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261

A+A-

    “皇阿玛觉得年氏哪里有亏欠?”四爷问道。

    “年氏哪里都好,可也因为太好了,不易拿捏,尤其她的娘家人太过出色了,年家一旦成了后族,尾大难甩啊!正好她不是嫡福晋,入宫便封为贵妃吧,至于皇后可从重臣中重新选择。”

    四爷简直想要笑出来,他们能顺利进京完全依靠年羹尧守城有功,如今也仰仗着年羹尧控制京城秩序,如今康熙尚在他也未正式登基,便有无数的绊子在脚下,这会儿正是需要年羹尧的时候,皇阿玛竟然还因为担心他尾大甩不掉叫自己慎用。

    另选他人为皇后,哪家能比年家更为得利呢?

    最重要的是,他和瑾儿这些年的经历根本就不是旁的能影响到的。

    四爷将弘智推到康熙面前:

    “皇阿玛,您瞧瞧,您愿意弘智成为庶子,将来和嫡子争皇位,因为身份上被朝臣否定?儿子现有的子女除了两个格格,其他全是年氏所出,您是想让他们全部成为庶子、庶女?”

    弘智看着康熙:

    “皇玛法,孙儿额娘为了我们王府操劳了一辈子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他没提舅舅和外祖,可他们何尝不是如此?

    康熙愣了下,这才想起弘智来,是啊,如果年氏不是皇后,弘智将来的道路便没那么平坦了。

    四爷明白,皇阿玛确实人有些糊涂了,接着道:

    “再者,便是选了其他重臣为后族,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心大,不会成为甩不掉的尾巴?到时新后家族为了储位必要在朝堂上与年氏一族争斗,儿子刚继位应是求稳才对,如何能制造纷争?”

    康熙点了点头:

    “还是你思虑周全。”

    点了点桌子上的匣子。

    弘智忙将它拿了过来,在康熙的示意下打开。

    里面盛的是一份圣旨。

    “如此一来,这份圣旨就用不上了。只是它已经记档了。”

    弘智打开,只见上面竟然是他额娘的册封圣旨,果然册封为贵妃的。

    弘智捏紧指。

    四爷看到后松了口气:

    “皇阿玛的心意儿子知晓了,恰好儿子也没打算那么快封赏后宫,既然皇阿玛暂时封了年氏为贵妃,那便叫她先掌着宫务,等忙过了这段时间再重新分封便是。”

    如此也全了太上皇的脸面,给他台阶下。

    果然康熙没有再言语。

    吩咐完四爷和弘智,康熙又叫了其他重臣交待他们好好辅佐新皇,最后将所有儿子妻妾都叫了过来。

    看到地上跪着的一群儿女及妃嫔们,发现只少了他的皇后燕叠,心里不由有些空落。

    强撑着问四爷:“你额娘她好些了没,什么时候能回京?”

    “皇阿玛别担心,山东那边传来消息额娘好了许多了,能坐起来了,想来过个一年半载的便能回来了。”

    康熙点头:

    “那就好,那就好”

    人便闭上了眼睛。

    宫里一片哭声。

    四王府终于解封了。

    太上皇驾崩,她们所有人都要进宫哭丧。

    同时来的还有瑾瑶一人的分封,被封为贵妃,暂理宫务!

    见到这份册封圣旨,后院的女人们都懵了。

    这是什么意思?

    瑾福晋被封为贵妃?那是皇后另有其人了?

    看只有一份圣旨,那就明皇后肯定不是那拉福晋了,那会是谁呢?

    还有谁能压在瑾福晋头上成为皇后,这能坐得稳么?

    瑾瑶接到这圣旨愣了下,传旨官员本就是原四爷党,知道一些内幕,便和瑾瑶了,这不是新皇的圣旨,是太上皇的。

    也就是这成为太上皇的遗旨了。

    瑾瑶松开眉头,没有多纠结这个问题。

    当不当皇后对她来没有太大的分别。

    她的七个孩子全部立住了,连最的四个都九岁多了,不管她是什么份位也没谁能越过她去。

    看到瑾瑶脸色没有变难看,其他女人忙向她道喜。

    瑾瑶没有在意,这时节还有什么事能是喜事?

    张罗着将各院打包好的行李装车拉进宫,再安排好跟随的人穿好孝衣有序地乘车进宫。

    入宫后瑾瑶便被安排进了坤宁宫。

    坤宁宫离乾清宫只有66米,向来是皇后的居所,如今瑾瑶以贵妃身份入住,四爷想要表达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

