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南京保卫战(上)
南京保卫战,是抗日战争中十分有名的战役。在规模方面,人数没有淞沪战役多;在持续时间方面,也没有衡阳战役多。可是在血腥程度,可以是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很有名的。
民国二十六年,日本开始攻占南京。蒋介石命令唐智生为司令,开始部署南京保卫战。**参加南京保卫战的总兵力约5万人,其中就有刚刚经历淞沪战役的第36师、师,再加上由军事学院学生组成的教导总队等等。
其中多数都是淞沪战役失败的残兵败将,实际上都不是满编。而日本参战部队主要是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兵力在20万人左右。
中**队参加南京保卫战的总兵力约5万左右,刚从上海前线撤退下来的第36师、第师和第师,加上从他处抽调来的0个师,总共3个师,再加上由军事学院学生组成的教导总队(共计万2千余人)、宪兵部队、江宁要塞部队,满编将有万人左右,然而除去第0军的第4师及第4师是汉口开来的增援部队,其余均是由上海战场撤出,受创整补中的残部。因此实际上没有满编,按唐生智统计约有万人,其中新兵就占3万人。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副司令罗卓英、刘兴
第2军团军团长(第4、第4师)徐源泉
第66军军长(第59、第60师)叶肇
第军军长(第师)王敬久
第2军军长(第师)孙元良
第4军军长(第5、第5师)俞济时
第军军长(第36师)宋希濂
教导总队总队长(3个旅)桂永清
第03师师长何知重
第2师师长霍守义
宪兵部队宪兵司令(4个团)萧山令
此外,还有江宁要塞部队、炮兵部队、特务队等。
2月日,日本大本营下达新的战斗序列。日本军
侵华日军总指挥松井石根
队由华中方面军任主力,主要由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构成。此外,还有通信部队、铁道部队、航空部队、工兵部队、兵站部队等。
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陆军大将松井石根
上海派遣军司令官陆军中将朝香宫鸠彦王
第三师团先遣队联队长陆军大佐鹰森孝
第九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吉住良辅
第十六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中岛今朝吾
山田支队(第十三师团一部)歩兵第百三旅团长陆军少将山田栴二
第十军司令官陆军中将柳川平助
第六师团师团长陆
日军攻占南京指挥系统表,93年月—2月
军中将谷寿夫
第十八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牛岛贞雄
第一百一十四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末松茂治
国崎支队(第五师团歩兵第九旅团)支队长陆军少将国崎登
民国二十六年(93年)2月日,日军攻占江阴要塞;是日,日本参谋本部据松井石根的要求,下达大陆令第八号“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
日军第0军遵照方面军的命令,部署第4师团沿溧阳、溧水公路向南京南部方向攻击前进;第6师团沿广德、洪兰埠公路,在第4师团后,也向南京南部方向攻击前进;国崎支队沿广德、郎溪公路进占太平(当涂),尔后渡江迂回至浦口附近,切断南京守军北退之路;第师团经宣城向芜湖进攻,切断南京守军西退之路。
从2月3日至6日,经过4天的战斗,日军正面的第师团、第9师团突破守军第3军及第66军的警戒、前进阵地,占领了句容,进至句容以西的黄梅、土桥及湖熟镇一带,并有一部兵力由右翼深入到孟塘、大胡山附近;第4师团突破了守军第2军及第
南京保卫战作战经过
4军的警戒、前进阵地,占领了溧水,进至溧水以北之秣陵关、陆朗镇及江宁镇一带。这时,日军右翼的天谷支队和第3师团正向镇江、靖江进攻中,左翼的第6师团正向秣陵关前进中,国崎支队和第师团正向当涂、宣城进攻中。
2月6日下午,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发现日军迫近第一线阵地,其第6师团一部已渗入至汤山镇左侧后的胡塘、大胡山附近,急令第36师速派个步兵团进占麒麟门附近阵地,以掩护第66军侧背,并阻止该敌继续渗入;令在镇江的第军、在镇江及东昌街一带的第3军迅速向南京转移,以增强南京的防守力量;规定第军转移后,镇江要塞由第03师代师长戴之奇指挥;同时令第2军团(第0军)刚刚抵达南京栖霞山附近的第4师推进至龙潭、乌鸦山地区,以掩护第军及第3军转进,并保持与镇江的联系。由于南京已成围城,即将变为战场,蒋介石于当晚召集少将以上军官开会,于日晨5时45分乘飞离开南京,飞赴江西,转武汉统帅部
