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乌曼柔
彼时棉纺学堂的学子,都还是半大的孩子,就算是在早慧,也很难看出学堂存在的问题,更别是提出可行性的意见了,虽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但这样的天才少之又少。
若真有这般厉害的人物,怎么可能一点苗头都看不出来。
韩靖荷拿在里的那封信,不过是一些,对学堂和她的溢美之词罢了,就算写得再真诚,她也很难有感触,谁让这不是她想看到的呢,这完全曲解了意见箱的本意,没有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
因为没有其他人在,韩靖荷没有掩饰自己的情绪,让叶梓萱看的分明,她这是不高兴了。
不过是片刻的功夫,韩靖荷由喜转悲,很显然是因为里的信,叶梓萱没有去拿她中的那张,而是重新在信堆里拿起来一封,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
叶梓萱倒是没什么想法,虽然不是她预想的那般,至少也不是什么坏事,“你也别不高兴了,学子们尊崇学堂,尊敬你,也是好事,明你做得很好。”
如若不然的话,学子们也不会浪费纸墨去写这样一封匿名信,连落款都没有,这跟谄媚、巴结搭不上边。
“也是,是我魔怔了,还有这么多封信呢,须得一一看完。”不管学子们怎么做,韩靖荷还是要把这些信都看完的,免得遗漏了重要的信息。
这么多信,写起来要花费不少的功夫,但只是阅览的话,却快的很,何况有她们两个人一起看,半刻钟不到的功夫,那一叠信纸就快见底了,她们也总算见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意见信。
不过写的都是事,或者是不切实际的意见,诸如此类:课业能不能少一些?锻体课能不能取消?每天上课的时间能不能长一些?。
在这些事情上面,学堂已经有完整的安排了,这都是大家再三讨论之后才定下来的,是目前来,最适合学堂的,无论是叶梓萱还是韩靖荷。都没有改变的想法,因此并没有把这些意见信放在心上。
匆匆略过一眼,也就是了。
“这封信写的什么呢?”韩靖荷好奇的问道,她发现叶梓萱已经盯着里的信,看了好一会儿了,跟之前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她也难免感到好奇。
能让叶梓萱特殊对待,上面的东西定然不一般,至少不会是些无用的意见。
“你自己看看吧。”叶梓萱面无表情的把信纸递给了韩靖荷,心里却没由来得一阵烦闷,最近的烦心事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是她,也处在了崩溃的边缘。
倒不是叶梓萱会被眼前的难题给打倒,只是情绪低落、心中憋闷,这是在所难免的,谁不希望前路是一片坦途呢?她的前路却充满了阻碍,也就是叶梓萱,才能一直坚持下去。
韩靖荷的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她连忙把接了过去,一字一句的阅览着,表情渐渐变得严肃起来,“这,乌夫子的为人,应当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若真是如此,也不至于一点风声都听不到。”
这话已经表明了韩靖荷的偏向。一个是在学堂做了近一年的夫子,一个是匿名的意见信,她自然是更相信自己的判断了。
就算她跟乌曼柔的接触并不多,但也算是有了解的,而这封信在她心中的份量却不重。
这封信写的并不清楚,颇有些含糊其辞,不知是害怕,还是证据不全的缘故,只是模糊的提及,乌曼柔利用夫子的身份,欺压学生,迫使学生替她做杂事。
至于具体的事情一件都没有提,也难怪韩靖荷不太信任了。
这样的信,无论把乌曼柔换成谁的名字都可以,没凭没据的,很难取信于人。
韩靖荷不信任的态度也算是在情理之中,叶梓萱却很不满意,“你准备怎么做?”
她没有表现出对韩靖荷处理方式的不满,而是继续询问,这是想考察韩靖荷,也好弄明白对方的不足之处。
这样的举措,叶梓萱已经做过很多遍了,韩靖荷也是在她这般间接的教导之下成长起来的,人无完人,尤其是面对不熟悉的事物,做的不好,也不是什么罪过,她的脾气还没有暴躁到这种地步。
叶梓萱的习惯,韩靖荷也是了解的,很快就意识到,这是考核,精神下意识的集中,人也变得谨慎起来,脑海中飞快的分析着目前的情况。
想了想,没有察觉到纰漏,除了她刚才为乌曼柔辩解的话,有些不应该之外,可这也是在情理之中,不是什么大事。
确定没有犯错之后,韩靖荷开始回答,“既然有人写信投到了意见箱,这件事就需要去探查一番,如若只是让学生打扫课室这般的事,那就不需要惩罚乌夫子,若是乌夫子有逾矩的要求,该处罚就处罚。”
就算有些许的偏向,也不影响她公正的处理事情。
不过诸如此类的事情,调查起来很是花费功夫,只怕着学子们不要题大做才好,不然韩靖荷日后只怕会忙碌的很。
这个回答叶梓萱是满意的,“就这样做吧,但你须记得,务必公正的去调查,不能敷衍了事。”
“能够写下这么一封信,要么就是学子品德败坏,要么就是乌夫子过界了,但这样做,无论对哪一方都没有半分好处的。”叶梓萱看着韩靖荷道,提醒她学子们并没有污蔑乌夫子的理由。
作为学堂的学子,没道理会无端对夫子心生厌恶。
在这个时代,夫子的地位很是尊崇,学子们对待夫子那不是一般的恭敬,正儿八经拜师的话,师父的地位那可是跟父亲差不多的存在。
一语惊醒梦中人,韩靖荷也意识到了她疏漏的地方,连忙纠正自己的错误,“多些夫人指点,我日后定然会认真对待意见信中所书写的每一件事。”
叶梓萱点了点头,“乌曼柔这个人,你怎么看?”
对于乌曼柔她还是有些印象的,跟韩靖荷刚好相反,她觉得这封信不是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