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阑尾手术

A+A-

    患者已经被关瑶麻翻,安静地躺在术车上,身上辅着无菌单,中间露出的肚皮已经用酒精擦拭过。

    朱天赐站在术台上,还是不放心,俯下身靠近术区,再次用灵眼扫了一下,没有破,很好。

    他快速地在脑中再现模拟患者腹中的立体结构,怎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出血。

    朱天赐发现灵眼在脑海里的成像可以经久不散,不像眼睛那样看过之后迅速模糊,可能与是灵魂直接感应的原因。

    见他呆立不动,关瑶声地提醒:“朱大夫!”

    “以后叫我老大!”朱天赐道:“准备乙醚备用,术结束之前,他如果有苏醒的迹象,就给他用上。”

    “好的,老大。”

    “术刀,准备用纱布醮血。”

    “拍!”

    术刀刀柄拍在朱天赐上,略有点重。

    “下次再轻一点。”

    朱天赐右执刀,在患者右下腹看好的位置从上到下轻轻划了一道五厘米长的口子,有点浅,又划了一次,才将表皮划开。

    白鼠与病人毕竟不一样。

    刀口只是微微泛了些血点,表皮下就是一层薄薄的结缔组织覆盖在肌肉层上,完全没有脂肪组织。

    朱天赐开始用钝剪刀、术刀柄和指钝性分离肌肉组织,与兔子有明显的不同。

    “用球囊把出血吸走,大拉钩!拉住了别动!”

    拉钩是为了保持术野,是个体力活,在后世一般都是由男助来完成,但私人诊所不可能招太多的人,这也是招力气大的护士的原因。

    钝性分离白色的腹膜,比肌肉容易一些,但下面就是膨胀的阑尾,朱天赐只用指和术刀柄,动作轻柔,慢慢地分离,刚分离了一半,一根紫茄子似的阑尾直接蹦了出来。

    “呀!”关瑶一抖。

    “稳着点。”朱天赐怒叱。

    将腹膜完全分离,看了看阑尾与盲肠连接的地方,还好,这里只是红肿,但不太严重。

    朱天赐用长钳子轻轻夹住阑尾荷包线外半公分处,防止阑尾里的脓液外泄,用剪刀贴着钳子剪掉,把阑尾心地放到旁边的病理盆里。

    最关键的部分完成了,不由暗舒了一口气。

    “执针器。”伸。

    关瑶将夹都会弯针带着肠衣线的执针钳子轻轻拍到朱天赐上。

    在盲肠外半公分开始进行荷包缝合,比兔子容易得太多了。

    “剪刀!帮我撑住线。”

    脓液没有外溢,朱天赐用纱布轻轻蘸拭了一下断口,用止血钳子将断品压向盲肠,使其内翻,然后收紧荷包线,打结。

    “球囊吸血。”

    检查了一下没拉下什么东西,将盲肠还腹,又用纱布蘸拭了一下,预留棉纱导流条,开始关腹缝合腹膜。

    缝了四针。

    继续缝合肌肉层。

    三针。

    表层缝合换了针细线,缝了六针,外面的线可以拆,密一些容易愈合,疤痕。

    “你来,酒精擦拭消毒,纱布面积覆盖大一些,胶布粘长一点,一会儿清点器械仔细点。”

    剩下的交给关瑶。

    花钱雇来的,不用白不用。

    朱天赐看了看兀自昏迷不醒的大汉,心里很满意。

    第一个术用了给四十分钟,算是比较顺利,而且他自配的麻药也很给力。

    扯下消毒围襟,涮,转身出了术室,走出隔离间。

    “大夫,常根怎么样?”不少人候在外面,焦急地问,大部分已经回来,有的还带着家属。

    “术顺利,需要住在我这里观察几日。”朱天赐像后世的医生一样面无表情。

    “太好了!”人群一阵欢呼:“谢谢大夫!谢谢大夫!”

    胡茬子大汉心地问:“还需要多少钱?”

    “后期费用就给你们免了。”朱天赐心情不错。

    之后的盐水葡萄糖花不了几个钱,至于床位,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患者痊愈是最重要的,别出什么意外。

    “谢谢,谢谢!”几人连连作辑。

    到前台会帐,只有两块大洋,其余零零散散的都是法币。

    朱天赐没什么,第一个术客户非常重要,就算是全免他也认了,但医疗跟其他的生意不一样,你如果免费,他们反而会有别的想法,至少认为你这诊所拿人家练,不仅不感激,反而会在背后你的坏话。

    朱天赐再次进入术室,看患者还没醒,检验了一下包扎情况,盖上白床单,取了银针在人中百汇神门等穴位扎了几下。

    常根身子微微抖了抖,眼睛睁开一线,焦距散漫。

    “你接着收拾,清洗干净,器械上压力锅消毒。”朱天赐吩咐关瑶。

    只有一个护士,不仅要当男人用,还得当牲口用,后世的进修医生很多都这样待遇。

    朱天赐把平车固定卡子张开,推着出了术室。

    “常根出来了。”呼啦一下围了一大群上来,不只工友和家属,还有看热闹的。

    “都离远点,别碰他。”朱天赐喝道:“你们指派两个人到病房守护,其他人都散了吧。”