    原本他是可以叫皇阿玛收回成意的,但史官已经记档,便不易再删,也容易招人攻讦,还不如就应承了。

    皇阿玛只是封瑾儿为贵妃,没她只能为贵妃,这便是可操作处。

    入了宫,四爷抽空匆匆瞧了瑾瑶一眼,和她解释几句,便又跑去前面安排。

    瑾瑶理解他目前的忙碌,也不黏人。

    立马叫人通知其他人去前面哭灵。

    只瑾瑶一人安排了殿宇,其他人四爷哪有空管那些,只叫苏培盛将人全部放在一处,被他安排在了储秀宫暂住。

    到了灵前,太贵妃带着太妃们跪在前面哭灵,阿哥、格格们跪在另一边,瑾瑶带人跪在了太妃们后面。

    如今她是贵妃不是皇后,太妃们倒不用和她太客套,一切照着礼部官员的安排来。

    倒是那拉氏,脸上臊得很。

    她觉得周围看向她的视线都是带着嘲讽的。

    原以为进宫便不是皇后,至少也得是贵妃才行,不想皇上竟然没有分封一人,只年氏还是太上皇所封。

    原本她还高兴年氏被封为贵妃,她更有会成为皇后呢,哪想到皇上竟然所有人都未封,直接这样接进宫来哭灵。

    进宫了,未分封的嫡福晋与侍妾的待遇一般无二,全部在一起跪在后面。

    远远看到前面跪着的瑾瑶,那拉氏仍是不服气的很。

    皇上大行,所有五品以上官员家眷都要进宫跪灵,贾夫人和年二嫂、年三嫂自然也都来了。

    母女、姑嫂几人见面没有上几句话,地方不对,时间也不对。

    瑾瑶的身子弱向来娇养,哪里受得住日日跪灵的辛苦,不过几天人就消瘦了许多,有些撑不住了。

    把四爷急得满嘴火泡。

    有心想叫她告病,可这个时候告病却又是现成的把柄给人。

    还是瑾瑶安慰他:

    “没事的,还是能撑一撑的,到时不行便跪一会儿歇一下。”只要她去跪了会成,谁还会挑她身子不好,不能一直跪在那。

    便是太妃们年纪大了,还不是一样只走个形势。

    四爷不放心,还是和太贵妃打了个招呼,请她帮忙照看瑾瑶。

    太贵妃即是四爷的亲姨母,又是庶母,自然是没有不应的,乐得做这个人情。

    第二日瑾瑶再去跪灵,只跪了不到二十分钟,便被贵太妃劝着下去歇息,待缓过劲了再继续跪。

    即便是这样也折腾得不轻,瑾瑶都不知道自己这二十七天是如何挺过去的。

    葬礼结束便病倒了。

    孙嬷嬷是日日守在她身边。

    四爷这二十七天守孝,不能和她在一个殿里休息,如今算是出孝了,才搬过来。

    “这是累狠了,后宫太妃们交由贵太妃暂理,你且歇歇,别管那些琐碎事了。”

    “那潜邸跟来的人如何处理?”

    “不是都在储秀宫么,有地方住,有东西吃,暂时先叫她们住一段时间吧,急什么,待你好了再安排。”

    “”行吧。

    “要不叫夫人和你嫂子进宫来陪你话?”

    “可别了,都累狠了,叫她们好好歇歇吧,进宫一次没得折腾。”这点就不如在府里方便。

    四爷爱惜地摸了摸瑾瑶的头发。

    “你放心,从前只你一个,往后也没有旁人,如果不能立你为后,那后宫便无妃嫔,只你一个贵妃!”

    他的心只对瑾瑶和孩子们是软的,对其他女人从未心软过。

    李氏和那拉氏做了那等事,虽然当时碍于康熙和德妃没有处死她们,可对她们也再无一丝情意。

    这十几年来她们二人一直找会用各种办法挽回他的心他从没一刻动容过。

    瑾瑶无语,这人该不会以为自己是因为只是贵妃不是皇后着急上火才病的吧?

    出了孝,朝臣们便开始活跃起来了,联名上奏恳请皇上纳后。

    四爷坐在上面冷笑,他就知道康熙留下这么个遗诏后会出现这种后果。

    正好他也想瞧瞧私底下还有什么党派没被他发现的,便淡定地叫他们举荐,五日后大朝会上商讨。

    这下可是给许多无事闲得慌的人找事情做了,也将大家的注意力都引开了。

    方便四爷清理宫中残留的乱党及开国时各权贵世家留下的眼线。

    这次清理虽然不敢将所有的势力连根拔掉,但也叫宫里干净了许多。

    后宫还未册封,前朝倒先封赏了。

    首先大行皇帝的儿子们。

    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仍被圈禁,但皆被封为亲王。原本二阿哥关在咸安宫,如今也挪了出去,继续圈禁。

    五阿哥本就是亲王,只赏了亲王双俸。

    十三阿哥、十四阿哥被封为亲王。

    七贝勒、八贝勒、九阿哥、十贝勒、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封为郡王。

    其他年纪未分府的不予封赏。

    这可算是大笔了,只是在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封赏上叫人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八阿哥向来与四阿哥不睦,没有问罪而被封赏本就叫人觉得安心了,哪怕只是个郡王。

    至于没多少功绩的十四阿哥,他是新皇前三十多年的养母德太妃亲子,额外封赏也得过去。

    封完兄弟们,又轮到有功的堂兄弟们,然后才到大臣。

    首当其冲的便是年羹尧。

    被封为一等忠国公,世袭枉替,另加封太子太保。

    年顺尧封为一等兴国公,世袭枉替,另加封太子太傅。年顺尧的功绩不好拿到明面来,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他研制出来的新型武器,在守城、攻城方面非常好用。

    隆科多封为一等辅国公,另加封太子太师。

    贾赦在皇帝遇刺时救驾有功,恢复其祖上荣国公爵位,赐荣国公府一座。

    左平,恩封二等伯,晋升为正二品火器营右冀前锋营统领。

    赵谦,恩封二等伯,晋为正二品御林军护军统领。

    高福贵封为正二品内务府总管。

    楚吉(吉)封为从三品包衣护军参领。

    所封官员有上百,其中潜邸时的得力家奴自然也有封赏,就连腿有残疾的邬思道,四爷还给了他一个翰林院的闲职。

    封赏过后不待大家回过味来,又撂下一颗:

    “明天春天开恩科,不拘于以往的要求,但凡有真正本领的读书人,便是身体有一点残,只要可以生活自理的都可以参加科考,为大清贡献自己的本事!”

    真正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分赏完外臣便轮到后宫了,今天便是皇上的举荐之日。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