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故乡的水仙花

A+A-

    42.故乡的水仙花

    很久以来,我并不知道故乡有水仙花在的。

    三年前的冬天,母亲病重,匆匆赶回老家,待母亲病体稍稍好转后,因为一个朋友的邀请便到了乡下作客。午饭后,去宅边散步,忽然有一阵幽香飘来,放眼处,却是路旁的一大丛水仙,婷婷玉立着,那儿朵白玉似的花含着羞怯刚刚开放,这情景,使海岛上萧瑟的冬天顿时有了生。

    我惭愧了!在这之前,我确实并不知道崇明的水仙曾经风靡一时,畅销国内,远至东南亚的。我只知道福建漳州的水仙,而且每年冬天,总由福建的郭风老师带给我几头水仙球,在我的斗室里生长着,它的碧绿的叶片,芬芳的香味伴着我度过了好几个北国的冬天的。

    故乡呀,你是真正美丽的!

    在我向花的主人寻根溯源之后,我才知道:崇明水仙已经有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在崇明县志物产卷内曾把水仙列为崇明特产之一,异盛时期曾有几百家花农,以种养水仙为生,南京、汉口均有销售处,并远涉重洋到加拿大、美国落过户。

    故乡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于水仙花的生长。故乡人民素有勤俭,聪慧之称,惯于精耕细作,从不拒绝引进外地的耕种技术及作物的优良品种。于是,不知道那一位养花人,在崇明的土壤中埋下了第一块水仙花球根,开出了第一朵水仙花。

    养花人,你的心上也开着水仙花!

    在城市的冬天,有一盆水仙是足以令人骄傲的——尤其在北国。水仙虽有凌波仙子的雅号,其实并不难养:有一盆、几石,清水足矣!

    但,那毕竟是星星点点的,在室外,即便是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因为北方的寒冷也是养不活的。

    至于在我的故乡,那就不一样了:宅边、沟旁,一丛一丛,一片一片,其树叶的茂盛能使人想起南国的剑麻,然而,剑麻哪有这花的芳香呢?

    故乡的水仙要生长得更自然,开放得更尽兴。

    它点缀在田野之中,因而有更多的田野风味。

    泥土呀,万木嘉卉的母亲!

    都水仙风姿绰约,花香奇异,其实,水仙的风韵、水仙的美,却是与大地紧密相连的。

    一个水仙球根要在泥土中埋伏三年。

    它似乎不再存在了,其实,它已成了化的种籽。

    它经受着风吹雨淋。

    它汲取着天光云影。

    所有的枝叶,所有的花朵,都是在泥土中孕育的。

    它后来的只需要水,是因为:它有足够的荐养储备,而这一种营养妙就妙在只能从泥土中得到,任何别的肥料都是无法代替的!

    水仙,因此而更显得珍贵。

    水仙因为太美,所受的灾难便也更加深重。

    十年内乱,花朵成了毒草,养花种草便是资产阶级情调,水仙绝迹了,水仙,你曾流过眼泪吗?你一定是流着眼泪离去的。

    故乡的友人告诉我: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使崇明水仙复活了。又开始远走异国他乡,放出光彩了!

    让水仙告诉人们:中国的土地上花朵是一定会越来越多的。

    一朵花。一个时代的倩影。

    我是执着地爱着我故乡的水仙花的。

    记得是去年的冬天,福建漳州水仙花在北海公园展出,我参观以后,在留言簿上写道:“漳州水仙确是好的,但,并非独一无二,我的故乡——崇明岛上的水仙也自有一番风姿在。”

    我真希望故乡的水仙花有一天也能来北京展出。

    自然,漳州水仙也确有值得仰慕之处。那里的花农的水仙雕刻技术是十分惊人的——一头水仙球,经过他们中那一把刀的雕刻后,水仙叶,水仙花除了保持自然的美以外,又在姿态的变化中横生出各种情趣。这种技巧,在我的故乡大概还是生疏的。

    让崇明水仙,开放得更美丽吧!

    入冬以后,故乡的友人为我捎来了两头水仙球。

    在我的书室里,这两头水仙已开始萌生出绿叶了。

    它们很快就会长大,就会开花。

    从那碧绿的叶片中,我会看见生我养成的故土;从那沁人的芳香里,我会闻到故乡的泥土气息。我会听到故乡的笑声,我会想起长江、芦苇以及傲霜不屈的冬麦

    开花的冬天,一定是温暖而迷人的!

    92年十一月于北京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