亲笔所写御制:

    “凡大臣、人构党,作威作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嵘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十三道检查御使为天子耳目,天子法官,天子臂膀!为天子表扬善类翦除豪蠹,代天子巡狩考察,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以正风俗,振纲纪,护国体,兴民生!”

    一百一十人从半夜便跪着背诵太祖亲笔,一遍一遍,洪亮划一的声音撞在耸立的宫墙上,弹回来,于凄清的黎明中散遍四九城。

    皇帝陛下没招摄政王进宫,招了王都事进宫。皇帝陛下很少直面这个沉默低调的七品都事,虽然他一直跟着六叔。王都事在烛火下温和地微笑:“陛下,还记不记得您在鲁王府栽种的‘国柿’?”

    皇帝陛下默默点头。

    王修声音温暖平和:“陛下要为国柿遮风挡雨,国士才能一往无前。陛下,摄政王算国士吗?”

    这一下把皇帝陛下问愣了。六叔算国士吗?他好像下意识认为六叔不是臣,可摄政王就是臣。

    “摄政王此时,亦需要陛下庇护。”

    “可是……”六叔明明是大人,而且看上去那么厉害。

    王修柔和道:“陛下是天下之主,江山社稷四海五湖都是陛下的,都需要陛下的庇护,摄政王也一样。国柿在长成参天大树之前,无力自己对抗风雨……”

    摄政王上朝,车驾停在午门外。十三道御使齐声背诵:“凡大臣、人构党,作威作福乱政者,劾!”

    摄政王下马车,威仪肃穆地穿过去,火色的亲王常服,燃烧一路。

    摧枯拉朽。

    承天门外十三道御使一百一十人跪倒死谏,武英殿内群臣亦跪:“奸佞祸国殃民以媚上,臣等忠言逆耳而获罪,臣等无悔!”

    皇帝陛下感觉到没顶的压力,他差点坐不住。武英殿应该是听不见承天门外声嘶力竭死谏的声音的,但他耳边隆隆作响。

    周烈京营随时准备进城勤王,京营一动,在山东的宗政鸢立刻北上。周烈感觉到空气中大火焚烧的焦灼,一条歹毒的引信在呲呲蔓延,直奔紫禁城去了。周烈心中比金兵围城时还恐慌,纵然摄政王沉着从容,周烈却觉得整个朝堂就是一锅将开的热油,烈火燃烧,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泰山将崩的那一刻,宫外登闻鼓的声音响起。

    咚,咚,咚,鼓声并不大,惊起整个京城。

    太祖所立登闻鼓,百年没响起,人们几乎淡忘了它的存在。就在这普通的一天清,允民伸冤上告的登闻鼓终于结束久远岁月的沉寂,在积尘中发出久违的震音。鼓音撼动大地,那声音是太祖时期的巨兽,刚刚醒来,慢慢睁开眼睛,一步一步踏着鼓点,走向紫禁城。

    咚,咚,咚……

    民击登闻鼓,天子驾前亲审。

    皇城戍卫司指挥使张敏闯进武英殿,满脸惊悚:“有人敲响了登闻鼓,有人敲响了太祖登闻鼓……”

    满朝皆静,摄政王威严的声音在所有人头顶盘旋:“何人有冤?”

    “敲鼓的人,曾芝龙有冤,曾芝龙有冤!”

    那一瞬间,殿上所有人都听到了震彻天空与大地的鼓声,沉重悲壮,激奋昂扬,震慑鬼魅,警醒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