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隐忍悲痛慰亲人 得偿心愿娶贤妻
第二天一大早,大师兄朱祐,就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刘秀的破虏大将军府里,与刘秀交谈了起来。
师兄弟一见面,没有什么客套,相互寒暄问候了几句,朱祐就开门见山,谈到了此行的正题,劝慰刘秀道:
“文叔啊:
自此伯升大哥去世以后,师兄和文叔三弟一样,都十分悲痛,为料理伯升大哥的后事操心。
大师兄与文叔弟,都不是外人,我们兄弟,就敞开心扉,实话实吧!
伯升大哥胸襟开阔,为人一向宽厚大度,为复兴汉室建立了赫赫功勋,可谓深得众心。
正因为如此,伯升大哥才遭受奸佞人的嫉妒陷害,英年早逝。
当初,得知伯升大哥被绿林大哥、李家兄弟谋害的消息以后,我们大家都是悲痛欲绝,悲愤难平。
大师兄甚至打算,率领司徒府卫士,杀进行宫,为伯升大哥报仇雪恨。
我们大家,对伯升大哥的遇害,无不同情惋惜,遗憾万分,伤心欲绝,愤怒不已。
文叔兄弟你,虽然表面上冷漠平静,貌似漠不关心,其实内心里也十分痛苦和伤心,难以自持。
外人不晓,我们岂能够不知呢?师兄岂能够不理解你此刻的心情呢?
如今,既然伯升大哥已经离去了,我们活着的人,还需坚强的生活下去才是。
人死不能复生,文叔三弟啊,你也不要太过悲伤自责了,你该节哀顺变才是!
文叔啊,遥想当年,大师兄与你一道,同在西京太学求学,同窗多年,同甘共苦,互相护持。
为兄岂不了解你的性格和品行,不理解你的心情呢?
为了拯救百姓,复兴汉室,你们舂陵家族,牺牲巨大,贡献至伟,大师兄岂能不知道呢?
你的二叔的几个孩子,二姐的几个女儿,你的挚爱的二哥,还有你的堂兄刘祉的诸多亲人,宗室子弟,都相继为国捐躯。
如今,功勋赫赫的伯升大哥,也遭受奸佞人的陷害,蒙冤死去。
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正所谓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留下后代,是一种最大的不孝啊!
天佑良善。
如今,你们舂陵一族,巨鹿都尉的直系家族后裔,已经人丁凋零,令人感慨伤悲。
伯升大哥的两个孩子,都还在幼年之中,孤苦伶仃,需要长辈抚育。
而你们家里,只有你一个壮年男丁了。
文叔啊,你岂能让你父祖的事业,家族优良的品德和儒雅的家风,在你的一代彻底灭绝呢?
如果舂陵巨鹿都尉家族仁义慈爱的优良家风,无法传递承继下去,父祖的祭祀,无人主持,岂不是会让家族后继无人,让祖辈神灵,无法享受后辈的祭祀而伤心绝望呢?
文叔啊,你知道吗?
伯升大哥生前,就一直十分关心你的婚事,多次叫我们服你,娶妻成家,延续家族的血脉!
但因为战事十分频繁,而文叔你又认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渴望为复兴汉室,建功立业,给丽华一个好的交代。
所以,文叔你以国家大业为重,一直不肯答应伯升大哥,娶妻成家的请求,伯升大哥深以为憾。
伯升大哥十分了解你的个性和志向,因此也不愿过分地强迫你,只是希望你,不要让舂陵巨鹿都尉家族的血脉,在你的身上断绝。
如今,丽华表妹,已经十九岁了,早已经到了出阁的年龄。
而文叔你,也二十八九岁,老大不了。
文叔啊,你一向善解人意,关心别人。
你总不该光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不去考虑丽华的未来和感受吧!
丽华表妹一个女孩子,等了你那么些年,你总应该履行你的承诺,给丽华表妹一个好的交代吧!