2月日,日“华中方面军”下令,于当日开始向南京外围第一线防御阵地进攻;突破该阵地后,继续向南京城复廓阵地攻击;集中到达战场的全部炮兵火力,用以摧毁并夺取城垣,松井石根司令官从空中投函唐生智劝降。唐生智不予理睬,继续命令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土。”。规定“上海派遣军”负责攻击东北面的中山门、太平门、和平门,第0军负责攻击西南面的共和门、中华门、水西门。城内两军作战地境分界线为共和门—公园路—中正街—汉中路。
2月日,日军在炮兵及航空兵强大火力支援下开始向第一线主阵地带发起全面猛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将从镇江刚刚撤回的第军控置于第4军和第66军结合部后方的高桥门一带,同时令第66军以一部兵力从汤山镇由南向北、第4师以一部兵力从射乌龙山由北向南、第36师预备2团配属战车连(欠排)从麒麟门由西向东,对突入胡塘、大胡山附近之敌实施合击。但由于日军后续部队已从突破口投入战斗,第66军汤山镇阵地和第4师栖霞山阵地均遭日军猛烈攻击,因而三面合击的企图无法实现,转以第36师的预备2团在东流以西、以南一带抗击已占领复兴桥日军的进攻。
2月日,原在湖州地区的日军第6师团亦以强行军赶至秣陵镇以西地区,在第4师团左翼展开,参加了进攻南京外围阵地的作战。南京外围第一线阵地经过两日一夜的激烈战斗,各主要防御地段上的工事多已被日军炮兵及航空兵火力摧毁,守军伤亡惨重,如第5师防守淳化镇的第30团的代团长纪鸿儒身负重伤,连长伤亡9名,排以下伤亡400余人,已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当日下午,日军在坦克引导下先后攻占了汤山镇、淳化镇等重要据点。与此同时,日军右翼第3师团的第26旅团沼田支队已击退第5军的第师,占领靖江,天谷支队已攻入镇江,日军左翼国崎支队已进至当涂附近,第师团攻占宣城后正向芜湖前进中。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鉴于上述情况,为集中兵力固守南京,一方面下令命第一线阵地守军退守复廓阵地;一方面命镇江的第03师、第2师及其附近的第2军迅速撤至南京。日下午,第2军团的第4师已运抵南京,第3军的第56师也撤至南京,其第54师仍在撤退途中。6时,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下达了“卫参作字第2号”命令,对复廓阵地的防守进行部署
。同时还令宪兵教导2团防守水西门至汉中门城垣阵地及城外上新河河堤阵地,令宪兵第2团防守城内清凉山,令宪兵第0团防守城内明故宫飞场。
南京外围第一线阵地被突破后,守军撤退仓促,缺乏有效的掩护措施,日军乘势尾随,跟踪追击,以致有些复廓阵地尚未占领稳固,即为日军突破。至9日拂晓,日“上海派遣军”第6师团进至麒麟门、苍波门一带;第9师团进至光华门外,占领了大校场及通光营房;第0军的第4师团进至雨花台南;第6师团进至雨花台西,其左翼一部占领大胜关。中**队第60军退至大水关、燕子矶一带整顿;第4军退至水西门内外,改任城垣守备。
日军一方面进行攻城准备,如部署炮兵进入阵地,坦克集中于待地域以及选定入城路线等;一方面用飞向城中投撒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致中国守军的最后通牒
,进行劝降。唐生智对松井的最后通牒置之不理,并于当日下达了“卫参作字第36号”命令作为回答
。企图以“破釜沉舟”的精神背水死战。
9日当天,突入至光华门外的日军第9师团部队,在高桥门阵地炮兵火力直接支援下猛攻光华门外工兵学校第师第260旅防守阵地及教导总队防守阵地,0时左右攻占了工兵学校。下午,坦克及炮兵火力曾3次攻击城门,并有少数日军突入城内。卫戍司令部急调控置于清凉山的宪兵教导2团预备队一部增援光华门,同时令第师进行反击。第师副师长陈颐鼎指挥第26旅一部和第259旅一部分由通济门和天堂村向敌军侧背实施合击,激战约数时,经多次反复肉搏,终将迫近光华门的日军击退,恢复了工兵学校的阵地,暂时稳定了局势。但已突入城中的少数日军仍潜伏于光华门城门洞中。日第0军的国崎支队当晚占领了当涂。
2月0日,日军见中**队拒绝投降,遂向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紫金山第3峰等阵地发起全面进攻,战况较9日更为激烈。特别是城东南方面,因复廓阵地已基本丧失,日军直接进攻城垣,所以形势尤为严峻。卫戍司令部急令第3军的第56师增援光华门、通济门城垣的守备,并于城内各要点赶筑准备巷战的预备工事,同时将第66军由大水关、燕子矶调入城内,部署于中山门及玄武门内构筑工事,准备巷战;另以刚刚由镇江撤入南京城内的第03师及第2师由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指挥,负责中山门附近城垣及紫金山阵地的守备。当夜,第56师选派分队坠城而下,将潜伏城门洞中的少数日军全部歼灭。雨花台方面,日军2个师团主力和步、炮、坦克及航空兵协同攻击,将第师右翼第一线阵地全部摧毁。残部退守第二线阵地。当晚,日军第师团占领了芜湖。