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序

    李玉林

    作者近照

    那是9年春天的一个早上,一个难忘的早晨。

    那时,城市人刚刚起步,艰难的起步。编三期刊物时,突然得知事先约好的头题稿子不会寄来了。我急,心急如焚。无奈中,想起蒋子龙。我也曾约他为“旅店纵横”这个栏目写一篇稿子。他你先约别人写吧,如果约不到,告诉我。”现在,即刻就要发稿了,再和他合适吗?忐忑中,我还是打通了他家的电话。这时,窗外只有一抹暗淡了的晚霞。

    “你明天一早来。”他在电话里,就只这一句话。

    第二天一早,我推开他的屋门,他还坐在写字桌前,桌上的台灯还亮着。窗外,朝霞刚刚染红天边的云彩。他抬头看我一眼,:你坐一会儿,马上就写完了。”我默默地坐在他侧面的沙发里,屋子里只有他落笔的沙沙声。真响,这声音,就响在我激动不巳的心上。真的,我至今还常常有这种感觉。

    他写完了,把稿子递给我,:你看看,如果不行千万别就合,宁缺勿滥。”住店的运气。

    就是这篇大作,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为城市人增色、抬点儿。我高兴,十几万城市人的读者比我更高兴。90年岁末,我主编城市人丛书第一辑天下旅店纵横谈,书中首篇就是住店的运气。

    住店的运气给城市人丛书开了个好头,带来了好运。

    现在,城市人丛书第四辑秋窗三语又要和大家见面了,我兴奋,大家一定比我更兴奋。这是蒋子龙的艺术随笔专辑。

    关于这本书,我能些什么呢?

    蒋子龙,一个不同凡响的男人,直立在大地上的男子汉。他的不同凡响的乔厂长上任记、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蛇神、饥饿综合症,他的那么多不同凡响的,多少年来一直在工厂、农村、关、学校,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人们心中充满活力地跳荡着。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些随笔一一艺术随笔,蒋子龙的艺术随笔又是那样从容、那样贴近、那样深入、那样火辣地在人们的心中涌动起来。

    比起他的,我不知该用“同样”还是用“更加下面的词儿应怎么写了?有感染力,给你一种美的享受,拥抱你的身心,与你达到一种思想上的默契,情感上的交融,增加你的知识,启迪你的智慧,促进你的思索

    我心里明白,就是把我的思想库中那些贴切的词语全都用上,也难抵上这书的份量。我想,任何介绍都可能会是乏力的。

    还是由你自己打开这部书吧。这时,你一定会发现你的面前是一个与你内心相通的五彩缤纷、生盎然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到处都炫耀着灼热的生命之力,随时都能听到热血涌流的激荡涛声,这是一个由语言构成又是语言难以清的世界,一个象大海一样深奥,又象大地一样平易的世界。

    城市人丛书能向人们展示这样一个世界,是我们的荣幸。起来,这也是“遵命”,遵城市人众多读者之命。

    去年,我们在杂志里新辟了一个“城市人语”的栏目,我请蒋子龙为专栏撰稿,他很忙,各地报刊找他约稿的很多,可他还是答应了我的要求。

    岁末,他找我:我的随笔明年是否还要继续在城市人刊登下去,你我都琢磨一下。”我当然要刊登。”未加思索,其实这是不用思索的思索。

    “那不要放在卷首了,也不要排大字,随便放在后面什么地方。”我想了想,行。”尽管我心里不想这样。我知道蒋子龙这里没有虚假的客套,有的是直率、坦诚、卓见。

    回杂志社,我和安排面的编辑了,他的两只不算大的眼睛瞪了我足有600秒。这之后,我接到全国各地不知多少人的来信和电话,这其中有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也有著名作家、艺术家,高级领导干部和我们的编辑同行,他们皆对蒋子龙的艺术随笔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给以极高的多侧面多方位的评价。不少人向我建议:你们的城市人丛书应推出蒋子龙的随笔专辑。

    读者是刊物的“上帝”,我不能违背“上帝”的旨意,只好违背一次蒋子龙了。

    现在,我可以告慰我们的读者,告慰我的同行了,蒋子龙的秋窗三语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