你总不应当,让别人苦苦等你一辈子,白白浪费美好的青春吧!
现在,阴识、阴兴等阴家兄弟,都为国家立了大功,受到了陛下的封赏。
给丽华表妹亲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了。
如今,她们阴家,可是高朋满座,门庭若市。
你怎么能不把握这样好的遇,让他人捷足先登呢?
何况,你与丽华表妹,已经相识、相知、相爱那么多年,你总该给与丽华表妹一个圆满的结局和交代吧!
我辈男儿,真真汉子,岂能做一个背义负心、喜新厌旧的人呢?
如今,文叔你已经荣封为大汉的破虏大将军、武信侯了,是大汉权高位重的大臣,足以光大家族门楣。
你与丽华成亲,也不会辱没了丽华表妹的身份,枉费丽华的一片痴心了。
文叔啊,你可还记得,当年就读太学之时,你的宏大的志向吗?
师兄可一直记得,你的那句‘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豪言。
想当年,师兄弟们还曾经嘲笑过你,你志大才疏,心高低,是痴心妄想。如今想来,实在有些惭愧不已啊!
文叔啊,你如今已经是大汉重臣、贵为侯爵,现今的地位,已经超过执金吾,何止百倍了!
为何文叔你,还苦苦沉浸于悲伤与忧郁之中,不愿给丽华一个完美的交代,不愿让伯升大哥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息呢?
如今,师兄絮絮叨叨,已经给弟你了这么多了。
总之一句话,就是希望弟,你还是能够听从师兄的劝,准备娶妻成家,给丽华一个圆满的交代吧!
要是你俩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师兄会为你俩发至肺腑地感到高兴,甚至睡不着觉呢!
文叔你的部属们,也会安心许多呢!”
朱祐心情十分激动,对着刘秀唠叨过不停,大有刘秀不答应,誓不罢休的气势。
2
原来,朱祐与冯异两人,聚在一起,秘密商议的事情,就是想方设法,去服刘秀娶妻成家,以排解刘秀心中的悲伤和忧郁,让刘秀重新振作起来。
那时,见刘秀长久沉浸于悲痛、愧悔和怨怒之中,可能给对以中伤陷害的可乘之。
大师兄朱祐与主簿冯异等亲近之人,都为刘秀担心恐惧。
于是,冯异心生一计,邀请刘秀一向敬仰的大师兄朱祐出面,去劝导服刘秀。
冯异希望,能够服刘秀,利用这段难得的会,谋划操办刘秀的婚事,以堵塞他人的猜忌和非议,掩盖刘秀的真实心意,保全刘秀。
3
大师兄朱祐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劝,居然收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听了大师兄朱祐的劝以后,刘秀深以为然,居然爽快地点了点头,答应道:
“多谢大师兄,公孙兄和诸位亲人的关心。
刘秀虽然愚钝,也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道理,岂能够不理解亲人们的心意呢?
刘秀不是无情无义之辈,岂能够辜负丽华妹妹的一片痴心呢?
请大师兄放心,文叔听从大师兄的教诲,准备立即前去阴家,向丽华表妹求婚。”
看见师弟刘秀,听从自己的劝告,爽快地答应与丽华成亲,朱祐高兴万分。
朱祐生怕刘秀中途变卦,急忙道:
“文叔三弟,你是谦谦君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可不要到时候,突然反悔,让师兄左右为难啊!”
刘秀忍住悲伤,微笑了一下,答应道:
“大师兄放心,我刘秀一直渴望与丽华结为佳偶,怎么可能反悔呢?
文叔今年,已经二十九岁了,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换了别人,早已是妻妾成群,儿女成堆了。
只是那些年,文叔忙于兴复汉室等事,加之娘亲离世,守孝之故,一直未能与丽华结成连理,深以为憾。
让丽华等待那么多年,我怎么能够忍心呢?
即使文叔要苛待自己,又岂能对不起伯升大哥,对不起丽华的一片痴心真情呢?”