    “常根醒了,你们看,他真没事了。”人群里窃窃私语。

    朱天赐配了汤药控制炎症,常根的体质也好,两天后就可以下地,第三天就让工友把他搀扶回家。

    住院费用虽然免了,但吃饭却是自费,连陪护在内,几个人总买着吃也要花不少钱,就算是带饭,也不好意思只带窝头,实在受不了,还是回家养着节省。

    朱天赐没有阻拦,告诉他们七天后回来拆线,免费。

    他用灵眼又扫了一遍,里面略有些炎症,但不重,属于正常反应,没有其他并发症。

    常根按时来拆线时,已经活蹦乱跳了。

    这时代虽然缺医少药,但人们的体质普通偏高,恢复得很快。

    清波诊所一炮而红。

    术效果比大医院还好,费用低一半,给了江北人更多的选择,还有周围的乡镇,口传口传得很快。

    此后,各种外科术接踵而至,除了阑尾炎是大头外,还有各种外伤、囊肿切除。

    因为术用了后世的法,术后恢复快,没有并发症,疤痕,有些有钱的富人也慕名而来,虽然术不加钱,但后期护理却直接涨了一大截。

    每天排队的术把五大三粗的关瑶也累得受不了,不断地向老大控诉。

    “招人,你来把关。”朱天赐直接把招聘的任务扔给她。

    这次招聘比上次容易得多,清波诊所出了名,好多护士争着来应聘。

    这次,又招了一男一女两个护士,并把邻居的院也租来当作病房,提供食宿,还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俨然成了一个医院。

    朱天赐开诊所的主要目的不是挣钱,而是拾起上世的记忆,因此只要有可能的术,来者不拒。

    这天,他接了个胃穿孔的病人。

    在这个时代,胃穿孔这种病症,一般的诱发原因都是饿的。

    人体的胃酸没有食物消化,就只能消化自己的胃了。

    所以得这病的,基本上都是穷人。

    穷人的意思就是,付不起术费。

    但朱天赐出于个人目的,还是接了下来,但要求病人好了之后给他打工半年作为补偿,管吃管住,但没有工钱。

    能吃饱饭也不会得这病了。

    张阿婆的丈夫和儿子都被抓了壮丁,逃难到江北市,每天给人洗衣勉强维生,得了这病,又没钱治,痛得都不想活了。

    突然之间,有了活路。

    张阿婆感激得直接给朱天赐跪了下来。

    胃穿孔痛苦,而且是急症,食物和胃液从穿孔的部位出来,侵蚀腹膜,严重了还会侵蚀肝胆胰等脏器。

    朱天赐透视过病人的胃部,只有一个口,而且时间尚短,又进食少,只侵蚀了部分腹膜,术不太难,不然他也不会接。

    胃部术与阑尾术不同,这里有大血管,需要心避让,血管也需要结扎,而且腹膜需要冲洗,光胃部就要缝合好几层,还要放置引流管。

    朱天赐做了多例阑尾术之后,切腹关腹已经比较熟悉,又有透视眼看到准确的破口位置,和血管的分布情况,术做的很顺利,难度最大的就是腹膜冲洗,盐水反复冲洗数次,球囊每吸一次就要换一个,然后用他配制的药液冲洗,再用盐水冲洗。

    中药液肯定不如后世的各种抗生素,而且是大分子,需要冲洗干净。

    缝合的层数多,胃粘膜层要缝得精细,要消耗更多的时间。

    整个术做下来,用了三个多时,麻药和乙醚联合使用。

    普通人一般认为术很高大尚,其实做熟了也就那么回事,只不过人命关天,责任再大一些而已。

    民国时期,战乱频频,人命贱如狗,医生就是一个特殊行业,都是上杆子求着医生,根本没有什么医闹,当医生真是一个很滋润的工作。

    尽管这样,朱天赐也很心,病号能接就接,接不了就不接。

    张阿婆的体质差一些,恢复得较慢,十多天才慢慢好起来,之后就在诊所做一些洗衣服之类的杂活,免费打工,但张阿婆勤勤恳恳,很心很仔细,恐怕把她赶走。

    关瑶在半年的时间就升格为护士长,工资资金加起来提高的十八块大洋,很是得意,把两个新护士溜得跟孙子似的。

    随着病号的增多,简单的外伤处理和外科术朱天赐都交给关瑶,他只负责开腹术。

    新来的男护士叫周心峰,女护士叫许夏,临床护理经验都比关瑶初来时要高,上也很快,周心峰主要当术助,许夏当器械护士,其他的都是关瑶在管,是个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