朱祐大喜道:
“三弟,师兄相信你。但愿多年以后,你与丽华儿孙满堂之时,不要忘记师兄这个大红爷。”
见师弟刘秀,听从自己的意见,准备与丽华成亲,朱祐大喜过望,与刘秀玩笑道。
“师兄放心,文叔再愚钝,岂能够忘记大师兄的大功呢?
当年,在西京太学就读之时,一次文叔生病,师兄亲自为我购买熬制汤药,文叔还记忆犹新。
大师兄对我的帮助和关心,文叔我没齿难忘,一直还记在心里呢!”刘秀诚恳感激地道。
听了刘秀的话,朱祐十分激动,念叨起来道:
“伯升大哥啊:
天帝神灵护佑,我朱祐没有辜负伯升大哥你的知遇之恩,如今报答你来了。
文叔兄弟,已经答应,成家立业了。
我朱祐今天,终于可以告慰伯升大哥的在天之灵了。”
听到朱祐提到大哥,刘秀又伤感起来。
朱祐见势不妙,急忙岔开话题道:
“文叔啊,既然你已经答应娶亲,就应该立即开始准备,去阴家求亲和给予丽华的聘礼了。
我们好去阴家提亲,顺便给阴家送去。”
4
想到娶妻成家的诸多事情,刘秀有些窘困,愧疚和烦恼,十分为难地对朱祐道:
“师兄啊,文叔非常感激你的好意啊!
只是,弟心里,还有一些疑虑,不吐不快。
弟担心的是,如果亲友们听,我在伯升大哥的大丧期间,居然打算娶妻成家,会不会有亲朋好友,私下议论此事,斥责弟的无情呢?
如果亲友们看见,我在伯升大哥的大丧期间,居然还在热热闹闹地举行娶妻成家的大婚仪式,亲友们岂不是会把我刘秀,看做一个无情无义的不孝之人吗?
在亲友们心里,会不会认为,我刘秀是一个没有心肝、冷漠无情的人呢?”
刘秀有些愧疚地出了心中的顾虑。
“文叔啊,其实这一点,你根本不用担心。
你的亲人们,都非常明白你如今的艰难处境,也非常理解你哀伤大哥的悲凉心情。
不仅仅是只有大师兄我,才明白你的心意啊!
文叔啊,大师兄这样愚钝的人,都理解文叔的心情,你的至亲至爱的亲朋好友,岂能够不清楚文叔如今窘迫的境遇和心中的苦楚呢?
这一点,文叔啊,你就不用担心了。
这些年来,为了拯救百姓,复兴汉室大业,文叔和伯升大哥一道,殚精竭虑,艰苦创业,一直东奔西走,身心憔悴。
文叔叫丽华妹子苦苦地等待多年,也是迫不得已,心里对丽华是深怀内疚和歉意啊!
这一点,谁不知道呢?”
朱祐感慨地道。刘秀听了,潸然泪下,对朱祐道:
“谢谢大师兄能够理解文叔。
实际上,当初伯升大哥蒙冤遇害之时,我刘秀是自顾不暇,自身难保,哪里还敢想到,什么结婚成家呢?
想到我自己也是自身难保,如果向阴家提亲,岂不是会将丽华也拖进火坑吗?
我岂能够如此自私自利,只考虑我自己呢?”
刘秀向朱祐解释自己的心意道。
“是啊,文叔,你的想法是对的,显示出了你的善心仁慈和阔达的胸襟。
所以如今,你的处境已经稍稍好转,师兄才敢于大着胆子,与你商议,完成伯升大哥生前的夙愿,促成你结婚成家这件大事。
实际上,师兄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包含有深意的。
我们兄弟不是外人,师兄就坦诚告知你吧!
你的亲朋好友们,最终也一定能够理解,师兄为什么要千方百计,促成文叔尽快娶妻的理由啊!
一则,可以让文叔你逃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责备,促成你与丽华多年的心愿,让你们巨鹿都尉家族的血脉,能够得以传承延续;
二则,也可以掩藏你的行迹,迷惑那些奸佞人,能够稍稍减少那些奸佞人,对文叔兄弟你的猜忌和敌意,放松那些奸佞人,对文叔兄弟你的警惕和防备,最终达成保全文叔的目的。”
朱祐语气和和缓,推心置腹地向刘秀解释道。
“多谢师兄的关心!文叔没有想到,师兄用意深远,是如此关怀弟。
实话,多年以来,我对丽华,始终是抱歉不已。
为什么我很多年,都一直都没有向丽华提亲,让丽华为我伤心难过,是有原因的。
我和伯升大哥,当初从事反莽大业,文叔就已经深知,每时每刻,我们兄弟,都有生命危险,甚至被看成叛逆,屠灭九族。
如果丽华跟着我,就意味着丽华也要担负着极大的风险,陷入危险之中。
我怎么能够忍心,如此拖累丽华,影响丽华的幸福,将丽华陷入死地呢?
如今的情形,更是如此。
我受伯升大哥株连,随时都可能被打成叛逆,枭首示众。
我怎么能够让丽华也成为叛逆家眷,无辜送死呢?”
刘秀道谢并向朱祐解释道。
“文叔啊,你得很对,师兄明白文叔的心意。
师兄比文叔痴长几岁,一直十分了解敬仰文叔和伯升大哥的品行和为人,文叔心里所想的一切,师兄都是能够领会和理解的!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这句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完全的真理。
如果这样,患难与共,同生共死,相濡以沫,白头偕老,该如何解释呢?
至于丽华妹子对你的心意和感情,文叔你应该更加理解和放心才是!
师兄都知道,丽华妹子不是贪慕富贵的人。
丽华妹子苦苦等你,对你念念不忘,也是基于对你的承诺与真情。
有如此多情的妹子,与你相随相伴,文叔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多年以来,师兄就已经发誓,一定要全心全意地帮助你们,让你们喜结良缘,不枉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话语!
文叔啊,我想问问,上次你离开父城、回到宛城来觐见陛下的时候,你给丽华去信了吗?
可能到了今天,丽华还不知道你真实的情形,还在为你担惊受怕呢!”
师兄朱祐关切地询问刘秀道。
“师兄啊,我是愧对丽华啊!
我害怕丽华知道我的危险处境,一直不敢告诉她啊!
师兄啊,你很清楚近段时间我的处境和心情。
伯升大哥去世以后,我是被陛下亲派使节,突然召回的!
实话,我还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活下去呢?
怎么敢告诉丽华,让她替我担惊受怕呢?
如今,师兄谈起求亲聘礼,办理婚事,成家立业的事情,我也是不太懂得,也不好贸然把这些事情,向丽华谈起啊!
况且,我还不知道,丽华定亲了没有,她现在的心意,究竟如何呢?”
刘秀突然从自己贴身的内衣中,取出了一个素绢的包裹,亲打开。
只见包裹里面,珍藏着好多年前,丽华赠送给他的金钗和丽华头上的那一绺青丝。
“师兄啊,不怕你笑话文叔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只要我一看见丽华当年送给我的这些定情礼物,我就仿佛看见了丽华的倩影,感受到了丽华的脉脉深情。
有妻如此,还有何憾呢?
我的眼前,就会浮现丽华少女时,淡妆锦服,拿着团扇,扑捉彩蝶的样子;我就会看见丽华轻启朱唇,吹气如兰,柔声婉转,为我朗诵木瓜诗的情形。
只有这时,我的心情,才会稍稍快活一些!
只是不知,我与丽华,能否好事成双,得偿心愿呢!”
刘秀含情脉脉地对朱祐述道。
仿佛眼前的师兄朱祐,就是姿容秀丽的丽华的影子。
5
师兄朱祐看见刘秀突然沉醉于对丽华的思念之中,有些不忍心打破刘秀的幻想了。
过了一会,刘秀终于从幻想中醒过神来,发现了自己的失态。
刘秀腼腆地对朱祐微笑了一下,继续着前面的话题,与朱祐谈了下去。
“文叔啊:
师兄也曾经年青过,怎么能够不理解你对丽华的真挚感情呢?
师兄即使没有吃过猪肉,至少见过猪走路吧!
文叔啊,你也不要太过伤感,担心丽华那边的事情了,我们还是接着,谈谈正事吧!
师兄之所以突然与你谈起你的亲事,除了公孙兄的善意提醒以外,实际上是因为那一天,我正巧突然在司徒府外,见到了阴识大人。
如今,丽华的大哥阴识,就在陛下行宫旁边的校尉府里。
我刚才来见文叔之时,正好又再一次遇见了阴校尉,还与阴校尉问候闲聊了几句呢!
这岂不就是常言所的天意,天作之合吗?
文叔怎么能够违背天意呢?
文叔要是不放心,不知道丽华妹子的心意,我马上去找阴校尉谈谈,先探探阴校尉他们阴家的口气,再这件事情如何呢?”
朱祐心情轻松了许多,用带一些调侃的语气,微笑着对刘秀道。
“如此甚好!师兄。免得到时侯,丽华已经定亲,有了心上人,被丽华兄妹拒绝笑话,彼此尴尬。”
刘秀腼腆地笑了笑。
听刘秀完,朱祐彻底放心,对刘秀开着玩笑道:
“好一个文叔,果然办事谨慎妥帖。娶一个老婆,也是瞻前顾后,要办得滴水不漏。
好了,文叔,你好好给师兄等着,不用担心。
只要丽华还未定亲,那就大功告成。
凭师兄的三寸不烂之舌,在京师太学舌战群儒的气势,你还担心拉你的皮条,还能够有拉不伸展的情况吗?”
朱祐完,不管刘秀,就一阵风似地奔了出去,留下刘秀一人,忐忑不安地等待阴家的消息。
6
还好,不大一会,朱祐就笑容满面、喜气洋洋地跑了回来,刘秀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朱祐笑嘻嘻地对刘秀道:
“大功告成,大功告成!
文叔你这个臭子,真不知你是哪辈子,修来的好福气啊!
如今兵荒马乱的年代,难得有丽华这么好的女孩子,一直在苦苦地等着你!
文叔啊,你的事情,师兄已经办成了,你等着准备谢礼吧!
文叔啊,你应该知道,我们丽华表妹的芳名,如今早已经传遍了我们整个南阳郡,来向丽华表妹求亲的达官贵人、公子王孙,可是踏破了阴家的家门。
要不是丽华对你念念不忘,一往情深,你哪里还有缘呢?
不定,丽华妹子,早已经儿女成双了呢?
前些日子,也还有很多达官贵人,到阴家提亲,但最终都被阴夫人和阴家兄弟轰了出去。
阴夫人明明白白地告诉求亲的人道:
‘诸位贵人:
不瞒诸君,我家女,早已经心许他人,非门当户对,不谈婚娶。
不是门当户对的汉室宗亲,将军侯爵,豪族大姓,绝不下嫁!’
阴夫人和阴家兄弟这句话,不是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丽华还在苦苦地等着你吗?
阴夫人和阴家兄弟,不是希望文叔你,功成名就的一天,能够敲锣打鼓前去阴家,娶丽华过门吗?
多年以来,阴识、阴兴诸阴家兄弟,就十分佩服伯升大哥和文叔兄弟的品行,敬慕你们哥弟的为人。
只是他们女方阴家,不太愿意,主动地提出这个问题,怕面子上过不去而已!”
朱祐兴奋地向刘秀报喜道。
“是吗?是吗?丽华还未定亲,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大师兄,你真是文叔的恩人啊!
所谓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大师兄,等一会,麻烦你和文叔一道,亲自去阴家求婚,顺便当个红娘,当个证婚人!”
刘秀大喜过望,心里的阴影一扫而空。
下一步就已经水到渠成了。
大师兄朱祐与刘秀一道,去向阴家求亲回来,就开始筹备刘秀与丽华的婚事。
见刘秀求亲成功,舂陵亲朋好友,都为刘秀高兴,积极筹备。
大师兄朱祐、冯异、祭遵、臧宫以及舂陵刘家的亲朋好友,很快忙碌了起来。
大家一起动,帮助装饰和收拾破虏大将军府,安排婚宴、招待、迎接客人的礼仪,准备着举行正式婚礼时,所需要筹办的一切用品。
不久就到了良辰吉日。
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七月的那一天,汉破虏大将军、武信侯刘秀,穿着结婚的盛装,披着红绸彩带,骑着高头大马。
在大师兄朱祐、冯异、祭遵、臧宫以及舂陵刘氏诸兄弟等亲朋好友的陪同下,以婚礼礼乐乐队做先导,以黄金、马匹、玄璧、清酒、籼米、粳米等三十种物品为聘礼,刘秀护送着八人大轿,仪式隆重地,亲自到新野阴家,去迎娶丽华,护送丽华,到宛城的当成里成亲。
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七月的这一个吉日,宛城当成里的破虏大将军、武信侯刘秀的府邸里,张灯结彩,热闹喧天,到处都充满着喜庆的气氛。
这一天,破虏大将军刘秀,终于得偿心愿,与青梅竹马的爱人丽华,喜结连理。
破虏大将军府邸里,亲朋好友、各式客人在进进出出,热闹非凡。
破虏大将军府邸的里里外外,到处都是宾客和送亲祝贺的亲朋好友。
大汉更始帝刘玄,在绿林三部的文武大臣、高级将领,定国上公王匡、成国上公王凤、大司马朱鲔、大司空陈牧等汉朝廷三公显贵的簇拥下,也大驾光临,驾临武信侯刘秀的府邸,给予了舂陵刘氏宗族的亲朋好友,无上的荣光。
刘秀身着鲜红的喜服,神采奕奕,满面喜气,迎接着各路嘉宾。
嚣张的宾客,纷纷入席就坐,各就各位,开始饮酒作乐,喧哗祝酒,祝贺着婚礼的主人。
宴席开始,刘秀执觥在,来不及吃点东西,填饱肚子,马不停蹄地逐席敬着亲朋好友和那些地位尊贵的客人。
刘秀大声地回礼,大碗地喝酒,谈笑风生,仿佛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了新婚的欢乐海洋里。
“陛下:
破虏大将军满脸喜悦,已经醉心于新婚的喜悦之中了,我们还担心什么呢?”
成国上公王凤,对身边主席上的更始帝道。
“成国上公大哥言之极当。文叔生性胆,谨慎微,没有什么野心的,我们君臣可以放心了。”
更始帝同意道。
到了此时,对刘秀心存疑惧、有所忌惮的更始帝刘玄,以及绿林群雄的高级将领,定国上公王匡、成国上公王凤、大司马朱鲔、大司空陈牧、水衡大将军成丹、卫尉大将军张卬、执金吾大将军廖湛与李家兄弟李轶、李泛、李松等人心中的疑虑渐消。
9
黄昏来临,酒宴慢慢结束,嚣张的宾客,醉醺醺的客人,终于渐渐地散去了。
红灯高挂,喜乐散去,刘秀终于可以踏进洞房,与爱妻丽华脉脉相对了。
在醇酒的作用下,醉眼朦朦的刘秀眼中的丽华,如同仙女一般的美丽神圣,不敢亵渎,也不敢亲昵。
孩提时代的兄妹,在如今微妙的情势下,终于修成了正果。夫妻俩亦喜亦悲,难以自持,泪水潸然而下。
两人长久地默默地凝视着对方,满含深情的泪水。千言万语,却不知道从何处起。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